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570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docx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

接入集中供热系统的一般要求

1、接入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新建建筑物必须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进行设计和施工。

2、接入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新建建筑必须达到三步节能标准,既有建筑应达到相应建筑年代的节能标准。

3、接入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新建建筑物必须分户计量,计量装置应符合相关保证要求的要求。

4、申请单位必须提交拟报装建筑物的二级管网、楼内系统和户内系统资料。

5、热力站宜按不同用热人分别设置;不能分别设置的,应在热力站内按下列要求设置系统:

(1)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分开设置系统;

(2)居住建筑按用热性质分开设置系统;

(3)公共建筑按不同用热人分开设置系统,且同一用热人按不同用热性质分开设置系统;

(4)多个用热人不能明确分开系统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技术经济合理性设立共用供

热系统;

6、建设方必须为热力站提供正式电源。

7、热力站的给水必须单独设水表与自来水公司计量。

8、热力站的用电必须单独与供电部门计量。

9、热力站必须安装智能卡用热装置。

10、采用地沟敷设的二级管网,地沟防水必须完好,保温必须完整、外观良好、未经水泡,平均热损失不应超过输送热量的7%。

1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完成后,必须提供每步隐蔽的质检报告。

 

热力站的施工

1、热力站必须按《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的规定进行施工。

2、开工前应由建设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会审

意见交设计单位。

3、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

 

热力站、二级管网系统的验收

一、工程验收程序

1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检查;

2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初步验收;

3建设单位组织管理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验收;

4监督部门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工程竣工验收,施工

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移交竣工资料。

二、工程验收标准

(一)热力站、二级管网、室内系统和户内系统必须按《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范》CJJ28《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14的规定进行验收。

(二)工程验收应在严密性试验、冲洗合格、试运行方案审批后进行。

(三)工程验收应复检以下项目:

1、热力站部分

(1)承重和受力结构;

(2)管道焊接;

(3)泵、电气、监控仪表、换热器和计量仪表安装;

(4)其它标准设备安装和非标准设备的制造安装;

(5)防腐和保温;

(6)其它运行管理需要的必要的保障设施。

2、二级管网部分

(1)承重和受力结构;

(2)结构防水效果;

(3)管道焊接;

(4)补偿器;

(5)直埋管道报警系统;

(6)检查室爬梯坚固程度、防腐状况;结构表面、地面平整度;

(7)导向支架、固定支架、爬梯底部混凝土护墩;

(8)井圈、井盖、二层护盖齐全,回填土是否到位;

(9)井口在绿地内应高出地面5~10cm。

 

供热系统技术标准

(监控系统部分)

总则

1、为保证集中供热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供热质量,提高集中供热管理水平,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制定本技术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北燃绿谷供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管理的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热源、管网、热力站)。

3、供热监控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4、本标准中要求高于国家标准的,按照本标准执行。

5、本标准以集中监测、远程参数设定、本地控制为制定原则。

集中地对供热系统各组成部分(包括热源出口、管网、热力站以及其他一些关键部位)的主要参数实行远程监测。

热力站监控系统

一、热力站一次系统的监控要求

(一)热力站一次系统参数的采集

1应对热力站引入口的供、回水压力和供、回水温度、热量进行采集;

2必须对热量表的参数(包括:

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瞬时流量、瞬时热量、累积流量、累积热量等主要运行参数)进行采集;

3应对热力站内分系统回水温度进行采集。

(二)热力站一次系统控制要求

1热力站引入口总体自控设计必须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并符合整体的运行方式;

2在满足总体流量控制的基础上,根据负荷需求变化(人工或远程)对热力站供热量进行控制分配。

二、供暖系统监测与控制要求

(一)应对供暖系统的一次回水温度以及二次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循环泵、补水泵状态(启动/停止及手动/自动)、变频器的状态和频率、补水量等参数进行采集。

(二)根据二次系统的不同情况,应按以下方式进行控制:

1一次流量上限由热力站一次系统入口带电动执行器的自力式流量(差压)限制器完成,在满足一次回水温度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各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宜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对二次系统供水温度进行控制。

2当采用机组控制方式时,应该满足如下要求:

(1)供热机组应该包含软化水箱水位即高位水箱水位检测控制功能;

(2)当存在多个机组时,应该采用一套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并安装在一面独立的机柜中;

(3)应采用一个室外温度传感器对所有机组进行控制;

(4)机组控制器必须具备采集一次参数的硬件扩展能力;

(5)机组控制器的控制范围必须包括二次供水温度控制、循环变频控制、自动补水控制;

(6)机组控制器必须检测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包括循环泵、补水泵、循环变频器和补水变频器等;

(7)机组控制器必须配置满足本标准规定的RS485通信接口(运行MODBUSRTU协议),并能与本标准规定的其它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8)机组控制器必须具备扩充MBUS接口的能力,能实时读取热表参数,并至少可连接四台热表的能力;

(9)机组控制器必须具备扩展CDMA通信接口的能力,并能通过CDMA信道将机组控制器所采集的全部信息采用MODBUSTCP/IP协议上传到集团监控平台;

(10)机组控制器应具备本地中文显示和控制参数的设定功能。

3机组控制通讯协议应该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协议;

(三)补水控制要求

1采用水箱定压的二次系统,须采集膨胀水箱液位信号(高/低位),通过水箱液位的高/低信号控制补水泵的启/停,如站内设置软化水箱,应在软化水箱安装液位计,并与膨胀水箱液位信号对补水泵进行联合控制;

2采用水泵定压的二次系统,应通过变频调速装置进行控制。

三、生活水、游泳池系统的监控要求

(一)运行参数的采集

1对于已安装热量表的一次系统应对其参数(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瞬时流量、瞬时热量、累积流量、累积热量)进行采集;

2应对二次供、回水温度、循环泵的状态参数进行采集;

(二)生活水、游泳池系统的控制要求

见北京市热力集团供热系统技术标准(热力站、二级管网、室内系统和户内系统部分)的4.4.5和4.4.6。

四、热力站的报警

1、应设置热力站泵故障报警;

2、应设置补水系统报警(两个水箱的超高/低液位及信号故障,水泵定压补水系统的压力报警);

3、应设置二次系统回水压力故障报警;

4、宜设置热力站室内环境温度、湿度、烟感、地面积水等状态报警;

5、一次回水温度报警。

监控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求

监控设备的选用和安装在执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热力集团技术标准(热计量部分)》和产品安装要求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下述要求:

一、温度传感器的选用和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应符合工艺要求,传感器测量范围和精度应与二次仪表匹配;

2、温度传感器执行热力集团技术标准(热计量部分);

3、室外温度传感器应安装于北墙背阴侧远离门窗并距离地面2.5米以上的位置,且宜安装在空气流通的百叶箱内。

二、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热力站内通风条件适宜的位置,检查室内的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距地面1.5米处(执行产品安装要求)。

三、热力站内的地面积水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站内最低点,距地面5厘米处;热网检查室内的地面积水检测传感器应安装在距地面25厘米处(执行产品安装要求)。

四、烟感传感器应安装在值班室或配电间的屋顶居中位置(执行产品安装要求)。

五、流量计的选用和安装执行北京热力集团技术标准(热计量部分)。

六、电动控制阀的选用和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阀门的承压能力和阀门的最大允许开阀或关阀压差(即保证阀正常开启或关闭时所允许的阀两端最大压降)应符合系统的要求;

2、阀门部件材料应适用于系统介质,并满足系统温度的要求;

3、选择阀门时,应注明阀门的初始状态,断电时阀位须满足工艺要求;

4、电动控制阀宜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且执行机构位置应高于阀体;

5、阀门的输入、输出应为标准电流或电压信号。

七、变频装置的选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具有将变频频率、变频装置运行状态、变频装置所控制泵的状态(运行、故障)等参数通过RS-485接口并使用MODBUS通讯协议进行传输的功能;

2、应具备本地显示和控制参数的设定功能。

八、智能卡用热装置的选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应具有将其所采集热量表参数通过RS-485接口并使用MODBUS通讯协议进行传输的功能;

2、应具有与其他监控系统共享公用通讯平台对数据进行远程传输的功能。

九、控制器的选用应满足下列条件:

1、必须满足工艺控制要求,实现本地自动控制和远程参数设定功能。

2、控制器应实现自动/手动无扰动切换,自动/手动状态应作为集中监测系统的输入参数。

3、控制器具备以下信号输入输出功能:

(1)带有多路模拟量、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2)模拟量信号为标准电流或电压信号;

(3)可根据实际需求对I/O模块进行扩展。

4、系统控制器具备以下通讯功能:

(1)具备符合国家通用标准的通讯端口,数据上传应符合MODBUSTCP/IP协议;

(2)宜通过无线或其它公共通讯平台实时与集团监控系统数据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3)控制器与现场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应采用RS-485接口并使用标准MODBUS通讯协议进行传输的功能;

(4)应通过M-Bus协议实时读取热量表参数,具备连接多个热量表的能力;

5、系统控制器应具备本地中文显示和控制参数的设定功能。

 

应先到我公司报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