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2132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复习资料合集Word格式.doc

懂得选择变量,控制无关因子,检验分析;

(6)资料检索:

了解图书目录组织,熟悉检索工具,掌握文献资料检索。

4.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基本手段和工具

(1)文字处理;

(2)电子表格简单统计和各种图表的制作;

(3)电子演示制作与应用;

(4)能应用各种信息表达的交流方式:

收发电子邮件,即时和非即时在线交流工具、在线研讨、网络日志等;

(5)掌握搜索引擎的应用、网络信息精确查询、模糊查询的方法。

(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能力

1.目标确立:

确立合理的活动目标并规范地加以表述。

2.内容指导:

分析活动相关资料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指导重点与难点。

3.方法指导:

了解并能在指导中应用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范例教学法等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与指导手段。

4.过程指导:

根据活动环节,适时、适当、适度指导,及时反馈处理,提高指导有效性。

5.媒体选用:

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网络应用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管理与评价能力

1.能准确把握活动主题的可行性、适宜性和科学性要求,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2.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学校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过程的管理与指导方案。

3.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以此为根据指导学生组建并实现活动小组的管理与自我管理。

4.掌握提高学生研究兴趣、强化信心的手段方法,及时根据活动变化情况,激发、引导学生努力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

5.掌握资料筛选、整理的要素、方法,指导学生加工处理活动信息,撰写活动报告。

6.掌握适当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研讨、交流和总结活动进行过程和效用评估。

7.能设计表格、档案袋、活动记录单、评价量表等,并依据不同的反馈形式,对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质量分析与讲评。

8.能根据针对性、全面性、发展性、鼓励性原则,撰写学生活动评语。

 

二、名词解释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2、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4、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主题,原本指文艺作品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或泛指文章的中心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是指实践活动的主导价值取向,如主要问题、核心技能、预期的实质性成果等。

三、填空题

1、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结构性)突破,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

3、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成果展示)、(研讨答辩)、(访谈观察)、(成长记录)等。

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4、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指定性学习领域。

5、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

6、综合实践活动除四个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

(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反毒品教育)、(科技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可与其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

7、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

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8、对学校的评价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安排)、(师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9、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和规划)、(管理和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

10、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四、简答题

1、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答: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2、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基本理念。

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

3、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

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

此外,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4、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答: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

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圄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5、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它客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性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思。

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6、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要求。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1)正确处理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2)处理好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克服形式化倾向。

(3)恰当处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规范性与开放性的关系。

(4)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7、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

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的建立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与制定教师指导方案,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

(2)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或指导常规。

8、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

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

(1)活动准备阶段的教师指导应包括提出问题、形成活动主题的指导;

制定活动方案的指导;

必要的活动资料与活动工具准备的指导等。

(2)活动实施阶段的教师指导主要包括进入活动情境的指导、方法论的指导、搜集与处理资料的指导等;

(3)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的教师指导主要包括活动结果总结的指导、活动过程总结的指导、活动体验总结的指导、表达与交流的指导等。

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

1、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与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发展个性空间。

3、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促进学习的变革。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过程

1、准备过程;

2、具体实践阶段;

3、不同类型活动的实施过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交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方法

审议法;

师生民主评议法;

档案袋法;

自我评价法

综合实践的活动方式

游戏活动方式;

探究活动方式;

交往活动方式;

表现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教学方法

观察法;

考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模拟体验法;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

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

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3、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4、综合实践课程是三级管理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1、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五、论述题

1、论述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

●注重整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

一方面,注重对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作品等)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依据;

另一方面,强调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

●突出多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评价。

首先,评价主体多元。

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不仅由指导教师来完成,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相互评价,有效利用学生家长的评价、社会有关人员的评价等。

第二,评价标准灵活。

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呈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不以“科学参照”为评价标准,注重学生“自我参照”为评价标准,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要标准,充分肯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说存在的问题。

第三,评价方式多样。

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的表现,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

●关注过程,兼顾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

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

应注重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重视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

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

2、论述学生信息技术领域学习活动评价。

●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

在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的课程目标,适当选择和灵活运用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以学生在操作或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在信息素养、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实际表现,避免采取一次测验或考试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

评价以诊断学习、鼓励进步为主,弱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分数排名。

除成长记录之外,信息技术活动的评价主要以典型作品评价和项目型实践活动评价为主。

典型作品评价主要是通过作品,分析学生的作品设计思路、制作过程以及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而不能只评价作品本身的优劣;

项目型实践活动评价主要观察、记录并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意识、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加工处理信息的深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包括信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个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实际表现。

●实时观察、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社会责任感、有关价值观念和使用习惯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的。

教师应在学生实践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典型社会现象、道德两难情景或相关案例的方式,把握他们的情感、态度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指导自己的实践。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不是为了给出量化分数,而是为教师的教育引导提供依据,教师要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预防、适时的关怀或适度的引导,要避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简单量化甚至打分排名。

●避免只考察机械记忆的机考和考察死记硬背的纸笔测验。

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用上机评价的方式,考察学生实用性的技术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难以组织上机评价时,也可以采用纸笔式的评价,设置理解性、探究性等面向实践的开放式问题(如问题解决分析、项目设计、作品规划、短文写作等),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对作品制作的设计规划和技术应用方案是否合理,或把握学生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看法。

避免假借机考之名,实际考察对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和命令的机械记忆,杜绝通过“偏、难、怪”的选择题、填空题来误导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甚至使信息技术教育误入“只重应试,不重实践”的误区。

六、教学评价分析题

1、参考答案:

【案例评价分析】

《茶文化》这一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指导学生把该活动主题分解为研究性学习环节、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环节、劳动与技术实践环节,并将信息技术贯穿全过程。

如组织学生开展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带领学生走进茶园学采茶,学种茶树,开展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实践,进行劳动与技术方面教育;

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不定期举行义务送茶活动,让在田间干活的农民,让路边开车口渴的人们能及时喝一口浓香四溢的凉茶,在为人民服务中体会做人的意义;

组织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调查、考察和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删选和整理,并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

鼓励学生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5000年茶文化,并在校园举行有关《茶文化》成果展示等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施具体的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过程中,《茶文化》主题活动不仅仅局限在完成某一领域的具体任务上,而从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注重各领域任务和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既达到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又较好地把握了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茶文化》主题活动这种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既符合学生认识心理规律又体现课程综合化课改要求。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应人为地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机械地割裂开来,不能简单地把综合实践活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四门课程来教学。

要明确的是,按分科的方式对待综合课程是明显的错误。

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的内容是学生的活动主题,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兴趣出发提出来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

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活动的主题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过程,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

另外,《茶文化》主题活动以综合主题的形式高度融合四大领域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理念。

2、参考答案:

(一)活动设计在实施方面体现特点:

1、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我看盐官》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来探究问题,以少先队小队为小组单位分配好各人任务。

就拿“豆豆”实践小队来说,他们不仅在网上查资料、在书上找传说,了解盐官的文物古迹,而且去盐官实地调查,采访文物管理人员,了解文物的价值所在,还在家长的指导下,拍摄了风情一条街的录像……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人打交道要文明礼貌,学会了收集资料的方法,学会了合作等。

这样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还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和理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面向学生生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生经过了启动课、实践课后,将收集的材料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在大家面前进行展示时,教师总结评价的不是学生这次完成的“作品”“成果”质量的高低,而是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探究,这样就引导学生加强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范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获得了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亲历体验,并能健康而愉快地生活,个性也得到了健全发展。

3、主题活动加强与各门学科课程的联系,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

整个活动集语文、常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班队等学科知识为一体。

就拿研究潮文化的小队来说,他们在活动中拍摄了闻名中外的海宁潮,运用绘画技术勾画出整齐的“一线潮”,用优美的旋律跳出汹涌澎湃的“回头潮”和“碰头潮”,又运用地理知识解释了“一线潮”形成的主要原因等等。

把各门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体现综合性的特点。

4、让学生学会在矛盾与不解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要求学生研究自己发现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提出问题在综合实践探究性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明确的探究性问题就没有活动的目标,发展适合于孩子们特点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起始阶段的主要任务。

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只能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追问下“逼”出来。

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有的探究性问题都是在学生遇到困惑与不解时,通过讨论产生的。

这样,通过活动,既解决了困惑,又增长了知识,还让学生更加亲近海宁,热爱家乡。

5、在搜集资料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中探究性课题的开展,搜集资料十分重要。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搜集资料,关键在于合作与分享。

人们常说:

“两人交换一个苹果,最后扔是一个苹果,两人交换一条信息,最后变成两条信息。

”所以在资料搜集阶段,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是教师引领。

6、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课程特点。

(二)活动设计在内容整合方面体现: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由于各自表现了不同的性质、特点和价值取向,因而二者之间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但是,二者之间并非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各种实际的教育活动都不是各自独立地个别地进行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本主题活动设计看,以少先队小队为实践活动小组基本单位,通过围绕《童眼看盐官》主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走进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性活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手抄报、绘画、舞蹈、日记等形式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从组成形式来看,本主题组织形式将少先队小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单位;

从活动评价看,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评价与少先队雏形争章活动结合起来;

从活动成果展示看,采用了主题班队活动课形式。

全体学生通过协作、考察、搜集、访问、社会调查、分析研究、写课题小报告等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大课堂,了解盐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了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锻炼自己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社会综合实践、与他人共同工作和从事集体工作、解决问题等能力。

可以说,《童眼看盐官》主题实践活动中较好处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关系,在实现各自目标的前提下,最终通过整体的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发展,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招教考试真题卷一

一、单选

1.1806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学D新教育大纲

2.教学相长最早出现在我国的——著作中

A论语B师说C学记D劝学篇

3.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A八班斯基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赫尔巴特

4.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5.小宝活泼爱动乐观灵活,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他属于——气质类型

A粘液质B胆汁质C多血质D抑郁质

6.利用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的被称为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动作直观

7.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巧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血色的健康水平

D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8.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讲不好被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九年义务教育

A1985B1995C1986D1992

10.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课程管理是

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

二、多选。

1.知识学习的过程——

A知识准备B知识理解C知识巩固D知识复习E知识运用

2.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

A布鲁纳B赞可夫C杜威D克伯屈E瓦.根舍因

3.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成——

A图像记忆B声像记忆C按语意记忆

D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E主观组织

4.教育目的明确了受教育者的——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过程

5.班主任应树立崇高的威望,影响班主任威信的因素有:

A权力因素B情感因素C才能因素D品格因素

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遗传B环境C教育D成熟E人的能动性

7.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一般经过——

A评价他人――评价自己B从结果――动机

C从片面――全面D从自律――他律E从他律――自律

8.布置作业时,老师应该遵循的要求

A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B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适当

C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D经常检查作业和批改

9.2006年9月1日起执行的新教育法,其内容包括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B国家鼓励教科书的循环利用

C国家实施教科书审定制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