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232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管理心理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进行管理行为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知识点及考试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

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导论

l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

一、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

(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象与任务

(一)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三、国外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科学管理运动

(二)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三)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产生

(四)群体动力理论

四、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

(二)以德为本

(三)中庸之道

(四)无为而治

五、管理心理学研究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六、当代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当代管理心理学进展的特点

(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三)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人性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人性假设与管理

(一)人性无善恶假设

(二)人性善假设

(三)人性恶假设

(四)人性善恶混合假设

(五)人性自然假设

(六)性三品假设

二、西方人性假设与管理

(一)经济人假设(X理论)

(二)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

(三)社会人假设

(四)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三、人性假设理论的新观点

(一)文化人假设(Z理论)

(二)决策人假设

(三)学习人假设

l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管理心理学的概念

2、管理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3、霍桑实验

4、X理论

5、Y理论

6、权变理论

7、开放式组织理论

8、战略管理理论

9、个案研究

10、问卷研究

11、相关研究

12、实验研究

13、发展研究

14、测量信度

15、测量效度

(二)领会: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人群管理理论

3、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4、我国管理思想与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三)应用

1、霍桑实验的实践意义

4、X理论的人性假设

5、Y理论的人性假设

6、权变理论的人性假设

7、开放式组织理论的应用

8、战略管理理论的应用

第二部分个体心理与管理

l考核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知觉与管理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二、工作中的社会知觉

(一)管理者对员工的知觉

(二)员工对管理者的知觉

(三)员工对员工的知觉

(四)工作者对组织的知觉

(五)工作者的自我知觉

三、管理情景中的社会知觉偏差

(一)第一印象

(二)晕轮效应

(三)刻板印象

(四)定势效应

四、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二)工作情景中常见的归因偏差

五、工作中的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二)印象管理的过程

(三)印象管理的策略

第四章动机、激励与管理

一、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二)与管理相关的动机

二、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机制

三、动机激励的内容理论及其应用

(一)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二)尔德弗的ERG理论

四、动机激励的过程理论及应用

(一)弗洛姆的动机期望理论

(二)波特—劳勒动机模型

五、当代动机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一)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二)目标设置理论

六、动机激励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人格、态度与管理

一、人格

(一)人格和职业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与组织管理的关系

(三)人格与个人职业管理的关系

(四)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二、人格测量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职业人格测量发展简述

(二)大五人格特质

(三)MBTI职业倾向测试

(四)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

(五)俄耳甫斯职业人格量表

(六)人格测试结果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三、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二)态度的成分

(三)工作态度的类型

(四)态度的测量

四、态度在管理中的功能

(一)调整功能

(二)自我保护功能

(三)表现价值功能

(四)增进工作知识功能

五、如何改变态度

(一)态度转变的难易程度

(二)在积极参与活动中转变态度

(三)群体规范与态度的改变

(四)宣传与态度改变

六、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一)采用人职匹配的方法招聘员工

(二)让工作更为柔性化

(三)增加沟通的机会

(四)重视培训和选拔

第六章积极心理学与管理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一)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学术背景

(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

(一)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背景

(二)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三)快乐和主观幸福感与工作变量的关系

三、乐观主义

(一)乐观主义的研究背景

(二)乐观主义的定义

(三)乐观主义的测量

(四)工作中的乐观主义

四、希望

(一)希望的定义

(二)希望对应对挫折的作用

(三)希望的测量与研究

(四)希望在管理中的应用

五、自尊

(一)自尊的定义与特点

(二)自尊的提高及在管理中的运用

六、自我效能

(一)自我效能的哈依

(二)特质性自我效能与一般性自我效能

(三)自我效能的影响

(四)自我效能的来源

(五)自我效能在管理中的应用

l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社会知觉

2、首因效应

3、近因效应

4、晕轮效应

5、刻板印象

6、定性效应

7、归因概念

8、能力概念

9、职业人格概念

10、工作价值概念

11、态度概念

12、组织承诺

13、工作满意感

14、组织承诺

15、工作激励的含义

16、决策及其过程

(二)领会

1、自我知觉

2、社会知觉的范围

3、印象形成的效应

4、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5、印象整饰的概念、作用和策略。

6、人格测量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7、工作价值取向的实践意义

8、激励的内容理论

9、激励的过程理论

10、工作激励策略

11、员工工作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

1、员工职业人格、工作态度和工作满意度测量

2、有效的工作激励方式

第三部分群体心理与管理

l考核知识点

第七章群体行为与管理

一、群体的涵义与类型

(一)什么是群体

(二)群体的类型

二、群体发展

(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二)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

三、群体结构

(一)群体角色

(二)群体规范

(三)地位

(四)群体凝聚力

四、现代工作团队

(一)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二)团队的类型

五、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

(一)如何创建与管理有效团队

(二)如何消除团队的社会懈怠行为

第八章情绪、压力与管理

一、情绪

(一)情绪的概念

(二)情绪的行为特点

(三)情绪的功能

二、情绪管理应用研究

(一)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与工作态度的关系

(二)情绪劳动与管理

三、压力

(一)压力的概念

(二)压力的来源

四、压力体验和压力影响

(一)压力体验及其个体差异

(二)压力的影响

五、压力的管理策略

(一)压力的个人管理策略

(二)压力的组织管理

六、员工援助计划

(一)员工援助计划的概念与发展

(二)员工援助计划的内容

(三)员工援助计划的常用方法

第九章冲突与管理

一、冲突的概念

(一)冲突概念的发展

(二)冲突的定义

二、工作冲突的类型

(一)建设性冲突与破坏型冲突

(二)人际冲突

(三)个人冲突

三、工作群体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工作群体冲突的人口变量原因

(二)工作群体冲突的工作变量原因

(三)冲突团队的特征

四、群体冲突的影响与后果

(一)群体间冲突对团队的积极影响

(二)群体间冲突对团队的消极影响

五、冲突的应对策略

(一)托马斯五因素冲突应对策略模型

(二)布朗三维度冲突应对策略模型

六、组织内部冲突管理

(一)冲突管理的意义

(二)冲突管理与绩效

(三)有效管理冲突的方法

第十章沟通与管理

一、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过程

(三)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沟通媒介

(一)沟通媒介的选择

(二)面对面沟通

(三)电话口头沟通

(四)私人书面沟通

(五)正式书面沟通

三、非言语沟通

(一)非言语沟通的特征

(二)非语言沟通的形式

四、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障碍

(二)造成人际沟通障碍的因素

五、组织沟通

(一)组织沟通的类型

(二)组织沟通网络

六、有效沟通的艺术

(一)说话者的沟通艺术

(二)听话者的沟通艺术

第十一章领导与管理

一、领导

(一)领导的定义

(二)领导者与管理者

二、领导特质理论

(一)传统特质理论

(二)现代特质理论

三、领导行为风格理论

(一)依阿华领导行为风格研究

(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领导行为风格研究

(三)PM理论和PM领导行为量表

(四)管理方格理论

四、领导权变理论

(一)有效领导者权变模式

(二)情境领导理论

五、领导技能理论

(一)凯兹的领导技能理论

(二)威坦和卡梅伦的领导技能理论

六、现代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一)领导归因理论

(二)魅力领导理论

(三)变革型领导理论

l考核要求

(一)识记:

1、群体动力概念

2、内聚力概念

3、群体决策概念

4、团队管理概念

5、内聚力概念

6、团队气氛概念

7、团队绩效概念

8、团队效能感概念

9、沟通概念

10、沟通理论

11、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

12、冲突概念

13、冲突理论

14、冲突管理策略

15、群体冲突概念

16、领导行为定义

17、权力理论

18、领导特质理论

19、领导行为理论

20、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

21、管理决策概念

22、组织结构概念

23、组织设计概念

24、组织体制概念

25、组织模型

26、工作设计步骤

27、组织文化概念

(二)领会

1、群体理论与发展阶段

2、群体内聚力的作用

3、群体决策过程

4、团队的理论

5、团队气氛与团队绩效

6、团队效能感与团队绩效

7、沟通理论

8、影响沟通效能的因素

9、组织沟通过程

10、冲突理论与策略

11、冲突管理策略

12、群体冲突管理过程

1、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

2、权力理论的内容

3、领导特质理论的内容

4、领导行为理论的内容

5、领导行为的权变理论的内容

6、管理决策概念

7、组织结构概念

8、组织设计概念

9、组织体制概念

10、组织模型的内容

11、工作设计步骤

12、组织文化概念

(三)应用

1、掌握群体决策过程,学会群体决策

2、研究团队气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团队效能感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3、谈判策略和技巧

4、有效沟通途径或方法

5、设计组织模型

6、开展组织文化

7、分析组织体制

8、分析领导行为类型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

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生使用答题

卡答题,或使用答卷纸答题。

2.试卷内容比例: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各占20%,其他部分各占15%。

3.试卷题型比例:

填空题20%,名词解释题占20%,简答题占20%,论述题占40%。

4.试题难易比例:

易、中、难分别为30%、50%、20%

Ⅳ指定教材

1.王晓钧主编:

《管理心理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09.

Ⅴ.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每一空格2分,共20分)

1、经济人的假设理论又称为理论。

2、“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

二、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20分)

1、管理心理学

2、行为

三、简答题:

(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归因理论的要点。

2、简述态度构成的主要成分。

四、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团队气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以及团队效能感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2、试论述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