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408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作总结方庄一矿工作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三季度,焦煤公司组织焦煤公司所有单位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

为了为矿井争取荣誉,通风科认真组织,根据比赛要求制定计划、编制比赛方案;

派专人负责,选场地、出考题、拟定赛程;

由于当时正是炎夏,气温高达38℃,其中重要的一项实操考核必须在实操基地进行,由于实操基地内没有供风和制冷设备,基地内的温度更是异常闷热,汗水渗透了每位参赛选手、裁判和工作人员的衣服,但是没有一人叫苦喊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瓦斯检查工、监测监控工技术比武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经过层层筛选,通风专业瓦斯检查工蒋巨星、秦飞、常发喜三人代表我矿参加了公司举办的比武,其中秦飞同志通过层层海选,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并代表焦煤公司参加了河南煤化集团举办的瓦斯检查工技术比武,取得了河南煤化集团第五名,焦煤公司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通过此次技术比武,职工的凝聚力、适应力以及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也说明了我矿“一通三防”专业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因为专业人员的尽心组织,通风科在本矿的评比中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二、不断优化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稳定运行,提高矿井综合抗灾能力

由于我矿是开采五十多年的老矿井,矿井属于多水平开采,矿压威胁严重,巷道失修、通风设施毁坏较快;

2012年先后对巷道矿压严重地区的通风设施进行了改造,先后累计建筑和改造风门:

9组,调节风窗6组,密闭4组。

截止11月份,我们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实施通风降阻工程,连续对三级转载斜巷、四级回风巷、三级轨道、边界回风巷等多条巷道进行了扩修,累计扩修巷道长度2515米。

为了增强矿井综合抗灾能力,原有的矿主要通风机在性能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更高要求的系统调整,2011年后半年我矿将主要通风机更换为MAF-1950/1140-1B型新风机。

为测定新通风机的性能,使之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2012年我们对主要通风机进行了6次对比调整,通过对新风机频率、风叶角度的反复调整,结合井下风量的测算,以及风机静压的变化,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有效的掌握了新风机的综合运行性能,保证了矿井风量的稳定供给。

4月12日在主通风机进行切换试验时,我们发现切换后矿井风量有所下降,且负压有所增加,随即我们立即组织召开临时会议,针对风量下降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排查分析。

经认真分析排查和下井勘查,最终确定原因为:

三级北翼回风斜巷地鼓严重,断面变小引起。

随即,我们制定了整改方案,请示矿主管领导后由开拓队对该地点进行搬底,之后巷修队再次对该地点进行扩修,由原来的工钢支护改为4.5mU钢支护,断面由原来的2㎡扩大至12.8㎡。

有效的增加通风断面,此段巷道扩修结束后,矿井三级以下系统得到较大优化,矿井风量明显有所提升。

为了更好地规划矿井通风系统,5月份,通风科与河南理工大结合对全矿通风系统进行了通风阻力测定;

测定期间,指派专人配合通风队测风组,提供人力保障。

整个测定过程中,通风科、通风队、河南理工大学人员各负其责,保证测定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对通风阻力的测定,我们得到了可靠的数据,为合理分配风量,调整通风系统,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我们根据井下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设计通风系统,优化局部系统,认真制定巷道贯通调整通风系统和共用回风措施,确保风流稳定。

2012年全年巷道贯通地点7处。

巷道贯通前制定周密的调整通风系统措施,保证了巷道顺利贯通。

没有因为巷道贯通造成风流紊乱、出现无风、微风而引起的瓦斯事故。

为矿井安全生产建立了有力的保障。

矿井内部漏风一直是矿重点监控的对象,通过排查我们发现矿井主要进风大巷一级大巷内漏风较为严重,随即安排安全队对该段巷道内进行了注浆堵漏,经过连续半个月的注浆堵漏,达到了显著的效果,由原来的漏风122m3/min减少至15m3/min;

通过注浆堵漏,不但有效较少了矿井内部漏风率,而且加固了巷道,提高了巷道整体抗压能力,提高该段巷道的服务年限。

三、强化现场管理,重抓责任落实,超前预谋,认真落实瓦斯治理工作

1、加强现场监督力度,系统抓、抓系统,认真落实专业隐患治理。

2012年,“一通三防”专业认真贯彻瓦斯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落实制度,严细管理,着力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责任落实”促进“一通三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夯实瓦斯管理水平。

截止12月初“一通三防”专业累计开展专业检查25次;

查出隐患306条,整改306条。

组织召开专业隐患排查23次,累计排查出潜在隐患60条,截止12月上旬整改58条,2条未到限期。

火工品管理关系到社会的治安稳定,在上级检查中查出我矿火工管理存在漏洞时,通风科积极采取办法,要求供应科购进锁扣,在所有炸药箱上安装成双锁扣,保证施工现场的炸药箱达到双锁管理,同时制定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检查,保证了使用现场火工品全部实现双锁保管,有效杜绝了火工品的流失。

2、增大科技投入,开展综合瓦斯治理

瓦斯管理是煤矿重中之重,今年是焦煤集团瓦斯治理年,通风科深入贯彻集团公司的瓦斯治理指示精神,先后组织学习转发《焦煤集团2012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焦煤集团高突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纲要实施细则》、《焦煤集团瓦斯抽采管理规定》等瓦斯治理重要文件,并监督抽查安全队、通风队组织职工学习情况,确保上级下发的新标准能够充分融入基层,为瓦斯治理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每月按时召开“瓦斯治理综合专题例会”,分析汇总月度瓦斯变化情况,对主要生产地点进行逐头逐面分析瓦斯涌出情况,根据当月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瓦斯防治计划,保证了全年没有出现一起瓦斯事故。

目前我矿瓦斯治理的重点在41121工作面,截止2012年底共施工瓦斯抽采钻孔478个,累计进尺53008m,封孔联抽478个钻孔,全年累计抽采瓦斯70.1万m³

过去我矿瓦斯抽采浓度一直较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没起到瓦斯治理的效果。

为此我们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多次到“两马两山”学习管理和实践经验,对抽采管路出现漏气和积水的管路及时进行处理降低因抽采管路漏气导致的瓦斯浓度低;

同时改变抽采钻孔封孔工艺,采用将Φ50mm抽采管塞入钻孔中,用合成树脂将Φ50mm抽采管两端封堵,然后使用注浆泵将波雷因或膨胀水泥加压注入钻孔与50mm钻孔中间的空腔中的加压封孔技术,对瓦斯抽采钻孔周围裂隙进行封堵,实施“多打孔、严封闭、综合抽”的技术,增加瓦斯抽采钻孔数量,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我矿的瓦斯抽采浓度提高到了8%—12%左右。

随着不断加强对钻孔的管理和钻孔数量的增加,目前瓦斯抽采浓度已提高到了8%—15%,,远远超出了焦煤公司给我们提出的抽采浓度必须在3%以上的要求,赢得了矿领导的好评,使我矿51采区早日实现抽采达标,为我矿的安全生产打下基础。

为确保41121施工钻孔期间的安全,通过安置专职瓦斯检查员,加强现场瓦斯管理力度,严格按照要求对该地点传感器的检修校验,监测监控室重点监控该区域瓦斯变化,正确使用打钻“三防”装置,指定一名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现场蹲点等管理措施,有效的保证了实施钻孔期间的安全,杜绝了计划瓦斯瓦斯超限。

为了有效提高抽采浓度,提高瓦斯抽采效率,我们和河南理工大学合作,进行瓦斯抽采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其中包括钻孔抽采瓦斯有效半径的测定,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钻孔有效孔深测定,卸压带测定,封孔工艺研究;

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实施中,通过本次瓦斯数据的测定,为下一步51采区瓦斯治理工作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区队职工都能熟练操作钻机,我们邀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工程师对我矿使用的ZDY-4000S型全液压钻机进行现场培训,通过培训,每一位钻机操作工都能够正确熟练掌握钻机的操作,减少了操作上的失误。

3、完善六大系统

2012年我们严格按照六大系统计划开展系统完善工作,监测监控方面全年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完成井下技改井到调度室七千三百余米光缆的敷设。

安装4台千兆交换机和3台瓦斯光端机。

4台千兆交换机分别位于地面调度室、一级配电点、三级配电点、四级配电点;

3台瓦斯交换机分别位于一级配电点、三级配电点、四级配电点。

完成了分站、模拟量传感器的升级改造。

完成地面技改井至矿大院调度室的光缆敷设。

同时根据生产计划,及时安设调整监控设备,试验运行、断电情况。

按规定对井下监控设备进行调校维修。

坚持每月一次对中心站、分站后备电池进行试验,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对监控系统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分析,对系统各项功能进行可靠性试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结合厂家技术人员进行处理,确保系统在改造后的各项功能灵敏可靠,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对维修人员进行新设备、新系统的再培训学习,提高独立操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真正实现“监控有效”的瓦斯治理安全方针。

在升级监控系统的同时,又对在用监控分站和备用分站共25台,甲烷、风速、温度、一氧化碳等传感器共150余台的电路板进行了技术处理;

对报表软件进行了升级。

监控中心设计增加了双回路供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并更换了在线式UPS不间断电源。

全部步完成了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

监控系统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后达到了以下效果:

1、搭建了数字化平台传输方式。

2、主通讯线采用光缆搭建以太环网平台,实现很好的防雷效果,可以排除各种电磁干扰。

并且在主通讯线出现故障断路时,不影响系统正常通讯。

而且在不影响系统实时监测正常通讯的情况下,修复故障点。

3、实现井下分站分区域传输,即系统通讯某支线出现故障时,只影响该光端机所接分站,而对其他光端机所接分站不影响。

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4、提高井下监测数据送达地面中心站的速度,缩短系统巡检周期。

5、分站、传感器进行技术改造后,能够缩短系统断电反应速度,以达到缩短异地断电时间。

另外,可实现一氧化碳传感器故障断电。

6、设计增加了中心站双回路供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并更换在线式UPS不间断电源后,使监控系统有了更可靠的供电保证。

压风自救系统全年完成:

边界回风安装改造四寸风管1200米。

三级南翼回风巷安装改造四寸风管340米。

三级大巷安装改造四寸风管300米。

三级北巷安装改造四寸风管100米。

四级人车巷安装改造六寸风管550米。

四级大巷安装改造六寸风管260米。

四级北巷安装改造四寸风管100米。

机轨合一巷安装改造风管560米。

﹣400米大巷安装改造六寸风管1100米。

供水施救系统全年完成:

边界回风安装改造四寸风水管各1200米。

三级南翼回风巷安装改造四寸风水管各340米。

三级大巷安装改造四寸风水管各300米。

三级北巷安装改造四寸风水管各100米。

四级人车巷安装改造四寸水管550米。

四级北巷安装改造四寸水管100米。

-400米大巷安装改造四寸水管1100米。

四、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一通三防”管理职责,构建“一通三防”管理长效机制

第一季度通风科指派专人负责,结合其他生产科室,制定了《方庄一矿2012年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成立专家小组对应急预案进行逐项逐条会审,并组织贯彻学习和统一考试,确保每一位职工在处理突发灾害时有明确认识。

按照演习计划每季度进行一次一个单项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找出了应急救援中的不足,针对不足,进行有针对的培训和补充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了矿井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为矿井抗灾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刻学习“一通三防”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学习上级对“一通三防”方面的要求和规定是落实“一通三防”管理职责,构建“一通三防”长效机制的支撑;

“无规矩不成方圆”,本年度我们根据上级下发的新标准、新规定不断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使本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我们严格按照制度内容落实“一通三防”具体工作,在通风、防火、防瓦斯、防尘的各项管理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使每位管理人员和职工都能够了解河南煤化集团和焦煤公司方面的管理规定,我们收集有关文件和制度,查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规范,编制了《方庄一矿“一通三防”各项管理制度》,并行文下发,同时将河南煤化集团和焦煤公司有关“一通三防”方面的文件汇编成册印制发放。

《方庄一矿“一通三防”各项管理制度》和《河南煤化集团和焦煤公司文件汇编》的发放,为职工提供了学习资料,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技术、管理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了特殊的作用。

后半年,上级要求,各矿井、各专业建立隐患信息库,通风专业积极响应,落实责任,指派专人负责专业隐患信息库的建立,负责收集汇总本专业各种检查中出现的隐患,针对重复出现的隐患进行落实责任,针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处罚。

同时开展专业举一反三活动,针对可控、可防的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重点针对此类隐患进行监控,时刻提醒责任单位注意防范,通过隐患信息库的建立以及举一反三的开展,有效降低了重复类隐患的出现,在本专业的隐患治理上效果显著。

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本年度我们还制定了《浅眼爆破管制制度》、《压风自救袋现场管理办法》、《炮眼加装水炮泥的管理规定》、《岩巷爆破绝缘阻燃彩带的使用制度》、《火工品现场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

并要求相关单位进行组织学习,另外对瞎炮、残炮,安全管理80条红线之中“一通三防”部分的具体条款进行了详细解释,使基层单位、职工在学习中更便于理解。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执行,在上级多次检查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重抓成本管控,提倡废旧利用,杜绝材料消耗

受国家宏观形势影响,煤炭行业效益处于较为低糜状态,我矿也深受影响。

为了将风险降至最低,保证我矿顺利度过难关。

2012年度,矿严格要求各专业、各单位认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通风专业积极响应矿要求,制定了《通风专业加强成本节约管理的措施》。

措施内容包含广泛,上至大型设备,下至办公用品,小到一针一线、大到成套系统都必须合理计划、爱惜使用,认真做好废旧利用工作。

同时要求本专业员工,要充分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做好吃苦日子的准备,坚决不能出现浪费的现象。

充分采纳一线职工的建议,深入现场对“一通三防”的主要工程施行定额管理,制定了“一通三防”专业7项主要工程定额标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定额标准使用材料,并深入现场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材料不出现浪费现象。

同时督促区队及时进行材料回收和修旧利废,降低生产成本。

六、其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矿井通风系统图实现了计算机绘制,但矿井通风系统图是表示矿井通风系统的风流线路与方向、风速、风量及阻力、通风设备和通风构筑物的总图,对于多水平开采的矿井通风系统,采用水平投影不但投影关系不清、不直观,使用也不方便,因此采用轴测投影绘制通风立体示意图,以轴测投影方式,用不按比例的“假双线法”绘制,其立体感强,使整个通风系统更加直观的反映。

为此,通风科指派专人负责,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的老师,采用轴测投影示意图,以轴测投影方式,用不按比例的“假双线法”绘制而成方庄一矿通风立体示意图,该图通风系统层次清晰、直观,其立体感强,使用更方便。

图上标注风流线路与方向、风速、风量及阻力、通风设备和通风构筑物使整个通风系统更加直观的反映,对提高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3月份通风处对我矿检查中,对我矿通风立体示意图提出了表扬。

在第三季度的检查中,局领导对“一通三防”专业的隐患排查内容进行了表扬,赞扬隐患排查内容整理合理,充分体现了排查逐头逐面、发掘潜在隐患的特性,在资料的整理以及所查隐患的整改治理方面比较到位,并极力为其他兄弟矿井推荐学习。

七、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开展通风专业技术创新

以技术创新带动生产跨越,改革创新一直是专业大力开展的项目,2012年“一通三防”组织有关单位,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针对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技术创新的单位,给予双基考核加分的奖励,并针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追加奖励,大大激发了员工技术创新的意识,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技术成果有:

1、气水分离器的推广使用

上半年压风自救装置存水的问题一直困惑着“一通三防”专业的管理人员,经过外出学习发现气水分离器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为此,我们对此设备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该设备体积小,便于安装使用。

压力调节阀与压力表,保证压风自救供气压力保持在0.3~0.7Mpa的规定范围内,管理方面一目了然。

自动排水装置是利用液体在外壳筒中沉积到一定高度后,将筒内的浮筒浮起后将排水水阀打开,利用有压空气将液体排出。

该气水分离器的设计自动化程度较高,另外,不需要更换过滤器中的干燥材料。

这样可以节省一部分材料费用,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对于长期工作后的气水分离器,内部会有一些附着物,可将该分离器拆下来用热水或煤油清洗后,在重新装上即可使用,较为方便。

经了解后我们及时制定方案,编制计划,购进一批气水分离器安装到井下每一组压风自救上面,存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2、全断面防尘水幕改造

矿井原来使用的防尘水幕为圆式,此种水幕在封闭全断面效果上缺陷不足,在日常维护方面也存在诸多弊端,为此我们派专人进行专项研究,并设计了新式的防尘水幕,新水幕的优点解决了井下采掘工作面煤尘大的问题,从而保证了巷道内空气的清洁性。

另外,交叉喷头更好地雾化,全断面设计保证了巷道内的煤尘不会漏过喷雾装置。

合理的规划布置了防尘装置的具体安装地点,使得整体防尘降尘系统更加科学有效。

八、存在的问题及2013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2012年存在问题

1、经过2012年的全年改造,目前矿井通风系统较为可靠,但局部地点仍需进行系统优化,部分主要回风巷道需要进行搬低(如四级回风巷)。

2、监测监控系统本年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个系统没较大问题,但是还存在部分小问题,下一步的工作中仍需加大维护力度,减少故障发生。

3、本年对51采区瓦斯治理方面所做工作较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其中也暴漏出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打钻期间出现多次预警和故障超限,虽为有计划超限,但整体分析还需加大监管力度。

4、目前矿井存在几处共用回风,预计2013年还会存在,技术科应合理设计排布巷道,避免不合理的通风发生。

(二)2013年主要工作计划

按照2013年瓦斯治理计划编制每月的瓦斯治理计划,及时搞好瓦斯抽采设计。

根据矿井生产系统变化及时设计、调整通风系统。

组织进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

组织进行矿井反风演习和火灾演练。

每月开展“一通三防”专项检查、排查、专业例会和瓦斯治理专题会议。

管好通风专业成本消耗。

根据区队职工素质情况进行相应的实操培训。

做好“一通三防”安全资金计划物资的投入协调和效果评价。

 

通风科

2012-12-8

地测科2012年工作总结

及2013年工作计划

今年,地测科上下团结一致,克服众多困难,努力为矿井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起到“矿山眼睛”和“地下尖兵”的作用。

地测科的工作,主要是三大块,测量和地质、防治水。

2012年主要工作如下:

一、2012年工作总结

(一)测量部分

今年上半年测量工作按照矿井生产接替需要,较好的完成各类测量工作。

1、控制测量

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重新布置了地面控制点。

老井工业广场改造后,许多控制点遭到损坏,不能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地测科全体员工经过不懈努力,加班加点,布置控制测点4个,导线控制长度0.3km。

技改井控制点同样进行了重新布置,布置控制点4个,校验近井点一组,控制距离1km。

2、井下测量

井下日常测量工作相对比较繁琐,而我矿井下巷道受地质条件影响,拐弯较多,巷道变形严重,更是增加了测量的工作量,但地测科人员较紧张,形成矛盾。

在人员紧张,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仍然较好的完成各巷道的测量任务,2012年测量导线距离14km。

3、贯通测量

由于我矿走向短,很难布置较长的工作面,造成工作面接替教频繁,贯通测量次数较多,加上通风系统优化等巷道工程,今年有41011工作面、41011改造巷、41011上风道改造巷、41011进风巷、三级南翼回风巷、41072工作面以及其他修理贯通等,累计贯通导线距离4.8km。

(二)地质、防治水部分

1、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和《河南煤化地测防治水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开展各类地质工作,主要完成三级南翼回风巷钻探工作、41011上风道改造巷超前探工作。

2、建立地面沉降观测站

为保障及时掌握回采对地表的影响程度,在地面布置观测点54个,用于监测地表的沉降程度,收集相关资料,为安全、合理、科学的对煤炭资源进行开发,同时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提供数据。

3、施工放水孔

为保障矿井安全的进行采掘活动,先后在四级、三级施工疏放钻孔8个,总进尺280m左右。

其中,三级疏放效果明显,有三个钻孔疏总放水量在6m3/min以上,有力的保障了41011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和其他采掘活动的进行。

(三)其他工作

1、储量管理

经过不懈努力,2011年度储量核查报告顺利通过省国土厅的批准,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和支持。

2、职工培训

先后多次为钻探队等相关人员进行防治水专项技术课,提高防治水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月份,在《河南煤化防治水管理办法》下发之后,随即组织全矿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组织考试,做到即使传达,即使学习,及时掌握,及时运用的效果。

3、为有力的提高矿井的整体抗灾能力,先后组织编制了防淹井预案,并组织学习,考试。

随后于5月份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