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048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0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docx

初三化学总复习18单元训练题

化学寒假作业一(初中

1-81-81-81-8

章部分)

1、如图,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与其所含金属

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

横坐标表示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纵坐标表示

该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

(1)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关系的曲线是

______。

(2)其中绘制错误的一条曲线(不能正确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它所含

金属元素的质量关系)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222

、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

平调平衡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

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333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

用等质量的金属A、B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析图象

得到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有(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显+2

价,A、B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

①.反应速率A>B②.生成氢气的质量A=B

③.金属的活动性A<B

④.A、B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4444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

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

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5555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

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②.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③.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6666

、化学科代表小聪与小明同学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分别放在两个试剂瓶

中的两片用砂纸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

到底它们是哪种金属?

两位同学首先对

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反应时间/s0

A

B

/g

(1)进行猜想:

①科代表小聪猜想:

活动性X大于Y。

②小明同学猜想:

活动性Y大于X。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知识。

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①实验步骤②实验现象③结论

__

__

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

金属X的表面有气泡冒

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金属

X的试管口,气体燃烧

__

科代表小聪的猜想:

_______

(“正确”或“不正确”)

(3)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Y是银铁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

就是_______。

实验室急需一定量的Y粉末,科代表小聪认为可用现有的X金属粉末和Y

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Y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老师经实验分析得知制得的Y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X粉末,若用化学方法将杂

质X粉末除去,两个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选用的除杂质试剂是_________。

7777

、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2009年“拍卖风波”中的兔首和鼠首是青铜器。

久置的铜制品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

[Cu2(OH)2CO3],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

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

性顺序,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8888

、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含量一般在12%以上。

铬的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钝

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蚀性主要原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________和________直接接触。

(2)不锈钢是一种____________(填“合金”或“金属”)。

(3)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

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Cr显+2价),现象如下:

金属CrMgCu

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无明显现象

①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上述探究实验可知,Cr_____(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应。

若反应,请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99

、下表是生活中某种常见金属X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软7.9g/cm31525℃良好良好良好

将金属X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推断金属X可能的一种用途。

⑵将金属X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比较金属X与Mg的活动性强弱。

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操作现象结论

假设成立,金属X的

活动性比镁弱

10101010

、某工厂产生的铜屑中含有少量铁屑.现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需除去其中的铁屑,张山

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1)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从回收利用率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

(2)两个方案中都有过滤操作,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甲

方案乙

(4)你能否再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方案?

写出你的方案

11.常温常压下,10mL某气态物质含有2.68×1020个分子,而在这些分子里又含有8.04×1020

个原子,则判断该物质是一种()

A.单质B.化合物

C.混合物D.以上都有可能

1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的化学过

程”研究中取得的杰出成就。

不同物质接触面的过渡区称为界面,若其中一物质为气态时,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

在其表面上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统称为表面现象,而研究各种表面现象实质的科学

称为表面化学。

(1)界面的类型形式上可以根据物质的三态来划分,如液-固界面等。

表面现象主要研

究的是、界面上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

(2)下列哪些研究属于表面化学研究的范畴(填字母编号)。

a.钢铁的生锈

b.以金属为催化剂,用氮、氢合成氨

c.以铂、铑等为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NO

x

、CO等转化为无污染物质

13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同时,它也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在地球上它

的含量比天然气、石油和煤的总和还多数倍。

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写出经以上途径合成尿

素的化学方程式。

若按上述方法

生产1000万吨尿素,可固定的CO2将达万吨。

14下列有关的物质及相互转化,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中A、B、M、E均为常见单

质,F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①一定量的A在B中点燃可生成C和D的混合物,且C、D均为无色气体,C是常见

的还原剂,可与B进一步反应生成D。

②M+B→G(此反应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佳反应)

③D+L→F+G

④C+K→D+E

(1)写出下列物质的的化学式:

D,F,G,M。

(2)转化④在金属冶炼中常用来炼,写出该反应方程式。

(3)A在B中燃烧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两个):

、。

15A、B是实验室二种常见的玻璃仪器。

(1)下表内已绘制其中2种仪器上部约

4

1的局部特征,请你分别根据其用途补绘剩余

部分。

仪器

主要用途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

容器,收集少量气体,装配

小型气体发生器。

用作反应物较多、加热

时间较长的反应器,如制取

气体等。

(2)下列仪器可装配一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请填写所用仪器的

序号:

(夹持、固定的仪器不考虑)。

能用该套装置制

取的气体有(任填两种)。

16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

了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

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①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②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

若不严谨,请作补充。

(2)请你对该实验装置予以评价。

17小海、小林、小明三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

2H2O2

2H2O+O2↑;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g/L。

设计原理:

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

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

(1)小海首先设计(如左图):

向装有样品溶液(20g)的锥形瓶(75g)中投入0.5g

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g,则产生氧

气的质量是g,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小林对小海的设计提出质疑后,设计如中图的方案(只在上述方案中的锥形瓶上

加一干燥管),请你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小明设计如右图的方案(试

剂用量不变)。

请你说明小明认为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

如果要满足小明的要求,该实验需用mL的量筒。

18(l)打火机使用的气体有机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打开开关)液体很容易气化,遇

明火即燃烧。

下表中的有机物可作打火机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

化学式C2H6C3H8C4H10C5H12

沸点/℃-88.6-421-0.536.1

熔点/℃-183.3-189.7-138.4-129.7

(2)人类对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已使其面临枯竭。

有待继续开发、利用

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水中有机物CnHaOb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和O2反应生成C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uswell和Muller提出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转化为CO2和CH4的化学方程式

CnHaOb+(n-a/4-b/2)H2O=(n/2-a/8+b/4)CO2+(n/2+a/8-b/4)CH4

请写出碳水化合物(以C6H10O5为代表物)、乙醇(C2H5OH)厌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0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

她设计并完成

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

有气泡产

生,木条

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

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

锰是过

氧化氢

分解的

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

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

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

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

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是:

21某化学探究小组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

实验温度为25℃、

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g;所用

盐酸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盐酸的用量为20mL(假设9.125%、18.25%的

盐酸的密度均为1g/cm3;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1)反应原理:

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

(2)提出假设:

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大理石规格、反应

温度有关。

(3)实验设计与实施:

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

编号

T/℃

大理石

规格

HCl的

质量分数

完全反应

的时间/s

实验目的

①25粗颗粒18.25%160(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盐酸质量

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

程度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

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②210

③35粗颗粒18.25%60

④100

(4)实验结论:

(5)绘制图像:

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

借助简单计算请在右图中画出实验②和③中CO2质量随时间变

化关系的曲线(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说明:

可以用铅笔画曲线。

2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碘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物质中的“碘、氟、钙”是指。

(2)北京市区家用燃气已由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更换为天然气,写出它们燃烧的3

个化学方程式。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数与其体积成正比。

燃烧煤气的灶具如需改烧天然气,灶具

的改进方法是进风口(填“增大”或“减小”),如不作改进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

是。

(3)三聚氰胺对人体有害。

牛奶和奶粉等添加三聚氰胺(C3N6H6)以提高氮的含量的做法是

违法的。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它可由以下反应制取:

,则X的化学式为。

23小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

量。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

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

为Wg。

(1)A仪器的名称为;

(2)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

(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

相平外,还应;

(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

是:

(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

还是重新实验:

;理由是。

24小亮发现:

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

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

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人其总容积10%、

20%、30%、40%、50%的水。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将带

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

收集的O2占容积

的体积分数(%)

l020*******

带火星木条的状

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很亮很亮复燃复燃复燃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⑵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⑷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

瓶中氧气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⑸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

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

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下图所示。

若只考虑氧气的

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

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⑹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

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

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

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

同理,第二组实验可

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25、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右图试剂中的过氧化钠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

MnO2充分反应。

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⑴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

生成氧气

的质量=17g×5%×氧的相对原子质量×2

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17g×5%×32

34

×100%。

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

⑵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26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密闭容器

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分子数比为1:

1的H2和O2B.分子数比为1:

1的CO和O2

C.质量比为1:

1的CH4和O2D.质量比为1:

1的C和O2

27水蒸气通过的灼热的焦炭后,流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O是H2,还有CO2和水蒸气

等。

现利用下图中提供实验装置,证明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O和H2。

(A中加热装置

在图中略去;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水暴沸)

回答下列问题:

(1)C装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2)仪器E中需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F中需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F和G的位置能否颠倒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混合气中含有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认为该实验装置的存在一个缺陷,你认为这个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

28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

(l)当催化剂中FeO与Fe2O3的质量之比为9:

20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

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

(2)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碳,发生如下反应:

2Fe2O3+C

高温

4FeO十CO2↑

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gFe2O3粉末中加入碳多少克?

29、下列物质可以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的是()

A、炭粉B、铁粉C、氯化钙D、生石灰

30近年来,多次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件。

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

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

瓦斯属于(选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当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A、站在原地不动

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

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

瓦斯纯度达到爆炸极限、足够的和。

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

这类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爆、有毒

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任写一点)。

31已知CuO被C还原的产物可以是Cu2O(红色)。

现有CuO和木炭粉组成的混合物4.24g,

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产物Cu2O。

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全部被过量的澄清的

石灰水吸收,得沉淀2.00g。

试计算所得红色固体产物Cu2O质量。

32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Cu—Fe合金、Fe—Zn合金和Fe—Al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实

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该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气体ag。

请讨论:

当粉末为Fe—Al合金时,a>______;

当粉末为Cu—Fe合金时,a<______;

当_______>a>_______时,粉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填化学式),它与石油和均属于化石燃料。

(2)石油的炼制得到很多产品。

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填序号)。

①汽油②柴油③食用酒精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只填一种)等新能源。

其中氘

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环境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已知氘和氢是同种

元素,则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4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合金合金的主要性能主要成分及纯金属的性能

焊锡熔点183℃锡:

熔点232℃;铅:

熔点327℃

硬铝强度和硬度好铝、铜、镁等。

硬度小,质软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铁、铬、镍等。

纯铁抗腐蚀性能不如不锈钢

由上表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填序号)

①强度更低②硬度更高③熔点更高④抗腐蚀性更好

(4)人们每年要从金属矿物资源中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按要求

写出两个生成金属的化学方程式:

①(置换反应);

②(分解反应)

(5)2008年奥运会主运动场“鸟巢”使用了大量的钢铁。

钢铁与直接接触容易

生锈造成损失,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都能防治钢铁生锈。

35实验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某校实验室中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

Zn(NO3)2、Fe(NO3)2,该校实验小组设计实验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

体。

实验方案如下所示(实验过程中未引入其它的金属元素)

(1)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分离固体甲和溶液乙,该操作需要使用的仪器

有。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步骤①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的A。

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36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37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

38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甲、

乙、丙三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

烧杯+盐酸大理石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甲75.0g13.2g83.8g

乙75.0g16.0g86.6g

丙95.0g13.2g103.8g

若甲、乙、丙三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所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