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600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热点聚焦练7.docx

《金版教程》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热点聚焦练7

热点聚焦练7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

物质循环专题集训

对应学生用书P3771.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B2=A×(10%~20%)

B.A=F+B1+C1+D1+E1

C.A-(B1+B3)=C1+C2+C3

D.C3=B2×(80%~90%)

解析:

由于B2=C1+C2+C3,C2=B2×(10%~20%),所以C3

从长时间考虑,进入生态系统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即A=F+B1+C1+D1+E1。

答案:

D

2.[2015·汉中模拟]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b+d  B.a>b+d

C.a<b+dD.a<c+d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

所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之和小于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

答案:

B

3.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

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A.0.05% B.0.5%

C.0.25%D.0.025%

解析:

据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知,鹰增重1kg需要小鸟5kg,需要昆虫(5/0.25)×2=40(kg),需要绿色植物400kg,因此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1/400=0.25%。

答案:

C

4.下列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解析:

A项中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处在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因此容易成为濒危物种,符合题意;蓝藻爆发是因为水体中含有大量的N、P等元素,有利于蓝藻的生长,不涉及能量流动,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牛、羊等属于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较多,因此成本低,产量高,符合题意;D项中蓝鲸以浮游动物为食,能量便由浮游动物流向了蓝鲸,符合题意。

答案:

B

5.[2015·西安模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则在该食物网中,当绿色植物能量增加G千焦时,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多增加(  )

A.6G/125千焦B.3G/125千焦

C.G/50千焦D.G/550千焦

解析:

题中共有两条食物链:

①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②绿色植物→蝉→黄雀。

题目中要求计算黄雀获得能量最多增加多少,则应按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

设黄雀增加能量X千焦,1/4来自食物链①,则需消耗植物=X×1/4÷20%÷20%÷20%=(125/4)X;另外3/4来自食物链②,则需消耗植物=X×3/4÷20%÷20%=(75/4)X;则两条食物链共消耗G=(125/4)X+(75/4)X,则X=G/50(千焦)。

答案:

C

6.如图是某湖泊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之间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

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生物不一定位于一条食物链上,这一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能量金字塔是依据单位时间内不同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绘制而成的,A、C正确。

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取的能量越少,D正确。

营养级是指食物网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而不是一条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B错误。

答案:

B

7.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  )

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

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

C.不可以,因为食物中大部分能量都丢失了

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

解析:

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使用,且流动过程中部分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

C

8.[2015·南京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d、e都是消费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

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从生产者传给分解者和消费者。

答案:

B

9.[2015·聊城模拟]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b、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a、b、c都有可能是细菌

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解析:

a曲线代表的生物24小时均放出CO2,无CO2的吸收,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b曲线在光照条件下可吸收CO2,代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c曲线有CO2的净吸收,且不受光照的影响,代表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

答案:

D

10.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解析:

消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或草食性鱼类,即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

D

11.[2015·银川模拟]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①⑥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图示的碳循环路径缺少Ⅱ、Ⅲ直接到Ⅰ的途径

解析:

A项,食物链中不含分解者Ⅳ;B项,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①;C项,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答案:

D

12.大气中CO2量的变化与碳循环有关。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

B.大气中CO2量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

C.食物链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D.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解析:

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合成自身的有机物,故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A正确;大气中CO2量的增加主要与化学燃料的燃烧有关,B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D正确。

答案:

B

13.[2015·菏泽模拟]如图(a)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b)为其中四种鱼(甲、乙、丙、丁)的营养结构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a)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________,图(b)中的生物对应图(a)中的哪些成分?

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a)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

(3)科研人员对该池塘由浮游藻类、甲和丁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

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

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意在考查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据图(a)中碳循环过程分析,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图(b)中生产者及消费者对应图(a)中D、B。

(2)图(a)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含碳有机物。

(3)据表中信息分析,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不同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同。

在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6×103)/(59.3×106)]×100%≈0.3%。

答案:

(1)光合作用 D、B 

(2)含碳有机物 (3)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同 0.3%

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节能减排”和“森林保护”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图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图中表示生产者的字母是________,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的数量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______。

(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

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消耗E________千克。

(4)假设图中的D属于珍稀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某动物园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要正确解答该题,考生不仅要牢固掌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还要从题图中找到突破口,理清图中各字母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由图可知,E为生产者,F、D、B分别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A为大气中的CO2库,C为分解者。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2)生产者数量减少,将导致初级消费者数量减少,进而引起次级消费者数量也减少。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若D增加1千克,则至少需要消耗E的质量为1÷20%÷20%=25(千克)。

(4)将珍稀濒危动物引入动物园进行繁育的保护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答案:

(1)有机物 CO2 

(2)E F、D数量减少(降低) (3)生产者(或E)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4)易地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