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350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D)。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C)。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5.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D)。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6.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D)。

A.南京B.北京C.上海D.重庆7.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B.丞相C.三公D.士族8.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B.廷尉C.典客(大鸿胪)

D.奉常9.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C)。

A.三省六部B.三省C.六部D.一省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A)。

A.布政使B.学政C.提督D.按察使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C.广州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1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1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1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B.政治制度C.教育制度D.法律制度2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B..丞相、太尉C.太尉、御史大夫D.丞相、大司马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BCD)。

A.议政B.军政C.训政D.宪政E.参政2.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C.司工(司空)

D.司士E.司寇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B.联共C.民族D.扶助农工E.民权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B.邦联制C.民主共和制D.内阁制E.王权制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C.市D.县E.州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B.天子C.王D.皇帝E.诸侯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梁启超E.张之洞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B.君主制C.贵族元老D.宗教信仰E.法律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B.色目人C.突厥人D.汉人E.南人三、简答题(共1道试题,共10分。

1.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

弊端:

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在实理治理,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

四、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1.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案: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

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

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力。

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二次形成性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D)。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C)。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5.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D)。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6.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D)。

A.南京B.北京C.上海D.重庆7.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B.丞相C.三公D.士族8.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B.廷尉C.典客(大鸿胪)

D.奉常9.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C)。

A.三省六部B.三省C.六部D.一省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A)。

A.布政使B.学政C.提督D.按察使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C.广州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1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1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1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B.政治制度C.教育制度D.法律制度2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B..丞相、太尉C.太尉、御史大夫D.丞相、大司马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C.司工(司空)

D.司士E.司寇2.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B.联共C.民族D.扶助农工E.民权3.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4.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B.邦联制C.民主共和制D.内阁制E.王权制5.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C.市D.县E.州6.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B.天子C.王D.皇帝E.诸侯7.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梁启超E.张之洞8.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B.君主制C.贵族元老D.宗教信仰E.法律9.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B.色目人C.突厥人D.汉人E.南人10.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C.金代的“猛安谋克”D.元代的“怯薛军”E.清代的“八旗兵”三、简答题(共1道试题,共10分。

1.试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答:

(1)监察职能较完善,作用较明显,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

监察制既有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又有对下的监督弹劾,还有左右牵制监督,故较全面和完善,作用较明显。

但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

对下的监督弹劾既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又取决于监察官员的政治素质。

故存在很大局限性

(2)历代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安排,也有一定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给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

一是历代多使用职位较低、较年轻的一线监察人员,虽有血气和责任感,但监察官员御任后常奉调到各部门和地方任中下级行政官员,这使得作事便缺少原有勇气和果断。

二是授予监察官员的权力过大,又缺乏有效监督,常发生监察官员本身腐败失控。

(3)采取多途径的监察制和多种方式监督法,在中央集权制完善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二面的不同影响。

各种监察系列相互交叉渗透,一切以君主为中心,不但当时监察效果降低,且不敢得罪当权官贵而存在很大局限。

四、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1.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各分封诸侯称为国。

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

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

两汉在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设郡,分封地区设王国,归属地区设属国,边疆地区设都护府、校尉、中郎将。

二级行政区划是县、国(诸侯封地)、邑(公主封地和皇陵区、祭祀地)、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汉武帝时期曾设立13州为监察区。

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承袭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和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唐后期实行道、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两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

元朝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

明初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

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府(直隶布政使司的州)——县(府属州);

二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

清在原明代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设立行省,东北和新疆、外蒙地区设立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西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这些都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行省之下有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官制,基本上是三级行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三次形成性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2.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3.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4.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B.政治制度C.教育制度D.法律制度5.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B..丞相、太尉C.太尉、御史大夫D.丞相、大司马6.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B)。

A.康熙朝B.雍正朝C.乾隆朝D.嘉庆朝7.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C)。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C.行政院D.国民政府8.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B)。

A.魏晋南北朝B.东汉C.曹魏D.西晋9.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C)。

A.都水台B.殿内省C.司隶台D.少府监10.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设置(D)。

A.特别行政区B.市制C.首席县长制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C.广州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16.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B)。

A.戊戌变法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民国初期D.五四运动以后17.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属于(C)。

A.私人荐举B.自荐C.制度荐举D.官府荐举1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C)。

A.乡举里选制B.简选制C.世卿世禄制D.军功、事功选拔制19.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B.丞相C.三公D.士族20.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B.廷尉C.典客(大鸿胪)

D.奉常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C.金代的“猛安谋克”D.元代的“怯薛军”E.清代的“八旗兵”2.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C.司工(司空)

D.司士E.司寇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B.联共C.民族D.扶助农工E.民权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B.邦联制C.民主共和制D.内阁制E.王权制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C.市D.县E.州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B.天子C.王D.皇帝E.诸侯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梁启超E.张之洞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B.君主制C.贵族元老D.宗教信仰E.法律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B.色目人C.突厥人D.汉人E.南人三、简答题(共1道试题,共10分。

1.简述中国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

(1)自诉:

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

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

(2)举诉:

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

(3)官诉(公诉):

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

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

(4)自首:

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

(5)越诉和上诉。

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

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四、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20分。

1.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

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

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力。

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四次形成性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C.广州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B.政治制度C.教育制度D.法律制度1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B..丞相、太尉C.太尉、御史大夫D.丞相、大司马11.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B)。

A.康熙朝B.雍正朝C.乾隆朝D.嘉庆朝12.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C)。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C.行政院D.国民政府13.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B)。

A.魏晋南北朝B.东汉C.曹魏D.西晋14.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C)。

A.都水台B.殿内省C.司隶台D.少府监15.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