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178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docx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论文

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黄博超

学号20105471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10-1班

指导教师谢武副教授

院系名称管理学院

2014年06月05日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2

1绪论3

1.1研究背景3

1.2研究意义3

1.3研究方法4

2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5

2.1蚌埠市情概述5

2.2蚌埠市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5

2.2.1工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老工业城市的光芒无法掩盖5

2.2.2工业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6

3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SWOT分析10

3.1发展优势(s)10

3.1.1良好的工业基础10

3.1.2政府的大力支持11

3.1.3地理、交通优势11

3.1.4科教资源优势11

3.2发展劣势(W)11

3.2.1经济整体发展有待提高11

3.2.2资源限制12

3.2.3尚未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13

3.2.4大项目少,产业层次不高,园区特色不鲜明13

3.2.5投入产出效率不高13

3.3发展机遇(O)13

3.3.1政策机遇13

3.3.2政府的高度重视13

3.4发展威胁(T)14

3.4.1区域竞争压力加大14

3.4.2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尚未改变14

3.4.3产业集聚度不高14

3.4.4经济绿色增长压力较大14

3.5SWOT矩阵15

4蚌埠市主要工业产业结构分析16

4.1五大产业分析16

4.1.1化工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16

4.1.2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条件17

4.1.3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17

4.1.4纺织产业尚须整合18

4.1.5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虽小,但发展潜力很大18

4.2蚌埠市工业应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道路19

4.2.1培育三个产业基地19

4.2.2发展五个产业集群20

4.2.3发展产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21

5蚌埠市工业产业发展对策23

5.1着力培育大产业23

5.1.1积极培育新兴产业23

5.1.2发展壮大优势产业24

5.1.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5

5.1.4充实完善基础产业26

5.2着力发展大企业26

5.3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8

5.3.1不断推进企业的四个创新28

5.3.2努力构建三大工业创新平台28

5.3.3大力实施品牌发展计划29

5.4扶持中小企业29

5.4.1构建六大服务体系29

5.4.2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

5.4.3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30

5.5扩大对外开放30

5.5.1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30

5.5.2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31

5.5.3打造高铁经济圈31

5.5.4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31

5.5.5着力招引大项目31

5.5.6努力扩大出口31

5.6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32

5.6.1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32

5.6.2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32

5.6.3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32

5.6.4积极推广节能先进适用技术32

5.6.5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32

5.7工业经济发展保障措施33

5.7.1加强组织领导33

5.7.2强化政策支持33

5.7.3加大工业投入33

5.7.4推进“两化”融合34

5.7.5增强人才支撑34

5.7.6优化发展环境34

6结束语35

6.1研究结论35

6.2研究不足与展望36

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以蚌埠市工业经济为研究对象,从蚌埠市工业经济的现状、自身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和发展定位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论认为:

一是蚌埠市目前工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高级阶段,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且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二是蚌埠市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地理位置,交通区位,工业经济发展政策上的优势,但是蚌埠市也由于经济整体发展不足,资源限制等劣势阻碍了蚌埠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给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是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区域竞争压力加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尚未改变、产业聚集度不高等因素的威胁。

本文通过参阅相关文献书籍,以工业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总结出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借助SWOT分析方法指出了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与威胁等等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蚌埠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对策,旨在促进蚌埠市工业经济更加快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蚌埠市;工业经济;SWOT分析;对策

 

StudyontheDevelopmentStatusandStrategyofBengbuindustrialEconomic

Abstract:

ThispaperstudyforanindustrialeconomyofBengbuCityfromthestatusquoandtheirstrengthsand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nddevelopmentpositioning.Accordingtothearticle:

First,Bengbucurrentindustrialstageofeconomicdevelopmentareintheadvancedstageofindustrialization,rapideconomicdevelopmentandindustryhasasolidfoundation,butcomparedwithdevelopedareassurroundingthegapisstilllarge.Second,Bengbuhasagoodindustrialbase,geographicallocation,trafficlocation,theadvantagesofindustrialeconomicdevelopmentpolicies,butalsoduetolackofBengbuoveralleconomicdevelopment,resourceconstraintsandotherdisadvantageshinderBengbuindustrialeconomy.ThethirdistosupporttheGovernmentattachesgreatimportancetotheindustryandnationaleconomicdevelopmentpoliciesBengbuCityhasbroughtunprecedentedopportunities.ButtheindustrystillfaceseconomicdevelopmentareaBengbucompetitivepressuresincrease,theextensiveeconomicgrowthpatternhasnotchanged,thethreatofindustrialaggregationisnothigherfactors..

Inthispaper,refertotherelevantliteraturebooksrelatedtoindustrialeconomicdevelopmenttheory,summedupthecurrentsituationBengbuindustrialeconomicdevelopment,withtheSWOTanalysispointedouttheopportunitiesfor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ialeconomyBengbufacingchallengesandthreatsandsoinfluencethedevelopmentfactors,andfinallythedevelopmentofcountermeasuresproposedindustrialeconomyBengbu,BengbuCity,theindustrialeconomytopromotemorerapidandhealthydevelopment.

 

Keywords:

Bengbu;industrialeconomy;SWOTanalysis;countermeasures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把蚌埠列为皖北中心城市。

其实,加快皖北发展的呼声从来都没有停歇过,近年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的政策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解放后,蚌埠市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工业发展城市。

三年恢复和“一五”、“二五”时期,全市工业企业最多时发展到393家,其中国有企业153家,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更是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工业总产值始终处于第二位,国有工业总量处于第一位。

上世纪70年代末,已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包括烟草、机械、冶金、化工、建材、医药、电子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能生产200大类、5000多种产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安徽省发展的龙头。

1982年,蚌埠市是全国工业生产的十四个中小明星城市之一。

1985年以前蚌埠市工业总量占安徽省的12%以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蚌埠市工业一直位居安徽省三甲,并以综合型制造业基地著称。

不可否认,由于许多历史和现实因素,皖北滞后于先发地区。

安徽要想发展,必须要解决皖北地区的发展问题。

缺乏强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是皖北地区难以实现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蚌埠,一方广袤、厚重的热土,在皖北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

推动蚌埠发展,使蚌埠成为皖北中心城市,关键还是要尽快把工业搞上去,让蚌埠在工业上有地位,焕发老工业城市青春。

否则,要想成为皖北龙头城市很难实现。

面对诸多机遇和挑战,为蚌埠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重要课题。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定位问题。

1.2研究意义

新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蚌埠市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目前蚌埠市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实现工业经济较好较快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己经证明,在工业化阶段,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率、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率通常都较大幅度地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业的发展既是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同时又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

虽然当今世界己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但工业化对后发国家或地区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当前针对蚌埠市的具体实际,研究“工业强市”的发展策略,是指导未来蚌埠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而研究如何加快工业化进程,迅速做大工业规模,增强工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3研究方法

(l)定性分析法

理论来源于实践,提炼于实践,最终服务于实践。

同时,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本文通过引入经济学、管理学、战略决策、统计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结合目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环境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中遇到的机遇,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分析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区域以及定位问题,找出适合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的可行性策略方案,从而为蚌埠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2)数据分析法

本文通过对蚌埠历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实践经验,客观地分析了蚌埠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利用统计分析原理预测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利用对比分析方法,明确了工业经济所处的地位,从而深入探讨蚌埠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规律,以及影响这些规律的因素是什么,总结出适合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为蚌埠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思路。

(3)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主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蚌埠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蚌埠市工业发展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蚌埠市工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蚌埠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2.1蚌埠市情概述

蚌埠地处皖北、淮河中游、京沪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交通枢纽之称。

蚌埠市及所辖三县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

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

市区总面积956.93平方公里、总人口366.6万。

蚌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7300年前的淮河流域人类文明双墩文化遗存的发现,丰富了我们民族的历史;4200年前,大禹治水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2200年前,垓下悲歌,在历史的时空中回响着余音;被誉为“东方芭蕾”,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花鼓灯艺术代代传承。

蚌埠拥有机械、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行业齐备的工业体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众多。

京沪高铁蓄势待发、蚌埠新港百舸争流,交通十分便利。

市辖三县均为全国商品粮大县,怀远石榴、五河螃蟹、固镇花生闻名遐迩。

基础完备的工业、方兴未艾的农业、繁荣兴旺的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构成了这座年轻城市的综合经济框架。

2.2蚌埠市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

2.2.1工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老工业城市的光芒无法掩盖

(1)初步核算,蚌埠市2013年全年生产总值(GDP)(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1007.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3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515.68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319.81亿元,增长9.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8:

50.0:

32.2调整为17.1:

51.2:

31.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人均GDP31482元(折合5164美元),比上年增加3483元。

2013年快报显示,蚌埠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58.70%,位居全省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0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7.35%,位居全省第4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8084元/人,位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9834元/人;我市主营业务收入达1635.7亿元,同比增长16.0%,利润总额达49.4亿元,同比增长7.1%,利税总额达137.7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增速均居皖北六市之首。

(2)解放后,蚌埠市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工业发展城市。

三年恢复和“一五”、“二五”时期,全市工业企业最多时发展到393家,其中国有企业153家,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更是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工业总产值始终处于第二位,国有工业总量处于第一位。

上世纪70年代末,已形成以轻纺工业为主,包括烟草、机械、冶金、化工、建材、医药、电子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能生产200大类、5000多种产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安徽省发展的龙头。

1982年,蚌埠市是全国工业生产的十四个中小明星城市之一。

1985年以前蚌埠市工业总量占安徽省的12%以上。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蚌埠市工业一直位居安徽省三甲,并以综合型制造业基地著称。

蚌埠产业门类齐全,无论是装备制造、化工这样的传统产业,还是光伏、生物质种种新兴产业,发展水平都是其他五市无法媲美的。

蚌埠坐拥6个国家级科研中心、43个省级科研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0多户,工业创新能力六市中首屈一指。

创新体系相对完善,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从事科技自主创新提供空间和舞台,集聚了一批人才。

承接产业转移的园区平台优势明显。

蚌埠市拥有皖北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园区建成面积82平方公里,开发区规模都是皖北首屈一指的。

龙头企业引领区域发展的作用已经显现。

丰原生化、柳工、滤清器、玻璃产业的集聚度和辐射力日渐强大,并正在释放能量。

铁路、公路、水运,强大的交通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物流支撑,而随着高铁经济时代的到来,蚌埠的交通将为工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一座综合性城市,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能力不能短缺,这是工业发展的动力。

2.2.2工业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关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国际上有多种标准,其中比较有影响力、为广大经济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是H.B.钱纳里的,“3大6小”阶段论(表2一2)〔6,。

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把人均GDP作为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按照人均GDP的变化,他将经济发展分为准工业化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包括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发达经济高级阶段)。

2007年,蚌埠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31482元(折合5164美元),比上年增加3483元。

根据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蚌埠市应处于钱纳里工业化高级阶段,即工业化实现阶段。

表2-1钱纳里关于结构转变过程的时期划分标准

时期

人均GDP(1982年美元)

人均收入GDP(1994年美元)

人均收入GDP(1998年美元)

发展阶段

1

364-728

546-1092

601-1199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2

728-1456

1092-2184

1199-2402

工业化

初级阶段

3

1456-2912

2184-4368

2402-4805

中级阶段

4

2912-5460

4368-8190

4805-9009

高级阶段

5

5460-8736

8190-13104

9009-14414

发达经济

初级阶段

6

8736-13104

13104-19656

14414-21622

高级阶段

注:

①1994年美元水平按照1982年水平的赛氏因子1.5推算。

②1998年美元水平是按照美国1995年至1998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选择1994年标准的赛氏因子1.1推算的近似值。

资料来源:

转引自胡长顺:

《21世纪中国新工业化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128一129页。

蚌埠市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l)工业化率高,发展速度较快。

蚌埠市工业化率比较高,接近安徽省平均水平,2013年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六安市工业化率45.3%,比全国37.0%高8.3个百分点,比安徽省46.9%低1.6个百分点。

随着蚌埠市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并且发展趋势是与安徽的工业化发展趋势一致。

在2008一2013年间,蚌埠市工业化率由33.8%提高到了45.3%,年均提高了2.3百分点;2008一2013年,安徽省工业化率由39.3%提高到46.9%,年均提高1.52个百分点;全国工业化率由42.9%降低到37.0%,年均减少1.18个百分点。

蚌埠市与安徽省的差距由低5.5个百分点缩小到1.6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由低9.1个百分点变成高8.3个百分点,变化了17.4个百分点〕(表2-2)。

表2-2蚌埠市与安徽省和全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比较

2008年工业化率

2013年工业化率

年均提高

2008-2013变化

蚌埠

33.8

45.3

2.3

11.5

安徽

39.3

46.9

1.52

7.6

全国

42.9

37.0

1.18

5.9

与安徽省差距

5.5

1.6

0.78

3.9

与全国差距

9.1

-8.3

3.48

17.4

资料来源:

2008及2013年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及201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及2013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农业比重大,绝对值高。

在三次产业结构中,蚌埠市第一产业比重大,高达17.1%(2013年),分别比合肥5.3%、芜湖6.1%高11.8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且绝对值也大。

2013年,蚌埠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36亿元,低于合肥247.21亿元,高于芜湖128.60亿元(表2-3)。

表2-3合芜蚌三市产业结构比较

城市

三次产业结构

增加值(亿元)

人均GDP(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蚌埠

17.1:

51.2:

31.7

172.36

515.68

319.81

31482

芜湖

6.1:

66.1:

27.8

128.60

1388.22

582.70

54676

合肥

5.3:

55.3:

39.4

247.21

2583.75

1841.95

61555

资料来源:

2013年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

2013年,蚌埠市第三产业比重为31.7%,低于合肥39.4%,虽然高于芜湖的27.8%,但绝对值比芜湖合肥都要小。

第三产业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如金融服务的比重只有9.63%,低于安徽省的11.70%,也低于合肥市的13.71%。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将制约工业的发展(表2-4)。

表2-4蚌埠、合肥、安徽第三产业结构比较

蚌埠

合肥

安徽

GDP

1007.85

%

4672.91

%

19038.9

%

第三产业

319.81

31.7*

1841.95

39.4

6286.8

33.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7.44 

11.71**

183.52

9.93

707.1

11.25

批发和零售业

56.63 

17.71

355.47

19.30

1355.5

21.56

住宿和餐饮业

26.32 

8.23

61.05

3.31

298.0

4.74

金融业

30.80 

9.63

252.48

13.71

735.5

11.70

房地产业

34.19 

10.69

269.88

14.65

763.6

12.15

其他服务业

134.43

42.03

719.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