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579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docx

公允价值研究毕业论文

1绪论

1.1公允价值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公允价值问题近十几年来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中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热点问题。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

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

采用公允价值,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公允价值在1998年就出现在我国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但由于我国当时缺乏必要的市场环境和有力的监管,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所以公允价值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取消了。

此次新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再次采用公允价值,此举主要是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也保持了中国特色。

此次对公允价值的重新启用,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一个怎么的影响,公允价值是否可能再次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本文主要基于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继而对新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20世纪末,全球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会计学的研究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量的金融工具的引入,历史成本的计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经济社会的变动要求会计计量的基础从历史成本基础转向更相关的的价值计量基础。

公允价值的运用其意义重大,首先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其次公允价值有助于经营者预期行为与长远发展的均衡,再次公允价值有助于提高专业化水平。

但是由于我国的公允价值起步较晚,诸多理论还没有达成一致结论,又成为公允价值在会计应用的阻碍。

如何充分利用国际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具体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指导和评价我国公允价值的理论和实务,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1.2公允价值的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中鲜有采用或明确采用现值技术与公允价值概念的,这种情况与当时缺乏现值技术框架、经济发展水平低、对国际研究动态缺乏了解以及人员素质不高都有关系。

1997至2000年期间,

现值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特点是:

明确树立公允价值目标,但同时明确规定暂不采用现值。

关于暂不采用现值的原因,《企业会计准则一债

务重组》中指出两个主要原因是:

第一,成本一效益原则。

现值的确定比较复杂,其中包括诸多不确定性,信息收集成本较大;第二,我国目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会计信息提供者的能力所限。

2001年以来,现值和公允价值在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特点是:

强调真实和谨慎,明确回避公允价值计量,但现值计量相对还有增加。

几经波折,2004年7月财政部在公允价值运用上的态度发生变化,冯淑萍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讲话表明,公允价值的运用被重新提上日程。

谢诗芬(2004)指出,回避公允价值是行不通的,因为公允价值不仅仅是一个会计理论和实务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取得国际社会对我国“完

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问题。

实际上,此前不少学者早己指出,自我否认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可能性,强调我国所谓的会计环境不完善“特色”,是对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自我否定,有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后果,必须加以纠正。

2005年4月16日至17日,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会计准则专题研讨会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召开。

刘玉廷指出:

今年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主要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更深层次上,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

从中可以看出,回避公允价值将不再是我国会计理论的主流。

至此,公允价值会

计在我国的研究和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美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三十多年来一直引领世界。

1970年APB报告书

第4辑中的公允价值概念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

而FASB2006年9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一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更是代表了公允价值的最新研究成果。

IASB是公允价值研究和应用的积极推动力量,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投入,并且由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如欧盟规定所有在欧盟国家上市的公司自2005年起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澳大利亚“财务报告委员会”(FRC)宣布澳大利亚的报告主体在2005年1月1日起采纳IAS和IFRS;新西兰“会计评审委员会”要求新西兰的所有上市公司从2007年起遵

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在制定会计准则时也不同程度地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可见,IASB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所做的努力,代表了国际上在这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国外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1)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争论;

(2)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报告;(3)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

1.3本文内容及方法

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来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其中主要是回顾了公允价值在国内的运用;阐述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知识,从公允价值兴起的背景,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合理确定与估计,优缺点以及同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其中主要是跟历史成本相比的优缺点,国家重新起用公允价值的动因分析,适用范围等方面来写的;介绍了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五个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影响分析,最后主要对公

允价值如何在会计准则中得到比较好的运用提出了一点建议,以及对未来公允价

值运用的展望。

1.4本文的创新点

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的适用和与具体情况相结合,还有一段差距,会计学界对新会计准则的各种评论比较多,尤其

是对公允价值方面的阐述尤为多,本文就是从公允价值这个着眼点出发,对五个主要运用公允价值比较多的准则进行分析从相关准则颁布的背景,准则中相关的

规定可能会对运用准则的公司产生莫大的影响,以及相关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点就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可能会对准则以后的改进起到一点借鉴的作用。

其次,文中对几个概念进行了区别。

新准则把现值作为一个计量属性,本文的观点认为这一个做法不是很恰当,现值只是用于取得公允价值的一个技术手段,不能把它称之为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跟历史成本的主要区别在与计量试点上的不同。

2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

2.1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及定义

说到公允价值,我们就该清楚什么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

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清偿的成交价格。

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在实务中,通常由资产评估机构对被并企业的净资产进行评估。

以上是对公允价值的简单定义,在传统的会计计量之中,历史成本一直居于主导的地位,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的计量不断受到冲击。

通货的膨胀与物价剧烈的变动使历史成本难以真实的反映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时就有一些会计学家开始关注币值的稳定,但是一些会计学者的主张并没有得到重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多数西方世界的国家的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都接近或达到了两位数之多,在如此的经济环境下,历史成本又一次遭到了极大的诟病,美国会计学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都建议应该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得出以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告的补充报告。

但当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有人开始考虑采用现时成本会计,这就意味着改变原来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基础的传统模式。

这时的现时成本可以指现时价格也可以指现时重置成本。

有一些新兴事物的出现,如人力资源,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尤其是后者,可以说是公允价值产生的直接导火索。

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对传统计量属性的巨大的冲击。

这些都有助于公允价值的产生。

在公允价值的定义中,我们要注意公允价值与现值的区别。

首先要明确一点:

现值并不是一种计量属性,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当作一项会计的计量属性原是SFACNo.5的提法,SFACNo.7则明确否认未来现金流量的

现值是一种计量属性。

“因为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必须可用于交易或事项初始确认时的计量(初始计量),而现值则不可能。

现值总是将未来的价值考虑货币的时间因素折算为现在的价值。

所以,初始计量不存在什么现值问题,但是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技术却可以寻求无法观察到,直接由市场决定的一

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2.2公允价值的优缺点分析

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

公允价值能够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

当价格上涨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中,除货币性项目外,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都会被低估,这种报表不能揭示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对决策可能不相关。

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其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2.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企业利润的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进行的,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而成本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

这样因为收入和费用计量属性不同造成的价差,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成果,所以对于收入和成本、费用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科学合理。

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符合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通常是指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

如果采用历史成本法,收入按公允价值计量,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虽然计量单位都用货币计量,但计量属性存在差异。

为了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就要求会计核算中推行公允价值计量,这样更能体现会计的相关性、稳健性等原则的要求。

当然,公允价值也存在其不足之处,也就是其局限性。

首先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没办法保证,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够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其具有

不确定的特点,变动性的特点,因此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二是关联的交易价格影响了价格的的公允性,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进行资产交换时。

运用公允价值还存在着实际操作的问题,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般都不容易确定,目前采用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实际上只能是接近公允价值的计量,尤其是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公平市价的情况下,需要运用通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来探求公允价值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的交易只能来源于双方的协商,公允价值的程度就有待提高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可能会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的

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波动,甚至

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最后还存在公允价值与新会计会计准则中的磨合与协调问题,计量成本等问题。

2.3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其范围

虽然我国在新准则中部分的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但是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是十分谨慎的。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审慎的改进。

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基本准则中也强调,企业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只有在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

“并可靠计量”时才能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目前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另外,在各项使用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中,也严格限制了使用条件。

比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提出两个前提条件,即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

这些限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公允价值的“公允”表达,同时也可以有效遏制企业的利润操纵。

2.4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是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关键。

财务会计主要是以定期编报会计报表的形式,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

会计计量是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经济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

计量属性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

具体到会计要素,就是指资产(负

债)、收入(费用)等要素可以用货币进行量化表述的方面,FASB在第7号概念

公告中“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与计量”中,列举了5种可能的计量属性,它们是:

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清偿)净值;公允价值。

现将其他四种计量属性分别与公允价值进行一个比较分析:

(1)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也称为原始成本,是指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

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成为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

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尊为唯一公认的计量属性,即使在公允价值比较盛行的今天,还是动摇不了它的主导地位。

它之所以在财务会计中受到普遍推崇与应用,是由于历史成本主要具有两个主要优点:

第一个优点就是可靠性;第二个优点就是,凡按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只要企业继续持有,它可以不必随市场变动而改变,即不必在后续每个会计期间进行新起点计量,勿须确认由此产生的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这将大大节约交易成本。

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和公允价值相比有其自身的一些局限:

1历史成本属于过去时态,只能用于初始计量并供以后各期进行摊销和分配,不存在后续计量问题;公允价值并未强调时态,既可用于初始计量,也可用于后续时期的重新计量;

2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为前提并从企业投入价值角度所进行的计量,而公允价值既可以基于实际交易也可以是假定的,并不要求站在企业角度来区分投入或产出,而是站在市场的角度采用公平成交价来计量;

3即使是一项在交易日取得的资产,如果资产不是在熟悉情况和自愿双方的公平交易中取得,则历史成本金额也不一定是公允的价格金额。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的联系为: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其实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计量属性,

在某种条件下,历史成本也可以是公允价值,只是历史成本所表示的公允价值是一个过去的公允价值,是初始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

这样,我们就可以按时间顺序将公允价值分成两部分:

面向过去的公允价值和面向现在与未来的公允价值。

前者就是指历史成本,而后者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允价值,我们可以称这部分为狭义的公允价值。

而这两部分的和则可以说是广义的公允价值,所以,广义的

公允价值就是包括了历史成本的公允价值。

两者的最大的区别在于:

历史成本只需要做初始计量,以后不需要或者只需要较少的后续计量(例如资产计提折旧,减值准备等),而公允价值则既需要做初始计量,也需要不断进行后续的计量。

(2)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

1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前者强调站在某企业主体角度的投入价值,而后者强调站在独立于企业主体的市场角度的市场价值(对于买方而言是投入价值,对于卖方而言是产出价值)。

对于产成品等企业自制资产而言,其现行成本一般要低于公允价值,因为后者往往还包括了卖方的利润,对于从市场上刚刚购入的新资产而言,两者金额可能相等,当然,前提仍为该资产是在熟悉情况和自愿双方的公平交易中取得。

2现行市价与公允价值在内涵上最为接近,它们的区别体现在:

第一,前者并不强调市价的“公允性”,即对交易的市场是否公开、活跃无特定要求,后者则

强调市价的“公允性”;第二,前者完全依赖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故难于对无形资产、专用设备或厂房等无现行市价的资产进行恰当计量,而当不能得到可观察的市场价格时,后者还可基于可得到的最佳信息进行估计确定。

3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区别是:

第一,前者是扣除了预计变现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后的净值,后者通常不考虑直接成本;第二,对于一项还需要进一步加工的资产而言(如准备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前者要求以产品预期完工后出售所得的现金流入扣除加工成本及销售费用后的净额来计量,后者则直接指该原材料本身的公允价值;第三,前者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以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公允价值显然不会如此。

从前述的定义及其与其他计量属性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

公允价值概念主

要倡导的是会计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的计量上要使交易的双方做到公平与公认,强调计量的真实与公允。

但是公允价值它是一种复合的计量属性,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主要有:

历史成本(历史收入)、现行市价、现行成本、短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可变现净值等。

也就是说,选择上述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可能是公允的。

当然,为了与历史成本相对立,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允价值是指不包括历史成本的公允价值。

2.5公允价值容易成为利润操纵工具的根源分析

公允价值是在存在活跃市场交易的情况下,基于交易而产生的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然而,在各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的实际应用却大大超出了交易范围,它不仅仅适用于初始计量,还适用于后续新起点计量,而后续新起点计量大多是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进行的。

某些时候,资产或负

债即便是有交换并形成了一个交换价格,也不一定存在着活跃的市场和可观察的市场价格,而是基于交换双方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评价,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其代表有成本累计值、有效清偿价值、在用价值以及特定主体价值等。

这些计量基础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加入了非市场的评价。

另外,公允价值的核心(也是公允价值运用的难点)现值技术,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

可见,公允价值就其目的来说,本应是寻求一种客观的价值(即使用价值),然而客观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才能实现,而且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应用也考虑并认可了交易方或评价主体主观判断的影响。

所以,公允

价值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效用价值,而这正是公允价值造成资本市场混乱以及在应用中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

2.6公允价值在我国重新使用的动因分析

在我国,公允价值首次出现是在1998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

其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

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实际上,除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投资外,应用公允价值的准则还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租赁。

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或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要转移的价值。

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更具相关性。

可以说,当时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是客观的。

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我国并在会计准则中应用,对使我国会计准则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会计协调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要素市场不成熟,缺乏活跃的市场,加之监督机制不健全,公允价值往往难以获得,导致企业在运用这些会计准则时随意性大。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及投资准则中应用以后,出现了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

例如通过非货币性交易以劣质资产换入优质资产;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从而增加收益。

因此,为了防止对公允价值的滥用和人为操纵利润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2001年财政部重新修订了具体会计准则,减少了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

但是2006年的新准则又再次启用公允价值,其动因何在,我们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理论基础一决策有用观

谢诗芬教授在她的《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前沿问题》一书中曾把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概括为十大理论基础:

符合经济收益概念,符合全面收益概念,符合现金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符合现代会计的目标,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符合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符合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符合价值和现值计量理念,符合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符合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

(二)运用公允价值的现实基础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2003年中央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由初创转向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

另外,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强化公司治理,提高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证监会推进股权分置试点,颁布了大量监管规章,加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

财政部加大了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并且制定了相关法规加大企业会计人员以及审计师的相关责任。

这些都有助于公允价值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土壤。

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会计国际化的必然的要求,在会计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能与发达国家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偏离太远,与会计准则国际惯例缺乏可比性将阻碍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交融。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发达国家设置

种种壁垒阻挠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且诉诸各种反倾销诉讼,中国遭受了大量经济损失。

例如,2004年欧盟在评估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时,就设立了独立于双边协定和WTO规则之外的条款:

必须建立一个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账目清楚的会计记录,该会计记录应当由独立的机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审计。

这些

都是促动我国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最直接外部动力。

基于中国改革开

放的客观现实和国际会计协调的大趋势,努力使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靠近,是对中国当前发展市场经济和融入国际经济生活这一现实的基本认同。

美国

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多的用了公允价值作为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属性,中国再次提倡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必然选择。

公允价值的运用,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来中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给会计理论与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这些新会计业务的不断涌现是推动公允价值应用的直接动力。

比如形式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等,只有公允价值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了动力,沪深两地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新的《证券法》,《公司法》的颁布都会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健康完善,这无疑会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注入无限的活力。

为了避免出现公允价值被再次滥用于操纵利润,财政部在新准则制定中对其做好了预防措施,严格规范了公允价值运用的前提条件,无例外地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的条件下才可确认。

之所以选择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中使用公允价值,主要是考虑到这些领域的公允价值容易取得,能够可靠计量,主观判断少。

3公允价值的应用分析

3.1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研究

投资性房地产只是房地产业的一个部分,主要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主要包括: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已出租的建筑物,从而把为生产商品,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