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831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docx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标准创自标准

2003-12-01实施

2003-12-01发布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

GenericspecificationforICcardpayphonereader

Q/CRT

ICS

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CRT01—2003

发布

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定义.…………………………………………………………………………………………………...….1

4产品基本功能……………………………………………………………………………………….……2

5技术要求………………………………………………………………………………………………….2

6试验方法………………………………………………………………………………………….……...9

7检验规则………………………………………………………………………………………………...11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13

 

1.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CRT系列产品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所涉及的IC读卡器CRT系列产品适用于通信使用的公用付费电话机。

该读卡器适用的IC卡应符合GB/T16649.1—1993《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1部分:

物理特性》和GB/T16649.2—1993《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2部分:

触点的尺寸和位置》及GB/T16649.3—1993《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3部分:

电信号和传输协议》的规定。

本标准所提及的IC卡均指符合以上标准的IC卡。

本标准由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朝晖冯彬严俊平夏宗华

 

2.引言

有关读卡器产品,国家信息产业部1999年1月4日发布并实施的邮电技术规定YDN109—1998《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中第三部分卡读写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作过有关阐述,并已实施4年。

随着IC卡业及读卡设备的发展,市场对IC卡读卡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在YDN109—1998基础上,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统一和规范该类产品的行业要求,并促进本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从2002年开始结合读卡器实际应用情况并显示,本公司CRT系列产品的特色经3年的努力,我们制定了本企业标准。

显然,产品通用规范能够

-----为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为客户提供保证和承诺;

-----促进同行业的沟通和协调;

-----不断寻求产品的完善和发展。

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IC卡公用付费电话机读卡器CRT系列产品(以下简称为产品)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创自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CRT系列产品。

同时适用于其它使用接触式标准IC卡的读写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mbientairqualitystandard)

GB/T15279—2002《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GB/T16649.1—1993《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1部分:

物理特性》(idtISO7816-1:

1987)

GB/T16649.2—199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 第2部分:

触点的尺寸和位置》(idtISO7816-2:

1988)

YDN109-1998《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第三部分卡读写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YD/T923—1997《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检测规程电话机部分》

3.定义

3.1主机:

使用和控制该产品的装置和设备,如电话机。

3.2触点端子:

在接触读卡时IC卡触点接触以识别/传递卡的信息的“点”,为区别IC卡上的触点概念,将其称为触点端子。

3.3卡到位装置:

插卡到位的电气反应装置,可以是开关、继电器等,通过它启动读卡功能。

3.4接插件:

连接该产品与主机的端口。

3.5传输线:

裸露在产品外边的软排线。

3.6插卡口:

IC卡插入的导向口,通常与主机紧固并部分外露。

3.7支架:

固定产品本体的部件。

3.8挡门:

防异物装置。

4产品基本功能

4.1读卡功能

4.1.1将产品接入对应型号的合格主机,按使用说明操作,应在规定时间内正常显示IC卡内数据信息。

4.1.2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卡不应出现自动退出或脱落,读卡工作期间内不应出现数据错误、遗失或临时中断。

4.2异物防范

用纸屑试图插入产品,检查是否有防止插入措施,或即使能插入,但在下次IC卡正常插入时,异物能被排出通道,而不影响产品正常工作。

4.3电源通断保护

已插入IC卡的产品出现突然通断电现象时,接触触点上不应出现引起卡误操作的信号。

4.4锁卡功能

有锁卡功能的产品,锁卡后用25N的力拔卡应无法拔出。

5技术要求

5.1环境适用性

5.1.1一般环境适用性

5.1.1.1环境温度:

-40℃~85℃

5.1.1.2相对湿度:

10%~95%

5.1.1.3大气压力:

86~106Kpa

5.1.1.4供电方式:

优先采用主机直接馈电,线路供电电流≥18mA;如有特殊需要,也可使用外加220V、50HZ交流电源,或其它辅助电源。

5.2特殊环境适用性

5.2.1有尘环境:

GB3095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5.2.2酸性环境:

可在PH值为2~3空气酸性环境下工作。

5.3产品物理特性

5.3.1触点端子

5.3.1.1触点端子数目应为8个。

5.3.1.2触点端子位置和尺寸应符合图1的要求。

图1触点端子位置和尺寸

5.3.1.3触点端子应采用高强度铜合金,表面镀金且镀层厚度>1.25µm,镀层表面不能有毛刺。

5.3.1.4触点端子分配应符合表1。

表1触点端子分配

C1

Vcc电源电压

C5

GND地

C2

RST复位

C6

VPP编程电压

C3

CLK时钟

C7

I/O输入/输出

C4

将来使用

C8

将来使用

C4﹑C8必须提供物理触点。

5.4卡到位装置

卡到位装置应采用常开型开关装置。

5.5外观与结构材料

5.5.1整体外观应美观大方,从0.25M距离观察产品,所有查看的产品不能有如下明显的外观缺陷:

污脏、损坏、压力痕迹、烫伤痕迹、油墨痕迹、水纹、颜色混乱,批峰或水口凸出不能超过0.25mm。

5.5.2部件装配缝隙和接缝错位不能超过0.5mm,不包括运动部件间需要的间隙。

5.5.3产品宜使用必要的防护方式,以识别产品被拆卸或置换。

5.5.4系列产品的结构应考虑产品部件的可替代性和互换性。

5.5.5产品本体材料(主要为插卡面材料)和反覆运动结构材料,应选用耐磨工程材料。

5.6产品可靠性

5.6.1机械特性

5.6.1.1拉力与扭力

5.6.1.1.1接插件

a)有扣位机构的接插件,接插件装配时扣位应能灵活地锁定和解除。

b)没有扣位的接插件,或不使用扣位机构的状态下,接插件装配至设定位置后,垂直接插方向施加小于对应产品重量1.25倍的力的情况下应无法拔出,在大于80N力下应一定可以拔出。

5.6.1.1.2传输线

固定传输线任意一端,扭转180°,于另一端沿传输线方向施加30N的拉力,传输线应无拉伤、附件无脱离现象,且传输功能正常。

5.6.1.1.3螺丝

螺丝在小于0.1牛顿·米扭力矩下应无法扭出,但在大于3牛顿·米的扭力矩下应一定可以扭出。

5.6.2触点压力

a)正常工作状态下,产品对卡的每一个触点的压力不小于1N。

b)任意插拔卡,在卡的寿命周期内产品不应对卡产生损坏,即IC卡可正常使用。

c)插卡50万次以后,产品对卡的每一个点的触点的压力不小于0.5N。

5.6.3插卡力

正常速度插卡(1次/秒),插卡力应在3N~10N之间。

5.6.4拔卡力

正常速度下抽卡(1次/秒),拔卡力应在5N~10N之间。

5.6.5拍卡力

沿插卡方向,以足够大的力(1000N)快速拍卡十次以上,产品主体不应出现破坏,且产品特性应仍满足4.1~4.4的要求。

5.6.6冲击跌落与振动

5.6.6.1冲击

产品承受加速度为98m/s2,脉冲为16ms,在沿X、Y、Z轴三方向各3次冲击后,产品特性应仍满足4.1~4.4的要求。

注:

冲击实验测试方法按GB/T152795.20.4的规定进行。

5.6.6.2跌落

从1m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7次,产品特性应仍满足4.1~4.4的要求。

5.6.6.3振动

产品以500HZ的频率,绕X、Y、Z轴三方向各随机振动20分钟后,产品特性应仍满足4.1~4.4的要求。

注:

振动实验测试方法按GB/T152795.20.5的规定进行。

5.7电气特性

5.7.1触点信号

产品能有效提供正确的电气信号,确保标准IC卡能安全、可靠地操作,差错率应<10-5。

以下规定信号特性的所有测量相对于触点GND,并在周围温度为0℃~50℃的范围内定义。

所有流入卡电流都假定为正。

5.7.2电源电压(VCC)

主机提供的电源电压(VCC)应符合表2规定的特性。

表2输出电源特性

名称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CC

4.80

5.20

V

ICC

5

mA

注:

VCC:

VCC上的电源电压

ICC:

VCC上的电源电流

5.7.3输入/输出信号(I/O)

输入/输出信号用于产品与IC卡之间交换数据,在交换过程中卡和产品不应同时处于发送状态,但当该状态出现时产品不应受到损坏。

a)接收状态

产品处于接收状态时(输入由卡输出的数据),在规定工作环境下,应能正确接收卡输出的符合表3规定特性的信号。

表3输入/输出触点输入信号特性

名称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IH

当IIHmax=-100µA时

2.4

VCC

V

或当IIHmax=-20µA时

3.8

VCC

V

VIL

IILmax=1mA

0

0.5

V

tR和tF

Cin=30pF;Cout=30pF

0

1.2

µs

过冲电压

-0.3

Vcc+0.3

V

注:

VIH:

高电平输入电压

IIH:

高电平输入电流

VIL:

低电平输出电压

IIL:

低电平输出电流

tR:

信号幅度10%~90%之间的上升时间

tF:

信号幅度90%~10%之间的下降时间

Cin:

输入电容

Cout:

输出电容

b)发送状态

产品处于发送状态时(向卡输出数据),在规定工作环境下,输出信号应符合表4规定特性。

 

表4输入/输出触点输出信号特性

名称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OH

当IOHmax=±100µA时

2.5

VCC

V

或当IOHmax=±20µA时

Vcc×3.8

VCC

V

VOL

IOLmax=-1mA

0

0.3

V

tR和tF

Cin=30pF;Cout=30pF

0

0.8

µs

过冲电压

-0.25

VCC+0.25

V

注:

VOH:

高电平输入电压

IOH:

高电平输入电流

VOL:

低电平输出电压

IOL:

低电平输出电流

5.7.4时钟信号(CLK)

产品提供的时钟信号应符合表5规定的特性。

表5时钟信号特性

名称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OH

当IOHmax=±200µA时

2.4

VCC

V

或当IOHmax=±20µA时

VCC×0.8

VCC

V

或当IOHmax=±10µA时

VCC-0.5

VCC

V

VOL

IOLmax=-1mA

0

0.4

V

tR和tF

Cin(卡)=30pF

时钟周期的9%

µs

过冲电压

-0.25

VCC+0.25

V

5.7.5复位信号(RST)

产品提供的复位信号应符合表6规定的特性。

表6复位信号特性

名称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OH

当IOHmax=±200µA时

4.5

VCC

V

或当IOHmax=±10µA时

Vcc-0.5

VCC

V

VOL

IOLmax=±200µA时

0

0.4

V

tR和tF

Cin(卡)=30pF

0

0.8

µs

过冲电压

-0.25

VCC+0.25

V

5.7.6编程电压(VPP)

产品对IC卡的操作不提供编程电压。

5.7.7触点端子电容每个触点端子之间的电容应≤4pF。

5.7.8接触电阻

5.7.8.1产品触点端子同清洁的IC卡的触点的接触电阻,用“接触电阻测试卡片及低电阻测试仪”测试产品与芯片触点的接触电阻,接触500次以内应≤50mΩ,接触500万次以内应≤2Ω。

接触电阻测试按YD/T923-19975.10.4的规定进行。

5.7.8.2到位装置接触电阻≤1Ω。

5.7.9击穿电压

产品承受500VAC的外加电压1分钟,应无出现闪络、击穿现象,并且特性仍符合4.1~4.4的要求。

击穿电压的测试方法按GB/T152795.18的规定进行。

5.7.10最大电流

产品承受1A的电流载荷1分钟,不应出现元件烧坏,并且特性仍符合4.1~4.4的要求。

5.8环境变化承受能力

5.8.1腐蚀性环境

按表面处理用盐水喷雾实验法测试,表面镀层应符合表7承受相应的腐蚀性破坏,而产品仍符合4.1~4.4的要求。

表7腐蚀性盐雾实验结果要求

镀层表面

实验时间

耐腐蚀要求

触点端子

96小时

表面不应有发绿、生锈、镀层脱落现象

支架

48小时

表面不应有生锈现象

其它金属部件

48小时

表面不应有生锈现象

完整产品

96小时

仍能正常完成读卡工作、误差≤5%

5.8.2循环变化环境

5.8.2.1低温试验

产品在-40℃低温环境下放置1小时,读卡10次,基本功能符合4.1的要求,再恢复到常温,基本功能仍符合4.1的要求。

低温测试方法按GB/T152795.20.5的规定进行。

5.8.2.2湿热试验

产品在相对湿度95%,温度25℃和65℃两种环境下保持各1小时,读卡10次,基本功能仍符合4.1的要求。

湿热测试方法按GB/T152795.20.5的规定进行。

5.8.2.3抗热冲击试验

以15秒内从低温环境-10℃均匀变化到高温环境70℃及从高温环境70℃均匀变化到低温环境-10℃为一个循环周期,产品经受5个循环的热冲击,性能应仍能满足4.1的要求。

5.9寿命

通过插拔卡(使用PCB特制卡)发生下列动作,如表8所示,重复相应次数后,产品仍能满足4.1~5.8的要求:

 

表8寿命实验要求

部件

动作方式

寿命

寿命后要求

触点

摩擦或下落接触IC卡

50万次

仍能正常完成读卡

卡到位装置

开合

1000万次

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拉簧或压簧

拉伸和压缩

100万次

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拉簧保持拉伸状态

60天

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挡门弹片

转动

100万次

功能正常

完整产品

工作模拟

50万次

仍能正常完读卡、误差≤10%

5.10产品安全性

5.10.1防破坏能力

5.10.1.1耐冲击能力

产品露出主机的部分(即插卡口)应采用高强度材料,冲击力为2000~4000N,敲击时间在10~15ms范围内插卡口外表面应无破裂现象。

5.10.1.2阻燃特性

阻燃特性值应达到94-V2级别以上。

5.10.2防雨能力

产品装配入电话机(主机的一种)后,从正面快速泼1升水,水应无法泼入。

5.10.3短路保护

产品具有承受触点端子间短路能力,不论短路持续时间长短,短路触点端子数量多少,都不应损坏产品,或引起功能上的改变。

5.10.4绝缘电阻

5.10.4.1在正常大气压下,绝缘电阻≥1000MΩ。

5.10.4.2到位装置常开状态下绝缘电阻≥100MΩ。

绝缘电阻测试方法按GB/T152795.19的规定进行。

5.10.5环境保护

产品所采用的材料均应为环保材料

6.试验方法

产品完成后需依本标准进行确定测试,以证明产品达到本标准要求,如表10产品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表9测试要求及测试方法

序号 

项目 

测试要求及方法

证实项目

1

插卡力

3N-10N

推拉力计平稳测试

5.6.3

2

拔卡力

5N-10N(不含锁卡)

推拉力计平稳测试

5.6.4

3

锁卡力

≥25N

推拉力计平稳测试

4.4

4

整机使用寿命

下落式≥50万,产品正常工作

自有寿命测试机测试

5.9

5

触点数

8

目视数证明

5.3.1.1

6

触点位置

IS07816-2/CP8

图纸证明符合标准

5.3.1.2

7

触点压力

平均每触点压力≥1.0N

推拉力计平稳测试

5.6.2

8

触点材料

高强度铜合金

材质证明

5.3.1.3

9

触点镀层

CuNiAu

镭射机报告

5.3.1.3

10

卡到位开关

常开触点寿命≥1000万次

自有寿命测试机测试

5.9

11

插卡面材料

选用耐磨工程材料

材质证明

5.5.5

12

触点电阻

≤50mΩ,测试电流1A,500次与芯片接触内

伏特表测试

5.7.8.1

13

开关电阻

≤100mΩ,测试电流1A

测试所设备

5.7.8.2

14

绝缘电阻

≥1000MΩ

测试所设备

5.10.4

15

击穿电压

500VAC,1min,无出现闪路,击穿现象

测试所设备

5.7.9

16

触点电容

每个触点端子之间的电容≤4PF

测试所设备

5.7.7

17

工作温度

-40-+85℃

(后续测试证明)

5.1.1.1

18

相对湿度

10%-95%

(后续测试证明)

5.1.1.2

19

大气压力

86-106kpa

现无法测试

5.1.1.3

20

振动试验

振动频率(HZ)谱频率(G2/HZ)分别为10~200HZ0.2~0.03G2/HZ:

200~500HZ0.03~0.01G2/HZ。

振动轴向:

X,Y,Z轴向。

振动时间:

20min/轴向。

振动方式:

随机振动;试验其间,样品工作测试时使用创自读卡器读写正常不间断。

测试所设备

5.6.6.3

序号

项目

表9(续)

测试要求及方法

证实项目

21

冲击试验

冲击加速度:

98m/s2(10g)

冲击脉冲:

16ms

冲击方向:

X;Y;Z轴向冲击次数:

3次/轴向,共9次:

冲击试验期间,样品工作测试时使用委托读卡器读写正常不间断。

测试所设备

5.6.6.1

22

热冲击

低温:

-10℃→高温:

70℃为一个循环;转换时间:

15秒;循环次数:

5次;高低温保持时间各为30min试验后,使用创自读卡器读写正常不间断。

测试所设备

5.8.2

23

低温测试

温度:

-40℃

保持时间:

60min

试验后,恢复常温,使用委托方读卡器读写10次,应正常,不间断。

测试所设备

5.8.2

24

耐湿温度测试

温度:

+25℃和+65℃

相对湿度:

95%

保持时间:

上述两个条件各60min试验后,恢复常温,使用委托方读卡器读写10次,应正常,不间断。

测试所设备

5.8.2

25

暴力卡冲击

男性用仿真PCB卡大力拍卡10次,触点小车立柱不断

自用设备证明

5.6.5

26

触点盐雾测试

96h,产品正常工作

盐雾机测试

5.8.1

27

金属支架盐雾

48h,无铁红

盐雾机测试

5.8.1

28

其它金属件

48h,无铁红

盐雾机测试

5.8.1

29

整机盐雾

96h,产品正常工作

盐雾机测试

5.8.1

30

插卡口盐雾

200h,无铜绿

盐雾机测试

5.8.1

31

跌落实验

从1M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7次产品正常工作

自用设备证明

5.6.6.2

32

拉簧或压簧

拉伸和压缩100万次和拉簧保持拉伸状态60天;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自有寿命测试机和自用设备测试

5.9

33

挡门弹片

工作运动状态100万次;结构完整,功能正常

自有寿命测试机

5.9

34

包装箱投箱实验

从1M高做一角三边六面投箱至水泥地面,不应有箱体破裂现象

自用设备证明

8.3.2.2

7检验规则

7.1出货检验

7.1.1根据产品个性特征及客户要求,由品质工程人员拟定对应的出货检验工作指令,并由合资格的专业检验人员予以实施。

7.1.2实施检验时,应充分考虑临时变更及附加的要求。

7.1.3以订单为批量按GB/T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GIICRI=0,MAJ=0.4Min=1.5的标准验收本公司出货检验产品。

7.2型式检验

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或不需要在每次检验的项目实施型式检验,其检验要求、方法和数量如表9表示。

表10型式检验项目及其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及检测方法

检验数量与频次

CRI

MAJ

MIN

备注

1

插卡力

5.6.3

新产品开发鉴定并系列类似产品每年至少一次

过程抽检

2

拔卡力

5.6.4

新产品开发鉴定并系列类似产品每年至少一次

过程抽检

3

锁卡力

4.4

新产品开发鉴定并系列类似产品每年至少一次

过程抽检

4

整机使用寿命

5.9

新产品开发鉴定并系列类似产品每年至少一次

5

触点数

5.3.1.1

新产品开发鉴定并每款产品每季度至少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