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189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x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2)理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地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

(3)运用:

探究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本课的图表资料比较丰富,通过“情景再现”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广泛而较琐碎,按照新课改精神,多向学生提供新的情景和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

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提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时候?

为什么会产生?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由此导入新课。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19世纪末,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筑路权,开采矿山和竞相建厂。

列强在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商品输出仍在扩大。

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巨额赔款,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于是,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时间:

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

3、特点:

(1)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2)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

(4)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

【备课资料】陆润庠在苏州创办的苏纶纱厂

陆润庠(1841—1915)字云灑,又字凤石,别号固叟,江苏苏州人。

他是同治十三年状元,历任修撰,乡、会试主考官,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

以母疾归苏州,总办苏州商务。

1895年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

在张之洞等人支持下,张謇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

从1895至1898年,在上海、苏州等地,先后创办了7家商办纺织企业,其中投资额最大的苏州苏纶纱厂,资本达83万多元。

陆润庠和张謇,从事一向被视为“贱业”的工商业,是社会风气转变的一个明显标志。

1898年,任内阁学士,署工部侍郎,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参预政务大臣,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

辛亥后,留清毓庆官为溥仪师傅。

在中国,凡能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等功名的都能写一手漂亮的书法,但有人视之为“馆阁体”加以轻视。

其实“馆阁体”不也是一种体吗?

只要有人爱看,就有存在的价值,社会上有些人误解字写的丑、写的怪才是书法,这是片面的,倒是社会上有些人所谓写的漂亮,但字其俗在骨,反而要加以批判,这种漂亮在不懂书法的人眼里是好看,但在行家眼里是丑恶。

陆润庠的字不仅好看,并且不俗,自有一股儒雅之气,写到这个份上并不容易。

然而遗憾的是缺少了个人的风格,没有风格的书法是很难在书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的。

陆润庠书法多有代笔者,此件笔法精能,从容不迫、笔笔送到,应是陆的亲笔精品。

此件作品规格为162×33厘米。

据《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九》及《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中国状元大辞典》等书记载,陆润庠,字凤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于1915年。

江苏元和县(今苏州市)人氏。

其远祖陆贽是唐代名相,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状元,祖父陆方山及父亲陆懋修精通医术,都是苏州有名望的儒中医。

4、影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表现为: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二、短暂的春天:

1、原因:

(1)辛亥革命的推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经过这场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合作探究】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①推翻了满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在革命中,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激发了爱国热情与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③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使“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清华学校学生抵制、焚烧日货》),使国内市场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3)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民国初年,“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也因战争的需求,他们的工业生产主要转为战争服务,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拓展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于是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

这些实业团体大都以“强国富民”、“振兴民生”为目标,反映了他们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和以商战反抗列强侵略的爱国热情。

此时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备课资料】“实业救国”思潮

①产生和发展:

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纪初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

②思想内容:

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

③实质:

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④积极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

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5)结果:

“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民族工业的春天之所以很短暂就是最好的证明。

2、时间:

一战期间(1912~1918年)

3、表现:

(1)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

470多家;

(2)投资总额增加:

投资近亿元,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3)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

【合作探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什么?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如面粉、纺织、皮革、卷烟等。

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工业结构极不平衡;

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因此,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下,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4、结局: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合作探究1】春天短暂的原因是什么?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又加紧了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

②进入19世纪20年代,大批民族工业或被外资控制兼并,或因产品竞争力弱而亏损闭歇。

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合作探究2】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对张謇及其企业兴衰的介绍,并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思考、讨论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又很快衰落下去?

学完短暂春天这段历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短暂春天的逝去,昭示我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备课资料】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

1926年7月17日,近代立宪派、资本家张謇卒。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

江苏南通人。

1853年(咸丰三年)生。

光绪状元。

授翰林院编修。

早年入淮军将领吴长庆幕。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始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后陆续开办通海垦牧公司、上海大达轮步公司、资生冶铁公司、淮海实业银行等多家企业。

1902年起,又兴办各种文教事业,建通州师范、南通学院、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幼稚园、南通图书馆、博物苑等。

清末发起立宪运动,1906年组织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任江苏格议局议长,成为国内立宪派领袖。

辛亥革命后,被南京临时政府任为实业总长。

辞职不就。

并与章大炎等成立统一党,拥护袁世凯,对抗同盟会。

1913年任袁政府农林工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

1915年袁阴谋推行帝制,张謇辞归乡里,继续其文教、实业建设。

晚年思想益趋保守,反对共产主义和群众运动。

著有《张謇日记》等。

(右图为张謇状元通知书)

三、曲折的发展:

1、较快发展:

(1)时间: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

(2)表现:

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①工业部门增多:

传统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②产品出口国外:

制成的碱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③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1935~1936年,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3)原因:

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第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民族工业得到国民政府的支持。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

虽不同性质的战争接连不断,相对而言仍属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民族工业的破坏不很严重。

过渡:

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超过了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

1935~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日益萎缩:

(1)时间: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2)原因:

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战时体制)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

(官僚资本的垄断和压制)

【合作探究】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造成了什么后果?

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3)表现:

沦陷区:

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

在华北日本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国统区:

国民政府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3、陷入绝境

(1)时间: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2)原因:

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备课资料】《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

1946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一个包括通商航海设领等内容的条约。

简称《中美商约》。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後﹐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于同年11月4日﹐由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署该条约。

条约共三十条﹐六十八款。

主要内容是﹕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採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

此方商品在彼方享有不低於任何第三国和彼方本国商品的待遇﹐此方对彼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以及由此方运往彼方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

此方船舶可以在彼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其人员和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彼方领土的自由﹔此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任何危难”时﹐开入彼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

条约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而实际上由于当时中国的远洋运输不发达及生产落後﹐根本无法与美国平等地实现其中规定的权利。

通过条约﹐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开放。

美国企业在华享有种种特许的待遇﹐使中国部分地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沿海及内河航行权。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

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3)表现: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资料,认真分析图片与1937~1949年百元法币购买力变化比较表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的严重后果。

从图和表中可以看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生活艰难。

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合作探究】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不利因素: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最大阻碍;

②先天不足,自它产生之日起就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③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⑤不平等条约直接地打击了民族工业,如《马关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规定外商可以在中国设厂,洋货在中国盛销;

⑥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统治,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

(2)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历届政府的扶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本课小结:

扼要回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进而启导学生探究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最后分析其历史地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地位

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①在夹缝中求生存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

②在斗争中求发展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民族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

2、作用

①经济上:

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政治上:

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文化上:

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

参考答案:

(1)迅速发展原因: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各种实业团体的出现,大大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为张謇企业在“一战”时期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②1915年中国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张謇企业发展赢得了市场空间。

③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控制,为张謇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

(2)很快衰落的原因:

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压制。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民国时期,民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参考答案:

民国时期,民族经济发展艰难曲折。

(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学习延伸

阅读上表,请说出从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什么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要点:

(1)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出蓬勃向上,迅速发展的状况。

(2)原因:

①辛亥革命,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也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③1915年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棉纺织业的发展赢得了市场。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同步练习:

1、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其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A、列强资本输出对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2、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

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这表明甲午战后:

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类不齐全不均衡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④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条件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4、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

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D、改良思想的推动

5、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残余势力太强大 B、人民群众没有发动起来

C、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D、民族资本发展很不充分

6、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外货”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B因具有排外性质而不利于加入世界市场

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外货”运动

D、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

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过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

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8、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9、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②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