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8525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docx

新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一、“以”的用法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

把)

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

用)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以:

凭借)

D.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以:

根据)

E.以弱为强——(以:

由、从)

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 

(二)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

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以便”;

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

A、属予作文以记之(以:

用来)

B、以伤先帝之明——(以:

以致)

C、以光先帝遗德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E、以彰其咎

F、以告先帝之灵 

G、故为之文以志

H、以激怒其众

I、以知天地之广大

J、将以攻宋

K、杀之以应陈涉

(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

1、通“已”,已经。

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助词:

无意如:

“有以异乎”

3、相当于“而”:

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二、“而”的用法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②面山而居。

③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

4.学而不思则罔

(三)作代词。

同“尔”,译为“你的”。

三、“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⑤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

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爱莲说》  

④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译:

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音节助词)。

 

①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其格式为:

宾语+之+谓语。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陋室铭》)

5、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如:

马之千里者。

(二)、作代词用: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

有时也活用作第一人称。

如:

A、具答之。

  B、亲戚畔之  C、彼竭我盈,故克之。

D、又数刀毙之。

E、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F、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I、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J、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K、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

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①、渔为甚异之。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如:

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④“吾欲之南海”、

⑤、“送孟浩然之广陵”、⑥、“多助之至”、⑦“寡助之至”

四、“其”的用法

(一)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

①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不译。

②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其:

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其:

可译为“可要”。

④其如土石何?

(二)、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4.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它们的)(《狼》)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这里)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

(其中的)

⑤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⑦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⑧其一犬坐于前(《狼》)

(三)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五、“为”的用法

(一)、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如:

1、表示被动,译作“被”。

①、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wèi“向”“对”)(《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①、于是为长安郡约车百乘(《触龙说赵太后》)

②为楚造云梯之械。

(wèi,“给”)

4、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②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wèi,“当”)

5、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6、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二)、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

“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是)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

(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

(三)、特殊用法: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名词,心理活动)

六“于”的用法

(一)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

4.表示被动,译“被”。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告之于帝(向)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译“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②皆以美于徐公。

七、“乃”的用法

1、作副词,“就”“才”“这个”“于是”如:

乃重修岳阳楼乃记之而去

2、表判断,“是”“本来是”“原本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作代词:

“你”“你的”如: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八、“焉”的用法

(一)代词

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

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

2、.指示代词,译“此”“这”。

3.人称代词,译“他”“它”。

如:

今其室十无一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3、代词:

用在句末,相当于“于是”“于此”“于之”“于何”相当于“之”。

如:

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

(二)兼词

1、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

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五)特殊用法

用在句首或句中,相当于“怎么”“哪儿”如:

且焉置土石何?

《愚公移山》

九、“虽”的用法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③、虽有千里之能”

④、虽不能察

⑤、虽多何为

⑥、虽杀臣,不能绝也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

③、风力虽尚劲

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十、“然”的用法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吴广以为然

③、然,胡不已乎

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三)助词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表……的样子。

①、颓然乎其间者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③、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满目萧然

2、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一、“者”的用法

(一)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二)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三)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四)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五)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

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4.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十二、“或”的用法

1、有的人:

如,“今或闻无罪”、“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有时候:

如,“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3、或许:

如,“或异二者之为”

十三、“乎”的用法

1、作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未):

A.表疑问。

可译为“吗”“呢”。

B.表测度,可译为“吧”。

C.表感叹,译“啊”。

例,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者”、“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一般用在形容词后):

例,悠悠乎与灏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4、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十四、“也”的用法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

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

十五、“所”的用法

(一)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译“……的原因”“用来……”。

十六、“盖”的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2.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3.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桑坝学校吴纪虎编辑

2011-9-20

二、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②去国怀乡________

③宠辱偕忘________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

【答案】

(1)日光;国都;一起;探求

(2)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下沉的碧玉。

(3)有。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滕子京,屡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整改,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不以物喜。

(4)忧国忧民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解析】【分析】

(1)“至若春和景明”翻译为“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景”意思是“日光”。

“去国怀乡”翻译为“离开京城,怀念家乡”,“国”意思是“国都”。

“宠辱偕忘”翻译为“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偕”意思是“一起”。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翻译为“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意思是“探求”。

(2)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中“以”意思是“因为”,该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要注意。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句中“跃”意思是“跳跃”,“璧”意思是“玉璧”。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翻译时需要注意。

(3)结合文章内容“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滕子京虽然被贬,但却放下个人得失,做出了一番事业,可见他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伟大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他提倡的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

故答案为:

⑴日光;国都;一起;探求

⑵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下沉的碧玉。

⑶有。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滕子京,屡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整改,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不以物喜。

⑷忧国忧民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理解。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情感的感悟。

要求考生抓关键语句,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概括。

【附参考译文】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

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

唉!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下列划线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日更定矣     ②是金陵人     ③见余大喜     ④拉余同饮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2)下列划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陈者(陈列、摆开)  山肴(用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成的荤菜)  野蔌(野菜)  余住西湖(我)   拥毳衣炉火(细毛)

B. 临溪而渔(捕鱼)      非丝非竹(丝线)   苍颜(苍老的脸色)  客此(客人)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余拏一小舟(撑)

C. 觥筹(酒筹)  阴翳(遮蔽)  宴酣(畅饮)  一芥(小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怎么)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D. 述以文(写文章记叙事情) 守谓谁(说的)  更定矣(止,停)  颓然乎其间者(于) 余强饮三大白(痛快) 雾凇沆砀(雾或水汽结成的冰花)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而”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野芳发而幽香     

B.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 溪深而鱼肥     

D.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案】

(1)C

(2)A

(3)D

(4)①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②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5)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欧阳修抒发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解析】【分析】

(1)①代词“这”;②判断动词“是”,与现汉同;③第一人称代词“我”;④第一人称代词“我”。

所以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故选C。

(2)B.丝:

弦乐器的代称。

苍颜:

苍老的容颜。

客:

客居,旅居。

C.觥:

酒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