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2242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一化学2018.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场号、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或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Mn55Fe56

第I卷(选择题4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

奖。

他们利用原子、分子的组合,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

C.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

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2.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碳酸镁粉末。

碳酸镁属于

A.酸B.盐C.氧化物D.碱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外观均一、透明B.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具有介稳性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H2++SO42-B.Ba(OH)2=Ba2++OH-

C.2KIO3=2K++2I-+3O2-D.NH4NO3=NH4++NO3-

5.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合用于宇航员(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

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出舱时的供氧剂的是

A.Na2O2   B.H2O2C.KClO3D.HNO3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a+、Cl-、Ba2+B.H+、Fe2+、NO3-、OH-

C.H+、K+、CO32-、HCO3-D.Na+、Cu2+、NO3-、SO42-

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发完成时,用坩埚钳把蒸发皿移至实验桌上冷却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可以用四氯化碳作做萃取剂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8.下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mL0.5mol·L-1的NaNO3溶液

B.100mL0.01mol·L-1的NaCl溶液

C.100mL0.1mol·L-1的NaOH溶液

D.10mL0.1mol·L-1的Na2SO4溶液

9.通过分类进行比较后再推理称为类推,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

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践的验证。

以下类推的结论错误的是

①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②Na、K具有强还原性,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③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故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④CuSO4溶液能够导电,CuSO4是电解质;将BaSO4溶于水所得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①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②铁与稀盐酸反应:

Fe+2H+=Fe2++H2↑

③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H++SO42-+Ba2++OH-=H2O+BaSO4↓

④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Cu2++Fe=Fe2++Cu

⑤碳酸氢钙溶液跟足量烧碱溶液反应:

Ca2++HCO3-+OH-=CaCO3↓+H2O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②④

11.将一小块钠投入盛10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金属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

1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HCl

冰水混合物

纯碱

B

蒸馏水

氨水

火碱

氨气

C

H2SO4

胆矾

纯碱

石墨

D

浓硝酸

加碘食盐

NaOH溶液

生石灰

13.在体积相同的三个容器里分别充入三种气体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氧气;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目:

①=②=③

B.质量关系:

①<③<②

C.压强关系:

①>③>②

D.原子数目:

②>③>①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C.在标准状况下,O2和CO的混合气体22.4L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D.0.1molFeCl3形成Fe(OH)3胶体,Fe(OH)3胶粒的数目为0.1NA

1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B.分散系与胶体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6.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分离植物油

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

混有的氯化钾晶体

分离

CCl4中的Br2

除去CO2气体

中的HCl气体

装置

仪器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化学2018.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场号、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或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题号

17

18

19

20

21

总分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17.(11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40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用到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2)通过计算可知,该实验需要称量NaOH_____g;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g。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填序号)。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8.(12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以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进行氯气和铜粉反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的顺序是(填接口字母):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装置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4)加热装置D时,铜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比较下列两组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实验①:

将足量的二氧化锰与含0.4molHCl的浓盐酸反应。

实验②:

将8.7g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

A.①产生的氯气多B.产生的氯气一样多

C.②产生的氯气多D.无法判断

19.(12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FeCl3、BaCl2、KCl、Na2CO3、Na2SO4等物质组成。

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①:

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步骤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③:

过滤,然后在所得白色沉淀上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由此判断:

(1)原混合物中肯定有,可能含有。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20.(11分)如图表示的是A→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D为正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C;D。

(2)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B→C:

C→D:

A→C:

D→E:

(任写一个即可)。

21.(14分)常见的分类法有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等。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2)以Na、H、O、N、C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①④⑦处。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①②HNO3

③NH3•H2O

⑤Na2CO3

⑥NaNO3

⑧CO2

⑨Na2O2

(3)在②③⑤⑥⑧⑨六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序号)。

(4)过量⑧通入④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5.9g⑤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CO32-的粒子数为__________,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