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184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二中届高三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杭州二中高三3月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i28S32Cl35.5Fe56Cu64

Br80Ag108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Mg(OH)2B.Al2O3C.Cu2(OH)2CO3D.CH3CH2OH

2.下列仪器名称为“坩埚”的是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A.酒精B.金属铜C.液态硝酸D.熔融氯化钾

4.下列反应中,非金属单质只作氧化剂的是

A.Br2+2NaOHNaBr+NaBrO+H2OB.2Al+2NaOH+2H2O2NaAlO2+3H2↑

C.C+2CuO2Cu+CO2↑D.4Fe(OH)2+O2+2H2O4Fe(OH)3

5.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因为它杀菌能力强且不影响水质B.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C.新冠病毒可以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进行消毒

D.食品加工、消毒、防腐常使用福尔马林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

B.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厨房里的油污

C.目前用于饮用水净化的含铝净水剂正逐步被含铁净水剂所取代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生锈,所以合金一定不耐腐蚀

7.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16O2-离子结构示意图

B.CF4的球棍模型:

C.氯化钠的化学式:

NaClD.乙炔的结构式:

CH≡CH

8.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常因溶有少量NO而略显黄色

B.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可以与金、铂等金属反应

C.将木炭放入浓硝酸中,可立即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D.工业制备硝酸第三步为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时,亲脂性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

B.溶解度越小,溶液浓度越大,溶剂蒸发的越快,溶液冷却的越快,析出的晶体越小

C.吸滤瓶内与液体快到支管口时,应拔掉橡皮管,从支管口将液体倒出

D.可用亚硝酸钠和硝酸银溶液检验氯酸钾中的氯酸根离子

10.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

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在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胶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或提前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勒烯包含C60、C70、碳纳米管等,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B.H、D、T互为同位素,中子数都为1

C.

的名称是:

4-甲基戊烷D.C4H10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X

Y

W

Z

T

12.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X>Y>Z

B.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C.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

1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MgO+2H+===Mg2++H2O

B.0.3molFeI2与0.4molCl2在溶液中反应:

6Fe2++10I-++8Cl2===6Fe3++16Cl-+5I2

C.将足量CO2通入NaAlO2溶液中:

CO2+AlO2-+2H2O===Al(OH)3↓+HCO3-

D.碳酸钠与足量醋酸反应:

CO2-+2CH3COOH===CO2↑+H2O+2CH3COO-

14.反应2SO2(g)+O2(g)2SO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v(SO2)与v(SO3)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SO2)∶c(O2)∶c(SO3)=2∶1∶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苯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后静置分层,上层呈橙红色B.含有5个碳的烃分子中最多可存在4个碳碳单键

C.乙酸和软脂酸互为同系物

D.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高级脂肪酸盐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干馏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苯、二甲苯等物质,可通过分馏进一步分离

B.环已烷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光照条件下褪色,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紫外线、加热、CuSO4溶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某些变性的蛋白质仍可食用。

17.N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硝酸盐是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之一,电化学降解酸性N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正极为b

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6H2O+10e-=N2↑+12OH-

C.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n(O2):

n(N2)=5:

2

D.将阳极换成铜电极,反应不发生变化

18.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与相同的镁粉反应,开始时两溶液中反应速率:

盐酸等于醋酸

B.稀释相同倍数后两酸溶液的浓度:

盐酸小于醋酸

C.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盐酸大于醋酸

D.两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盐酸小于醋酸

19.以下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个装置,下列关于这些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装置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电子从Ag2O极通过隔板移向锌粉

B.装置②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外壳会逐渐变薄,容易出现漏液

C.装置③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不会发生变化

D.装置④在使用过程中,阳极可以一直使用,不需要更换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A

B.某温度下纯水的pH=6,该温度下1LpH=11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1NA

C.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均为0.5NA

D.100gCaCO3与KHC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为NA

21.由反应物X转化为Y或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X→Z反应的ΔH=E2-E1

B.反应2X(g)=3Y(g)的活化能=E3-E2

C.2X(g)=Z(g)ΔH<E1-E2

D.由图可知,X(g)、Y(g)、Z(g)的稳定性情况为:

Z(g)>X(g)>Y(g)

22.某中学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R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R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温度均在500℃左右,于是对R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

实验时均以收满500mL氧气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表1用MnO2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g)

MnO2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0

1.00

500

a

2

8.00

2.00

500

b

表2用R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g)

R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3

8.00

1.00

500

c

4

8.00

2.00

500

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测数据一定为时间B.实验测得a>b,说明适当增加催化剂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通过实验2和4可比较MnO2和催化剂R的催化效果

D.升高温度,实验3中C的值一定会减小

23.常温下,用0.10mol/L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某二元弱酸H2R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总体积看作混合前两种溶液体积之和),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点②所示溶液中:

c(K+)+c(H+)=c(HR-)+2c(R2-)+c(OH-)

B.点③所示溶液中:

c(K+)>c(HR-)>c(R2-)>c(H2R)

C.点④所示溶液中:

c(H2R)+c(HR-)+c(R2-)=0.04mol·L-1

D.点⑤所示溶液中:

c(H+)=c(HR-)+2c(H2R)+c(OH-)

24.已知:

将Cl2通入适量Na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的值仅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NaOH)=6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3amol

B.改变温度,产物中NaCl的最小理论产量为3a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3amol≤n≤5amol

D.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25.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固体试样中存在SO42-

C.某待测溶液可能含有等浓度的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K+、Na+、NH4+、Mg2+、Fe2+、Fe3+、I-、CO32-、SO42-。

现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加入足量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加热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K+、Na+,需通过焰色反应确定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4分)

(1)醋酸可通过分子间氢键双聚形成八元环,画出该结构。

(以O…H—O表示氢键)

(2)已知碳化镁Mg2C3可与水反应生成丙炔,画出Mg2C3的电子式。

(3)工业上,异丙苯主要通过苯与丙烯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获得,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4)将乙酸乙酯与H218O混合后,加入硫酸作催化剂,乙酸乙酯在加热条件下将发生水解反应,写出产物中不含18O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27.(4分)取A、B两份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OH溶液,体积均为50mL,分别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分别稀释到100mL,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分别逐滴加0.1mol·L-1稀盐酸,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2)B份混合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最大体积为mL(标准状况)(写出必要的过程)。

28.(8分)为了探究某浅黄色固体化合物X(含四种元素)的组成。

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3.60g该固体化合物,用热重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

①热分解后得到的无色无味气体能完全被足量澄清石灰水吸收,并得到4.00g白色沉淀;

②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呈红棕色,溶于盐酸后得到黄色溶液。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

(2)固体X在300℃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热分解后剩余的红棕色继续升温加热至一定温度,可生成1.55g黑色固体(纯净物),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黑色固体中的阳离子。

(4)该兴趣小组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在隔绝空气加热条件下,该化合物X还生成黑色能自燃并且具有铁磁性的粉末。

则其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

(1)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

221

已知:

C(s)+HO(g)===CO(g)+H(g)ΔH=131.3kJ·mol-1

2222

C(s)+2HO(g)===CO(g)+2H(g)ΔH=90kJ·mol-1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

H2

的体积分数

由合成气制甲醇

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CO(g)+2H2(g)

CH3OH(g)ΔH<0。

①在容积均为VL的甲、乙、丙、丁四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CO和2amolH2,四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T4且恒定不变。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进行到tmin时H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则T3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用a、V表示)

②右图反映的是在T3温度下,反应进行tmin后甲醇的体积分数与反应物初始投料比的关系,请画出T4温度下的变化趋势曲线。

③在实际工业生产中,为测定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可作

为判断依据的是

A.管道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B.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c(H2)=2c(CH3OH)

(3)由甲醇制烯烃

主反应:

2CH3OHC2H4+2H2Oi;3CH3OHC3H6+3H2Oii

副反应:

2CH3OHCH3OCH3+H2Oiii

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甲醇制烯烃的对比研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选择性:

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

由图像可知,使用Cat.2反应2h后甲醇的转化率与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均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结合碰撞理论解释)

30.(12分)叠氮化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最理想的气体发生剂原料。

下面是工业水合肼法制备叠氮

化钠的工艺流程:

已知NaN3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难溶于水的AgN3;Ag2CrO4呈红色,可溶于水。

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CH3OH

-9

64.7

与水互溶

水合肼(N2H4•H2O)

2

113.5

与水、醇互溶,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亚硝酸甲酯(CH3ONO)

-17

-12

难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

NaN3

275

300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请回答:

(1)

步骤Ⅰ中NaNO2与稀硫酸发生副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步骤Ⅱ中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模拟步骤Ⅱ实验装置如图(装置中冷却水省略,下同):

根据实验发现温度在20℃左右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最高,但是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3)步骤Ⅱ、Ⅲ中制备叠氮化钠并对溶液A进行蒸馏的合理操作顺序是。

①打开K1、K2,关闭K3②打开K3③加热④关闭K1、K2

(4)

步骤Ⅳ对溶液B加热蒸发至溶液体积的1/3,NaN3结晶析出。

①步骤Ⅴ最好选用洗涤晶体。

A.水B.乙醇C.乙醚

②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是以淡黄色K2CrO4溶液作指示剂,将AgNO3标准溶液滴入样品溶液,滴定终点现象为。

AgNO3溶液要装在滴定管里进行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和移液管管尖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

B.滴定时滴液速度应先快后慢,接近终点时一滴一摇C.滴定过程中可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壁上粘附的溶液冲下D.若发现滴液过量,可回滴样品溶液

E.若未等滴定管液面稳定就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31.(12分)环丁基甲酸是有机合成中一种有用的中间体。

某研究小组以丙烯醛为原料,设计了如下路线合成环丁基甲酸。

 

已知:

请回答:

(1)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是。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A能与NaHCO3溶液反应B.化合物B和C能形成高聚物

C.化合物G的分子式为C6H8O4D.1mol化合物B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1mol氢气

(3)写出D+E→F的化学方程式:

(4)环丁基甲酸与苯酚反应生成一种酯X,写出化合物X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使FeCl3溶液变紫色;②含有丙烯醛中所有的官能团;③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以1,3-丁二烯和E为原料可制备环戊基甲酸(

),请你选用必要试剂,设计该合成路线。

杭州二中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5CDDDD6-10DDDBC11-15ADBAC16-20CCDDC21-25CDDDD

26.(4分)1分1空略

300℃

27、(4分)

(1)0.15(2分)

(2)112(答案1分,过程2分)

28.(8分)(每空2分)

(1)FeC2O4·2H2O

(2)4FeC2O4·2H2O+3O2===2Fe2O3+8CO2+8H2O

一定条件

(3)先取少量黑色固体溶解在盐酸中,分成两支试管,往其中一支里滴加少量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滴加少量K4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亦可),说明原黑色固体中含Fe3+;往另外一支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原黑固体中含Fe2+。

(4)FeC2O4·2H2O=====Fe+2CO2+2H2O

29.(10分)(每空2分)

(1)CO(g)+H2O=CO2(g)+H2(g)ΔH=-41.3kJ·mol-1(1分)

(2)①539V2/27a2(1分)②(2分)③ABC(2分)

 

(3)该条件下2h后催化剂失活,甲醇转化率较低;Cat.2显著降低反应iii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相同时间内快速生成副产物二甲醚,目标产物选择性下降(2分)

30.(12分)

(1)2NO2-+2H+==NO↑+NO2↑+H2O(2分)N2H4·H2O+CH3ONO+NaOH==NaN3+CH3OH+3H2O(2分)

(2)冷水浴、缓慢通入气体(3)①④②③或①②④③

(4)①B②溶液出现淡红色,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棕色酸式(2分);BCE(2分)

31.(12分)

(1)HOOCCH2COOH  (1分)

(2)A(2分)     

(3)

(2分)

(4) 

(4分)

(5)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