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72052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docx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重点知识及复习大纲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

(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

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

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不同点:

齿轮传动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

链条传动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传力。

第二单元

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薄壳结构的建筑)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5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6、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7、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8、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法国)。

9、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形状)分类的。

10、(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11、(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12、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

(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

13、古时候用(树枝、茅草)造房子;现在用(钢筋、水泥、砖块)建造平房大厦。

14、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第三单元

1、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2、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

萝卜、胡萝卜、甘薯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

马铃薯、生姜、水仙、吊兰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

落地生根、宝石花等。

4、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5、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6、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7、(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8、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

蜗牛——雌雄同体;海马——雄性育儿;皱唇鲨——卵胎生;鸭嘴兽——卵生、哺乳;水螅、海葵——无性繁殖(出芽繁殖、分裂繁殖);

9、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10、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11、、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恶心、呕吐、偏食)等不良反应。

12、我出生时妈妈有(非常疼痛、虚弱、劳累)等情形。

13、刚出生时我(非常弱小,胎体丰满,身长约50厘米,体重3千克左右)。

14、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千克)。

15、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法:

①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②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③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

第四单元

1、岩石的用途有(建筑房屋)、(铺路搭桥)、(石桌、石凳)、(制作观赏石)等。

2、(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

3、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等方法,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

4、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6、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

7、(沉积岩)里常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气)。

8、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

9、(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

10、(石油、天然气)是(湖泊、海洋里的生物)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11、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1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

13、(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颜色。

15、赤铁矿是(棕红色)的。

把(赤铁矿)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16、(石墨)是制造(铅笔芯)的主要原料。

17、(方解石)和(白云母)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

(白云母)一层一层的薄片,橡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18、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石英)。

19、(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刃、玻璃)是按照由软到硬的顺序排列的。

20、(滑石)是(最软)的矿物。

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2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

金刚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

22、(石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可做各种首饰。

23、(萤石)又称(氟石),是制造(牙膏)的重要原料。

24、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正在日益减少。

25、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6、(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27、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

(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

(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5)加强宣传

28、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不到(30%)。

第五单元

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脑的质量约1400克,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80%),约1120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

4、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像(豆腐);颜色是(淡粉红色)的。

6、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7、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即(左脑)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支配(左侧)身体的运动。

8、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逻辑;(右脑)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9、保护大脑的方法有:

①充足的睡眠;②加强体育锻炼;③全面均衡的营养;④保持欢快的情绪;⑤不吸烟、不酗酒;⑥逗着玩不能打脑袋;⑦运动时保护头部。

10、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11、(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

12、大脑是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

13、(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有(传递信息)的作用。

14、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15、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16、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17、(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18、(眼睛)是(接受光线)的感觉器官。

(视神经)将落在视网膜上的信号及时传送给大脑,大脑分析后弄清楚信息的含义,人就产生了(视觉)。

19、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

20、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也会出现失误,作出错误的判断。

21、(耳朵)是(接受声音)的感觉器官。

(听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听觉)。

22、(触觉)是大脑接受了来自皮肤的刺激以后,产生的冷热、疼痛和压力的感觉。

23、(嗅觉)和(味觉)密切相关,嗅觉能增强味觉的感受。

24、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第六单元

1、(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描述)、(讨论)、(辩论);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图表)、(海报)、(图画)。

3、其它的交流形式还有(电话)、(书信)、(照片)、(模型)、(电子邮件)等。

4、科学注重(事实)与(证据),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5、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6、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质疑的?

(答:

①质疑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行;②质疑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③质疑一些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④质疑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一)

1、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学会了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

2、当小铁片用来撬图钉时,它就成为了一种简单机械了,主要利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3、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

4、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简单机械?

举例:

电梯、方向盘、羊角锤、电梯、钳子、天平、盘山公路等

5、工具及其利用的原理:

压水井——杠杆;盘山公路——斜面;方向盘(石磨)——轮轴;羊角锤——杠杆;辘轳——轮轴

6、古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7、阿基米德要撬起地球不仅需要一个支点,还需要一根做够长的棍子,通过学习我知道,这根棍子因该是一根省力杠杆才行。

8、实验中能够绕着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了杠杆

9、杠杆的三个组成要素是:

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10、标出常见杠杆的三个要素点,并标明杠杆类型。

动力点支点阻力点支点阻力点动力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跷跷板——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压汁器——省力杠杆夹子——费力杠杆

动力点支点阻力点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船浆——费力杠杆高尔夫球杆——费力杠杆

1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时杠杆就能保持平衡

12、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省力杠杆,但有时人们也使用费力杠杆

13、并不是所有的杠杆的支点都在中间的,例如:

压汁器、镊子、高尔夫球杆等

14、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但是节省距离。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质点的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15、费力杠杆在生活中也有应用,因为它可以为人们节省距离。

16、世界上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17、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制造并工作的一种测量仪器。

18、天平的规格常标出称量和称感两个特征。

称感表示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称量表示天平可称量的最小质量。

19、天平使用前一定要先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

使用天平时,砝码要放在右盘,物体放在左盘。

加取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20、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当轮带动轴时,可以省力;当轴带动轮时,可以省距离但费力。

21、我们生活中的石磨、方向盘等用的工作原理都是轮轴。

22、改锥用来撬油漆盖时利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动力点到支点距离越大越省力,所以长改锥比短改锥更省力。

23、改锥用来拧螺丝钉时利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

当轮越大时越省力,所以使用粗把的改锥比使用细把的改锥拧螺丝时更省力。

24、我们使用定滑轮可以把升到旗杆顶部,因为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5、电动机通过齿轮可以把力传向远方。

电梯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可以把速度减慢下来。

26、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它的优点是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7、一个人用45牛顿力拉起一个200牛顿的物体,至少需要几个动滑轮?

3个

28、大齿轮有20个齿小齿轮有10个齿。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大齿轮向左转1圈,小齿轮向右转两圈,可以加快小齿轮的工作速度;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小齿轮向左转动两圈,大齿轮向右转动一圈,可以减慢大齿轮的工作速度。

29、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但是它却费距离

30、科学实验不仅能验证我们的假设,而且还能使我们获得新知识。

31、工人师傅喜欢用螺丝钉这是因为:

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可以省力

32、螺纹细的螺丝钉比螺纹粗的螺丝钉更省力,因为:

螺旋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细斜面越长,斜面越长越省力。

所以螺纹细的螺丝钉比螺纹粗的螺丝钉更省力

33、常见的斜面类机械有:

斜面、尖劈、螺旋

34、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斧子、电梯、盘山公路、螺丝钉、钻头等

35、如何可以把一个重物省力的抬升到高处,请写出两种方法。

(1)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来提高重物,这样既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把一块木板铺在地面与高处形成一个斜坡,这样推上去就可以省力了。

36、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

37、机器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它综合利用了许多简单机械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8、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和工作部分组成的。

39、说一说电动玩具车的组成情况:

开关是控制部分;轮子是工作部分;齿轮箱是传动部分;电动机是动力部分

40、自行车是一种设计合理广泛使用的机器,它是以人力为动力的代步机器,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

41、关于自行车的叙述

(1)齿轮、链条——传动部分;车把、车闸——控制部分;轮子——工作部分;脚踏板——动力部分

(2)原理:

螺丝钉——斜面车把——轮轴车闸——杠杆

42、我们设计机器的过程要求

(1)选择题目

(2)确定制作装置的目的(3)根据目的设计多种方案(4)选择方案制作装置(5)调试评价与改进

43、不同种类的动物产生个体的方式是不同的

44、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

45、生殖有两种方式:

(1)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如:

草履虫、水螅等;

(2)需要靠父亲和母亲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

如:

猫、狗、鱼等

46、绝大多数动物的繁殖过程:

雌雄动物经过交配,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47、动物的特殊本领:

(1)雄蛙为了吸引雌蛙,放声歌唱

(2)萤火虫利用萤光找到彼此(3)雌蛾分泌特殊气味物质吸引雄蛾(4)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体内,由雄海马怀孕(5)杜鹃把卵产在其他鸟巢中,靠其他鸟类来孵化、哺育

48、1988年3月10日中国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

49、叙述试管婴儿技术简介:

试管婴儿,是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再将受精卵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

中国第一位试管婴儿是在1988年3月10日诞生的,试管婴儿可以解决不孕不育症,但是它也有反面影响。

50、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51、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实际已经是下一代了。

52、我们可以通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来帮助植物繁殖

53、人们帮助植物繁殖的常用方法有:

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

54、扦插适用于:

杨树、柳树、月季等植物压条适用于:

葡萄、草莓等植物嫁接适用于:

梨树、苹果、杏、桃等果树

55、世界上没有长的一模一样的人

56、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现象

57、花丛中飞舞的蝴蝶,颜色、形态只是相似而不是完全相同

58、我们把人、其他动物或植物所拥有的与各自父母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59、妈妈是双眼皮我也是双眼皮——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母生九子,各不相同——变异

我和姐姐长得很象但是却不一样——变异爸爸会游泳,我也会游泳——不属于遗传(因为后天的练习可以获得的)

60、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各个部分如何生长。

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61、1977年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思.威尔莫特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过无性繁殖的克隆羊诞生了,她的名字叫多莉。

62、克隆的相关知识:

克隆是通过无性生殖的方法而产生的一系列后代,克隆动物是在没有精子参与的情况下,由单一的卵细胞经过人工处理改造并发育到一定时期后,被移植到代理妈妈的子宫内正常发育后产下的动物。

除了克隆羊外,克隆牛、克隆鼠、克隆猪也取得了成功。

63、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我国在转基因鱼的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1年美国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95%的基因和人类相同的动物——恒河猴

64、任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可能给人来带来正面和反面的影响

65、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人们利用基因技术培育成功了优质抗病虫害、抗除草剂、耐储藏的新品种,基因诊断和治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医治和预防人类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但随着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些人可能会利用基因技术研制出毒性杀伤性极强的生物武器,发动灾难性的生物战争。

66、很早人们用美丽的神话来解释生命的产生,如中国的女娲造人,西方国家的上帝造人;

67、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复杂的过程演化而来的,美国科学家米勒用实验的方法得到了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氨基酸证明生命体产生的基本过程

68、对地球以外生命的探索:

(1)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人类等月后,没有发现生命

(2)美国“海盗”号飞船登上火星后,也没有发现任何形态的生命

69、1959年科学家开始了一个寻找外星智能生物的计划——SETI。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星际飞船上携带了一张名为《地球之声》的镀金唱片。

外星可能存在生命。

70、地球上的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并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7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72、常见化石种类:

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

73、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

科学家根据化石可以推断恐龙生活的:

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

74、世界上发现的恐龙约有350个属,基中中国就有80个左右,约占总数的23%,位于我国四川省自贡市的大山铺被称为“恐龙公墓”

75、恐龙生活在两亿年前,大约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

76、1859年11月,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77、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环境的改变

78、长颈鹿的进化是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79、金鱼起源于野生鲫鱼,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80、人们普遍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大多数都是经过了人工选择的过程

81、生物进化的过程: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82、山脉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在这些山脉中,有些是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有的则是在6000多万年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

83、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

84、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

岩石破碎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破碎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

85、在研究冷热变化对岩石作用时,玻璃相当于:

岩石。

酒精灯和冷水相当于冷热环境。

看到的现象:

实验前玻璃完整,实验后玻璃破碎。

结论:

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86、在模拟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实验中,石膏相当于岩石。

现象:

水结冰前石膏完整,结冰后石膏出现裂纹。

结论:

水结冰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87、地表的改变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88、蘑菇石的形成原因是:

(风化作用的结果)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下厂,于是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89、设计实验:

证明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提示:

从实验室的,需要的材料、方法与过程、实验结果、我的解释几方面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需要的材料:

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石块。

方法与过程:

1)在托盘内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粗糙玉米面2)将不规则石块摆放在玉米面上方,用手拍平拍实;3)用嘴对着玉米面轻轻吹气。

实验结果:

没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部分的玉米面没被吹走。

关于蘑菇石的形成,我的解释是:

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向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被留下厂,于是就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90、地球上每个角落几乎都有生命的踪迹。

 

91、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他们为沙洲

92、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河水岩石、泥沙有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

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了鹅卵石。

93、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

它有哪些危害?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沙尘暴?

形成原因:

由于地表植物覆盖少,沙尘多,遇到强风,在风的搬运作用下,沙尘弥漫在空中而形成沙尘瀑。

主要危害:

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蓄亡。

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造成大气污染。

预防措施: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

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94、沙洲的形成过程:

水流从上游挟带大量的沙石,在水流平缓的地方,泥沙逐渐沉积下来,这样就形成的沙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