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2024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docx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

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

施工作业技术组织措施

 

工程名称:

皮带上山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

 

矿长:

通防副总:

机电副总: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技术负责人:

编制:

蔡学勋

编制日期:

2012、8、17

 

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施工作业技术组织措施会审意见 

会审时间

会审地点

参加部门及人员签名

通防副总

调度室

机电副总

安全科

机电矿长

通防科

安全矿长

地测技术科

生产矿长

会审意见:

总工意见:

矿长批示:

作业规程(作业规程(措施)贯彻签字表

作业规程(措施)名称

皮带上山上部车场等巷道施工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

贯彻人

贯彻地点

贯彻时间

被贯彻人签字:

签字

签字

签字

签字

签字

签字

皮带上山上部车场等巷道施工

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

一、概况

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皮带上山在主平硐内653米位置,按274°方位掘进,按+15°的坡度进行掘进,支护形式为锚网喷进行支护,局部顶板破碎采用锚索配合进行支护。

本巷道设计在K17煤层底板中掘进(中间煤层为煤线或极薄煤层不可采,而且都在300㎜以下,故揭开前必须打地质拈孔,探明煤层厚度情况,一旦煤层厚度超过300㎜,必须着手进行揭煤工作,并进行瓦斯各项防突指标的测定,如果瓦斯各项指标超过规定值时,必须考虑揭煤,此时严格按皮带上山揭过煤层措施要求进行揭过煤层,如果瓦斯各项指标正常则可按正常掘进揭过煤层,同时必须采取远距离放炮撤人措施进行掘进),为了能够安全顺利地揭过各层煤,要求我矿施工队必须在现迎头工作面打地质钻孔以便控制煤层相关参数,如煤层产状、倾角、走向、厚度等。

现场施钻进行前探,施工钻孔不少于三个,以确保探明煤层情况。

巷道掘进方位为274°,从现工作面起预计掘进工程量为400米,其中会在掘进过程中见煤线及极薄煤层(下或300mm以上)。

皮带上山等巷道掘进断面8.5㎡,净断面7.52㎡,巷道掘进宽度3.2m,巷道净宽度3.0m,巷道掘进高度2.9m,巷道净高度2.8m。

全断面采用半园拱形锚网喷支护,锚杆使用∮20×2000mm的左螺旋钢筋树脂锚杆,锚杆端部用∮25×500mm的树脂锚固剂3节药卷,对锚杆端部锚固,间排距按800×800mm布置;锚网使用钢筋方形网;喷浆厚度为100mm,砂浆标号不低于100#;从现工作面起掘进预计约25米时,要揭过皮带上山的煤层时,揭过煤期间,支护采用半园拱形锚网喷加格栅拱支护,格栅拱按中对中800mm支设一架。

或揭过煤期间,支护采用半园拱形锚网喷加锚索支护,锚索使用7股∮15.5mm高强度钢绞线,长度为6米,锚索端部采用∮25×500mm的树脂锚固剂4节药卷,对锚索进行端部锚固。

必要时修改支护设计。

该巷道由现工作面掘进预计掘进过程上会过大于300mm的煤层,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采取远距离放炮揭开皮带上山的煤层;巷道掘进时,皮带上山从煤层底板揭开该煤层至煤层顶板,该煤层平均真厚在0.3米以上,倾角13°,煤层走向与巷道掘进方向夹角95°;煤层顶板为灰色厚层状细砂岩夹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内生裂隙发育;底板为褐色粘土泥、灰色细砂岩夹深灰色泥质粉砂岩。

二、防止误揭煤的安全措施

我矿掘进的皮带上山在掘进过程中将揭过部分极薄煤层,为防止误揭煤层,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按规定打地质钻孔控制煤层情况,掌握煤层参数:

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硬度、煤层倾向走向、工作面与煤层的距离等。

2、进入揭煤工作前必须对煤层进行瓦斯突出的各项参数的测定:

瓦斯压力不大于0.74Mpa,瓦斯突出效果检验K1值不大于0.4ml/g•min1/2,且钻屑量Smax值小于5kg/m,视为无突出危险,可不采取防突措施,采用在井口地面放炮掘至煤层法线距离2米,再进行预测预报。

如K1值小于0.4ml/g•min1/2且Smax值小于5kg/m,视为无突出危险,采用在井口地面放炮揭穿煤层。

2)当瓦斯压力测定大于0.74Mpa,检测K1值大于或等于0.4ml/g•min1/2或Smax值大于或等于5kg/m,视为有突出危险,必须再次采取防治突出补充措施后并再次进行效果检验,直到效果检验确认防突措施有效后方可向前掘进。

采用在井口地面放炮揭穿煤层。

三、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一)建立压风自救系统和使用自救器

1、在井下设置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数量每组不少于6个,揭煤前由通风科负责检查其完好情况,有问题必须整改好,确定压风自救正常使用。

2、进入井下的所有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并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二)通风系统

本巷采用局扇从地面供风,风量足够,揭煤时检查好通风设施,确保通风正常。

(三)安全监测监控:

1、在工作面退回不小于5米处安装一台瓦斯传感器,其瓦斯断电值为0.8%。

2、在开口往里15米处安装一台瓦斯传感器,其瓦斯断电值为0.8%。

3、通防科加强对瓦斯传感器的检查和管理,确保正常使用。

(四)通讯系统:

1、井下在皮带上山内安设电话一台,作为井下工作时与地面各办公室联系用。

2、井口安设电话一台,作为揭煤放炮时揭煤领导小组与放炮警戒人员联系之用。

(六)安全防护及管理措施:

1.每班必须安排有专职安检员,瓦检员在现场值班,并现场交接班,安检员随时检查工作面的顶板,支护等变化情况;瓦检员有时检查工作面瓦斯变化情况。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掌握突出的预兆和防突的基本知识,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当出现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切断电源,将井筒内所有施工作业人员撤离工作现场至井口地面。

3.突出预兆:

突出预兆分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1)有声预兆(响煤炮:

由于条件不同,声音大小间隔时间也不同,象雷声、有的连续响、有的单个“劈劈叭叭”,一般是先远后近,先小后大,先单个后连续,但有时是在突出的同时,伴随发生巨雷般的响声,手掌扶煤壁时能感到冲击和震动;有煤岩的破裂声;有时会听到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2)无声预兆(压力增大、顶板来压、片帮掉渣、煤壁向外鼓、煤岩自行剥落、打钻时垮孔顶钻、喷孔、喷煤以及煤电钻超负荷,煤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煤层层理紊乱、变软、暗淡无色、煤层粉碎、煤质干燥、煤层受褶曲挤压、厚度变大、倾角变陡,瓦斯气温变化、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气味异常、让人心里发闷、打钻地喷煤喷瓦斯,煤壁发冷、气温下降等)。

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带自救器,并能熟练使用,班队长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查仪,随时检查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

5.总工及地测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工作面距煤层的法线距离。

6.瓦斯监控设备必须灵敏可靠,数据真实,维护人员必须经常维护出现数据不准确或损坏的探头,应及时进行调校或更换,确保断电仪灵敏可靠。

7.必须加强对轨道斜井机电设备的管理,确保轨道斜井工作面及回风系统中所有电器设备完好,严禁出现失爆。

(七)电器检查维修:

1、揭煤期间,电工必须每天对所有电器设备进行检查,负责检查维护,杜绝电器设备失爆,检查和维护必须作好记录并向矿调汇报。

2、每盏矿灯都必须进行防爆检查,失爆的严禁使用,此项工作由电工和发灯人员负责。

(八)主要危险因素相应控制和规避措施。

1.突出事故控制和规避措施:

1)严格按照揭煤工艺流程程序施工。

2)严格按照本揭煤措施施工。

3)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2.瓦斯事故控制和规避措施。

瓦斯事故,有三个条件。

一是瓦斯浓度为5%~16%。

二是引爆火源,温度一般650℃~750℃。

三是氧气浓度在12%以上。

三个条件,也就是瓦斯事故的三个危险源。

第三个条件(危险源)无法控制,(即工作面氧气浓度必须在12%以上),故必须严格控制另两危险源。

1)严格执行“一通三防”及瓦斯管理制度,严密监控瓦斯及浓度变化情况,一旦达到规定,立即停止处理,确保工作面作业时,瓦斯浓度在规定范围内。

2)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以防止瓦斯的突然涌出,超过瓦斯规定的浓度。

3)井下严禁火源,杜绝失爆,消灭第二个危险源。

4)熟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一旦异常,立即停电撤人,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5)严格执行本揭煤措施,杜绝其危险源的出现。

3.煤尘爆炸事故的控制和规避措施。

煤尘爆炸事故,有四个条件(即四个危险源)。

一是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二是一定浓度的浮游煤尘。

三是高温引爆火源。

四是足够的氧气。

现煤尘本身是否具有爆炸性尚不清楚,属自然条件无法控制,工作面的氧气浓度必须达到要求,也是不可规避的。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另两个危险源。

1)严格执行综合防尘制度,将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降下来,达到要求,使其达不到具有爆炸性浓度(即45g/m3以下)。

2)杜绝火源,杜绝失爆,消灭第二个危险源。

4.煤体垮落,顶板管理,伤亡事故,控制和规避措施。

1)加强顶板控制,增加超前支护。

2)加强机电管理,严格严格操作规程,杜绝机电伤亡事故。

5.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石门揭穿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程序技术条件》等国家及行业标准执行,严格执行本巷《作业规程》等措施施工要求与操作程序,确保各类危险源的控制和规避,确保各类事故不发生,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避灾路线:

施工中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或其它危险情况下,按下列路线撤离:

施工人员由皮带上山工作面→皮带上山→主平硐→地面。

如附图所示。

 

附图:

避灾路线图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