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261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遍四步法.doc

“三遍四步法”

  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强调:

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

脑袋里要装着问题:

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

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步:

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关于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么什么是关键呢?

有几个技巧:

  1.首尾句原则:

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

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

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

  2.关联词原则:

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

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

再比如,因果关系中,强调的原因的情况比较多见。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然而、同时、于是、其实、还”

  3.常见词原则:

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

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

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

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这些词保持足够的敏感性。

我们既要有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材料的敏锐性。

  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等等

  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分析、强调、指出、认为等等。

  第二步:

总结段落大意

  这个工作不需要浪费太多时间,需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

我们没有必要对每一段材料的段落大意都进行仔细推敲,只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对其进行简单标注几个关键词即可:

比如可标注“原因”、“措施”等等。

这样做,既准确,又节约时间。

  第三步:

分门别类

  这一步很重要,千万不敢小觑。

要按照问题表现、问题原因、问题对策三大类将材料进行划分。

这个分类的过程也是我们整理思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整个材料有个总体的把握。

  分类原则(重点)

  横向:

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正面和负面/成绩和问题/问题的原因:

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

  纵向:

问题的表现/原因/措施:

  多层次的分门别类

  第四步:

概括主要内容(重点)

  这里又一个八股模式,或称万能模式,简称四句话。

  1.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

  2.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3.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何以如此呢?

/原因何在?

(注意设问句的使用)

  4.党和政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防治应该是多方面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大多数时侯没有这一部分)

申论具体措施和万能句式:

一、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对。

进行严厉的

2、制裁和出发,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3、激励制度

4、利益相关制度

5、分工制度

6、规则制度

7、惩罚制度

8、决策制度:

包括社情民意反应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二、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1、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2、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3、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4、把。

纳入议事日程

5、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

问题的来龙去脉。

6、增强。

的意识

7、倡导。

的理念

三、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1、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应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2、预防应急机制和保障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

3、组织机制,协调机制:

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4、形成信息反馈机制

5、组织专家制定。

领域的实施细则。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

的认识。

2、舆论关注

3、实行典型示范

4、社会示范

5、在全社会营造关于。

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

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工作人员,人民群众的。

素质

六、增加投入,依靠科技

1、在。

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2、增加对。

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3、依靠。

技术,解决。

问题

七、加强监督,全面落实

1、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

2、媒体监督,或舆论监督

3、领导或上级监督

4、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5、加大整顿力度

6、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7、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8、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9、对于一切忽视。

违反。

的行为,要大胆揭露,公开曝光,

10、把。

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11、十六大提出:

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八、采取经济、价格杠杆

九、当事主体加强行业自律和行风道德建设

十、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1、总结。

的经验教训

2、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验。

第一段,是总的概括,现状喜忧参半,趋势风险机遇并存,产生重大或者深刻的影响。

第二段,从正面看肯定它的积极作用,

第三段,从负面看产生什么消极作用。

各位考生是否可以考虑这里面具有参考价值呢?

这是二从化的模式。

从大的写作思路上说,申论论证必须包括三个部分:

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引论是文章的开头,是引用材料提出论点的部分;本论是文章的主体,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部分;结论是文章的结尾,呼应论点,得出结论,并上升到政策和理论的高度。

从具体的段落、层次安排上说,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就是申论论证五段论:

引、申、议、策、合。

引:

开头第一段,引用给定资料中的典型材料或有关理论材料,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申:

在第一段的结尾,或者单独第二段,用一句话申明自己的论点。

议:

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策:

针对每一条原因分析,提出对策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论证。

每条对策最好单成一段。

这部分还有一个调节、符合规定字数要求的重要功能。

如果你的文章字数不足,就可以在这部分里加大论述力度,确保字数符合要求。

合:

文章的结尾呼应论点,得出结论,并上升到政策和理论的高度。

这个“五段论”虽然简单,但是实践证明它非常好用,而且也比较容易掌握。

在具体作答的时候,考生可以直接套用这个段落结构。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结构不合理的毛病,还可以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

下面是一篇按照“引、申、议、策、合”五段论结构组织的申论论证范文,供大家参考: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大标题就是论点)

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教训还在总结,又闻河北唐山刘官屯矿难,再传河南寺沟煤矿透水事故;吉林辽源医院大火刚灭不久,广东中山酒吧火灾接踵而来;震惊全国的松花江水污染仍在处理,广东北江又出现令人惊忧的污染事件。

(引:

开头引用概括事实的材料)血淋淋的矿难、逝者家属的悲痛、城市大停水的不便、火烧医院的惨烈,屡屡敲击着我们紧绷的神经,同时也在警醒我们(分析过渡):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刻不容缓。

(申:

段尾引申出论点)

重特大事故频发,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过渡句)

首先,中央政令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是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为了遏制事故频发势头,中央出台了许多法律、政令。

然而,一方面是国务院三令五申,另一方面却是有关主管部门的官僚主义,仅仅停留在发发文件、开开会议上,企业自然更是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议:

分析问题原因1)

其次,政府部门执法不严格、监管不扎实、责任不到位,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矿无证开采,常年超产,有些非法矿山甚至在监管人员“鼻子底下”开采。

“知道不知道?

知道为什么不管?

管,为什么不听?

”李毅中对一些执法人员的质问,可谓击中问题的要害。

官煤勾结,官员入股,权钱交易使个别监管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分析问题原因2)

再次,一些企业利欲熏心,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麻木不仁。

有的矿主为了一己之私,明知生产中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却不采取任何措施,反而鼓励工人快干多挖。

更有甚者,私自关闭报警系统。

这些矿主无疑成了矿难的帮凶。

(分析问题原因3)

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落实;不是没有监管,而是监管不到位;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这种在生产中只看到金钱看不到生命,只见物不见人的观念,与时势不符,与中央精神相逆,必须进行彻底纠正和全面清理。

(总结问题原因)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面对安全事故多发势头,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过渡句。

联系论点,过渡到提出对策)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首先必须鞭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山。

落实中央政令,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抓工作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一定要敢抓敢管,抓实抓严,维护人民的利益、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权威。

(策:

呼应论题,提出对策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和监督。

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制度,但在不少地方,制度却成了一纸空文。

制度写在了墙上,挂在了嘴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制度源于实践,凝结着血的教训。

因此,我们在忙于制定制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对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人严加惩罚,使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策:

呼应论题,提出对策2)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还必须摆正人与发展的关系。

发展需要速度,但人民更需要安全。

领导的政绩、企业的利润等与人的生命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作为官员必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企业绝不能忽视安全,唯利是图,本末倒置。

(策:

呼应论题,提出对策3)

总之,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和谐。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呼应论题),是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