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386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docx

100000010100江苏省苏州市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

江苏省苏州市2009届高考语文最后一卷(猜题、押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赡养(shàn)熟稔(rěn)钟灵毓秀(yù)循规蹈矩(jǔ)

B.考妣(bǐ)诡谲(jué)舐犊情深(shì)弹丸之地(dàn)

C.赧颜(nǎn)叱咤(zhà)暴虎冯河(píng)鸢飞鱼跃(yuān)

D.福祉(zhǐ)渐染(jiàn)栉风沐雨(zhì)一鳞半爪(zhǎo)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0月12日21时32分开始,妻子王洁和儿子费迪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与在“神舟六号”上的父亲费俊龙分别进行了天地通话,互致问候。

B.与其他节日一样,今年五一期间,各大商场,无论家电还是服装,减价促销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这让许多消费者怦然心动。

C.“永远信守诺言”“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安排”“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养成这些好习惯将影响我们的与生俱来。

D.卫生部5月2日零时许通报:

已要求沪京粤等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对AM098航班上的所有乘客按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

3.请根据下面这篇通讯的副标题和导语的内容,拟写一则对联形式的正标题。

要求:

标题中要求使用“星火”“燎原”这两个词语;10个字(不含标点符号)。

(4分)

——追记一生传承红色经典的军旅编辑家黄涛

  也许许多人并不知道,中小学课本收录的《朱德的扁担》、《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草地晚餐》等36则故事出自一套名为《星火燎原》的丛书。

1958年9月开始陆续出版的这套六七百万字的皇皇巨著,凝聚着一位老编辑的毕生志向和感情。

他就是黄涛,解放军出版社原副社长。

2008年8月9日,身患癌症的88岁黄涛走到了人生尽头。

在不能言语的时候,他念念不忘的还是红色经典的编辑和传播。

4.遣词用语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协调,要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表达习惯。

请根据这一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中5个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5分)

南山村,是全市第一个文明生态示范村。

一进入村,人们就仿佛置身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境地。

农技员正跟不少村民在商讨巧用化肥的事宜;村广播站在播报当天环境监测结果:

“今天,南山村各项环境指标全部合格……”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景略,幽州良乡人也。

景略以门荫补幽州功曹。

大历末,寓居河中,阖门读书。

李怀光为朔方节度,招在幕府。

五原有偏将张光者,挟私杀妻,前后不能断。

光富于财货,狱吏不能劾。

景略讯其实,光竟伏法。

因授大理司直,迁监察御史。

及怀光屯军咸阳,反状始萌。

景略时说怀光请复宫阙,迎大驾,怀光不从。

景略出军门恸哭曰:

“谁知此军一日陷于不义。

”军士相顾甚义之,因退归私家。

寻为灵武节度杜希全辟在幕府,转殿中侍御史,兼丰州刺史、西受降城使。

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

前为刺史者多懦弱,虏使至则敌礼抗坐。

时回纥遣梅录将军随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欲以气制之。

郊迎,传言欲先见中使,梅录初未喻。

景略既见盈珍,乃使谓梅录曰:

“知可汗初没,欲申吊礼。

”乃登高垅位以待之。

梅录俯偻前哭,景略因抚之曰:

“可汗弃代,助尔号慕。

”虏之骄容威气,索然尽矣,遂以父行呼景略。

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拜之于庭,由是有威名。

时河东李说有疾,诏以景略为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

时方镇节度使少征入换代者,皆死亡乃命焉,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

受命之日,人心以属。

景略居疑帅之地,势已难处。

回纥使梅录将军入朝,说置宴会,梅录争上下坐,说不能遏,景略叱之。

梅录,前过丰州者也,识景略语音,疾趋前拜曰:

“非丰州李端公耶?

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

”又拜,遂命之居次坐。

将吏宾客顾景略,悉加严惮。

说心不平,厚赂中尉窦文场,将去景略,使为内应。

岁余,风言回纥将南下阴山,丰州宜得其人。

上素知景略在边时事。

上方轸虑,文场在旁,言景略堪为边任,乃以景略为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军西受降城都防御使。

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

景略节用约己,与士同甘苦,将卒安之。

凿咸应、永清二渠,溉田数百顷,公私利焉。

廪储备,器械具,政令肃,智略明。

二岁后,军声雄冠北边,回纥畏之,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

贞元二十年,卒于镇,年五十五,赠工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五十二》,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状始萌萌:

显露

B.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敌:

敌对

C.梅录初未喻喻:

明白

D.行军司马尽简自上意简:

选择

6.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表现李景略“堪为边任”的一组是(3分)

A.①景略讯其实②景略欲以气制之

B.①因退归私家②梅录俯偻前哭

C.①由是有威名②天下皆惜其理未尽景略之能

D.①军声雄冠北边②景略节用约己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景略起初在李怀光的幕府中任职,当他发现李怀光驻军咸阳,有谋反迹象时,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主动地离开了李怀光。

B.李景略面对回纥使者梅录,不卑不亢,用气势慑服了他;后来,在李说设宴时,梅录争夺位子,李景略又一次叱责了他,而梅录对他非常尊敬。

C.李景略担任太原少尹、节度行军司马,居于可能取代节帅的地位,处境本已艰难,再加上在宴会上折服梅录得举动,引起了窦文场的嫉恨。

D.李景略担任丰州刺史,以身作则,与大家同甘共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两年以后,军威大震,回纥不敢轻举妄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

(3分)

(2)非丰州李端公耶?

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

(3分)

(3)迫塞苦寒,土地卤瘠,俗贫难处。

(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写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激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

(3分)

(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一句中既写到“悲”又提及“笑”,这样写是否矛盾?

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说明。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2)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4)▲,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7)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狱中题壁》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

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消隐了的浆声灯影

谢冕

五十年代访问南京时,听说秦淮河已变成臭水沟。

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勇气去看。

后来,听说市政当局终于修复了秦淮河,欣喜之余,总想找个机会去圆这个秦淮之梦。

但机会没有到来,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秦淮画舫中有过纸醉金迷的梦影,但那里也保留了一些在江山易帜时刻表现出惊人气节的奇女子。

这些才情并茂的女子,以舞衫歌扇的千种风情而赢得艳名。

而她们在社稷危难之际表现出来的勇气、胆识、壮烈和果决,却令普天下的男人为之愧赧,更不论当日围绕在她们舞裙周围的、号称文坛魁首的那些显赫人物的尴尬和卑琐了。

一出《桃花扇》演出了数百年来人们为之荡气回肠的正气歌。

这虽是遥远的故事,但却牵萦着人们的深深的思念。

我曾给一位南京友人写信说:

重访南京的愿望之所以如此强烈,不仅是要追寻那里留下的青春和爱情的足迹,同时也是为了向那位卑微而心灵崇高的女性致敬。

阔别三十七年后,我终于来到南京,终于拜访了秦淮河,拜访了重修的香君故居。

媚香楼的匾额当然是新刻的。

那里的摆设是否有据却也难说。

作为初访者的第一个印象只觉得那里的世俗之息与我们从孔尚任的剧本中感受到的雅致相去甚远。

秦淮河、夫子庙一带,桃叶渡、乌衣巷皆昔时文物鼎盛之地,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香君故居既已“修复”,当以《桃花扇》旧事为背景和主干方是。

这将使历史和文学、旅游和文化得到融汇。

但是,在今日的“媚香楼”,我却没有找到一把哪怕是小小的点染着那女子碧血丹心的扇子!

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

文人有积习,每到一处总喜欢寻找那些名家笔下的有关遗迹,不管是真是幻,是记实,是虚构。

这次来到秦淮河,当然要找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先生笔下的浆声灯影了。

我记得当年秦淮画舫的典丽,小游艇雅致的窗格,以及每船都有的迷人的灯影。

我记得那河上的夜雾和朦胧的月色,也记得灯火阑珊之时的那份清寂。

河上的箫鼓歌吹,那橹声点染的幽长,无时不在唤起追寻的热情。

这番金陵访旧,除了前述的满怀对那几位女性的敬意,便好似要圆这浆声灯影的梦了。

那夜与南京学界友人欢聚“秦淮人家”,二楼整座大厅悬挂着江南灯彩,很显示出六朝古都的繁盛。

饭店服务开始的歌舞也真淳雅朴,一扫那种职业演员的匠气和矫情。

趁着夜幕初降,坐上游艇想领略秦淮的清艳。

迎面而来的却是五光十色的灯火和嘈杂的乐声,与秦淮风光全然异趣的喧哗。

冲激着彩色喷泉的电光,这种现代声光技术激发的现代热情,一时间把秦淮河的远古情调扫荡得无影无踪。

我们乘坐的那只游艇,原来是为音乐喷泉而设。

它不走远,只是面向着电光在那里左右移动着……

东关头呢?

东关头沿路断续的歌声呢?

利涉桥呢?

大中桥呢,大中桥边的疏林淡月呢?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看到了“黄而有晕”的灯火,在繁星交错的光雾中摇曳的“杨柳的柔条”,盈盈地升上柳梢的月亮,如梦似幻的轻悠的歌吹,如今,都隐失在现代声光的繁华奢靡之中了!

炫奇、刺激、肤浅的陶醉,唯一缺乏的是自古而今的文化上、审美上、情感上的夜秦淮!

我寻找与这座古城相和谐的秦淮,与秦淮相和谐的浆声灯影。

而此刻,我却意外地邂逅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在香港的尖沙咀,在新加坡的圣陶沙,在纽约的百老汇都能看到的喧哗和繁盛,而独独失去了旧时秦淮的那韵味,那情趣,那一份潇洒和飘逸!

1994年7月24日

(选自《心中的风景》)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有怎样表达效果?

(4分)

(1)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勇气去看。

(2)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12.概括文章开头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5)

13.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

你认为删去加点的关联词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

为什么?

(6分)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秦淮河“浆声灯影”的具体内涵及其消隐的原因。

(8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青春盛唐

李泽厚

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

指出“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荒漠”。

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

代表这种清新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闻一多强调的刘希夷和张若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多么漂亮、流畅、优美、轻快呵!

特别是后者,闻一多再三赞不绝口:

“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

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

”“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其实,这是有憧憬和悲伤的。

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的顶峰,经由以王勃为典型代表的“初唐四杰”就要向更高的盛唐峰巅攀登了。

它更实在,更成熟,开始走向社会生活和现实世间。

“四杰”之后,迎来了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展现了盛唐之音的鲜花怒放。

它首先是由陈子昂著名的四句诗喊出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满腹牢骚、一腔孤愤的,但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

它豪壮而并不悲痛。

同样,像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惋。

这就是盛唐之音。

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在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的社会氛围中,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

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的一面则由所谓田园诗派写出。

像王维的《辋川名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忠实、客观、简洁,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

它优美、明朗、健康,同样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

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如此。

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都更深刻地反映着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

他们要求突破各种传统约束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傲岸不驯,恣意反抗。

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中才可能存在。

(节选自《美的历程》)

15.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引用闻一多先生对初唐诗歌特点的论述,是为了帮助读者分清初唐诗歌和盛唐诗歌的区别。

B.初唐诗歌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宫体诗歌的局限,把诗歌题材拓宽到了市井生活、田园和边塞风光,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为盛唐之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C.盛唐诗歌的显著特征在于,笑傲王侯,蔑视世俗,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实现人生抱负。

D.盛唐之音,是一个时代的概念。

因此,不管是边塞诗、田园诗,还是其他题材的诗,只要是盛唐时期出现的诗歌,就都是盛唐之音。

16.闻一多认为《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歌最高典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盛唐诗歌的风格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风格的根本原因。

(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该不该复建圆明园?

(专访)

(一)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叶廷芳

记者:

您一直反对复建圆明园。

针对圆明园最近将修复部分建筑一事,您向《人民日报》投书,表示“感到很愤怒!

”为什么?

叶廷芳: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国耻纪念地,是烙在每个有良知的炎黄子孙脊梁上的痛苦标记。

我们留住她,就是留住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让她成为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永远的无声控诉!

文物是什么?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或文明遗产,它的意义在于历史见证价值。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圆明园废墟不啻是一口永久的警钟;对于全人类,包括肇事国的子孙们也是不可或缺的教科书,可以使他们懂得:

毁坏别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记者:

您总说“废墟也是一种美!

”尽管有人不以为然,但我发现您始终坚持这个观点。

叶廷芳:

这牵涉到对文物的体认。

文物的贵重品格在于它的历史的原初性和真实性,任何凭主观愿望的增添或改动都意味着破坏。

圆明园遗址残存的东西固然不多,但这是历史,是她被劫后的真实状况。

再说,遗址的文物性质和价值,不是依据她残留物质的多寡而决定的,而主要看她的历史见证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像圆明园这样的遗址,拥有的残留物越少,无声的控诉效应越悲怆、越强烈!

废墟之美,其美的奥蕴就在这里。

鲁迅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如今,被当年国际侵略势力毁掉的“万园之园”留下的这片废墟就是一种巨大的、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有人说:

那么大片的地皮荒在那里,岂不可惜?

非也!

正是因为她“大”并且“荒”,才这样震撼人心。

记者:

有人认为部分复建并不影响圆明园的遗址性质。

您的看法如何?

叶廷芳:

2000年北京市出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正确地确定了公园的“遗址”性质。

但同时又不无矛盾地规定在遗址上复建十分之一的规划。

十分之一在比例上固然是小数,但绝对数将是大量的,这样一来,岂不使苍凉静穆的圆明园遗址变得不伦不类!

至于在原址上复建的问题,鉴于目前争论还很大,“不妨先冷一冷,放一放”。

(二)访建筑学家汪之力

记者:

学界有人提出,应直面圆明园废墟,您对此怎么看?

汪之力:

关于要保留废墟的说法,我听到了许多言论,比如“废墟对人民有更大的教育意义”,“对废墟的触动就是对历史的亵渎和背叛”,“让废墟静静地躺在那里”,“废墟也是一种美”……单纯看这些观点,容易引起人们的同情,但这都脱离了圆明园遗址的实际。

圆明园遗址的实际情况是,清朝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在被毁坏当中,根本没有静静地躺在那里的机会。

建筑界早年间之所以发出倡议,成立中国圆明园学会,就是因为当时有关部门在讨论是否要在圆明园遗址修建一座旅馆的方案。

一些农民为了发展生产挖山填湖。

一些学者多次提出国外原样保存遗址的实例,但国外有许多复杂的情况,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外国也多有修复遗址的先例,比如波兰古城就在二战后得到恢复。

当然也存在一些保存废墟的情况,比如古罗马大斗兽场,但圆明园是一座占地350多公顷的大型园林,有它的特点。

而且,我们提出的是修复圆明园,重建一部分建筑,恢复它的山水,而非再造一座圆明园。

记者:

为什么要恢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一部分建筑物,怎样看待修复与保护生态的关系?

汪之力:

恢复山形水系有两大意义。

其一,圆明园原有的山水风景太经典了。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遗址,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

圆明园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于方寸之间,在世界园林艺术上有突出地位。

其二,山水是圆明园比较容易修复的部分。

侵略者只能烧毁建筑而无法破坏山水布局,圆明园虽然曾被挖山填湖,但比较容易复原。

按规划,经过园林专家的研究设计,进一步调整树种,扩大水面,整修山形,可以使遗址的生态更丰富,更提高,不会破坏生态。

记者:

能否设想一下,如果按照规划修复圆明园,它将具备哪些功能?

反之,会怎样?

汪之力:

如果按照科学规划、专家参与的原则,本着保护、整修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修复圆明园,圆明园的可以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纪念馆”、故宫第二个展览中心等。

这样,圆明园遗址将成为有丰富内容的保护世界文化特殊的纪念地。

反之,坚持保持废墟面目(即在园内不修建任何建筑物,不整理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我担心圆明园将沦为又一个娱乐休闲场所。

(节选自《光明日报》)

1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廷芳认为,圆明园废墟是无价的文物,重修无异于破坏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B.叶廷芳认为,北京市出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规定复建的比例太大,因此暂时不能考虑圆明园修建问题。

C.汪之力认为,恢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部分复建圆明园建筑物,更加有利于圆明园的保护和利用。

D.汪之力认为,圆明园有不同于国外废墟的地方,一味坚持保留圆明园的废墟,其实无异于对圆明园的破坏。

16.叶廷芳反对修复圆明园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请分条概述。

(6分)

17.在是否修复圆明园的问题上,汪之力的观点和叶廷芳针锋相对,但其实也包含着一些共同的理由,请简述其共同之处。

(6分)

七、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学生:

“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学生争着回答:

“我知道、我知道,是思想!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那么,有另外一样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学生一脸困惑,猜不出来。

“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出生也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

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

”学生傻了眼,面面相觑。

“答案都是思想!

它们是思想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比喻为三种人生。

”老师揭示了答案。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800字。

文科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

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

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

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苏轼《范增论》)

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6分)

20.上文中“义帝”和“高帝”分别指谁?

(2分)

2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认为范增对项羽应采取的态度。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悲剧人物,一是她的聪明才智在封建社会不能施展,二是她虽然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地位,但宝玉始终恨她抢夺了黛玉的位置,并最终出走。

B.觉新与表妹梅芬相爱,但他屈从父命,与不相识不了解的少女瑞珏结婚。

觉新看到梅的不幸,痛苦地自责,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但是他没有任何反抗的勇气。

C.《欧也妮·葛朗台》把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哲学议论融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D.《药》是以1911年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成的。

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发人深省地剖析了革命不成功的历史原因。

E.当周朴园知道站在眼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立刻意识到鲁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所以立即感到惊愕、惶恐。

23.简答题(10分)

(1)曹禺说过,一部《雷雨》,全是巧合。

请举一例,简要说说巧合在《雷雨》中的作用。

(2)简要说说“七擒孟获”的故事,包括前因后果。

(5分)

三、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要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确定政府的合理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政府该管的事情坚决管好,不该管的事情坚决放手,着力管发企业、社会、市场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情。

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活力与效率。

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作为决策的原则,建立并形成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决策机制,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各级政府部门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依法决策,在制定产业、投资、财政、信贷、价格、税收等方面的重大规划和政策时,开展物流分析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估。

对资源性产业实行公平准入,突出资源效率和最低利用效率标准,为资源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环境。

应切实贯彻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负责制度,对于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建立档案;决策者应对自己的决策终身负责。

对于领导干部在决策中存在的严重失误、失职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其领导责任。

落实节能环保责任制,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