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定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963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论文定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定稿.docx

《论文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定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定稿.docx

论文定稿

甘肃中医药大学

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

及发展对策

院部经贸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级

学生姓名赵振蓉

实习单位天津天士力制药有限公司

指导教师王丽

 

2015年06月05日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与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牡丹等花卉已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

近年来,中国每年花卉消费总量有20亿枝左右,2011年消费额达1068.50亿元,花卉产业的发展程度正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其栽培历史悠久.其品种类型和花色、花型丰富多彩,目前,已经审定的牡丹品种有800多种,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原、西北、江南和西南为主的四大品种群,而甘肃作为西北紫斑牡丹群的分布中心与发源地,拥有发展牡丹产业的独特的优势,让牡丹产业成为甘肃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

 

 

赵振蓉

2015年06月05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1

(一)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优势1

1.地域优势1

2.历史文化优势2

3.种质资源优势2

(二)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劣势2

1.发展效益过低2

2.生产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2

3.科技含量不高3

4.销售规模小,市场狭窄3

二、影响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发展的因素4

(一)需求因素4

(二)企业战略因素4

(三)相关产业竞争因素4

(四)政府因素4

三、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发展对策5

(一)整合全省牡丹基地5

(二)实现政、企、农结合5

1.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5

2.构建以企业为载体、农企结合的模式5

(三)优化产品结构6

(四)提高商品化运作水平6

1.注重科研,强化技术创新6

2.加大“引进来”力度6

3.努力培育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7

4.做强牡丹旅游、餐饮产业,加大推广力度7

四、总结7

参考文献8

后记9

 

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

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级:

赵振蓉

指导老师:

王丽

摘要紫斑牡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它的综合利用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对于紫斑牡丹旅游开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开发与紫斑牡丹相关的一系列产业提供了契机。

甘肃省在地域位置、牡丹文化和种质资源等方面都为紫斑牡丹产业提供了国内竞争优势。

但甘肃省紫斑牡丹产业也存在发展效益较低、生产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不高、商品率不高等问题,显示出甘肃省紫斑牡丹花产业较为突出的不足。

为此,我们要从市场需求、企业战略、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政府扶持四个方面分析影响紫斑牡丹国内竞争力的因素,针对劣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甘肃省发展紫斑牡丹的优势,提升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紫斑牡丹国内竞争力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一、甘肃省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

当今,中国的牡丹栽培一般被划分成西北、西南、中原、江南等四大品种群。

紫斑牡丹属于西北牡丹种群,仅次于中原牡丹品种群,是全国范围内第二大品种群。

野生紫斑牡丹品种,分布地主要在甘肃、陕西、河南和湖北等省,但栽培的紫斑牡丹品种最多的是在洮河、渭河和大夏河流域古丝绸之路覆盖的区域。

甘肃是紫斑牡丹种植最普及、群众基础最为广泛的省份,种植县市在60%以上。

(一)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优势

1.地域优势。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北,地处黄河中上游,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属山地型高原地貌,地域辽阔。

由于深居西北内陆,温湿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成雨的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温带季风气候,同时带有很强的大陆性,有着寒冷漫长的冬季,界线不分明的春夏。

省内年平均气温在0~16℃之间,各地海拔不同,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全省各地年降水量在36.6~734.9毫米。

而原种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紫斑牡丹,它喜冷凉、干旱,主要在甘肃境内形成品种的起源、演化和栽培中心。

2.历史文化优势。

1972年初,在甘肃武威地带的汉墓中发现有牡丹能治疗“血淤病”的文字记录,说明牡丹的药用栽培可追朔到汉代。

观赏性栽培开始于唐代,从空间上来看,甘肃省接近关中地区和长安地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点。

在宋(金)时期,观赏性栽培得到发展。

因频繁的战争,乱世不断,还未找到有关文字性的记述,不过可从考古发掘中得知,牡丹题材已在民间得到运用,如艺术、雕刻、装饰。

品种群形成于明清。

“佛头青”、“绿蝴蝶”、“太士黄”等传统品种,文字记载比较多。

1980年以后,是品种群被发现和研究的阶段,李嘉珏的《临夏牡丹》即是新的起点。

在甘肃,尽管各个名族的民俗习惯不同,可对牡丹的追捧却是各民族共同的表现。

除零散农家牡丹园外,寺庙牡丹的种植,连同各种建筑上的雕刻绘画,更是表达出了人们对牡丹的依赖和崇敬。

当人们谈论、观赏牡丹之时,也禁不住唱起牡丹曲调,咏牡丹诗词,写牡丹,画牡丹,修缮牡丹亭,刻画牡丹纹,使牡丹被各样的民俗风情渲染,成为中国西北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种质资源优势。

甘肃是牡丹之乡,栽培历史悠久,临夏、兰州、陇西、临洮一带是紫斑牡丹最古老的栽培中心,截至2012年底,全省紫斑牡丹种植面积达1.4336公顷。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紫斑牡丹品种已有800多个,有近130万株甘肃紫斑牡丹被国内引种栽植,向国外20多个国家出口达55万株,预计近几年国内外对甘肃牡丹的年需求量在100-200万株之间,市场的潜力很大,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国内竞争力劣势

1.发展效益过低

甘肃省紫斑牡丹的生产总值达1.5万元,其中,旅游业和其相关产业的产值占25%,由于投资的周期性问题的存在,甘肃省紫斑牡丹的整体利润率很低。

从对外贸易来看,我国牡丹产品出口销售额达1千万美元,甘肃省牡丹的年销售额有10余万美元,占我国牡丹出口额的2%。

2.生产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

目前,我省紫斑牡丹种植分别在兰州、临洮、临夏、陇西,种植分散,生产仍采用自然粗放的生产形式,没有形成集体优势,集约化水平差。

牡丹经营企业主要有龙华国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等,从事深加工企业只有一家,其余由农户分散生产和经营,企业数量少,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深度加工链薄弱,专业化程度低。

同时缺乏著名品牌,商标认识度不高,产业化程度不足,要实现规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还有很长路要走,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急待改变现状。

3.科技含量不高

20多年以来,甘肃省牡丹产业已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同时也兴起了一支紫斑牡丹种植、科研、开发的队伍。

在牡丹的遗传变异和新品种的开发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梦幻、黄水晶、夏日玫瑰等的开发,数量达到了96个。

另外,省林业科学推广站、林业局等通过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不断加强对紫斑牡丹产业的资金支持,政府也通过引种驯化及迁地保护等措施加大了对此产业的重视与推广。

但与牡丹相关的科技含量、科技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生产发展依旧处于低水平的重复扩大状态。

4.销售规模比较小,市场狭窄

种苗、鲜切花、盆栽供应是国内牡丹销售的主要产品。

山东菏泽以摧花销售为主,河南洛阳主要以鲜切花为主,甘肃紫斑牡丹的销售主要集中于种苗,以下对菏泽、洛阳、兰州三个地区的销售量以及市场加以比较:

2013年国内三大牡丹基地市场现状比较

栽培地区

种植面积(万亩)

年销售量(万株)

国内市场

山东菏泽

8(摧花2000亩)

种苗

摧花(万盆)

上海、浙江、厦门、深圳、广东、哈尔滨等

200

80

河南洛阳

2

种苗

摧花(万盆)

鲜切花

上海、杭州、宁波、成都、福建

200

30.5

200

甘肃兰州

0.5-1

种苗

甘肃、陕西、新疆

3-5

资料来源:

中国花卉网

从表可以看出,现今,菏泽约有2000多亩摧花牡丹生产基地,产量约有80万盆,相比其他地方有量大的特点,主要销往广东、深圳等沿海各大城市;洛阳鲜切花的销量达200万株,另外摧花销量达305000盆,摧花品种多达40多个,其中优良品种和国外优质品种占七成以上,销往上海、杭州等沿海大城市;而甘肃主要以种苗的销售为主,但由于种植面积小等因素其种苗的销量只有3-5万株,是菏泽、洛阳销量的1/40,摧花与盆花销售量极小,销售市场主要在甘肃、陕西、新疆等西北地区,产品单一、销量小、市场狭窄、商品率低,整体竞争力较差。

二、影响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需求因素

国内市场需求是推动牡丹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花卉市场的需求量来看,甘肃远远比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的小。

其中,牡丹的年需求量约有一二百万株,紫斑牡丹市场的需求量更是比山东菏泽和河南洛阳等地的小,这阻碍了甘肃牡丹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但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使牡丹花的消费需求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逐步增长,人均年消费不到日本的1/30,这让花卉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战略因素

甘肃省现有花卉企业15家,多为中小型,规模较大的仅有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兰州牡丹园艺公司、三易花卉公司等。

已建立的花卉基地,除和平牡丹园以外,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甘肃省紫斑牡丹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牡丹行业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相关产业竞争因素

甘肃全省的专业花卉市场达到124个,但规模小,最大的不过3000多平米,而且建设层次低、市场服务和管理水平较差,与云南、广东等花卉大省相比差距明显。

专业的、大型的集散市场相对缺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甘肃地方性花卉产业的发展。

另外专业营销、物流等环节也处于初级阶段,尤其缺乏对省外市场的开拓,这对产业发展的限制更加明显。

(四)政府因素

政府可以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等,提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调整产业发展政策,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

我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西部开发、退耕还林战略的实施,这促进了高山紫斑牡丹园的建设,另外,通过政策与技术支持,13种紫斑牡丹品种已被授予新品种权。

但是总体来看,提升紫斑牡丹产业竞争力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尤其在招商引资、资金支持、出口等方面,缺乏对紫斑牡丹产业扶持的系统性政策。

三、甘肃紫斑牡丹产业发展对策

(一)整合全省牡丹基地

政府、企业做好基地建设的规划,提早实落种植的地块,着重搞好土地的流转工作,使牡丹用地充足,以便助推牡丹种植朝着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前进。

同时要扩大育苗面积,提升苗木的质量,着力保障优质牡丹苗的供应。

为牡丹产业基地建设立项并拨付资金,重点扶持种植大户,提高补贴力度,让农民从牡丹种植中获利,从而使农民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二)实现政、企、农的结合

甘肃做好紫斑牡丹项目,需要学习洛阳在牡丹产、销方面的策略,即构设以当地政府为主导,花农和花企相互合作的综合化产业发展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牡丹科技示范项目及产业政策,以面向农户、开展科普、进行培训为必要步骤,使紫斑牡丹种植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具体突破方法如下。

1.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甘肃当地政府在推动农、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宏观调控力度,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注重牡丹龙头企业的培育,使产业不断集中化,从而改善牡丹在生产上过于分散、销售无序等现象。

加快规模生产、集约生产的进程,建成“政府为主导、农企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模式。

有效整合资源,将需求波动降低到最小,进一步提升甘肃花企适应牡丹销售市场环境。

政府还应为企业和农民搭建、完善牡丹花信息平台,加快市场体系、制度的建立,有力地掌控牡丹花的上市情况,使牡丹的产业化进程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构建以企业为载体、农企结合的模式

牡丹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核心途径是:

以企业为载体,以利益的分配为纽带,以与花农紧密结合为渠道,建立牡丹的产业化模式。

花企在获取市场需求及消费信息方面占有优势,以便把信息及时准确地送达农民,使花农更好的安排紫斑牡丹的生产、经营与销售。

花农与企业的合作,是牡丹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有力保证。

此模式主要通过契约来运行,既种植农户与省内的牡丹类公司订立收购价格保护的合同,让农户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种植积极性有增无减。

企业发挥自身在信息方面的特长,搜集整理并分析市场中关于观赏性牡丹、油用性牡丹的供给与需求信息,逐渐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优化产品结构

甘肃紫斑牡丹相关产品结构的优化,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纵向化发展模式,主要考虑牡丹产品宽度之开发,除涵盖传统的生产过程中服务外,还应包含购销、信息、加工、储运等生产前、生产后服务,完成牡丹产品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衔接;二是横向化发展模式,着重考虑牡丹相关产品深度的研发。

甘肃省在紫斑牡丹深度的加工方面,已研制出牡丹食用品、饮品,如籽油、酱、茶、酒等,还有牡丹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品等各类产品,产业链并不局限于食品加工,已经拓宽至营养、保健、医药及化工等九大领域。

尤其得益于牡丹籽油的研发,为甘肃牡丹产品在深加工道路上提供了契机。

2011年经过新资源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审核批准,成为木本食用油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目前,我国种植和推广的油用牡丹主要有凤丹和紫斑牡丹两大系列品种,因此,牡丹籽油可形成我省特色产品,应在保证现有牡丹加工产品的基础上,筹划如何开发和利用我省独到的紫斑牡丹种质资源,做强特色品种。

(四)提高商品化运作水平

1.注重科研,强化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第一生产力。

当地政府发布可行措施,增加对紫斑牡丹科研经费的投资,建立并完善紫斑牡丹技术创造、更新平台,把技术投入的加强、科技含量的提升作为甘肃实现牡丹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牡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同步增强,在此过程中,政企要不断发现新技术,不断研究新成果,始终紧贴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目标。

2.加大“引进来”力度

牡丹产业是新兴产业,产业底子相对薄弱、资金投入有限、技术相对落后、先进企业很少,必须要采取措施实现空前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引进资金、引进智慧和引进技术的速度,使已有的中、小型牡丹企业克服困难,逐步强大。

要不间断地扶持兰州等已形成规模的栽种基地,并在榆中、临夏、临洮及其他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整合自发的、分散的小型基地,把我省牡丹生产由散状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突出集群效益。

当然一定的规模是产业化发展必要条件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条件,还必须有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等条件。

3.努力培育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

近几年,我国已相继推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法规,要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就要培育自己优质出名的新品种。

甘肃需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并关注国内外发展动向,把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培育经济效益好、带动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良品种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主导性产品,逐步创造更多的甘肃牡丹名优品牌,提高紫斑牡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注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主导产品,保持应有的优势,立足于国内花卉行业。

4.做强牡丹旅游、餐饮产业,加大推广力度

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五月牡丹花盛开时,是牡丹游赏的最佳时间,也是旅游、餐饮产业兴盛的开端。

大型先进的花企和花农当顺应潮流,培植有观赏特色的产品,迎合大众对旅游观光的追求。

先进花企和政府当局要加大投入,通过专题花卉公园与生态游园区的组建,缔造紫斑牡丹精品式游览观光风景区。

此外,农家乐作为一种时兴的休闲娱乐方式,已打破了传统的花卉发展方式和观念,花农要及时更新思想,在扩展牡丹栽种面积的基础上,落实以牡丹为主题的农家乐方略的实施,实现增收富农的目标。

以上方法,有利于衍生出一个集展览、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市场,为甘肃依托牡丹栽植区和深度加工公司,打造国家级和地区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片区提供平台,最终形成牡丹旅游新模式,即以牡丹观赏、牡丹系列产品工业化生产为特色,拉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四、总结

近年来,牡丹产品的国内经销活跃度较高,经营模式已多样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国内各省牡丹花商品的广告,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方式投放,也结合互联网开展了电子商务推广。

使用互联网进行牡丹商品的交易,为甘肃乃至全国牡丹产业带来了现代商机。

甘肃省作为紫斑牡丹的种源地,应狠抓基地的建设,充分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契机,把创建生态优良的新甘肃作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着力实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使地方特色优势得以发挥。

主要推动紫斑牡丹综合经营,着力培育牡丹市场经营体系,逐步以牡丹产业培育为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甘肃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李育才.多方位做大做强牡丹产业.http:

//

[2]姜涛.基于钻石模型的甘肃临洮花卉产业竞争力研究.河南科技,2010

(2)

[3]刘继林,王锋.对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

14

[4]胡尊东,洪梅香.牡丹文化及其产业化的模式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

(1):

52-2

[5]任崇勇,程德海.菏泽牡丹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

22

[6]孙文娟,王文棣.临洮县花卉产业发展探析[J].山西农大大学学报,2013(12):

11-12

[7]杨全生,王花兰.甘肃牡丹产业发展方兴未艾[J].甘肃林业科技,2013(5)

[8]何丽霞.甘肃省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J].甘肃林业,2014(4)

 

后记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我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

从选题到到所有资料的查找以及资料的整合再到定稿,还是相当的锻炼我的能力的,好在自准备到定框架期间,始终得到我的导师王丽老师对我不厌其烦的悉心指导,为我此次论文框架的最终确定提供了极其宝贵而中肯的意见。

虽然我的论文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却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这次的经历能激励我在以后学习生活中继续进步

 

赵振蓉

2015年06月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