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413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docx

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化学

2018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一模

化学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分)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1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CO2B.H2SO4C.FeD.KCl

3.(1分)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这里的“钙”是指(  )

A.钙元素B.钙原子C.钙单质D.钙离子

4.(1分)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柠檬汁(2﹣3)B.橘子汁(3﹣4)

C.西瓜汁(5﹣6)D.牙膏(8﹣9)

5.(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B.铁丝C.蜡烛D.红磷

6.(1分)下列标志中,应贴在浓硫酸运输车上的是(  )

A.

B.

C.

D.

7.(1分)海带中富含碘元素(I),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I2)。

此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8.(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B.

过滤

C.

点燃酒精灯D.

称量NaCl固体

9.(1分)诗云“满架蔷薇一院香”,能闻到一院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10.(1分)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5B.元素符号为P

C.核外电子数为30D.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

11.(1分)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

A.熔点高B.导热性好C.延展性好D.导电性好

12.(1分)NaOH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前,测量的是NaOH溶液的pH

B.b点时,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处的溶液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处的溶液能与Fe反应产生气体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

13.(2分)西红柿炖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1)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2)西红柿中含“铁”,缺“铁”会引起  (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B.贫血C.骨质疏松

14.(2分)能源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要主题。

(1)当前人们使用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等。

(2)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分)从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1)上述三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2分)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1)若需要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

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三、科普阅读理解

17.(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王龙飞等,有删改)。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

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

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有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

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

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

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

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

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

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

(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4)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  。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四、生产实际分析

18.(4分)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储存时,部分NO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NOx(如NO、NO2)的物质是  。

(2)还原时,存在如下反应:

5CO+Ba(NO3)2

N2+BaO+5CO2

①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②若有28gCO参与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为  g。

五、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2分)根据如图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选用装置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选用装置③收集氧气的理由为  。

(1)选用装置②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选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操作是  。

20.(3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实验甲:

用可燃物红磷和白磷进行探究,若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则固体A为  。

(2)实验乙:

将长短两只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点燃。

①向烧杯中放入干冰后,长蜡烛继续燃烧,短蜡烛的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②向烧杯中继续加入干冰,长蜡烛仍然不熄灭。

这一现象反映出CO2具有的性质是  。

21.(2分)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了2个兴趣实验。

(1)若观察到a中固体减少,有大量的气泡产生,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推测固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序号)。

A.银B.锌C.氢氧化钙D.碳酸钙

(2)若固体为碳酸氢钠粉末,则整个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22.(3分)小明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甲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注射器中装有氢氧化钠浓溶液,乙中盛有足量稀盐酸。

小明先关闭止水夹,然后将氢氧化钠浓溶液全部注入甲瓶,一段时间后再打开止水夹。

(1)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

六、科学探究

23.(6分)某兴趣小组发现铁钉生锈需要几天的时间,询问老师如何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老师说氯化物可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提出问题】氯化物对铁钉生锈有怎样的影响?

【查阅资料】

ⅰ.NaCl、CaCl2、CuCl2等由氯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的盐属于氯化物。

ⅱ.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CuO。

ⅲ.Cu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CuO+H2SO4═CuSO4+H2O。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实验1:

探究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

试管

编号

实验

现象

2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

7分钟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色,20分钟后试管底部出现红色沉淀

(1)对比实验①②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2)小组同学认为,试管④中的红色沉淀可能是铁锈,也可能是铜。

他们认为红色沉淀

可能是铜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2:

探究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出试管④中的铁钉,过滤剩余物,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固体为红色

将步骤Ⅰ所得红色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红色固体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将步骤Ⅱ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滤纸上的固体后,置于石棉网上充分加热

红色固体变黑

向试管中加入步骤Ⅲ所得黑色固体,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3)步骤Ⅱ中所加入的试剂是  。

(4)步骤Ⅲ、Ⅳ的实验目的是  。

(5)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

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是  。

【反思与评价】

(6)结合实验1、2的结论,对于“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小组同学提出了进一步的假设:

  。

化学试题答案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

【解答】解:

A、氮气约占78%,故A错误;

B、氧气约占21%,故B正确;

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C错误;

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解:

A、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B、硫酸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C、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D、氯化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选:

C。

【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3.【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人体等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解答】解:

橘子汁、柠檬汁和西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5.【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C、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生成物的颜色与状态的区别。

6.【分析】根据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各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正确;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的识别,难度不大,了解浓硫酸的性质、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

多变一。

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

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NaI+Cl2═2NaCl+I2属于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

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NaI+Cl2═2NaCl+I2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

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9.【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

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人们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

【解答】解:

A、磷元素原子序数是15,该选项说法正确;

B、磷元素元素符号是P,该选项说法正确;

C、磷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磷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1.【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

【解答】解:

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主要是利用了铜具有熔点高、导热性好、延展性好等方面的特点,与导电性是否良好无关。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分析】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则反应开始前,测量的是稀盐酸的pH,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说明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不能与Fe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

13.【分析】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

(1)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填:

蛋白质;

(2)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故填: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营养素的食物来源以及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理念。

14.【分析】

(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回答;

(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

(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填:

天然气;

(2)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含有石墨烯的催化剂,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故填:

2H2O

2H2↑+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5.【分析】

(1)根据铁矿石的成分和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2)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

【解答】解:

(1)赤铁矿、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分别是Fe2O3、Fe3O4,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

故填:

Fe2O3、Fe3O4;

(2)工业炼铁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2Fe+3CO2;故填:

Fe2O3+3CO

2Fe+3CO2。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熟悉氧化物的概念和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6.【分析】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

(1)16;

(2)不饱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科普阅读理解

17.【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2)根据臭氧处理饮用水过程考虑;(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考虑;(4)根据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回答本题;(5)A、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B、根据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考虑;C、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臭氧属于大气污染物考虑;D、根据臭氧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考虑。

【解答】解:

(1)相对分子质量:

16×3=48;

(2)臭氧处理饮用水是利用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利用了化学性质;

(3)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有6个氧原子,一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画出3个氧分子即可:

(4)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中臭氧所需时间少,快速杀灭病毒;

(5)A、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故A正确;

B、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由氧气制得臭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臭氧属于大气污染物,对人类有益无害是错误的,故C错;

D、臭氧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所以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故D正确。

故答案为:

(1)48

(2)化学

(3)

(4)臭氧

(5)AB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掌握臭氧消毒的过程。

四、生产实际分析

18.【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储存时,部分NO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

2NO2;根据图中生成的硝酸钡可知,吸收NOx(如NO、NO2)的物质是BaO。

(2)还原时,存在如下反应:

5CO+Ba(NO3)2

N2+BaO+5CO2

①反应中,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化合价升高。

②若有28gCO参与反应,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5CO+Ba(NO3)2

N2+BaO+5CO2

140220

28gx

x=44g。

故答案为:

(1)2NO+O2

2NO2;BaO

(2)升高;44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

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五、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分析】A、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B、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解答】解:

A装置①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