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71155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docx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

母婴同室病区护士长岗位职责

一、在爱婴医院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科室母乳喂养相关护理管理工作。

二、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母乳喂养知识复训不少于3小时,新参加工作护理人员进行不少于18小时的母乳喂养政策和知识,技术培训。

三、根据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措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我院《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条措施》,结合本科具体情况制定母乳管理相关制度、流程。

四、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护士长坚持每日五查房,检查特殊产妇母乳喂养落实情况。

五、负责科室出入孕产妇及日常母乳喂养宣教管理,落实爱婴医院相关制度

母婴同室病区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一、保证婴儿和母亲24小时在一起(洗澡、医疗处置和观察,与母亲分开不能超过1小时)。

二、掌握产妇的泌乳情况,保证按需喂乳。

三、教会产妇正确的坐姿、卧姿哺乳姿势和挤奶方法。

四、使每位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卫生要求和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六、禁止用奶粉,奶瓶,奶嘴喂养婴儿,特殊情况时喂哺要用小勺,小杯喂人奶库的奶。

六、婴儿不能喂乳汁以外的任何食物和饮料,保证母乳喂养。

新生儿确需喂其他饮料时,责任护士必须明确其医学指征。

七、教会母亲给新生儿洗澡、换尿布、穿脱衣服,观察新生儿睡眠、饥、饱、冷、暖、大小便等护理技术。

八、做好婴儿的一切生活护理,防止发生红臀、皮肤脓疱、鹅口疮等。

九、做好产妇生活护理。

十、保证病室内卫生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管理好病室秩序。

十一、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问题,做好出院产妇的母乳喂养宣教,告知热线电话及母乳喂养咨询电话:

母婴同室区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出生后必须认真填写并佩戴好腕带,胸牌,在新生儿出生记录上按新生儿脚印和母亲指印。

二、新生儿单独睡婴儿床,床旁无危险物品存在。

三、严格三查七对制度。

实习同学、进修生及未取得执业资质的人员严禁为新生儿进行任何治疗和护理。

严禁报错或放错婴儿,医护人员为新生儿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查对床号、姓名、性别及腕带、胸牌。

四、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凡接触新生儿的医护人员及家属不得留长指甲、佩戴戒指等,以防划伤新生儿的皮肤。

加强臀部的皮肤护理及脐部护理。

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对新生儿早期症状能够识别并处理。

六、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传染病者必须调离岗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注意隔离。

七、注意手卫生,接触或为新生儿做治疗护理操作前应先洗手。

八、新生儿沐浴时水温控制在38-40度,防止烫伤。

冬季保温姚适度,用热水袋保温时,温度应低于50度。

九、给新生儿喂食应将其抱起或采取头高侧卧位,防止误吸入呼吸道。

喂奶后严密观察,防止呕吐、溢奶引起窒息。

十、实行床头交接班制度,认真查看,班班交接。

十一、保安及工作人员加强巡逻,增强责任心,对其家属加强安全教育,妥善看管好新生儿,防止婴儿被盗等情况发生。

十二、注意用电、用氧、用水安全、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附:

一、新生儿实行四交接七查对

(1)、四交接:

1.手术室、产房护士与病房护士及产妇或其授权委托人三方交接。

2.每次沐浴时护士与产妇或家属交接。

3.需转新生儿科治疗时科间交接。

4.出院时护士与产妇或家属交接,并在新生儿记录单上签字。

每次交接进行七查对;对母亲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及出生体重。

(2)、产后2小时或手术后由产房或手术室护士护送产妇及新生儿回母婴区、同病区护士及新生儿监护人﹙或授权委托人﹚在沐浴室或床旁交接查对新生儿性别、手腕带信息,核对监护人﹙或授权委托人﹚身份证信息,并在病历上新生儿脚印处三方签字,同时留取监护人﹙或授权委托人﹚指纹印。

交代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相关事宜,并在《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表》上及时登记新生儿入室信息。

(3)、如新生儿需转入新生儿科治疗,应由护士陪同监护人﹙或授权委托人﹚一起护送至新生儿科,同新生儿科护士做床旁三方交接,按入院流程办理入院手续。

(4)、新生儿出院医嘱由新生儿科医师下达,护士向监护人﹙或授权委托人﹚交代出院事宜,取下新生儿手腕带标识,由监护人﹙或授权委托人﹚签字留指纹印后办理出院手续后方可离院。

二、防新生儿意外

1、新生儿交接完毕,护士教会产妇正确护理新生儿及抱姿,护士勤巡视病房,做好宣教工作。

2、新生儿沐浴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动作轻柔、防止烫伤、滑落及坠地发生。

3、母婴同室病房均应备婴儿床,每日检查婴儿床质量,防止因床损坏导致新生儿坠地。

4、新生儿应侧卧,防误吸,除母乳等操作外新生儿应放置于婴儿床上,拉起防护栏,避免因母婴同室导致新生儿坠地。

5、有防鼠伤、蚊虫叮咬等措施。

三、防新生儿丢失

1、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病区工作人员及产妇、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告知产妇及家属其新生婴儿住院期间不能离开其监管视线,更不可单独将其新生儿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借口交给其他人员,即使医护人员也不例外。

2、新生儿沐浴、进行特殊治疗及护理时需有家属陪同,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交接及查对制度。

3、告知产妇及家属禁止将新生儿独自留在病房内,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片刻,必须告知主管医护人员,给予暂时看管,并做好交接。

4、夜班值班人员督促孕产妇及家属随时锁好病房门。

四、及时发现新生儿异常情况,正确处理。

1、母婴同室区儿科医师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负责每日病区新生儿三级查房和日常诊疗。

2、产科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接受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培训,熟悉医院管理处置流程,不断提高能力。

培训内容和考核情况纳入医务、护理部对科室的三基考核。

3、建立母婴同室病区产儿科医护人员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参与交班、疑难病例讨论及医患沟通等工作。

产科

二零一四年七月

母婴同室区新生儿查对制度

一、交接查对

包括入室查对、住院期间各班次交接查对、沐浴前后交接查对、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前后交接查对、外出检查前后交接查对、出院交接查对和出院时门卫与家属交接查对。

二、入室查对

1、新生儿入室时,要求管床护士与新生儿家属当面打开包被和衣服,共同检视新生儿手腕带、性别、体貌特征、脐带结扎情况。

内容包括:

新生儿母亲姓名、年龄、住院号、床号、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身长)、出生时间;

2、一般查体情况、特殊情况记录(备注栏)、家属姓名及与患儿的关系、家属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

3、由管床护士查对新生儿附件脚印,与产房或手术室护士和产妇及家属三方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并加盖手印。

同时告知家属新生儿手腕带在住院期间的重要性,并要求妥善保管。

最后交班护士和管床护士再次确认相关信息并签名。

三、住院期间各班次交接查对

1、身份查对:

由交班者和接班者共同检查新生儿的手腕带是否完好,相关信息是否相符,并在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2、患儿一般情况查对,管床护士沐浴时打开包被和衣物,检视新生儿全身情况,特别注意脐部、臀部、皮肤皱褶部位及身体受压部位情况,如实做好护理记录。

四、因治疗、护理和沐浴等需要离开原床单位的操作,需认真检查新生儿的手腕带是否完好,核对相关信息内容是否相符。

五、新生儿在外出检查前后,均由管床护士和家属按查对制度内容进行逐项交接查对,确认无误后管床护士陪同家属到门卫处与保安进行再次查对,确认无误后并在登记本上签名方可由家属抱出母婴区做相应检查。

六、出院交接前查对:

新生儿出院时,由管床护士和家属依据手腕带和病历资料共同核对新生儿身份信息,检视全身情况确认无误后,再与家属交代出院指导内容。

七、出院交接查对:

首先核对家属证明材料,包括:

产妇出院病情证明、家属身份证原件(与入院时留存一致)、新生儿腕带、结账单。

经核对无误后,由门卫在登记本上记录,家属核对登记信息无误后签字出室。

八、新生儿根据医嘱在出生24小时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当天进行卡介苗接种。

由具备资质的护士按照预防接种要求知情告知、查对、注射及登记。

围产保健科护理组母乳喂养职责

一、学习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并认真掌握,以便帮助所有的孕产妇。

二、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告知所有的孕产妇。

三、把禁用“三奶”的理念在产前带给所有的孕产妇。

四、在建卡时发放有关母乳喂养的宣传资料。

五、保证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正常开诊并做好咨询工作。

六、在孕妇学校每月至少安排一堂母乳喂养的课程。

七、禁止接受奶品商的馈赠。

八、禁止向孕妇暗示、宣传与母乳喂养相反的理论。

九、告知孕产妇我院的母乳喂养咨询热线和母乳喂养咨询电话,以便在有母乳喂养有困难时能得到及时帮助。

十、对产后复查的母亲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指导。

挤奶护理常规

一、对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产妇均应指导产妇正确挤奶,并评价产妇是否学会手工挤奶方法。

二、挤奶前医护人员及产妇清洁双手,医护人员在征得产妇同意后示范挤奶的正确手法,并邀请产妇或家属演示,及时纠正不当手法。

三、母婴分室的产妇应指导其在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每3小时挤奶一次,每侧乳房挤奶3-5分钟,两侧乳房交替进行,每次20-30分钟,夜间坚持挤奶。

四、对乳房肿胀的产妇指导其使用吸乳器挤奶或手工挤奶的方法排空乳房。

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一、孕产妇入母婴同室区后由管床护士做好乳房护理,宣传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并指导正确喂养技巧。

二、母婴必须24小时在一起,每日沐浴及其他治疗,需要母婴分离不超过1小时。

三、责任护士对母亲的哺乳过程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指导正确地掌握喂哺姿势及哺乳时各种异常情况处理。

四、坚持按需哺乳,不限制喂哺次数和时间。

五、指导母亲使用正确的挤奶手法。

六、禁止奶瓶、奶头及代乳品带人病区,禁止给婴儿吃除母乳外的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七、坚持探视制度,母婴同室区定期进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八、产妇出院前,医护人员应了解母亲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鼓励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增强出院后母乳喂养的信心。

九、将出院产妇转入基层保健网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并告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及热线电话,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

乳房护理常规

一、孕期即开始进行乳房的护理及保健。

二、有乳头凹陷、乳头扁平者,孕37周后开始纠正,并进行心理辅导,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

三、分娩前检查乳头是否清洁,有污垢者及时清洁,为分娩后早吸吮做好准备。

四、产褥期指导产妇用温水清洗乳头,切记用肥皂刺激乳头。

哺乳后涂少量母乳于乳头上,防止乳头皲裂,指导产妇佩戴合适的乳罩。

五、乳头凹陷、乳头扁平产前未纠正者,产后立即纠正。

六、乳房肿胀者指导产妇按摩乳房并挤奶排空乳房。

七、乳头皲裂者,帮助产妇和婴儿正确含接,涂少量乳汁于乳头,使用乳头保护罩,哺乳时先喂健侧,患侧多次间断哺乳。

八、责任护士每日评估泌乳量及喂养情况,树立母乳喂养信心。

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护理常规

一、正常母婴在产后1小时内,由专人负责进行早吸吮和皮肤早接触。

二、母婴皮肤接触时新生儿必须裸露与母亲胸、腹、手臂、皮肤相贴,专人守候并指导,持续30分钟。

三、注意母婴保暖。

四、自然分娩的产妇在产后休息区观察2小时,由专人护送母婴同时进入母婴同室区,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五、正常剖宫产的产妇在新生儿娩出后1小时内做皮肤接触及早吸允。

六、认真填写早吸允及皮肤接触护理记录。

广元市中心医院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流程图

正常母婴在产后1小时内,由助产士进行早吸吮和皮肤早接触,

新生儿常规处置结束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