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468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docx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电子书中医部分中药学

第三篇中药学

中药的性能

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执业2001);如紫苏能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归肺脾经(助理2001/2003),蝉蜕能治疗风热感冒、急慢惊风,归肺肝经(助理2000)。

升降浮沉:

药性升浮一般主上行向外,多为具有升阳、开窍、祛风、散寒、解表、透疹、涌吐等功效的中药(执业2005);药性沉降一般主下行向内,多为具有潜阳、平喘、利水、止呕、通便、清热、利尿、安神、熄风、消积、补虚、止血、敛汗等功效的中药(助理2006)。

中药的配伍

中药配伍的内容

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中药配伍使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助理2001/2003)。

相畏即一种中药的毒烈之性或不良反应能被另一种中药减轻或消除(执业2006)。

如生半夏的毒烈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谓生半夏畏生姜(执业2001)。

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如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助理2002/2004)。

中药的用药禁忌

十八反的内容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瓜蒌壳、瓜蒌仁、瓜蒌根)、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执业2001/2002/2003,助理2002/2004)。

十九畏的内容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子(执业2002/2003/2004/2006)。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包煎有毛,易刺激咽喉的中药,如旋覆花、辛夷(执业2004/2005),再如气腥臭、易碎之五灵脂(执业2005)。

解表药

解表药的功效和应用:

解表药多具有辛味(执业2002/2004)。

麻黄--发汗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止咳平喘:

用于多种喘咳:

用于风寒外束之喘咳;用于热邪壅肺之喘咳;用于寒饮内停之喘咳;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兼表证者(执业2001/2005,助理2002/2004)。

桂枝--发汗解表:

用于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

本品发汗力缓,无论表有汗,还是表实无汗皆可应用;温经通阳:

用于风寒湿痹证;用于心阳虚之心动悸、脉结代;用于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少腹痛等;用于胸痹;用于中焦虚寒之腹痛(执业2005/2006,助理2001/2003)。

紫苏--辛、温。

归肺、脾经(助理2001/2003/2005/2006)。

荆芥--祛风解表:

用于外感表证。

本品药性平和,微温不烈,故风寒、风热表证皆可应用;透疹止痒:

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疗疮:

用于疮疡初起兼表证;止血(炒炭):

用于各种出血证(助理2002/2004)。

白芷--擅治阳明经头痛(助理2005)。

并能够燥湿止带(执业2002/2003/2004)。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夏季乘凉,过食生冷,外感风寒内伤暑湿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呕吐、腹泻等;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执业2001/2002/2004)。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用于风寒头痛、鼻渊头痛;风湿痹痛(助理2001/2003)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1/2003)。

薄荷--疏散风热:

用于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清利头目利咽:

用于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透疹解毒:

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疏肝解郁:

用于肝郁气滞之胸闷胁痛。

(执业2005/2006,助理2002/2004)。

蝉蜕--归肺、肝经(执业2001,助理2000)。

牛蒡子--疏散风热:

用于风热表证;解毒透疹:

用于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等证;利咽消肿:

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咽喉肿痛;用于痈疮肿毒、痄腮喉痹。

(执业2002/2004,助理2000)。

葛根--发表解肌: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痛(执业2002/2003/2004);葛根退热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助理2005)。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用于外感风热之头昏头痛及偏头痛;用于风热上扰之目昏或目赤肿痛、多泪;祛风湿: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

(执业2000、助理2001/2003)。

清热药

清热药的功效和应用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执业2002/2004)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用于气分实热证,身热、口渴、汗出、脉洪大;用于气血两燔之发斑发疹;用于肺热喘咳痰稠、发热、气喘;用于胃火牙痛、头痛;收湿敛疮(煅):

用于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湿疹。

煅石膏研末外用(执业2001,助理2005)。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执2002/2003/2004);清热泻火:

用于气分实热证,身热、口渴、汗出、脉洪大;用于肺热喘咳;滋阴润燥:

用于阴虚燥咳;用于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证;用于消渴症(助理2001/2003)。

栀子--泻火除烦:

用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高热等证。

本品善泻三焦之火,尤善清心火,为治热病烦闷之要药;清热利湿:

用于湿热黄疸;凉血解毒:

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消肿止痛:

用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执业2000/2006,助理2000)。

夏枯草--清肝火:

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用于肝阴不足之目珠疼痛;散郁结:

用于痰火郁结之瘿瘤瘰疬(执业2000,助理2000)。

芦根--清热生津:

用于热病伤津之烦热口渴;用于肺热咳嗽及肺痈咳吐脓痰;除烦止呕:

用于胃热呕吐;利尿,用于热淋涩痛(执业2000/2001/2005,助理2000/2002)。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所致湿温、黄疸、泄痢、热淋等各种病证。

本品善清中上焦湿热,尤善清上焦肺火;泻火解毒用于肺热咳嗽;用于热病烦渴、面赤便秘;用于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用于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清热安胎用于胎热不安(助理2002/2004/2006)。

黄芩、黄连与黄柏的不同点:

黄芩长于清上焦湿热而泻肺火,用于肺热咳嗽,还具有止血,清热安胎作用,用于血热出血及胎热胎动不安;黄连长于清中焦湿热而泻胃火,用于湿热泻痢,还具有清心除烦止呕作用,用于胃热呕吐及热病心烦;黄柏长于清下焦湿热而泻肾火,用于湿热下注之带下、湿热淋、足膝肿痛等证,还具有退虚热作用,用于阴虚发热(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6)。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而微恶寒者;热入营血证;痈肿疔疮、肠痈、肺痈;热毒血痢(助理2002/2004)。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用于热入营血之发斑、神昏、壮热、烦躁等证;用于血热毒盛之丹毒、痄腮、喉痹、口疮、咽喉肿痛、痈疮肿毒等证(助理2002/2004)。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用于肺痈咳吐脓血。

为治肺痈之要药;用于肺热咳嗽;用于热毒疮疡;利尿通淋:

用于湿热淋证(助理2002/2004)。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用于咽喉肿痛;用于痰盛之喘咳(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2/2004)。

贯众--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温毒发斑;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出血;杀虫,用于治疗虫疾(执业2002/2004,助理2000)。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执业2000,助理2001/2003)。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性味归经:

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执业2003);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尿血、出血(执业2003)。

玄参--清热凉血:

用于邪热入营之身热夜甚,心烦口渴;用于热陷心包之神昏谵语;用于温病气血两燔之发斑、发疹;养阴生津:

用于热病伤阴之口渴便秘;用于消渴证;用于痨嗽咳血、骨蒸痨热;解毒散结:

用于痈疮肿毒、瘰疬痰核、脱疽、咽喉肿痛等证(执业2005,助理2001/2002/2003/2004)。

泻下药

攻下药

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助理2002)。

泻下攻积:

大黄苦寒沉降,有较好的泻下作用,用于肠道积滞,大便秘结,为治积滞便秘的要药,尤以热结便秘为宜。

用于热结便秘;用于冷积便秘;用于湿热痢疾初起;用于食积腹痛,泻而不爽;清热泻火:

用于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牙龈肿痛;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解毒:

用于痈疮肿毒;用于肠痈腹痛;用于水火烫伤;活血化瘀:

用于瘀血之产后腹痛、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等证;清热燥湿:

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淋证(执业2000,助理2001/2003)。

芒硝--泻下软坚:

用于热结便秘;清热:

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用于目赤肿痛;用于乳痈初起(可回乳)(助理2005)。

攻下药比较:

大黄泻下用生,止血用大黄炭(助理2005);芦荟不入汤剂,入丸散服,具有泻下,清肝,杀虫功效(执业2005)。

润下药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用于肠燥便秘、水肿、脚气水肿(执业2000/2001)。

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胸水、腹水;消肿散结,用于痈疮肿毒,风痰癫痫(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2/2004)。

甘遂巴豆:

甘遂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

内服醋制用,以减低毒性,生品只供外用(助理2002);巴豆入丸散,多制成霜剂,以减低毒性(助理2005/2006)。

祛风湿药

独活--祛风湿,止痹痛:

用于风寒湿痹证。

性善下行,主入足少阴肾经,故尤宜治下半身的风湿痹痛;解表:

用于风寒挟湿的表证(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2/2004/2005)。

木瓜--舒筋活络:

用于风湿痹证、筋脉拘急、脚气肿痛。

本品味酸入肝经,益筋和血,善于舒筋活络,尤治筋脉拘急,为治筋脉拘急之要药;化湿和胃:

用于吐泻转筋(助理2001/2003)。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治游走性关节疼痛尤为适宜;治骨哽:

用于诸骨哽咽(执业2006,助理2005)。

防己--祛风湿止痹痛,用于风湿痹证。

本品性寒,尤适用于湿热痹证;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痰饮(助理2002/2004)。

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

用于风湿痹证,筋脉拘急。

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软,下肢痿弱,小儿行迟;利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执业2002/2003/2004)。

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执业2006,助理2001/2002/2003)。

桑寄生与五加皮性能功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二者均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用于风湿痹证,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执业2006);不同点:

桑寄生兼具安胎功效,用于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五加皮兼具利水作用,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执业2000)。

化湿药

化湿药的功效和应用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

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执业2001/2005)。

藿香--化湿;解暑;止呕(执业2000/2005)。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安胎(执业2002/2003/2004)。

豆蔻--入汤剂宜后下(助理2002/2004)。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的功效和应用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用于下焦湿热(执业2002/2003/2004)。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用于肺痈、肠痈(助理2001/2002/2003/2004/2005)。

车前子--利尿通淋;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助理2002/2004/2006)。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执业2000/2006)。

温里药

温里药的功效和应用

附子--回阳救逆:

用于亡阳证,四肢逆冷、脉微欲绝。

为回阳救逆之要药;补火助阳:

用于肾阳虚证,命门火衰,而见畏寒肢冷,阳痿尿频;用于脾阳虚证,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用于心阳衰弱,气短乏力、胸痹心痛;用于脾肾阳虚之水肿;散寒止痛:

用于寒湿痹痛(执业2000,助理2005)。

肉桂--补火助阳: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用于脾肾阳衰;用于下元虚冷,虚阳上浮,用以引火归元;散寒止痛:

用于脘腹冷痛、寒湿痹痛、腰痛;用于血分有寒之瘀滞经闭、痛经;温通经脉:

用于阴疽,痈肿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敛(执业2005,助理2000/2005/2006)。

吴茱萸--散寒止痛:

用于脘腹冷痛、疝痛、头痛;用于脾肾虚寒之久泻、五更泻;疏肝下气、用于呕吐吞酸;燥湿:

用于寒湿脚气疼痛(执业2001/2002/2003/2004/2006,助理2005)。

理气药

理气药的功效和应用

木香--行气,调中,止痛:

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食欲不振、食积不化、脘腹胀痛、肠鸣泄泻;食少吐泻:

泻痢腹痛、里急后重;用于脾运失常导致肝失疏泄,胁肋胀痛、口苦苔黄、黄疸(执业2003、助理2005)。

香附--疏肝理气:

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作痛、脘腹胀痛、疝痛;调经止痛: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助理2001/2005)。

薤白--通阳散结:

用于寒痰湿浊凝滞之胸痹证;行气导滞:

用于胃肠气滞,泻痢后重(执业2005/2006)。

青皮--疏肝破气:

用于肝气郁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散结消滞:

用于食积不化证;瘕积聚,久疟痞块(执业2000/2001/2006)。

川楝子--行气止痛:

用于胁肋作痛、脘腹疼痛、疝气痛;杀虫:

用于虫积腹痛;疗癣:

用于头癣(执业2002/2004,助理2000)。

川楝子的使用注意苦寒有毒,不宜持续及过量服用(助理2001/2003)。

消食药

消食药的功效和应用

莱菔子--消食化积:

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腹痛泄泻,泻而不畅

降气化痰:

用于痰涎壅盛之气喘咳嗽(执业2000/2001)。

鸡内金--运脾消食:

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小儿疳积;固精止遗:

用于遗尿、遗精;化坚消石:

用于泌尿系结石、胆结石(助理2001/2003/2005)。

驱虫药

槟榔功效应用:

①杀虫:

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善驱猪肉绦虫,对姜片虫、钩虫、蛔虫、蛲虫均有效。

②消积,行气:

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用于泻痢后重。

③利水:

用于水肿、脚气肿痛。

还可用于疟疾(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2/2004)。

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大蓟--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咯血、衄血、尿血及崩漏;散瘀消痈:

用于疮痈肿毒(执业2002/2003/2004)。

槐花--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执业2006,助理2005)。

白茅根--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衄血、咯血、吐血、尿血;清热利尿:

用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执业2000/2001/2002/2003/2004,助理2000)。

侧柏叶--凉血止血:

血热妄行出血证;用于外伤出血;祛痰止咳:

用于咳喘痰多;外用治脱发(执业2005,助理2006)。

大蓟、小蓟均有凉血止血、消痈解毒之功效,皆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咯血、衄血、吐血、尿血、崩漏等证,以及热毒疮痈证(执业2005/2006)。

化瘀止血药

三七--化瘀止血:

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活血定痛:

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冠心病心绞痛(执业2001,助理2000/2003/2004)。

茜草--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出血证;活血祛瘀,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痹证关节疼痛(助理2003/2006)。

蒲黄--收涩止血:

用于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行血祛瘀:

用于心腹疼痛、产后瘀痛、痛经;利尿:

用于血淋涩痛(助理2001/2003)。

蒲黄的用法:

3~10g,包煎;外用适量(助理2002/2004)。

收敛止血药

仙鹤草--功效:

收敛止血,止痢,杀虫(执业2002/2003/2004)。

温经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活血止痛药

川芎功效应用:

①活血行气:

用于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痛、胁肋胀痛、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

②祛风止痛:

用于各种头痛。

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

用于风湿痹痛(执业2000/2001,助理2000/2002/2004)。

郁金功效应用:

①活血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血瘀之胸腹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瘕等病证。

②行气解郁,凉血清心:

用于胸脘痞闷、神志不清;癫痫、癫狂;吐血、衄血、尿血等证。

③利胆退黄:

用于黄疸、胆石症(执业2001/2006,助理2005)。

活血调经药

丹参--活血祛瘀:

用于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心腹疼痛;瘕积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凉血消痈:

用于疮疡肿毒;养血安神:

用于高热、神昏谵语、发斑等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证;本品能祛瘀血而新血再生,能补益心血,故古人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称(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6)。

益母草--活血祛瘀:

用于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等

利水退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助理2001/2003/2006)。

⏹牛膝--活血祛瘀:

用于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等证;补肝肾,强筋骨:

用于腰膝酸痛;足膝痿软;引血下行:

用于胃口舌生疮、齿痛;吐血、衄血;头痛、眩晕;利尿通淋:

用于淋证、尿血、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执业2000助理2001/2003)。

骨碎补功效: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助理2001/2002/2003)。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半夏--燥湿化痰:

用于湿痰、寒痰证;降逆止呕:

用于胃寒呕吐、胃热呕吐、妊娠呕吐等各种呕吐,尤适胃寒呕吐;消痞散结:

用于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等病;外用消肿止痛:

外用生半夏研末治疗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等(助理2001/2003)。

旋覆花--消痰行水:

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饮蓄结之胸膈痞满;降气止呕:

用于噫气、呕吐(执业2002/2004、助理2006)。

白芥子--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执业2001/2002/2003/2004,助理2006)。

清化热痰药

桔梗--开宣肺气:

用于肺气不宣之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咳痰不爽、咽喉肿痛失音等证;祛痰排脓:

用于肺痈咳吐脓痰(执业2000/2005、助理2005)。

竹茹--清化热痰:

用于痰热咳嗽及痰火内扰之心烦不寐;除烦止呕:

用于胃热呕吐(执业2005、助理2001/2003/2004)。

止咳平喘药

百部--润肺止咳:

无论内伤、外感、久咳、新咳均可应用,多用于治疗肺痨咳嗽;灭虱杀虫:

用于蛲虫、阴道滴虫、头虱、体虱等(执业2002/2003/2004)。

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

磁石--镇静安神:

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头晕头痛、癫痫等;平肝潜阳:

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聪耳明目:

用于耳鸣、耳聋、目暗昏花;纳气定喘:

用于肾不纳气之虚喘(助理2001/2002/2003/2004)。

琥珀--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执业2005/2006)。

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养心安神:

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悸、失眠、怔忡等;敛汗:

用于自汗、盗汗(执业2002/2004/2005、助理2005)。

远志--宁心安神:

用于心神不宁、惊悸、失眠、健忘等证;祛痰开窍:

用于痰蒙心窍之癫狂、神志恍惚、惊痫、痰多咳嗽;消痈肿:

用于痈疽肿毒(执业2000/2001)。

平肝熄风药

●熄风止痉药

羚羊角--平肝熄风:

用于头晕目眩;惊痫、抽搐。

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清肝明目:

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清热解毒:

用于温热病之壮热神昏、热毒发斑(执业2001/2005)。

天麻--熄风止痉:

用于惊痫抽搐,如小儿急惊风、小儿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平肝潜阳:

用于头痛、眩晕;头痛、眩晕;祛风通络:

用于风湿痹痛;手足不遂、肢体麻木(执业2000/2002/2004)。

地龙--清热熄风:

用于壮热惊痫、抽搐;通络:

用于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半身不遂,口眼斜;平喘:

用于痰鸣喘息;利尿:

用于小便不利、尿闭不通(助理2001/2003)。

白僵蚕--熄风止痉:

用于抽搐、惊痫;祛风止痛:

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及风疹瘙痒等;解毒散结:

用于痰核、瘰疬、丹毒等证(执业2002/2003/2004)。

开窍药

石菖蒲功效应用:

①开窍宁神:

用于湿浊蒙蔽清窍之神志昏迷等证。

本品不但具有芳香开窍、宁心安神,还兼有化湿、祛痰、辟秽作用。

②化湿和胃:

用于湿阻中焦之脘腹痞满胀痛(执业2000/2005)。

补虚药

补气药

人参--大补元气:

用于气虚欲脱证,症见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用于气脱兼亡阳证,症见气短神疲,汗出,四肢逆冷,脉微欲绝;补脾益肺:

用于倦怠乏力、食欲缺乏、上腹痞满、呕吐泄泻等;呼吸短促、行动乏力、动辄气喘、脉虚自汗等;生津止渴:

用于身热而渴、汗多、脉大无力等;口渴多汗、气虚脉弱;消渴;安神增智:

失眠多梦、惊悸健忘;此外还可经配伍治疗其他病证:

用于血虚证,与补血药同用以益气生血;用于阳痿证,与补阳药同用以益气壮阳;用于体虚外感,与解表药同用;用于里实正虚,则可配伍攻下药以扶正祛邪(助理2000/2005)。

白术--补气健脾:

用于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脘腹冷痛、大便泄泻;燥湿利水:

用于脾虚水肿;痰饮;固表止汗:

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之自汗;补气安胎:

用于脾虚气弱之胎动不安(执业2002/2003/2004/2005、助理2002/2004)。

甘草--补中益气:

用于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心动悸、脉结代;润肺止咳:

用于多种咳嗽气喘;清热解毒:

用于痈疮肿毒;咽喉肿痛;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缓急止痛:

用于四肢或脘腹挛急作痛,常配白芍;缓和药性:

用于缓和某些中药的峻烈之性及不良反应;调和诸药(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0)。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用于喘咳痰血;热病气阴两伤;津液不足(执业2000/2002/2004)。

山药--补脾止泻:

用于脾气虚证便溏或泄泻;补肺止咳:

用于肺虚或肺肾双虚之喘咳;

补肾固精缩尿止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