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511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docx

高级财务会计简答

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

答:

高级财务会计产生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客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引起会计假设松动后,人们对背离会计假设的特殊会计事项进行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结果。

(1)会计主体假设的松动

(2)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松动(3)货币计量假设的松动。

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答:

内容布局如下:

1、企业合并2、合并财务报表3、物价变动会计4、外币会计5、衍生工具会计6、租赁会计7、重整与破产会计

1.确定高级财务会计内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一)以经济事项与四项假设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确定高级财务会计的范围。

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会计假设的松动是高级财务会计产生的基础。

也就是说,划分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最基本的标志在于他们所涉及的经济业务是否在四项假设的限定范围之内。

(二)考虑与中级财务会计及其他会计课程的衔接。

划分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理论标准应该是:

限定在四个基本假设之内的会计事项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超出四个假设的会计事项归属于高级财务会计。

但是,中级财务会计阐述的是基于四个假设基础之上的一般会计事项,而有些会计事项虽然未背离四个基本假设,,但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业务处理的难度也较大,不宜放在中级财务会计中讲述。

2.购买法下,购买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如何处理?

答:

购买成本大于所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购买方在购买日对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购买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商誉的会计处理视为合并方式不同而不同:

①在吸收合并方式下,购买方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登记。

购买成本大于所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在购买方账簿及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

②在控股合并方之中,购买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所取得的被购买方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列示,购买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确认为商誉。

购买成本小于所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如果购买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购买方应该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

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①在吸收合并方式下,购买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作为当期损益计入购买方的个别利润表。

②在控股合并方式中,购买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理论上应计入购买日的合并利润表,但由于合并日不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因此,这一差额直接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什么是高级财务会计?

如何理解其含义?

答:

高级财务会计是在对原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企业出现的特殊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总称。

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1)高级财务会计属于财务会计范畴。

财务会计以对外编制财务报表为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解决的问题仍然是经济事项的对外报告问题。

(2)高级财务会计处理的是企业面临的特殊事项。

财务会计对象以内的经济事项可分为一般事项和特殊事项。

一般事项属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常性事项;特殊事项是企业在经营的某一特定阶段或某一特定条件下出现的事项,

(3)高级财务会计所依据的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是对原有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修正。

4.什么是资产的持有损益?

它适合于哪一种物价变动会计?

这一损益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列示?

答:

根据调整后的现行成本金额减去原来按历史成本计算的金额,其差额就是持有损益。

如果现行成本金额大于历史成本金额,其差额就是持有利得;反之,就是持有损失。

按实物资本保全理论,持有损益应作为单列项目“资本保全调整”(或将已实现持有损益和未实现持有损益作为两个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

这样做可以保证实物资产重置所需的资金的确定。

而按照财务资本保全理论,将持有损益列入利润表。

对于持有损益是直接列入所有者权益还是作为收益处理,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但从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尤其是资产负债观与综合收益观的主流地位的确立,已实现持有损益计入净利润而未实现持有损益计入所有者权益并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该表可以看作是综合收益表或全面收益表的过渡)予以充分披露。

5.请简要回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基本内容。

答: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发生在企业集团内部,如集团内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等。

该类合并从本质上讲是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资产或权益的转移,一般不涉及自集团外购入子公司或是向集团外其他企业出售子公司,能够对参与合并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为集团的母公司,因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通常为股权联合性质的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为购买性质的合并。

6.哪些子公司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1)母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①直接用于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②间接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指通过子公司而对子公司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③直接和间接方式拥有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指母公司虽然只拥有其半数一下的权益性资本,但通过与子公司合计拥有其过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

(2)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

①通过与该被投资企业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②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控制该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③有权任免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

④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7.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答:

由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主体与独立法人,所以为了保证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出企业集团的真实情况,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前提条件。

这些前提条件主要包括:

(1)统一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决算日和会计期间。

(2)统一母公司与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

(3)统一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编报货币。

(4)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应当先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再由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

8.简述未确认融资租赁费用分摊率确认的具体原则。

答:

由于租赁开始日租赁付款额现值计算采用的折现率不同、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基础不同,分摊融资费用所选择的实际利率也有差异。

具体包括四种情况:

(1)租赁资产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作为入账价值,现值的计算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容利率作为折现率的,应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2)租赁资产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现值的计算以租赁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折现率的,应将租赁合同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3)租赁资产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现值的计算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的,应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租赁资产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应重新计算融资费用分摊率,该分摊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9.请简要回答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程序。

(1)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

(2)在工作底稿中将母公司子公司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加总,计算得出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加总数额,并将其填入“合计数”栏中。

(3)编制抵消分录,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购销业务、债权债务和投资是相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

(4)计算合并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额

10.什么是购买日?

确定购买日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也就是说,从购买日开始,被购买方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转移给了购买方。

购买日的确定须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1)企业合并协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

(2)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际有关部门审批的,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

(3)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4)合并方或购买方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支付剩余款项。

(5)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合并或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利益及承担相应的风险。

11.简述衍生工具的特征。

答:

衍生工具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衍生工具的价值变动取决于标的物变量的变化。

衍生工具派生于基础工具,其价值取决于基础工具利率、金融产品价格、汇率、股票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等。

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既指一定数量的货币金额,也可能指一定数量的股份,还可能指衍生工具合同所约定的一定数量的其他项目。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衍生工具的结算金额都需要通过名义金额确定,有些可以通过合同明确规定的结算条款确定。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只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有的衍生工具不要求初始净投资,通常指企业签订某项衍生工具合同是不需要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有的则只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与合同标的物金额相比,初始净投资额只占很小的比重。

(3)衍生工具属“未来”交易,通常非即时结算。

12.根据我国《破产法》的规定,破产企业的破产资产债务清偿的顺序是怎样的?

答:

顺序如下:

1、有财产担保债务2、抵消债务3、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4、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5、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6、破产债务。

破产企业的破产资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的,先行清偿破产费用;破产资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破产资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破产资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13.企业合并中的会计问题是什么?

企业合并的问题,包括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和合并以后的会计处理。

合并过程的会计处理:

购买性质的企业合并应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股权联合性质的企业合并应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

合并以后的会计处理:

吸收合并和创立合并后的会计处理问题也仍然属于传统财务会计的范畴,没有新的会计问题出现。

控股合并完成后,站在集团的角度看,会计不仅要以每一独立的企业为单位进行核算,编制个别企业会计报表,还要以整个企业集团为服务对象,在个别企业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无论从编制基础看,还是从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看,都与个别企业会计报表不同,这是控制合并完成后面临的新的会计问题。

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目的:

(1)充分保护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保障证券市正常秩序,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以保证所披露信息的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1)可靠性;

(2)相关性;(3)统一性;(4)时效性;(5)充分性;(6)重要性

3.投机套利与套期保值有何不同?

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答:

区别:

套期保值与投机套利的显著区别在会计上表现为套期与被套期项目“息息相关”,甚至可将期视为被套期保值项目的附属行为;而投机套利则是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独立的,旨在牟利的行为.所以,从期货会计的角度看,套期保值与投机套利对于持有期货合约的结果,即损益的归属和处理有着本质的划分。

 套期保值会计将期货合约的浮动盈亏和平仓盈亏都作为被套期保值项目账面价值的调整。

期货合约产生的盈亏应当与相关价格绎被套期保值项目的影响相配比,在同一时期计入损益.这样;三者对损益影响的相互抵消将使套期保值“锁定成本或收益水平”的经济实质得到反映.投机套利期货合约的买卖不存在相联系、相配比的项目,因此,平仓时的已实现损益在当期予以确认。

但对浮动盈亏是否确认为当期损益仍有争议,国际上也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种是坚持市原则,将期货合约浮动盈亏和平仓盈亏一视同仁,都作为已经实现的损益予以确认;另一种方法是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只确认平仓盈亏,对持仓合约的浮动盈亏,仍作为未实现损益不予以确认,仅作表外披露。

4.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有哪些?

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答:

有三种理论,其他分别是:

所有权理论和经济实体理论还有母公司理论.其区别在于:

所有权理论强调的是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所有权,合并时按所持股权分别合并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而经济实体理论认为是母子公司间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既然是控制关系,子公司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就是母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因此要全部合并进来,而母公司理论采取了折中的方法,在看重所有权和控制的同时,也强调少数股东权益,并作为一项负债来看待.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及我国会计合并报表暂行规定都采用母公司合并理论.

5.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时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抵销分录,分别就之间往来\销售及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等相互抵减,难点是固定资产和权益抵销比较麻烦,其要点是要站在一个集团的角度编制报表,将相互间的全部对减抵减

6.股权取得日后要编制哪些合并会计报表?

答: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7.股权取得日后连续各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盈余公积抵销时为什么要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答:

母公司、子公司编制个别会计报表都是根据当年发生的业务,然后年末根据总账、明细账编制个别会计报表。

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根本没有涉及到上一年度的抵销业务。

这会造成本年的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数与上年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末未分配利润数发生不等的情况。

会造成本年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数大于上年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末未分配利润数。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进行调整,让本年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数等于上年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年末未分配利润数。

8.集团公司内部交易事项为什么要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

答:

在首期存在期未存货中包含有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情况下,对于第二期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合并利润分配表,其中的期初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必然与首期合并利润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之间产生差额,该差额即为首期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为了使第二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与首期合并利润分配箐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数额一致。

就必须将首期抵消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对第二期期初未分配利润合并数额的影响予以抵消

9.合营企业与联营企业、附属企业三者之间的区别?

1.合营企业不同于联营企业。

投资者对联营企业只具有重大影响,即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只具有参与决策的权利,而不具有控制权;而合营者对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具有控制权,虽然这种控制权是共同控制。

2.合营企业不同于附属企业即子公司。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具有控制权,即使是非全资子公司,其他的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也没有控制权。

而在合营企业中,参与合营的各方对合营企业都具有共同的控制权。

合营企业与联营企业、附属企业三方主要区别——在于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

10.什么是共同控制经营、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实体?

共同控制经营涉及使用合营者的资产或其他资源,而不是建立一个公司、合伙企业或其他实体,或是与合营者自身分开的财务结构。

每一合营者使用自己的资产、设备和装备,备有自己的存货。

也发生自己的费用和负债、筹集自己的资金。

合营活动可以有合营者的雇员随着合营者的类似活动同时进行。

合营协议常常规定销售共同产品的收入和共同发生的费用在合营者之间分配的办法。

共同控制资产涉及合营者共同控制而且往往是共同拥有为合营提供或购置并且为合营所专用的一项或若干项资产。

这些资产系用于为合营者获取收益。

每一合营者可以分取资产带来的产品,并负担协议规定的所发生的费用的份额。

这些合营不涉及设立公司、合伙企业或其他实体,或与合营者自身分开的财务结构。

每一合营者通过自己在共同控制资产中的份额控制自己在未来经济利益中的份额。

共同控制实体是一种涉及建立公司、合伙企业或其他实体的合营,其中每一合营者拥有一份权益。

除去合营者之间的合同规定确立了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共同控制之外,共同控制实体的营运方式与其他合营方式相同。

共同控制实体,控制着合营的资产,发生负债和费用并获得收益。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和为合营活动筹集资金。

每个合营者对共同控制实体的成果有一份所有权,尽管有些共同控制实体也涉及分享合营的产品。

共同控制实体是通过合营各方共同出资建立企业,新建的企业是一个单独的会计主体,独立核算,投资各方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

共同控制实体和其他企业一样,根据有关国家的规定和国际会计准则,保持自己的会计记录并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

11.比例合并法的涵义是什么?

是指将共同控制实体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按合营者所占有或承担的份额计入合营者合并财务报表中相同或类似项目的合并方法。

12.比例合并法的基本程序什么?

1.将合营者及合营企业的财务报表项目列入合并工作底稿中,按合营者的投资比例计算出其应享有的合营企业各项目的金额。

2.将合营者对合营企业的投资和合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相互抵消,包括投资收益和股利的抵消。

3.内部交易的抵消。

4.计算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在比例合并法下,某报表项目的合并金额为:

合营者 + 合营企业;合营者;抵消

报表金额  报表金额   投资比例  金额

5.根据合并工作底稿,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利润分配表。

 

13.什么是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的分类及处理原则有哪些?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各外币账户、外币报表的各项目由于记账时间和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汇兑损益按其产生的原因分为外币交易汇兑损益和外币报表折算汇兑损益两种。

外币交易损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实现,可分为已实现外币交易汇兑损益和未实现外币交易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的处理原则

1.企业外币兑换、外币交易中发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当期损益,在“财务费用”账户货单设“汇兑损益”账户列支。

2.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等发生的汇兑损益,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可按有关规定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在这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3.企业为购建无形资产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

4.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终止清算期间发生汇兑损益计入清算损益。

5.企业接受投资时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资本公积;企业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外币投资,发生的汇兑损益应暂时计入资本公积,待到对该投资进行处置时,再将其转入处置当期的损益中。

14.现行汇率法的基本特点和优缺点?

优点:

现行汇率简单易行,它实际上是对外币报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乘上一个常数,因而折算后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之间仍能保持原有的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折算过程中不考虑附属公司所在国会计准则与母公司本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不体现会计政策,不改变报表性质,仅仅改变表述形式。

缺点:

(1)该方法假定附属公司以所在国货币表示的外币资产和负债项目都要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在历史成本模式下,以现行汇率折算一项以历史成本计价的项目,折算后的金额既不是以母公司所在国货币表示的历史成本,也不是外币的历史成本,既不是现行市价,也不是可变现净值,因此,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并导致外币报表的某些项目的实际价值受到歪曲,从而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15.说明时态法的基本内容并与流动与非流动法比较两者的异同?

报表项目折算汇率选择

资产负债表项目:

现金、应收和应付款项——现行汇率折算

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汇率折算,

现行价值计量——现行汇率折算,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历史汇率折算

未分配利润——轧算的平衡数;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收入和费用项目——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交易经常且大量发生,也可采用当期简单或加权平均汇率折算,

折旧费和摊销费用——历史汇率折算

时态法是针对流动与非流动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提出的方法,其实质在于仅改变了外币报表各项目的计量单位,而没有改变其计量属性。

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

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在完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时态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法折算结果完全相同,只有在存货和投资以现行成本计价时,,这两种方法才有区别。

1、简述企业集团成功的基础保障。

(1)一个企业集团成败,最基础的保障在于能否确立起两条交互融合的生命线: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

(2)一个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竞争优势与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发展线的企业集团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对内因成员企业缺乏归附的信心而影响资源配置的协同性,无法形成冲击市场的资源聚合优势;对外因市场定位不明确而使整个集团的发展失去了目标与方向。

而面对极其复杂的治理结构与利益关系,母公司如果不能以优势的管理资源为依托,以富有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制度创新为后盾的话,就无法对成员企业施以强有力的控制,并实现资源的一体化整合效应与运行的高效率性。

.d6{&c8F.d5{2\(C  y+(3)离开了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产业发展线也就没有了持续的生命力;同样,如果不能以推动产业发展线谋求市场竞争优势为着眼点的话,管理控制便会失去方向与目标,结果必然是低效率的。

可见,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依存互动,构成了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

2、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集团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n!

t1y  y2B,r(i!

j第一,企业集团最大的优势体现为资源的聚集整合性与管理的协同性,包括人力资源优势、生产资料资源优势、财务资源优势、技术信息共享优势、管理协同优势,以及通过上述资源优势的复合而生成的集团整体的竞争优势等。

第二,要达成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效应,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他各成员企业彼此间必须遵循集团一体化的统一“规范”实现协调有序性运行。

第三,必须使所确立的规范既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成员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在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的基础上,将各自的行为纳入集团的统一规范,以谋求资源聚合与管理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反过来再借助集团的整体效应,进一步保障与推动各层阶成员企业利益目标的更大实现,从而在整体与局部之间形成一种利益的依存互动机制。

第四,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并通过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集团整体及其各层阶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加入集团,取得成员资格,必须首先以承认集团的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服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接受管理总部的统一领导为前提,否则就不能被接纳为成员企业,即便已经进入,也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员企业。

3、简述财务结算中心的运作机理。

(1)财务结算中心通过引入银行的结算、信贷、调控职能,对集团内部各单位的现金/资金实施中介服务、运营监控、效果考核与信息反馈。

(2)财务结算中心集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于一身,主要通过“结算管理”和“信贷管理”来做好集团内部现金/资金的收付及融通调剂工作,并及时将集团总部的经营管理意图通过内部存贷款利率、额度等政策的调整贯彻于各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