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8414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docx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其基本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制造业形成比较独立完整体系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制造业中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期,带有比较明显的粗放性和文革后恢复性发展的色彩,这一阶段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基本上告别了工业产品短缺的时代;第三阶段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也是本文关注和讨论的重点所在。

  

(一)制造业生产及出口均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1978--2001年,制造业增加值由1195亿元增长至3624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2.14%,比全部工业年均增幅高0.65个百分点。

其中,1978--1990年年均增长11.01%,高于全部工业1.27个百分点;1990--2001年年均增长13.39%,与全部工业基本持平。

制造业生产迅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长。

1980--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由90.05亿美元增加到2398.02亿美元,年均增长16.92%。

其中,1980--1990年年均增长17.77%,1990--2001年年均增长16.15%。

  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7.78%,比1978年增加了4.81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增加到2001年的90.1%,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我国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来自于制造业;2001年底,制造业就业人数达8083万,吸收了约1/5的城镇就业人口和1/4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大缓解了我国沉重的就业压力。

  

(二)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部分传统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与1990年相比,2001年的制造业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28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的比重有所上升,15个行业比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上升行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包括电子、电气、仪器仪表、医药。

其中,电子行业升幅最大,已由1990年的第十位跃居第一;一类是经济发展中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直接相关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文教体育用品制造、服装、皮革等。

比重下降的多属于技术含量中等、传统色彩较多的投资类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行业降幅最大。

纺织业的衰退昭示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结构转换的加速,同时也把如何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这一严肃的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

表1:

1990--2001年行业比重变化

 

制造业大类行业

1990年产值比重%

2001年产值比重%

比重变化百分点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3.51

10.65

7.1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40

7.67

3.27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3.01

5.43

2.4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79

6.49

1.71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1.20

1.86

0.67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2.49

3.08

0.5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66

1.11

0.45

塑料制品业

2.10

2.53

0.43

医药制造业

2.14

2.42

0.28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54

0.81

0.27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0.62

0.88

0.26

金属制品业

3.14

3.38

0.24

家具制造业

0.49

0.52

0.03

饮料制造业

2.31

2.16

-0.15

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

1.04

0.86

-0.18

造纸及纸制品业

2.33

2.14

-0.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06

2.81

-0.25

食品制造业

2.19

1.93

-0.26

化学纤维制造业

1.64

1.21

-0.42

食品加工业

5.41

4.85

-0.5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35

4.77

-0.58

橡胶制品业

1.71

1.06

-0.65

普通机械制造业

5.02

4.15

-0.8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80

6.76

-1.04

烟草加工业

3.07

2.01

-1.07

专用设备制造业

4.18

2.79

-1.3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96

7.47

-1.49

纺织业

13.76

6.66

-7.1

 

  (三)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比重进一步增加,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大省已成为国内制造业强劲增长的火车头

  (四)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规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表明,199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销售收入中,大型企业比重为36.15%,大中型企业比重为52.1%。

到2001年,大型企业比重提高到46.12%,大中型企业比重提高到59.36%。

1995至2001年,按小类行业前4家企业销售收入加权计算的制造业总的集中度由21.5%提高到26.5%,,前8家的集中度由29.5%提高到36.6%。

分行业看,制造业545个小类行业中,前4家企业集中度提高有368个,占67.5%,前8家集中度提高的行业有389个,占71.4%。

石油制品、日用电器、化学原药、日用电子、纸浆、造纸、钢材、棉纺等适合规模经营的行业,集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国有和集体企业比重下降,“三资”和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生力军

  由于国有和集体企业大量改制,到2001年,按规模以上可比口径计算,制造业中的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比重)已由1995年的41.66%和30.67%下降至21.26%和10.57%,利润比重由18.52%和28.73%下降至8.69%和11.11%。

而同期“三资”和私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由1995年的18.53%和2.71%增加到31.19%和9.75%,利润由19.72%和3.34%增加到40.38%和9.74%。

2001年,“三资”和私营企业出口交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64.1%、7.48%,均已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吸收就业人员926万和527万人,分别占20.44%和11.65%,为出口创汇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一)总量状况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最近公布了《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555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的6.3%,位居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排名世界第4位;制造业出口额1677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4%,位居世界第7位。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虽有较快增长,但在世界的位次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1],目前我国家电、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化工、冶金、建材等十多个制造业行业中的近百种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madeinchina”正在国际上迅速崛起。

在值得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世界100种著名品牌中,美、日、德占据了三分之二,中国制造的产品虽然遍布全球,但知名品牌凤毛麟角,几乎是空白。

  

(二)技术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高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但总的来看,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1998年我国中高技术产业生产比重为51%,仅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47.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8.75%),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61.2%)。

我国制造业在技术方面的一个主要弱点就是满足于加工组装,创新意识不强,研发能力差,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以电子产业为例,该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已连续多年增幅第一,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榜首,但在计算机、通信设备乃至彩电等主要产品生产领域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从软件、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到产品,关键部分大多数依赖进口,我国生产手机、pc机、vcd、dvd、彩电等产品所需的芯片基本上一直为国外大公司垄断,集成电路90%靠进口解决。

如果不能在技术创新方面更上一层楼,增强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我国也许能制造更多的世界第一,但结果将是产量的桂冠在国内,利润的大头在国外,不能从根本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九十年代后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值比重超过8%来作为划分高技术产业的标准,而我国制造业大类行业中这一比重最高的还不足1%。

据统计,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多年在1.3%左右徘徊,而外国一般在5%以上,先进工业国在10%以上,差距相当明显。

  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还表现在职工的技术素质上,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件产品在中国组装和在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组装,其性能、使用年限等都有较大差别。

这除了责任心方面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职工技术素质的差异,根源在于受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差异。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文发展报告》,发达工业国的教育指数在0.91-0.99之间,我国只有0.78,比部分发展中国家如菲律宾(0.9)、巴西(0.83)、泰国(0.83)、墨西哥(0.83)还低。

  (三)劳动效率

  劳动效率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沉重的就业压力使得廉价劳动力基本上处于一种无限供给状态,这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

但从制造业的现状看,我国劳动生产率与先进国家差距悬殊,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的廉价优势。

  表3的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2001年的劳动生产率尚不及美、日、法等发达国家几年前水平的1/10,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虽然,现行的汇率可能导致我国数据的低估,但即使考虑购买力平价的因素,我国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

  表3还列出了不同国家制造业单位价值量的劳动投入产生的增加值,这是一个与汇率无关的指标,能客观地评价不同国家单位产出的劳动力成本高低以及劳动力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数据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虽低,但以价值量衡量的劳动力成本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比具有优势,但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比我国更强。

如果我们不能在劳动生产率即人均的产出水平方面取得进步,而仅仅满足于劳动力的价廉,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竞争的加剧,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将很难维持。

表3:

劳动效率与成本比较

  (四)规模经济与分工协作

  规模经济和分工协作对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

从纵向对比看,我国制造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但由于起点太低,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还是很大。

目前,我国制造业已位居世界第4,但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还没有一家中国制造企业。

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大多数只能算是中小企业,如一汽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2000年的销售额仅为通用汽车的3.7%。

由于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在适合规模经营的行业达不到最小合理规模,因而在与小企业的竞争中体现不出应有的优势,反而处于下风(见表4)。

表4、2001年不同规模企业效益比较  最新的世界500强和我国500强数据对比[2],可以让我们比较直观地了解我国企业与世界企业在规模方面的差异,虽然500强企业并不都是制造企业,但反映的问题和趋势是一致的。

中国500强的平均资产规模、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利润水平,只有世界500强的6.46%,5.26%和12.06%。

我国500强企业中还没有出现主要以全球市场配置资源的大型跨国经营公司。

  规模化与分工协作的不断发展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流。

在我国,与规模偏小相伴生的是企业分工协作的不足,大量同质企业在市场价格上恶性竞争而一损俱损,合理有序、共存共荣的分工协作局面尚不多见。

据统计,我国机械行业大中型企业中约有80%的企业属于“全能型”。

在机动车制造行业,2001年生产整车的规模以上企业多达770家(其中生产汽车的495家),生产零部件的配套协作企业仅有3810家;而日本的整车生产企业只有59家(1998年),配套协作企业则高达10110家。

规模化与分工协作是现代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客观需要。

特别是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国内企业尤其应引起重视。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任何在这方面的迟疑和观望都将面临严重后果,近年来,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大企业纷纷破产重组或改换门庭,投入外国大公司麾下的为数不少,究其初衷,恐怕不是心甘情愿地去强强联合,而是实力不济,不得已而为之。

  (五)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使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知名的企业家。

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体制转轨时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的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2001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中,传统的纯国有企业占16.81%,集体企业占18.08%,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企业基本上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能严格按其运作的只是少数;占22.57%的私营企业多数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粗放型管理;而规模以下的大量小企业还谈不上现代管理。

因此,尽管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不断进步,但与先进工业国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如何进一步缩小管理方面的差距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国制造业在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里探讨的只是一些主要的方面,特别是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我国制造业当前和今后竞争力的提高影响很大。

面对差距,我们既不应妄自菲薄、丧失信心,也不能视而不见、讳疾忌医,只有发愤图强,迎头赶上。

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整体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相关指标的测算,1985至1998年间,我国工业竞争力在世界上的位次从第61位提升至第37位,是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

  三、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

  世贸规则虽然主要是针对贸易往来而制定,但其影响所及,却可以达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对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程度可能要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和出口部门,所受的影响无疑也将是最大的。

鉴于有关方面对此已做过不少研究,这里仅作简要探讨:

  

(一)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机遇

  1、加入wto使我国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

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40多个成员之间的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量的80%以上。

入世以后,我国将享受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还享受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成员方的特殊待遇。

这些待遇一方面意味着多边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的减少,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扩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多边最惠国待遇也有利于企业多方面开拓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赢得更多的国外市场份额。

  2、有利于推动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制造业提高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

世贸规则的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市场经济规则,尽可能保护公平竞争。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传统体制的影响根深蒂固,如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等,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推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的配套改革,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促使全国及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对于制造业提高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3、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引资国,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中国投资,制造业是最主要的投资领域。

加入wto以后,我国将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加紧清理各类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投资环境将大为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利用外资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据统计,2002年我国利用外资有望超出2001年,创历史新高。

  4、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

在加入wto前,中国只是世贸组织的观察员,有表态权而无表决权。

在与别国的双边贸易中受到不公正和歧视待遇时,只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在贸易基础和谈判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入世以后,中国将参加各个议题的谈判和贸易规则的制订,既有发言权又有决策权,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可上诉到世贸争端解决机构求得公正合理的解决。

这样,我们就掌握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为制造业今后进一步扩大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面临的挑战

  1、内资企业立足未稳。

我国国内资本控制的企业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但由于基础薄弱,经历市场竞争的时间又短,总体上仍处于立足未稳的状态:

国有企业改革任重道远,尚未取得最后的成功;民营企业仍在成长之中,还未成为中坚力量。

加入wto以后,由于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内资的制造企业面临外国企业和产品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形势更为严峻。

现在,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越来越倾向于以独资公司的形式运作,它们本来在资金和技术上占有优势,现在又充分利用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内资的制造企业如果不能奋起直追,很可能形成一边倒的局面。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果由外资控制的制造企业形成主宰局面,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即使在高端产品的生产领域形成控制局面,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形成威胁。

  2、缺乏核心技术代价高昂。

我国高技术企业多年来重模仿轻研发,普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将履行承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将为外国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付出大笔的使用费,这种情形在2002年我国dvd生产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争端中已经出现。

目前,经过中国电子音像工业协会的艰苦谈判,中国每出口一台dvd需向外国3c和6c公司支付9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还不包括与汤姆逊、杜比、dts、mpeg-la等跨国公司正在谈判中的专利使用费,预计最终每台支付的费用将在10美元以上。

据报道,2001年我国出口dvd达1050万台,这就意味着即使不考虑国际市场增长的因素,我国在dvd这一项产品上每年支付的专利费就超过1亿美元,约相当于我国全部日用电子行业年利润的40%。

现在每台dvd的国际售价仅为100美元左右,利润很薄,为了消化专利费用导致的成本上升,dvd出口生产企业将不得不提高价格,从而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最新的报道,继向出口dvd索取专利权费用以后,外国专利公司已再次提出要求,从2003年开始,我国国内销售的dvd也要开始交纳专利使用费,每台合计为12--13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00元。

这意味着继出口dvd被迫涨价以后,内销dvd的价格也难免上涨。

  dvd只是我国制造企业因缺乏核心技术面临尴尬处境的典型一例,其他需要向外国公司交纳高额专利许可费的还有很多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代价将越来越高昂,如果我国企业不能在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地位。

3、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世界贸易组织对各成员国的关税水平以及关税减让进程等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对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措施相对就弱了许多。

正因为如此,以反倾销为主要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已被各国越来越多地采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非关税壁垒的最大受害者。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02年9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共541起,影响出口贸易额高达160.5亿美元。

其他名目繁多的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形式的非贸易壁垒给我国的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措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歧视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更强,因而具有比关税更为强烈和直接的保护作用。

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意味着产品出口道路的畅通无阻,对于我国制造企业来说,如何认真研究应对各种非关税措施已是当务之急。

  4、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仅存的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尽管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是很友好的,但总有一些国家的组织和个人视强大的中国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时抛出中国崩溃论、威胁论等蛊惑人心。

他们企图搞挎中国的阴谋以及为此付出的种种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

加入wto以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加剧,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四、发展前景——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可行性探讨。

  

(一)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演变及其基本特点

  什么是世界制造中心?

顾名思义,世界制造中心指的是世界上制造业产品最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

最近一段时间,国外一些媒体一直在鼓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虽然其本意并不都是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欢呼,有不少其实是给“中国威胁论”做铺垫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前的手工业时代,从汉唐到明初,中国的科学技术曾远居世界的前列,当时的中国,以陶瓷、丝绸等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产量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通过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部分运销海外。

明清两代,由于中国的闭关锁国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中国的科技水平逐步落后,但直至康乾盛世,中国手工业产品的生产仍居世界前列。

  从总体上看,由于交通的闭塞和运输工具的落后,手工业时代的产品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和部分用于国内交换,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数量很少,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是产业革命后才形成的。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巨大飞跃,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工业大国,铁、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在世界上都占绝对优势,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曾一度高达39%,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21%,铁和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以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了以电力、炼钢和化学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和德国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采用新技术迎头赶上并分别于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超过了英国,到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由1870年的23%上升至36%,德国由13%上升至16%,英国则降至14%。

美国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中心,德国和英国虽居二、三席,但在世界制造业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形成三强并存的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遭到沉重打击,英国也伤了元气,美国则把握住了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遇,进一步巩固了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苏联也以重型制造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称雄一时。

20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