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7855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54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 全.docx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设计t第二学期全

科任教师工作计划表(第二学期)

董虎林

中二

(1)

所任

学科

地理

现状分析:

本班现有32名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判断和理解的能力。

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简单的地理知识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地理知识。

目标

活动/措施

时间

完成情况

1、了解亚洲各国

1.1、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1.2、比较亚洲各地的气候。

第1周

第5周

2、了解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2.1、收集相关的资料。

2.2、开展“学习小能手”比赛。

第6周

第10周

3、认识西半球的主要国家

3.1、组织学生观看美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影片。

3.2、收集对巴西感兴趣的图片等。

第12周

第15周

4、认识极地地区

4.1、举行地理常识趣味竞赛。

4.2、组织学生参加有创新意识的参与式教学。

第16周

全学期

 

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

3、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

4、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

  3、根据地理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情感与态度

(1)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地理课的教育功能。

多种活动形式,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教师要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

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地理,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

 

 

教研组审阅

年月日

 

教导处审阅

年月日

七年级地理授课计划

七年级地理教学进度表

科目

地理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上课日期

2.28

每周节数

3

总授课数

48

考试次数

2

周次

时间

预定进度

实际进度

出入原因

1

2.28

3.3

安全教育、6.1

2

3.6

3.10

6.2

3

3.13

3.17

6.2

4

3.20

3.24

7.1日本

5

3.27

3.31

7.1日本

6

4.3

4.7

7.2东南亚

7

4.10

4.14

7.3印度

8

4.17

4.21

7.4俄罗斯

9

4.24

4.28

复习

10

5.1

5.5

考试

11

5.8

5.12

8.1中东

12

5.15

5.19

8.1中东

13

5.12

5.26

8.2欧洲西部

14

5.29

6.2

8.2欧洲西部

15

6.5

6.9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16

6.12

6.16

8.4澳大利亚

17

6.19

6.23

9.1美国9.2巴西

18

6.26

6.30

复习

19

7.3

7.7

考试

20

7.10

7.14

总结

教研组审阅

年月日

 

教导处审阅

年月日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1)

   【教学目标】

:

 1、通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在自我体验中发挥潜能,丰富自我生命,提升生意义。

进而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4、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这法、知法、守未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5、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

 让学生知道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知道有关交通常识,懂得应自觉遵

守交通规则。

让学生了解交通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文明交通、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教学难点】

:

 1、加强交通法规知识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交规的意识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

了解有关知识;明确交通安全不安全的行为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觉悟方面:

认识交通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

讲解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一、导入: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为了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职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减少交通违章,杜绝交通事故。

让学生了解交通活动中必备的安全知识,懂得安全的重要,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二、交通法规法律

 法规篇:

1、道路交通

 2、交通安全

 3、交通法规

 4、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

 5、看图识标志

 常识篇:

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

 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

 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

 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

 

 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

 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

 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

 警示篇:

1、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

2、行走时违反交通法规

 3、铁路或铁路口违反交通法规

4、交通安全教育卡

 教学反思:

凉州区康宁乡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教学设计

单元

教材

分析

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开篇之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将上册所学的河流,地形,气候等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区域中。

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提供的方式和技巧。

在本册教材中只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区域间的联系。

所以本章即是对亚洲的学习也是方法策略的学习。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理解地形、气候、河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气候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形成人地和谐的观念

3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学会描述亚洲的位置特点;

2分析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1学会描述亚洲的位置特点;

2分析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单元教学措施

通过学生自主地读图、绘图,掌握亚洲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特点,并通过与其他大洲的经纬度比较,得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结论,让学生建立较清晰的空间概念。

加强读图,立足课堂。

地图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特征。

在地理课本中,很多知识以图为主体,斌且在图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

因此对学生赌徒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要摆脱地理学习的困境,一定要培养学生对“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凉州区康宁乡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6年3月日总第2课时

课题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课型

知识

技能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3、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过程

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

态度

价值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

重点

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学

难点

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教师归纳:

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

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

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

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

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

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

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

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臵的一般方法: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活动]:

看图讨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①最北:

81°N;最南:

11°S;②最东:

170°W;最西:

26°E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三)[学以致用]:

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四)师生互动,完成活动题:

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与范围差异。

比较项目

亚洲

北美洲

东西半球的位置

 

南北半球的位置

 

 

濒临的大洋

 

 

面积

 

 

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

 

 

课堂小结: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凉州区康宁乡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6年3月日总第3课时

课题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课型

知识

技能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3、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过程

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

态度

价值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

重点

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学

难点

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我们的环球之旅已经到达了我们祖国所在的大洲——亚洲。

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亚洲人自豪。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眼睛来验证亚洲之最。

二、活动内容:

(一)算一算——世界第一大洲

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4《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

(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得出结论: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广2.东西距离最长3.面积最大(4400千米)

(二)找一找——亚洲的分区

通常,亚洲按照地理方位还可以划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区域。

读图6.5《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图6.5《亚洲地形、政区》,回答问题:

①新、马、泰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③阿富汗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④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⑤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

⑥中国属于亚洲的哪个地理分区,这个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分析:

看图6.6景观图,描述图片中居民的生活。

图1西亚——游牧——穿着宽松的长袍图2北亚——狗拉雪橇——皮衣

图3南亚——捕鱼图4东南亚——长屋

四幅图说明由于面积辽阔,亚洲各地的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很明显,也就造就了居民生活的差异。

三、师生共同小结:

今天的旅程即将结束,请你们谈谈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凉州区康宁乡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6年3月日总第4课时

课题

第二节自然环境

课型

知识

技能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2能够简要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掌握分析大洲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过程

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

态度

价值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

重点

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学

难点

简要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展示图6.8亚洲地形图和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1)观察亚洲的地形图,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地形区

(2)结合地形剖面图,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

(3)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4)分析亚洲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2完成p8页的活动,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地势特征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河流特征

自然环境

复杂的气候气候的分布与地区差异地形

气候与人类活动

作业布置:

完成填充图册和导学测评的相关内容。

凉州区康宁乡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6年3月日总第5课时

课题

第二节自然环境

课型

知识

技能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过程

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

态度

价值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

重点

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

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

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观察今日的天气描述出来,

1、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学校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夏季,冬季。

是气候。

2、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

亚洲作为世界第

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

(读6.9“亚洲气候类型图”)

1)、找出亚洲主要有气候类型、、、、、、、、。

2)、全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你看亚洲就有种,说明亚洲气候具有特点。

3)、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气候,主要分布在、此地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

4)、读图6.9“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气候两大要素:

读图6.10,介绍了雅库茨克的、特点是,

孟买的特点是。

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大,冬夏,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两城市气温差异是受位置影响的。

再观察图6.10哈尔滨的降水、乌兰巴托的降水,两地降水的多少与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6)、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

所以在亚洲和季风区内,由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分布最广。

3、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

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说明了什么?

其原因是:

亚洲地跨、、带,、、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到大陆内部。

受和的影响。

小结: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根据上述所学

读6.12非洲气候图观察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

特点?

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

穿过非洲中部

以气候

为主,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

,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

,还有地势高低等

构建知网:

亚洲气候-------特点:

、、,

影向因素、、

作业布置:

完成填充图册和导学测评的相关内容。

凉州区康宁乡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2016年3月日总第6课时

课题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1

课型

知识

技能

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掌握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

2、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3、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征,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

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

态度

价值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

重点

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

2、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主要地形区、河流及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3、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征,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4、提高地理识图能力,图文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

难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二次修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亚洲的一些精美图片,歌曲《亚洲雄风》.

二、自主学习:

第一站: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世界第一大洲

目的:

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感受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要求:

1、位置和范围:

游览图6.1和图6.2,分别完成下面的任务。

(1)指出亚洲的范围;

(2)一般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

(口答)

(3)请具体描述亚洲的位置。

(口答)

①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在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在_______半球。

②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纬度范围大致是____________;亚洲跨越的温度带有______带、______带和______带。

③海陆位置:

说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表演),在图上指出亚洲与周围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2、归纳: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第二站:

自然环境—亚洲的地形与河流

目的:

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地势特征,主要大河的分布特点,分析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