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500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docx

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

邯郸四中“导学案”实施细则(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1、关注学习方式改善。

切实落实构建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倡导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校本研修实效。

进一步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和管理,搭建备课组合作共享的实践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实施细则:

(一)“导学案”的备课模式:

“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

“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1、周集体备课

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

2、集体备课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全体组员就一周内所要讲的内容进行说课,着重围绕如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

3、轮流主备

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备课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一周拿出“导学案”初稿,并交给备课组长审查修改;备课组长将一周的“导学案”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

4、课前备课

上课前一天将“导学案”发至学生,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批阅,任课教师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

5、课后备课

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

6、整理成册

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本组内保留电子稿),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编写“导学案”遵循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2、导学性原则:

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师生可共同参与。

3、探究性原则:

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层次性原则:

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具体要求:

第一、“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二、“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四、“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每周一检测);

第五、注意“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

第六、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导学案”的编写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三)“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⑴对学生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

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2、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3、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⑵对教师的要求

1、一般不布置另外书面课外作业,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

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3、上课过程一般可分为:

⑴预习交流(小组内进行互帮互助);⑵预习疑难反馈、课文重点讲解(可学生解答或教师解答);⑶师分题(如重点词组或句型练习),分组合作(小组成员板演,小组长领导本组学生把自己分的题全部讲会,让全部组员掌握);⑷展示提升(各组派代表讲清本组的题目,其它小组同学提出疑问及不足);⑸穿插巩固;⑹达标测评,拓展延伸。

4、要做到“四精四必”:

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教师必须提高三种能力,即:

提高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提高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提高教学时的“导演”能力。

⑶其他使用要求

1、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预习后交给老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严禁组织学生代替教师的批阅。

2、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

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学生课前预习时切忌抄袭他人,弄虚作假。

3、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灵活使用。

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

课后,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

4、定期的巩固复习:

有针对地实施“周周清”“单元清”等巩固练习。

(四)“导学案”基本格式:

       (学科)导学案

课题 课型 执笔

审核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1预习导学

 2课堂研讨

3延伸拓展

(五)有关保障措施:

⒈实施“导学案”后,原则上停用除与教材配套练习册外的教辅材料、除“导学案”与“周周清”或“单元清”巩固练习卷外,不得另外印制试卷;传统意义的备课模式停止;严格按课程标准开足课程,并按标准课时安排学科教学时间。

⒉周周清、每次月调研考试题必须有不低于60%的内容来源于教材和“导学案”的原题型。

⒊实施“导学案”后为确保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改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强化学生学习品行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落实“二先二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程序,倡导课前真预习、课上乐学习、课后善整理的学习风气。

⒋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建立“631学习小组”。

班主任要协同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即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6人异质学习小组”,相互竞争。

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两个3人组。

有问题3人组先进行研讨,解决不了提交6人组讨论,再不行提交课堂全体讨论。

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1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达标、纪律、卫生等。

一周评一次参与积极的小组和个人(每参与一次发言,本组所有成员都加1分)。

⒌实施“导学案”的学科教师,学校将发放适当的集体备课津贴。

⒍对实施“导学案”学科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是:

①看学生气氛是否浓厚;②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参与人次是否多;③看学生占用的时间多少;④看老师采取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否好;⑤看效果,看效率。

学校评课标准,强调两个字:

一是活,看学生参与和学生气氛;二是实,看课堂是否很实效,看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城东中学导学案编写细则★★★【字体:

小大】

城东中学导学案编写细则

作者:

鼓楼教育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642更新时间:

2009-12-1010:

36:

49

一、导学案的定义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还是学生的作业。

因此,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

二、导学案编写的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怎么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怎么设,不要还是站在以传授知识为本的角度,老是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得成。

学生学得会,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不能认为自己讲完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切合学生实际的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节课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能学会多少内容,就设计多少内容,不要过多过滥。

第三,由易到难原则。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学生也要有个适应过程。

开始的时候,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简单一些,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解决或者经小组讨论后能够解决。

那种学生讨论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现在导学案上。

第四,简明扼要原则。

导学案,是给学生用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杖”,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习题。

因此,导学案的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

那种专给教师看的成型的教案以及导学案,可以作为教师设计导学案的参考,但一定不能出现在我们的导学案中。

三、导学案编写的安排与要求

1.导学案编写的安排

组织安排:

导学案编写应以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为主。

每一份导学案的设计,每一个题目的设置,每个问题的提出,最好由备课组全体老师集体讨论,由一人执笔定稿。

如由每个老师分别设计导学案,初稿完成后也要由备课组老师集体讨论后再定稿。

备课组主导,分工合作,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导学案编写将采用多次审核的办法。

编写人,为本学案的执笔人;审核人,为各备课组长;经审核后,将由该组直接送交印刷。

未经小组审核通过的导学案,不得送交文印室。

时间安排:

各备课组,每周应有不少于1天的时间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时,要解决以下问题:

下一周的导学案定稿,下下周的导学案编写任务分工,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导学案编写、印刷,必须提前一周完成.

2.导学案编写的要求

(1)量的要求:

一课一案,具体要求是,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

原则上那种不分课时的导学案不允许出现。

一份导学案,全部用一张纸打印成文,不允许用手写。

一张纸可以两面都用,也可以只用一面,但绝不允许超过一张纸。

(2)质的要求:

知识问题化。

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

问题应该明确,学生一看就懂,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问题层次化。

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

问题设计要明确分为A、B、C、D四个层次,并在每个题目后面注明,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A类题,是课本再现型,即学生只要看课本,不需要任何其他帮助,就可以解决问题。

B类题,是课本延伸型,即学生看课本的同时,只要简单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就可以完成。

这类题,可以直接使用课本上的例题,也可以是例题的变形。

C类题,独立应用型,即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后,可以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这类题,可以是课本上的习题,也可以是课外同一难度的题目。

D类题,是课外拓展题,即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好地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这类题主要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在我们改革的不同阶段,导学案中每类题所占比重是不相同的。

在改革起步阶段,我们统一要求为:

每份导学案中,A类和B类题所占比重,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

D类题,在每份导学案中不得超过一题。

(3)格式要求

导学案格式一定要规范。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要包括题目、设计人姓名、审核人姓名、使用时间等;主体部分,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具体学习内容等;结尾部分,包括教(学)后记或者教学反思等。

四、导学案的使用方法

1.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

上课时,教师要以上一节课发下的导学案为抓手,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和展示,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

2.下课时,教师要把本节课的导学案收回,当成作业来批改。

同时,要把下节课的导学案发下,并就主要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

对那些不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班主任要有具体的处罚措施。

3.针地不同类型的题目和学习成绩各不相同的学生,对完成情况应有不同的要求。

在课改第一阶段学校的统一要求是:

每份导学案上的A类B类题目所有学生必须完成;C类以后的题目,各科任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具体要求。

4.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要求全部使用双色笔。

蓝黑色笔,是学生课下第一次做导学案时使用;红色笔,为课堂上其他同学展示后或老师点拨后学生补充完成或纠错时使用。

这种方法,便于老师进行教后反思,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5.在课改第一阶段,导学案最好由科任老师保存。

固定时间,比如每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可给学生集中装订一次。

装订好的导学案,可作为学生的复习资料,也是学校检查作业的依据。

五、导学案的管理和评价

1.以月为单位,各备课组长,要把本周所用学案送交学校教导处一份,以备存档和评价。

学校教导处内设专门的学案管理组,一般以学期为单位,编写学案集,为下轮使用及中考高考复习提供资料。

2.学校教科室,将每学期对导学案进行一次评比,分出等级,并和绩效考核挂钩。

实验中学导学案设计要求

导学案基本要求

1、从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除体育学科外,其余学科一律实行导学案上课。

包括:

语文、数学、英语、英语阅读、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信息等。

2、不同的课型要备出不同课型的导学案。

包括:

复习课、习题训练课、监测课、周周清课、试卷分析课、培优课、转差课等。

3、要求每课一案。

语文学科可以根据教材安排情况,可以安排连课时导学案,但必须注明课时数量;毕业班有大课连排的学科可以安排连课时导学案,并注明课时;培优转差课可以安排一个整教时的导学案。

其它学科必须一课一案。

4、超双周备课。

即第一周周五上传的导学案是第三周使用的导学案。

目的是考虑对于不合格的导学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修改,留出备课组集体审核的时间。

5、各备课组组长每周填写“导学案计数单”。

即统计每周各组的导学案数量。

本表有教研处设计。

6、教研处不签印书写导学案或套题资料。

当天导学案若得不到印刷,请到打印室取回导学案进行修改。

7、导学案的上传要及时。

每周五放学前传送完毕。

8、导学案的版面、字号、标点按原先要求执行。

可参考共享文档中的“示范导学案”。

 

导学案基本环节

页眉右侧:

学生的自勉警言或格言或学生的座右铭。

各学科教师要收集每位学生的自勉警言等。

在每份导学案的第一个环节上打出学生班级、姓名和警言。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精当、通俗;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要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

2、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知识的重点难点。

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方法的重点和难点。

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把重点的突出方式和难点的突破方法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老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学习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不要泛泛。

3、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什么,学法指导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是“取向”,是朝着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

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习某个问题时会出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走最短的路、最有效。

学法指导是最经典最纯粹的东西。

5、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

共有四项内容:

(1)预习导学。

环节上的要求有:

本课背景、预习任务、完成时间、预习方法。

内容上的要求有:

一是要求学生要总览教材;二是重要的概念和信息;三是训练自测。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完成要保证两点:

一是要让学生形成诚实化的意识,让学生自主,不是抄写辅助资料;二是给学生预习的套路。

这个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学习小组中,要以最短的时间摸清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哪些问题是共性问题。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部分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拓展性问题,也可以留出空白让学生提出问题。

抑或两者的结合。

(3)拓展训练。

同步训练可以穿插在问题解决、预习导学的过程中,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环节,如果是课后或质量监测上的习题要在导学案上标注好页码和题号,留出空白。

(含拓展延伸)

(4)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是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解析和解读的过程。

要安排好反思的时间和反思的内容。

反思要深刻,在回顾所学的基础上,要有深层次的东西。

起始阶段的反思总结,教师可以给出反思的内容。

6、作业超市。

一是必做题《质量监测》;二是选做题:

课后、课程练习、CS册、单元验收卷上。

实验中学

2007.8.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