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30545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X 页数:277 大小:7.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7页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2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pptx

大学课件民航基础知识(王重华),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航空基本概念,从人类梦想在空中自由飞翔和对飞行的探索到今天高速度发展的航空业,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航空业制造技术突飞猛进。

到今天的航空业已经发展为航空器制造业、军事航空和民用航空三个相对独立的行业。

一、飞机的发明与使用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哥哥威尔伯莱特,弟弟奥维尔莱特)在家乡俄亥俄州代顿读完了中学课程,便开始对最感兴趣的飞机进行了发明研究。

1903年12月17日,兄弟俩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块空地上进行了试飞。

首次试飞,飞机离地飞行36.5米,留空时间仅12秒。

同一天,他们进行了三次试飞,最好成绩为空中持续飞行59秒,飞行距离260米。

这被世界公认为是航空业最早的自由飞行,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飞机。

1909年,法国人布莱里奥成功地飞过了英吉利海峡,开到了历史以来第一次国际飞行。

1909年12月,中国人冯如驾驶自制的飞机(时速为76千米),在第一次国际飞行竞赛大会上得了冠军。

首次飞机货运飞行的是在1910年11月7日,美国飞行员菲利浦帕马利受英尔豪斯貂皮公司委托,驾驶了一架莱特B型双翼机,将第一批丝织品从代顿运到哥伦布。

1914年10月,第一次真正的空战发生了,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使用几千架飞机进行作战,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航空技术的发展。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政府草拟了一个航空公约作为巴黎和约的一个组成部分,后来有3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当时称为巴黎公约。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间的航空法。

1930年,美国波音公司开始研制全金属客机,这也就是航空历史上著名的波音247型客机。

波音247是第一架真正现代的客机它具有全金属结构和流畅的流线型外形,采用下单翼结构,装有自动驾驶装置,起落架可以收放,机上装有两台功率为410千瓦的发动机,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6年的战争中,航空技术取得了飞跃发展,对战争的胜负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战争后期喷气飞机的出现,飞机在战争中被大量使用,为以后民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飞机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带来民航业的兴旺发展喷气飞机早在1939年,在德国首次出现。

1949年7月,由英国德哈维公司研制的喷气式客机“彗星”号首次试飞成功,为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此飞机巡航速度为800千米/小时,飞行高度也突破10000米,达到12800米。

1954年苏联的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图104客机,并于1956年投入航线,成为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民航的主要客机。

1958年开始的民用喷气时代是民航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民航进入了全球大众化运输的新时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58年民用航空经历了恢复和大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民用航空发展的特点:

国际航空迅速发展,机场和航路网等基础设施大量兴建,直升机进入民航服务,喷气民用飞机的研制进入试用阶段。

在此后的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喷气发动机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喷气式客机。

时至今日,民航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国际性行业,对世界经济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各国的政府和企业都对民航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把它作为一个巨大潜力的行业来开拓发展。

第二节中国民航的历史发展概况,一、最早的飞行器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了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文明古国在航空方面也有了许多前奏。

4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已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了空气动力制作了木船上的帆和舵,以及风扇、风车等。

2000多年前,(2100多年前)中国出现了风筝,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并且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2000多年前,中国出现了松脂灯(孔明灯),利用加热后的空气产生升力,同一时期,中国还出现了竹蜻蜓。

1000年前,中国陆续发明了利用火药的喷射推力识别的军事武器。

500多年前,出现了“神火飞鸦”,利用4支绑在其上的火箭飞向目的地。

二、中国的近代航空业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市附近的派得蒙特山丘上试飞,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

1911年1月,中国的冯如研制成一架液冷式发动机的双翼飞机在奥克兰进行表演获得成功。

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在北京、广东、东北组建了空军,开始把航空用于军事,进行震撼世界的辛亥革命,当时南方革命政府,北京政府和其他地方势力,抗日战争时期,民航业也在发展,1939年成立的中苏航空公司开辟了重庆到莫斯科的航线,为苏联方面支援中国的抗日开辟了通道。

三、中国航空业的发展1、创建时期(1949-1957)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民航事业迈向了新起点。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从此开始了中国民航业发展的新篇章。

从这一天起,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过程。

1949年11月9日,当时总部迁到香港的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和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宣布两个航空公司近4000名员工在香港宣布起义,服从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并当日率12架飞机飞往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

1950年7月1日和8月1日,新中国民航运输正式在固定航线上经营,定期国际航班、国内航班任务,当年7月1日,也合资成立了中苏民用航空服务公司。

1952年7月,新中国第一个国营航空运输企业中国人民航空公司在天津成立。

1954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民航局归国务院直属机构,并更名为中国民航总局,但在业务上仍属空军领导,是一个半军事化的行业,主要服务于各项政治和军事。

2、调整时期(1958-1965),1958年开始的“浮夸风”对中国民航有着严重影响,阻碍了中国民航的正常发展。

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纠正“大跃进”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民航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

这一时期,中国民航的国际交往逐步展开,1958年7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1929年在华沙签订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在此期间,中国先后订购多架飞机,新建、改建机场,开通数条开往西亚和东南亚的国际航线。

中国民航大力发展国际和国内航空运输业务,出现了略有盈利的良好局面。

3、文革期(1966-1976),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中国进入了一片混乱中,中国民航业也与其他行业一样,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生产率下降,企业亏损,资金浪费。

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国民航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席位,并经常务理事国在国际民航组织第74届理事会,第16次会议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

4、成长时期(1972-1990),1980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成为一个从事经济发展的业务部门,民航管理开始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1980年以后,中国的民航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1980年,中国民航向美国波音公司购买了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这也是中国民航首次使用了宽体客机,标志着中国民航使用的运输飞机已部分达到了国际民航先进水平。

5、起飞时期(1991-2001),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保持高速增长,从1991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5位。

大量引进国际上先进机型如空中客车A300系列、A320、A321、A319、A340、A330,包括最新式的飞机A380,波音737-600/700/800/900、波音777、最新式的波音7E7等,不仅使中国民航挤兑完成了从中小型飞机为主向先进的大中型飞机为主的转变,而且提高了航空运输装备的国际先进性,增强了参与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实力。

6、改革时期(2002-2004),2002年10月,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政企分开。

民航总局与6个集团公司脱钩,民航地区管理局完成了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对民航事务实施监管。

空管系统通过改革形成了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的三级管理与运营体制框架。

7、高速发展时期(2005至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民航平均增长速度17.6%。

2011年,中国民航运输总量达到57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达到2.9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达到557.5万吨。

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868万人次,稳居全球第二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115.8万吨,居全球第三位。

在中国民航业发展壮大同时,机场及配套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航空运输需要,中国民航加大了机场投资建设力度。

中国民航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初具规模,中国民航正适应市场规律,朝着安全高效的方向蓬勃发展。

思考练习题:

1、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人类已向天空挑战,试举例说明。

2、简述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过程。

3、简述中国民航2002年重组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用飞机基本知识,第一节飞行器的概念与分类,一、飞行器与航天器定义在空间飞行并由人来控制的飞行物体在地球大气层内或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统称为飞行器。

在大气中进行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而飞到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则称为航天器,航空器,航天器,二、航空器的分类1、航空器依据获得升力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轻于空气的航空器,依靠空气的浮力漂浮于空中,如气球、飞艇等;另一类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由其自身与空气相对运动产生升力,包括非动力驱动和动力驱动两种类型,

(1)气球气球是充满空气或某种别的气体的一种密封袋。

气球不但可作为玩具,也可作为运输工具。

气球种类有很多,现在主要介绍天然乳胶生产出来的气球,可以作为装饰,开业庆典做的拱门,可以印制上自己的广告图案作为宣传,可以印上结婚新人的相片作为祝贺,可以装饰舞会,新人花车等等,现在气球成为一种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2)飞艇飞艇是一种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与气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

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

艇体的气囊内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浮升气体(氢气或氦气)借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

吊舱供人员乘坐和装载货物。

尾面用来控制和保持航向、俯仰的稳定。

(3)固定翼航空器固定翼航空器(英文:

fixed-wingaircraft)泛指比空气重,有动力装置驱动,机翼固定于机身且不会相对机身运动,靠空气对机翼的作用力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飞机(Fixed-wingAircraft指具有机翼和一具或多具发动机,靠自身动力能在大气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严格来说,飞机指具有固定机翼的航空器。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

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滑翔机(glider)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

它可以由飞机拖曳起飞,也可用绞盘车或汽车牵引起飞,更初级的还可从高处的斜坡上下滑到空中。

在无风情况下,滑翔机在下滑飞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获得前进动力,这种损失高度的无动力下滑飞行称滑翔。

在上升气流中,滑翔机可像老鹰展翅那样平飞或升高,通常称为翱翔。

滑翔和翱翔是滑翔机的基本飞行方式。

(4)旋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它的前进力由发动机带动螺旋桨直接提供。

旋翼机必须滑跑加速才能起飞。

旋翼机与直升机的最大区别是,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发动机不是以驱动旋翼为飞机提供升力,而是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

(5)扑翼机扑翼机(ornithopter)机翼能像鸟和昆虫翅膀那样上下扑动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又称振翼机。

扑动的机翼不仅产生升力,还产生向前的推动力。

中国春秋时期就有人试图制造能飞的木鸟。

15世纪意大利的达芬奇绘制过扑翼机的草图。

1930年,一架意大利的扑翼机模型进行过试飞。

此后出现过多种扑翼机的设计方案,但由于控制技术、材料和结构方面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扑翼机仍停留在模型制作和设想阶段。

2、按照航空器的使用用途分类:

航空器可分为国家航空器和民用航空器。

(1)国家航空器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和平会议,讨论并就管理国际航空的规则达成协议,其中就包括对航空器的区分问题。

巴黎公约第七章第30条规定以下应被认为是国家航空器:

(2)民用航空器其他一切航空器应被认为是民用航空器。

所有航空器,除军事、海关、警察航空器外,应作为私有航空器来对待并受本公约所有规定的约束。

我国民用航空法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是指除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外的航空器。

从航空的使用性质来区分民用航空器与军用航空器是比较科学。

(3)民用航空器的特征民用航空器一般是在一国的民用航空当局注册登记;从事旅客、行李、货物和邮件等公共航空运输;在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航空作业,如工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从事医疗卫生和采取保健措施;进行气象探测、科学实验等活动;从事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飞行活动;进行救灾抢险等活动;,三、民用航空1、民用航空的定义:

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出来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这个定义明确了民用航空是航空的一部分,同时以“使用”航空器定了它和航空制造业的界限,用“非军事性质”表明了它和军事航空的不同。

2、民用航空的分类分为两部分:

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商业航空:

也称为航空运输。

是指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它的经营性表明这是一种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

它又是运输活动,这种航空活动是交通运输的一个组成部门,与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运输共同组成了交通运用系统。

通用航空:

航空运输作为民用航空的一个部分划分出去之后,民用航空的其余部分统称为通用航空,因而通用航空包罗多项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1)工业航空:

包括使用航空器进行工矿业有关的各种活动,具体的应用有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物探、航空吊装、石油航空、航空环境监测等。

在这些领域中利用了航空的优势,可以完成许多以前无法进行的工程,如海上采油,如果没有航空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后勤服务,很难想象出现这样一个行业。

其他如航空探矿、航空摄影,使这些工作的进度加快了几十倍到上百倍。

(2)农业航空:

包括为农、林、牧、渔各行业的航空服务活动。

其中如森林防火、灭火、撒播农药,都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

这类飞机速度一般在400公里/小时以下。

(3)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

包括新技术的验证、新飞机的试飞,以及利用航空器进行的气象天文观测和探险活动。

(4)飞行训练:

除培养空军驾驶员外培养各类飞行人员的学校和俱乐部的飞行活动。

这种飞机通常只有一个发动机,机构简单,便于操纵。

(5)航空体育运动:

用各类航空器开展的体育活动,如跳伞、滑翔机、热气球以及航空模型运动。

(6)公务航空:

大企业和政府高级行政人员用单位自备的航空器进行公务活动。

跨国公司的出现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企业自备的公务飞机越来越多,公务航空就成为通用航空中一个独立的部门。

(7)私人航空:

私人拥有航空器进行航空活动。

3、民用航空的组成民用航空由下面的3大部分组成:

政府部门、民航企业、民航机场政府部门:

民用航空业对安全的要求高,涉及国家主权和交往的事务多,要求迅速的协调和统一的调度,因而几乎各个国家都设立独立的政府机构来管理民航事务,我国是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来负责管理。

政府部门管理的内容主要是:

(1)制定民用航空各项法规、条例,并监督这些法规、条例的执行。

(2)对航空企业进行规划、审批和管理。

(3)对航路进行规划和管理,并对日常的空中交通实行管理,保障空中飞行安全、有效、迅速的实行。

(4)对民用航空器及相关技术装备的制造、使用制定技术标准进行审核、发证,监督安全,调查处理民用飞机的飞行事故。

(5)代表国家管理国际民航的交往、谈判,参加国际组织内的活动,维护国家的利益。

(6)对民航机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业务管理。

对民航的各类专业人员制定工作标准,颁发执照,并进行考核,培训民航工作人员。

民航企业:

指从事和民航业有关的各类企业,其中最主要的是航空运输企业,即我们常说的航空公司,它们掌握航空器从事生产运输,是民航业生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他类型的航空企业如油料、航材、销售等,都是围绕着运输企业开展活动的。

航空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航空器的使用(飞行)维修和管理,另一部分是公司的经营和销售。

4、航空运输的分类

(1)从航空运输的性质出发一般把航空运输分为国内航空运输和国际航空运输两大类。

国内航空运输,是指根据当事人订立的航空运输合同,运输的出发地点、约定的经停地点和目的地点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输。

国际航空运输,是指根据当事人订立的航空运输合同,无论运输有无间断或者有无转运,运输的出发地点、约定的经停地点和目的地点之一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运输。

(2)从航空运输的对象出发可分为航空旅客运输、航空旅客行李运输和航空货物运输三类。

较为特殊的是航空旅客行李运输既可附属于航空旅客运输中,亦可看做一个独立的运输过程。

航空邮件运输是特殊的航空货物运输,一般情况下优先运输,,5、民用航空业的作用各种运输工具都具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它们相互补充,分工合作,构成社会化大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运输体系;由于航空运输业远程、快速、方便、安全的特点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它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现代化,它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的比重正在日益增加;,

(1)促进国际旅游和国际交往航空运输的发展带动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产业和外汇收入的来源。

可以说,没有航空运输,就没有现代化国际旅游业。

(2)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落实,运输价值较高的精密仪器,时间要求较高的货物和资料,以及鲜活产品等运输品种日趋增多,他们一般要求航空运输;,(3)承担特殊任务运输航空运输承担社会上对时间要求较高,地形复杂或地面交通不发达地区以及其他运输工具难以承担的那一部分运输任务。

第二节飞机的基本结构,飞机基本部分可以分为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动力装置和仪表设备等几个大部分,通常我们把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这几个构成飞机外部形状的部分合称为机体,一、机身机身是飞机的主要部分,机身呈现长筒形状,把机翼、尾翼和起落架连在一起,它的前头部分即机头,装置驾驶舱用来控制整个飞机,中部是客舱(载客分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和货运舱(用来装载货物燃油及各种必需的设备)。

机身后部则与尾翼相连。

机翼用来产生支持飞机重量的升力,使飞机能在空中飞行。

尾翼用来操纵飞机俯仰或偏转,并保证飞机能平稳地飞行。

机身机身用来装载人员物质和各种设备。

起落架用于起飞着陆滑跑和滑行,停放时支撑飞机。

动力装置用来产生推力或者拉力,使飞机前进。

1、机身机身的功用在使用方面,应要求它具有尽可能大的空间,使它的单位体积利用率最高,以便能装载更多的人和物质,同时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应有良好的通风加温和隔音设备;视界必须广调,以利于飞机的起落。

在气动方面,它的迎风面积应减少到最小,表面应光滑,形状应流线化而没有突角和缝隙,以便尽可能地减小阻力。

在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疲劳的能力情况下,应使它的重量最轻。

对于具有气密座舱的机身,抗疲劳的能力尤为重要。

2、机身的结构形式

(1)梁式机身:

由4根桁梁承受机身的全部或大部分弯曲正应力。

蒙皮较薄,只承受扭矩和横向剪切力。

桁条较少,用于支持蒙皮或承受少量轴向力。

这种结构型式多用于机身口盖较多的部位。

如歼击机的前机身有较多的大开口(座舱盖、前起落架舱盖、电子设备舱和武器舱口盖等),蒙皮不可能受力,宜用梁式结构。

(2)半硬壳式机身:

没有强的桁梁。

密布的桁条与蒙皮一起承受弯曲正应力。

这种结构重量较轻,机身上凡是开口较少的部位大多采用这种结构型式。

(3)硬壳式机身:

没有桁梁和桁条。

为了改善蒙皮的支持情况,沿机身长度方向布置有较密的普通框,有时也称密框结构。

一般用在弯矩很小而又无大开口的部位。

有些轻型飞机为便于制造而采用硬壳式机身。

二、机翼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分,机翼一般分为左右两个翼面,机翼除了提供升力外,还作为油箱和起落架的安放位置,机翼的翼尖两点的距离称为翼展,机翼的剖面称为翼型,翼型要符合飞机飞行速度范围并产生足够升力。

机翼内部分的空间除了安装机翼表面各种附加翼面的操纵装置外,主要部分是用来存储燃油的油箱,机翼上的燃油载量大约占全机燃油的1/4;机翼还用来安放起落架舱。

1、机翼的功用:

(1)产生升力(主要作用)

(2)使飞机具有横测安定性和操纵性(3)安装发动机、起落架、油箱及其它设备,2、分类根据机翼在机身上安装的部位和形式,飞机可以分为:

上单翼飞机(安装在机身上部)中单翼飞机(安装在机身中部)下单翼飞机(安装在机身下方):

目前的民航运输机大部分为下单翼飞机,4、机翼的组成机翼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翼根、前缘、后缘、翼尖。

翼根是指机翼和机身结合的部分,因其受力很大而是结构强度最强的部位;而机翼的前缘和后缘则加装了许多改善和控制飞机气动性能的装置,这些装置包括副翼、襟翼、缝翼和扰流板,在飞机起飞或着陆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四个控制飞机气动性能的装置

(1)副翼副翼是使飞机产生滚转力矩,以保证飞机具有横侧操纵性。

其位置一般在机翼后缘外侧或机翼后缘内侧,

(2)缝翼,前缘峰翼是安装在基本机翼前缘的一段或者几段狭长小翼,是靠增大翼型弯度来获得升力增加的一种增升装置。

(3)襟翼装在机翼后缘的内侧,可以向外、向下伸出,这样就改变了机翼的形状和大小在机翼上安装襟翼改变机翼的弯曲程度,可以增加机翼面积,提高机翼的升力系数。

(4)尾翼尾翼是飞机尾部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统称。

垂直尾翼由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偏转的方向舵组成。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偏转的升降舵组成。

水平尾翼简称平尾,安装在机身后部,主要用于保持飞机在飞行中的稳定性和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

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偏转的升降舵组成。

三、起落架最早由于飞机的飞行速度低,对飞机气动外形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因此飞机的起落架都是固定的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起落架仍然暴露在机身之外。

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飞机很快就跨越了音速的障碍,由于飞行的阻力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这时,暴露在外的起落架就严重影响了飞机的气动性能,阻碍了飞行速度。

因此,便设计出了可收放的起落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就将起落架收到机翼或机身之内,以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飞机着陆时再将起落架放下来。

现代飞机不论是军用还是民航,起落架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收放的,只有一小部分超轻型飞机仍然采用固定形式的起落架。

1、起落架的主要作用:

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

起落架的配置方式分为前三点式和后三点式,四、飞机的动力装置:

飞机的动力装置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航空发动机,螺旋桨、动力辅助装置,其中最主要的是航空发动机,它的构造复杂,自成体系,独立于机体,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