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882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x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

事故应急救援处置预案

为了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

定本应急救援处置预案。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全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和社会稳定。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原则: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华兴液化气公司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基本情况:

 北汽福田轻型载货汽车

车型BJ1053VCJFA六辆

华兴液化气公司

液化气钢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施救组组织结构图

事故应急施救指挥部

总 指 挥:

公司经理

副总指挥:

安全员

车队长

事故施救组

组 长:

公司经理

副组长:

安全员

车队长

办公室

技术处理小组

抢险救灾小组

主 任:

组 长:

组长:

三、 现场处置程序

一是立即报警。

先向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警,再打110、119、120报警,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液化石油气钢瓶运输车辆交通事故报警后,要立即调集人员赶赴现场,同时上报上级公安机关,向消防、交巡警、治安部门通报情况;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液化石油气性质、危害后果,是否发生泄漏、燃烧或爆炸,现场人员伤亡及损失情况;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迅速启动处置预案。

二是信息报送。

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市局报送事故信息;发生在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发生地的高速公路交巡警部门,应及时向交、巡警支队总值班室和当地政府、公安机关报送事故信息;市局总值班室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值班领导和省厅汇报事故信息,向安监部门通报情况;消防、治安部门查明液化石油气液化气性质、状况,及已经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情况后,立即向市局报送事故信息续报。

三是现场前期应急措施。

第一,现场抢救。

按照科学组织、合理分工,先救人后救物,抢救与求援并重,注意保护现场的原则进行;抢救受伤人员,在急救、医疗部门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及时将受伤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按照救护操作规范,对伤情危急的伤员进行止血、包扎等紧急处置;组织人员疏散时,要注意向上风方向和较高地势撤离,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疏散方向错误或相互碰撞、践踏而引发次生灾害。

第二,液化气钢瓶和车辆抢救。

按照液化石油气特征采取应急措施,控制险情,并迅速疏散现场人员到安全区域,实施交通管制。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将载有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车辆移到尽量远离人群、建筑物、高压电线的空旷地带。

在爆炸发生时,应立即选择在土堆、树木和建筑物后方就地卧倒,并用手护住头部.第三,现场秩序维护。

根据现场道路条件、交通事故性质、液化石油气钢瓶和车辆的危害程度等情况,采取交通管制、现场警戒等手段,为现场处置创造必需的交通条件,防止液化石油气钢瓶泄漏、爆炸危及现场以及区域的安全和连续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和财产损失的进一步加重。

第四,现场抢险。

赶赴现场的公安、消防等部门人员,在处置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协调下,会同有关部门完成现场的人员、车辆、物资抢险工作。

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征调施救车辆,清理通道,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参加抢险、救援的车辆、设备、专家顺利进入现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第五,现场勘查与清理。

现场处置完毕后,消防、交巡警等部门配合环保、安监等部门对现场实施洗消,组织人员清理现场。

 

四、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

(一)、险情特征

1、瓶体破裂或附件损坏造成泄漏,可能发生爆燃、火灾;

2、瓶体泄漏引起火灾;

3、钢瓶超压爆破、爆炸;

4、运瓶车发生碰撞、倾翻。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灭火、点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

(二)、抢险目标

1、尽快抢救中毒和受伤人员、疏散周围人员;

2、快速封堵泄漏部位;

3、快速大面积冷却钢瓶瓶体;

4、快速稀释泄漏气体;

5、尽快扑灭火灾。

(三)处置措施

1、瓶体破裂或附件损坏造成泄漏

处置原则:

(1)根据现场泄漏的情况,四周设立不少于200米距离的警戒区域,禁止任何机动车辆及无关人员进入,防止火源和可燃物接近警戒区域;

(2)根据泄漏的介质,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

(3)技术处理小组,根据泄露部位,控制泄漏点。

用带压堵漏卡箍、工具进行堵漏;

(4)抢险救灾小组,根据技术支持小组现场制定堵漏方案,进行抢险堵漏操作;

(5)综合办公室,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好各方的联络工作,协调现场,确定是否增援。

处置基本方法: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把罐车移至远离火种和人员密集的安全地方;

(2)关闭引擎,并拉固手动刹车系统;

(3)关闭阀门;

(4)消除周围一切火种(易燃物品);

(5)摆出警告标志,警告围观人员远离现场;

(6)在上风处放置灭火器材;

(7)应迅速查明泄漏部位和原因;

(8)不断观察钢瓶瓶体泄漏情况;

(9)查明周围浓度和扩散情况,并对泄漏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必要时通知扩散区域的群众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10)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11)抢险人员配戴防护用具,查明现场有无中毒和受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和受伤人员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12)抢险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按泄漏应急处理要求进行堵漏;

2、瓶体泄漏引起火灾

处置原则:

(1)根据现场泄漏的情况,设立一定距离的警戒区域,禁止任

何机动车辆及无关人员进入;

(2)根据泄漏的介质,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

(3)当地市消防支队,根据运瓶车的类型和介质,制定现场火灾扑救方案;

(4)施救组的各小组,密切配合消防支队现场扑救;

(5)技术处理小组,制定现场堵漏方案;

(6)抢险救灾小组,在消防支队将现场火灾扑灭后,根据技术支持小组现场制定堵漏方案,进行抢险堵漏操作;

(7)办公室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好各方的联络工作,协调现场,确定是否增援。

处置基本方法:

(1)关闭引擎,并拉固手动刹车系统;

(2)可能的情况下,关闭电瓶总阀及阀门;

(3)警告和驱散周围无关人员;

(4)消除周围一切火种(易燃物品);

(5)应迅速查明泄漏、着火部位和原因;

(6)查明周围浓度和扩散情况,并对泄漏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必要时通知扩散区域的群众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7)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8)抢险人员配戴防护用具,查明现场有无中毒和受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和受伤人员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9)着火处理

扑灭火灾的方法;

a.用水冷却着火部位周围的钢瓶;

b.扑灭液化气火灾,最好方法是切断气源,如果火灾是稳定燃烧状态,立即关闭阀门,切断气源;

c.因火灾影响关闭阀门,切断气源,应立即用干粉、CO2对准火根部喷射,先将大火扑灭,然后迅速关闭阀门,切断气源;

d.因火势很大,且高压液化气大量外喷,阀门被大火包围,无法关闭,用开花水枪喷雾的方法保护人员关阀门、切断气源。

注意事项:

a、驾驶室设备及引擎着火;

用干粉或1211灭火器灭火。

如火势扩大时,可用砂土覆盖。

严禁使用水灭火。

b、油箱着火;

用干粉、1211或泡沫灭火器灭火,由低至高,由近至远摆动灭火。

c、钢瓶及附件着火;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灭火剂对着火点控制火势,同时用水冷却钢瓶瓶体,以免钢瓶瓶体超压爆炸。

在灭火时,不要轻易把火扑灭,以免引起爆炸。

d、不断观察钢瓶瓶体泄漏情况;

e、抢险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按泄漏应急处理要求进行堵漏;

f、将运瓶车移至安全区域;

g、清理现场,消除污染。

3、钢瓶超压爆破、爆炸

气瓶如果发生特大爆炸火灾事故,扑救相当困难、危险,现场不仅有大量外泄液化气燃烧,而且可能有临近钢瓶相继爆炸,在这种情况下要扑灭大火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有效的办法是强行冷却控制,防止继续爆炸,减少损失,直至烧光、火熄灭为止。

(1)当事故无法控制或对人员可能造成伤亡时,将采取应急措施,停止抢险执行紧急疏散程序;

(2)紧急疏散的时机;

①运瓶车辆发生火灾事故,而且无法控制,或有爆炸的可能;

②可燃性介质大量外泄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时;

③发生大火,经抢救无效(例如用尽所有的消防水或补充不及时,辐射热强度快速升高)时。

(3)疏散措施。

疏散行动只有在危险物质到达疏散区域前,有足够时间完成疏散行动时才执行。

疏散行动的决定权在事故应急总指挥,下列事项在疏散命令下达时须加以考虑。

①泄漏量大小及估计可能持续时间;

②泄漏地点;

③毒性的影响;

④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气侯状况);

⑤可能受危害的人数;

⑥疏散所需要的时间;

⑦判断疏散后的安全距离;

⑧决定疏散路径,以上风向方向为第一优先考虑;

⑨决定哪些人员需要做疏散,及哪些范围内需要作疏散。

4、运瓶车发生碰撞、倾翻,但未引起泄漏

处置原则:

(1)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设立一定距离的警戒区域;

(2)当地交警部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现场事故处置方案;

(3)施救组的各小组,密切配合交警部门事故现场的处置;

(4)技术支持小组,提供介质的特性及危害性等方面的资料;

(5)抢险救灾小组,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配合交警部门现场的处置;

(6)办公室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好各方的联络、协调工作。

处置基本方法:

(1)关闭引擎,并拉固手动刹车系统;

(2)关闭电瓶开关及阀门;

(3)消除周围一切火种(易燃物品);

(4)摆出警告标志,警告围观人员远离现场;

(5)查明现场有无受伤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伤员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6)在上风处放置灭火器材;

(7)不断观察气瓶是否有泄漏现象;

(8)碰撞时,使用牵引车辆将事故车辆拖离现场(确认无泄漏);

(9)倾翻时,使用吊车起吊(确认无泄漏),起吊完成后,用牵引车辆将事故车辆拖离现场;

(10)将车上钢瓶运回公司卸净瓶内的物料,然后送钢瓶检测部门对其检测,合格瓶可以继续使用。

五、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液化石油气事故根据危害范围分为3个:

   

(一)事故中心区域。

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0~500m的区域。

此区域液化石油气浓度指标高,有液化石油气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

   

(二)事故波及区域。

事故波及区即距事故现场500~1000m的区域。

该区域空气中,液化石油气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

   (三)受影响区域。

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液化石油气危害。

   六、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一)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

手机号码:

   

副组长:

手机号码:

      

 

成 员:

 手机号码:

    

艾德友手机号码:

139****2813  

 

(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后,组长或组长委托副组长赶赴事故现场,接受省、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及时掌握事故现场动态,启动《液化气钢瓶道路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协调事故发生地运管所征集车辆和人员,积极开展现场伤残人员、物资的抢救疏运工作。

   1、负责承接事故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

及时了解事故发生地和人员伤亡情况,并及时报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通知相关人员做好抢运工作准备。

   2、负责抢险物资、人员和事故现场伤残人员、物资的疏运工作。

根据省、市指令和相关部门对事故发生情况的通报,及时报告“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通知事故发生地运管所迅速开展车辆和人员的征集工作,对征集车辆技术状况和人员的从业资质要按照运输管理规定严格审核,快速赶赴事故发生地,接受现场事故指挥部的统一调遣,及时开展事故伤残人员和物资的抢运工作。

凡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征集资质和技术条件不符合运输管理规定的企业的车辆、人员,必须报请市交通局或现场救援指挥部同意。

   3、负责事故抢险队员(驾驶员)、从业资质的监管。

对事故现场征集的抢险队员(驾驶员)进行快速验证,凡未取得相应从业资质的抢险人员(驾驶员),应及时督促更换,事后通报事故发生地的运管所进行处理。

   4、负责事故抢险车辆技术等级状况的监管。

对事故现场征集车辆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和对相关证件进行查验,对技术状况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应责成事故发生地运管所及时进行更换,事后通报事故发生地的运管所进行处理。

   5、负责组织和监督公司液化气瓶运输车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6、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

 

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

(1)抢险物资运输组:

在事故现场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物资、设备的运输任务。

该组由灌装操作人员负责。

 

(2)伤员抢救运输组:

积极配合医疗机构,负责向事故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立地临时医疗救护点运送伤残人员的任务。

该组由灌装操作人员负责。

(3)安全疏散运输组:

负责对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疏散以及周围物资转移等任务。

该组由灌装操作人员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