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875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育质量监测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染色体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

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DNA、RNA分子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相似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有染色体,而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B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DNA、RNA分子,C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相似,D正确。

2.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不会改变淀粉酶活性

B.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C.蛋白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答案】C

【解析】酶在高温下空间结构会改变,A项错误;酶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活化能,B项错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含有蛋白质,蛋白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膜,C项正确;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前后质质和量均不变,D项错误。

3.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内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胞内唯一的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线粒体

C.生命活动所需ATP均由线粒体提供D.细胞呼吸产生的C02均来自线粒体

【答案】C

【解析】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A项正确;人的成熟的红细胞高度特化,不含线粒体,B项正确;高等动物生命活动所需ATP由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提供,C项错误;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线粒体,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误认为动物细胞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产生CO2,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不会是酒精和CO2。

4.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说法,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A.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曲线

B.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的水平

C.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

D.该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得的,人工培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曲线

【答案】C

【解析】在探究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变化实验中,空间与资源是有限的,则酵母菌种群数量应为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a的水平,因为a时期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错误;ab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的影响,C正确;理想条件下测得的曲线为“J”型曲线,人工培养可以得出“S”型曲线,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关键是理解“S”曲线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5.如图所示DNA分子复制过程,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C.a链和b链中的(A+T)/(G+C)比值相同

D.a链与d链中的(A+G)/(T+C)比值相同

【答案】C

【解析】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a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A项错误;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项错误;DNA分子的两条链碱基互补配对,a链和b链中的(A+T)/(G+C)比值相同,C项正确;a链与d链中的(A+G)/(T+C)比值互为倒数,D项错误。

6.在长跑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C.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恒定不变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答案】B

【解析】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A错误;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进行调节,D错误。

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快

C.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不同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答案】C

【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根据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确定其细胞呼吸方式,A错误;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扩散速度最快,B错误;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作用不同,C正确;蔗糖是否水解都不能用碘液鉴定,因此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D错误。

8.图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③④过程发生在细胞器中

B.①②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

C.③过程消耗的ATP和[H],由①②过程提供

D.④过程用掉的C02量不一定等于②过程产生的C02的量

【答案】C

【解析】①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③④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A正确;①②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B正确;③过程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的ATP和[H]是由光反应提供的,C错误;由于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不一定相等,因此④过程用掉的C02量不一定等于②过程产生的C02的量,D正确。

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是有害的

②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属于细胞坏死

③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④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A.①②B.①③C.②⑤D.③④

【答案】B

【解析】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凋亡对于生物体是有利的;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导致细胞代谢突然中断,属于细胞坏死;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①③错误,②④⑤正确。

选B。

10.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Ⅰ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答案是D。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11.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为最适浓度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答案】B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基因AAaa的细胞不一定有四个染色体组

B.普通小麦(6N)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

C.水稻(2N=24)—个染色体组中有12条染色体,但若是研究水稻基因组,则应该研究13条染色体

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蜂群中的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AAaa的细胞可能处于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含有基因AAaa细胞也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而成的植株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配子,因此属于单倍体,B正确;水稻是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染色体,研究水稻基因组,则应该研究12条染色体,C错误;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可进行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精子,所以是可育的单倍体,D正确。

【点睛】解答B选项,关键能理清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区别,判断方法如下: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

B.氢键既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断裂

C.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D.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DNA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

【答案】C

【解析】肽键是在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的核糖体,因此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A正确;线粒体中可以发生DNA的复制过程,在该过程中可以发生氢键的断裂,也可以发生氢键的形成,B正确;ATP中含有高能磷酸键,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因此高能磷酸键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在,但不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C错误;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DNA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光反应产生ATP,而暗反应消耗ATP。

14.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B.兔子产生的粪便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的同化量

C.根据能量金字塔可知,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

D.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向狐狸

【答案】B

【解析】在该食物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兔子是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A错误。

兔子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草的同化量,B正确。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但这是在营养级之间,而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可能会大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因为狼的个体较大,C错误。

狐狸捕食一只兔子,该兔子体内的能量也不是全部流向狐狸的,因为有些不能被狐狸消化吸收,D错误。

点睛:

动物的营养级别和消费级别相差1个级别,植物都是第一营养级,同种动物在一个食物网中因为所处的食物链不同营养级别有可能不同。

15.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4和细胞形态上

B.结构7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C.在细胞分裂末期,结构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7所示的结构,细胞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

【答案】B

【解析】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首先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其次根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不应出现结构4,且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大液泡,故不应出现结构2,A正确;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5内质网,B错误;7为高尔基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正确;7为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如果破坏高尔基体则细胞无法完成分裂,细胞中将出现多个9细胞核,D正确。

1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脱多糖的S型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型菌转化成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B.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D.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答案】C

【解析】R型菌转化成S型菌后的DNA中,虽然DNA中碱基总数增加,但由于嘌呤与嘧啶总是配对的,所以嘌呤碱基所占比例始终为50%,A错误;荚膜多糖并不是基因直接控制合成的产物,所以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直接表达产物应该是相关的酶,最终通过合成的酶来控制荚膜多糖的合成以及组装,B错误;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有多个基因,也就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C正确;一条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每个核糖体各自合成一条肽链,只是不同肽链的氨基酸序列是相同的,D错误。

17.下图示意反射弧结构,在实验条件下刺激部位a可引起b处产生冲动,效应器作出反应,而刺激b也可以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但不能引起a处产生冲动,对此实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B.刺激后,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

C.刺激后,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单向的

D.刺激a使突触传递兴奋,刺激b使突触传递抑制

【答案】B

【解析】刺激a点后,兴奋在感觉神经元上传导是双向的,在运动神经元上是单向传递的,A错误;在神经中枢内突触传递兴奋的方向是单向的,B正确;刺激b点后,兴奋在运动神经元上传导是双向的,C错误;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不能通过突触传递兴奋,更不会使突触传递抑制,D错误。

1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B.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效应T细胞S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

【答案】A

【解析】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使其细胞周期变短,A项正确;注射“甲流”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B项错误;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不能识别结核杆菌,C项错误;效应T细胞与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该靶细胞裂解死亡,进行细胞免疫,D项错误。

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变异的根本来源,产生新基因就一定发生了进化

B.一个种群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AA>Aa>aa,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属于共同进化

C.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增大,使细菌向抗药能力増强的方向变异

D.自然选择是基因频率改变的唯一原因,从而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A

【解析】由于基因突变,种群中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发生进化,A项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属于同种生物,B项错误;细菌抗药能力产生于使用抗生素之前,且变异是不定向,C项错误;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入、遗传漂变等都能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D项错误。

20.人体未成熟红细胞中的PK基因编码丙酮酸激酶(PK)。

如果PK基因突变会导致PK活性降低,红细胞中ATP生成减少使Na+累积而成球形,最终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人体正常成熟红细胞排出Na+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RNA聚合酶读取到突变PK基因上的终止密码时停止转录

D.翻译时,遗传信息借助mRNA表达为具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PK基因编码丙酮酸激酶,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形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A错误。

人体正常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B错误。

基因上无终止密码子,密码子位mRNA中,C错误。

翻译时,遗传信息借助mRNA表达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1.下图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处理时间内植物细胞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B.图中a点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随后逐渐增大

C.处理到第10小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

D.图中b点时间后细胞没有生物活性

【答案】A

【解析】细胞失水量增加,表明发生了质壁分离,但由于细胞壁伸缩性较小,植物细胞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A项正确;图中a点时质壁分离达到最大程度,细胞液浓度最大,细胞吸水能力最大,随后由于细胞主动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细胞液浓度增大,导致细胞吸水,细胞吸水力逐渐减小,B项错误;处理10小时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但受细胞壁限制,细胞不在吸水,C项错误;细胞吸水不会导致细胞生物活性不会丧失,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条件。

(2)根据坐标中细胞失水量判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还是质壁分离复原。

(3)明确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不会导致植物细胞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但会限制细胞的吸水。

22.下图中的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所示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所示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图丁的b时期

C.图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图乙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DE段和图丁的b时期

【答案】B

【解析】图甲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误;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丙中的BC段和图丁中的b时期,B正确;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于图丙中的DE段和图丁中的c时期,CD错误。

23.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C.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答案】C

........................

24.苦瓜植株中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

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楦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D.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

Dd:

dd=1:

2:

1,其中dd花粉不能正常发育,进行自由交配时,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

d=1:

2,由于dd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

d=2:

1,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dd的基因型频率=2/3×1/3=2/9,DD的基因型频率=1/3×2/3=2/9,Dd的基因型频率为5/9,则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5/9,D基因的频率为1/2,A错误、C正确;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每代中只有Dd可以自交的到F2,则F2植株为DD:

Dd:

dd=1:

2:

1,即F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每代中只有Dd可以自交的到F2,因此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5.人体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机能是相互协调的,请回答神经一一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问题:

(1)炎症反应时,破损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起邻近血管扩张并增加了血管的渗透性,使流向伤口的血液增多,组织胺引起邻近血管扩张等现象属于___________调节。

(2)强烈的炎症反应中,白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经血液输送到脑,与细菌内毒素共同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上升,但体温感觉中枢在___________,白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神经细胞时发生的信号转换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炎症部位是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人的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与________细胞产生的______结合,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

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人体后,浆细胞可由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增殖分化产生。

(4)研究发现,积极有效的运动能提高免疫力,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5)人在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使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在此过程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以升血糖。

去甲肾上腺素属于_____________(填“神经递质”或“激素”)。

【答案】

(1).体液

(2).大脑皮层(3).化学信号→电信号(4).浆(5).抗体(6).B细胞和记忆细胞(7).防卫、监控和清除(8).神经递质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涉及到与炎症反应有关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提示分析答题。

(1)炎症反应时,破损细胞释放的组织胺引起邻近血管扩张等现象,属于体液调节。

(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白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神经细胞时,导致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即发生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的转变。

(3)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抗原,在体液中与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当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后,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同时B细胞也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再由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与抗原结合。

(4)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

(5)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相当于神经递质,胰岛A细胞膜相当于突触后膜。

26.依据题目叙述回答有关问题。

(1)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

(2)设构成下图多肽分子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a,那么该多肽的分子量是_____________。

(3)下图中从化学组成上看,②和④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某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減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_______(填“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主动运输”)。

【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