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705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docx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工段操作规程

 

合成车间氨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

 

编写:

审核:

审定:

批准: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目录

第一章责任制通则3

1操作工岗位责任制3

1.1交接班制3

1.2质量负责制3

1.3安全环保责任制4

1.4岗位练兵制5

1.5经济核算制5

第二章氨压缩机岗位责任制及技术操作规程6

1 岗位责任制6

1.1 岗位专责制6

1.2 设备维护保养制7

1.3巡回检查制度7

2技术操作规程8

2.1工艺说明﹑工艺指标8

2.2岗位操作程序18

3设备说明36

3.1本岗位设备一览表36

3.2关键设备的维护与保养38

4安全注意事项38

4.1安全装置38

4.2注意事项39

5环保规程39

5.1环保负责制39

5.2本岗位的环保控制内容及指标40

第三章本岗位危险化学品物化性质及防护41

1氨、液氨41

2氮气43

3本岗位可燃气体检测器一览表45

第一章责任制通则

1操作工岗位责任制

1.1交接班制

1.1.1接班

1.1.1.1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岗位,了解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并进行巡回检查。

1.1.1.2参加班前会,听取交班班长的生产情况介绍及本班班长的工作安排。

1.1.1.3详细进行岗位交接,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记报表,进一步了解上班各项工艺指标执行情况,设备﹑电器﹑仪表的运行和检修情况,主要运转设备﹑备车情况,故障发生原因及处理过程,上级指示与注意事项,文明生产﹑清洁卫生﹑消防器具﹑防护用品﹑工器具保管及使用情况。

1.1.1.4双方检查无误后进行会签.接班后一切工作同接班者负责。

1.1.2交班

1.1.2.1努力为下班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保持现场和设备清洁。

一般情况下,交班前三十分钟不准任意改变工艺操作条件。

1.1.2.2在现场详细地向接班者介绍生产负荷变动情况﹑薄弱环节﹑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操作经验﹑运转设备﹑备用设备﹑检修设备状况﹑阀门变动情况﹑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1.1.2.3交班期间生产由交班者负责.如接班者到,应继续值班并汇报班长。

1.1.2.4在事故或不正常情况下,应主动推迟交班,并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待恢复正常后再进行交班或经交接清楚,双方同意后可以交班。

1.1.2.5交班完毕后双方签字,交班者去参加班后会,一切由接班者负责。

1.2质量负责制

1.2.1坚持质量第一,服从质量管理小组的领导,参加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指标,遵守规章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1.2.2遇到进工号的物料和工艺气体质量不合格及时向班长汇报,联系前工序进行处理;对于本岗位输送的产品﹑半成品和工艺气体等要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及时进行自检与配合检验人员专检,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处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确保产品质量。

1.2.3严肃对待质量事故,对质量事故要以“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原因,不得隐瞒,通过分析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1.2.4对本岗位的设备﹑仪表﹑管线﹑阀门等应负交出检修和验收质量的责任。

1.2.5明确本岗位的质量指标,随时掌握当班本岗位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3安全环保责任制

1.3.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安全技术规程。

1.3.2班长要熟练掌握各种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并有权教育操作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消防器材。

1.3.3非经公司﹑车间介绍,禁止外人进入各岗位参观。

非本岗位操作工严禁操作。

对徒工﹑外培人员应加强安全教育,未经批准应禁止其单独操作。

1.3.4检查设备动火前的工艺处理和设备动火中的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

在设备动火过程中,一定要指派专人监护。

1.3.5坚持每周安全活动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3.6发现跑﹑冒﹑滴﹑漏及时处理,确保厂房内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不超过国家的卫生标准。

1.3.7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组织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并立即向领导报告,保护好现场并详细记录,参加事故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在发生事故出现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有权根据现场工艺、设备的危害程度,按规定及时处理并详细向上级汇报;如发生的事故可能危及设备、人身安全时,现场班长、生产调度、值班干部有下达停产、撤离岗位人员指令的权利。

1.3.8凡因系统着火﹑爆炸﹑多人中毒﹑断水﹑断电﹑断蒸汽﹑断空气以及设备出现严重缺陷,确实无法进行生产的情况下可作紧急停车处理。

1.3.9对本班发生的事故,要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吸取教训,并如实向车间汇报,不得隐瞒。

1.4岗位练兵制

1.4.1岗位练兵要求做到“四懂三会”:

懂设备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工艺原理和流程,会操作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1.4.2开展技术练兵,采用技术回答的方式,互问互学;采用岗位操作表演,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操作水平。

1.4.3积极参加小指标竞赛,向操作能手学习,参加车间﹑班组组织的事故处理模拟表演,提高技术水平。

1.4.4积极参加车间﹑班组组织的业务技术学习。

1.4.5通过技术练兵活动,提高技术水平,掌握全面的生产技术.结合本岗位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设备,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

1.5经济核算制

1.5.1在车间﹑班组领导下搞好班组经济核算。

1.5.2核算形式以实物计算和自动仪表计量为依据,并按原化工部所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操作人员按时填写本岗位所消耗的水﹑电﹑汽﹑气的数量。

1.5.3经济核算以车间对班组考核的指标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产量﹑质量﹑消耗和劳动生产率。

1.5.4岗位对消耗的原始记录数据要齐全﹑准确,不得私自涂改,如发现自动计量仪表失灵,及时汇报班长联系仪表处理,岗位人员一律不准私自调整和涂改仪表记录。

1.5.5积极参加车间﹑班组组织的经济活动分析,为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氨压缩机岗位责任制及技术操作规程

1 岗位责任制

1.1 岗位专责制

岗位的任务:

将合成净化等液氨用户来的气氨进行压缩、冷凝、供液氨用户使用。

1.1.1 本岗位操作工在班长领导下工作。

1.1.2 接到上级指示需经班长后方可执行。

在紧急情况下,可先执行后向班长汇报。

1.1.3 严格按岗位责任制和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本岗的操作管理,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精心操作﹑控制好各项工艺指标,努力做到高产、低耗、安全、稳产。

熟知生产的特点和详细流程,会正常操作和不正常现象的处理。

1.1.4 准确、及时填写操作记录,并保持记录整洁(每小时提前十分钟记录并汇报调度)。

1.1.5 负责设备交出检修前的工艺安全处理和参加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1.1.6 管好、用好、维护好氨压缩机各设备和与之相连的管线、阀门、电器、仪表、防护器具及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维护。

1.1.7 有权询问进入本岗位的外来人员,有权制止干扰本岗位工作和损坏本岗位设备的行为,有权阻止闲杂人员进入本岗位。

1.1.8 对班长的指示有异议可提出意见如班长仍坚持其意见仍应执行,如属明显违反操作规程的可不执行并迅速越级汇报。

1.1.9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检修、动火、进塔入罐等工作,有权制止。

1.1.10 在不正常情况和紧急事故情况下,有权通过班长增加分析项目和次数并按规定发出事故信号。

1.1.11 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先处理后汇报。

1.1.12 当班期间,不得擅离岗位,有事需请班长同意后方可离开。

1.2 设备维护保养制

1.2.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超温、超压、超负荷生产。

升降速升降压和加减负荷要缓慢避免剧烈波动,用好、管好、维护好本岗的所有动设备和静设备,做到会检查、会保养、会使用、会排除故障。

1.2.2 认真贯彻“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方针,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努力维持工艺条件正常平稳。

1.2.3 操作人员对设备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维护保养﹑会操作﹑会排除故障。

1.2.4 认真执行润滑油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五定”﹑“三级过滤”(五定:

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定期。

三级过滤:

油桶﹑油壶﹑注油点)。

保证油质及用具清洁,各等级的润滑油严禁混用,保证转动设备供有合格足够的润滑油。

1.2.5 经常检查各管线、阀门、仪表、电器,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1.2.6 开关阀门要稳缓,定期给阀门加油,保证阀门灵活好用。

1.2.7 氨压缩机的各连接部位和轴承要经常检查,不能有异响和异常温升。

1.2.8每班要经常擦拭设备、仪表、地板和门窗玻璃,做到文明生产。

1.2.9冬季要做好防冻工作,严防冻坏设备,管道和阀门。

爱护电器仪表、消防器材、防护器材及通讯设备,不得随意乱动,发现不正常及时联系处理。

1.3巡回检查制度

1.3.1巡回检查路线:

1操作室→2冷凝水泵→3表面冷凝器→4油站→5气体冷却器→6省功器→7过冷器和管道泵→8液氨计量泵→9液氨贮罐→10中间氨贮罐→11冷凝器Ⅱ→12冷凝器Ⅲ和I→13一和二段进口分离器及空气分离器→14压缩机组和抽汽冷凝器→15就地仪表盘→16干气密封→17操作室

1.3.2巡检内容

1.3.2.1氨压缩机运行情况及吸排气压力﹑温度、汽轮机的吸气﹑排气压力﹑温度以及机组各回油管的回油情况是否正常。

1.3.2.2各润滑油泵的运行情况以及出口油压、油温、油过滤器的前后压差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3.2.3冷凝器上﹑回水温度以及冷凝水泵的运行情况,省功器﹑液氨贮罐液位是否正常。

1.3.2.4冷凝水泵运行情况、备泵情况、两台泵的润滑油位是否在正常位置。

1.3.2.5润滑油泵的运行情况,备泵情况。

1.3.2.6干气密封各流量是否在正常范围。

氮气压力是否正常供给。

1.3.2.7各个静设备﹑动设备是否有泄漏。

发现漏点及时处理。

1.3.3每小时按巡检路线检查一次,拨巡检牌,在巡检中发现可疑问题及时汇报并处理。

1.3.4巡回检查应认真、仔细,不能应付走过场。

2技术操作规程

2.1工艺说明﹑工艺指标

2.1.1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

2.1.1.1工艺原理

2.1.1.1.1汽轮机工作原理:

汽轮机是用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来做功的回转式原动机,依其做功原理不同,可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两种类型。

我厂合成气压缩机组所用汽轮机为冲动式汽轮机,工作原理如下:

冲动式汽轮机作功是将锅炉来的高压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的过程,在喷嘴中发生,而工作叶片只是把蒸汽的动能转变成机械能并带动压缩机主轴一起转动。

2.1.1.1.2离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当汽轮机带动压缩机主轴高速旋转时,叶轮叶片内的气体也随主轴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叶轮外进入扩压器中,在扩压器中气体压力升高,叶轮中形成低压区,外界气体连续进入稀薄地带,这样在主轴的高速连续旋转下,气体不断甩出,外界气体不断进入,气体增压,气体经加压后送出。

2.1.1.1.3冰机制冷原理

冰机制冷是利用液体在低压下蒸发,等温条件下从外界吸收热量来达到制冷的目的。

将蒸发出来的蒸气压缩到较高的压力进行冷却冷凝,则蒸气将在等压条件下放热而冷凝成液体,这种液体又可经过节流到低压进行蒸发。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就是由低压蒸气的压缩、高压蒸气的冷凝、液体的节流、液体的减压蒸发吸热制冷这四步构成的。

冷冻循环中所用的在低温下吸热和在高温下放热的工作物质称为冷冻剂。

2.1.1.2工艺流程

2.1.1.2.1气、液氨循环流程说明

由合成第二氨冷器和脱碳氨冷器来的气氨经一段进口闪蒸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氨{0.22Mpa(A)、-13℃}进入压缩机一段进行压缩。

由合成第一氨冷器和合成气压缩段间氨冷器来的气氨经二段进口闪蒸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氨{0.41Mpa(A)、2.0℃}与经压缩机一段加压后的气氨一同进入压缩机二段压缩。

经两段压缩后的气氨,从压缩机引出进入气体冷却器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后的气氨返回压缩机循环段,进行最终加压。

经三段压缩的气氨{1.6Mpa(A)、109.4℃}分别进入冷凝器Ⅰ、冷凝器Ⅲ和冷凝器Ⅱ进行循环冷凝。

冷凝后的液氨进入液氨贮罐贮存,供用户使用。

由液氨贮罐底部引出的液氨经过冷器再次吸收冷量后,一部分直接送合成第一氨冷器和合成气压缩段间氨冷器蒸发吸热,另一部分送省功器降压闪蒸,然后送脱碳氨冷器蒸发吸热。

系统中混入的不凝性气体由冷凝器Ⅱ及液氨贮罐送入空气分离器进行二次分离。

分离出的不凝性气体送氨回收回收氨后不凝气体送燃料气管网,液氨由空气分离器底部引入液氨贮罐。

经一、二段进口分离器分离下来的液氨送中间贮氨器贮存,当中间贮氨罐液位达上限时,由液氨泵送液氨贮罐。

2.1.1.2.2蒸汽冷凝液流程说明

来自热电的动力蒸汽(435℃、5.0MPa)经蒸汽截止阀、速关阀、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经12级降压膨胀做功后,经排气管进入凝汽器,经凝汽器内循环冷却,凝结为水。

体积急剧收缩,凝汽器内形成真空增加蒸汽的可用焓降,冷凝水汇集在凝汽器的下部的热井内,由主凝结水泵将冷凝水送热电循环使用。

为保证机组开车和正常运行中凝汽器中的真空度,专门设有抽气装置。

起动抽气器用于汽轮机起动时建立真空,使转子易于冲动。

主抽气器用于正常运转过程中抽出凝汽器内积聚的不凝性气体,维持凝汽器内的真空。

由主抽气器抽出的蒸汽由抽气冷却器冷凝为水,回收至疏水膨胀箱。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为了防止进汽端轴封漏汽和排汽端空气从轴封进入缸内破坏排汽端真空,在两端轴封上连接有汽封管线,在开车或负荷低时,作为封气,防止外界空气漏入。

为维持热井液位和保证凝汽器内有足够的冷凝水,在热井中设有液位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凝结水循环阀(LV-6520)和排放阀(LV-6521)的开度来维持液位正常。

2.1.1.2.3油流程说明

来自油箱的透平油经电机带动的螺杆泵加压后,进入油冷器(一开一备)冷却降温后,进入油过滤器(一开一备)过滤,过滤掉油中的杂质后,一路经PCV-1401调节油压合格后,送入汽轮机、压缩机各轴承润滑,并带走转子和轴承磨擦产生的热量;另一路做为调节油去汽轮机转速控制系统,调节汽轮机转速。

通过各轴承润滑完的油,由回油支管汇入回油总管,然后送回油箱循环使用。

为控制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设制了PCV-1400压力调节阀,当润滑油泵出口压力高时,使一部分油流回油箱。

为了保障机组在紧急情况下(停电)顺利停机,设制了高位油箱。

箱内有8分钟供油量,保证机组停车惰走过程中轴承供油,以防止烧瓦事故的发生。

2.1.2工艺技术指标及部分指标偏离后果、纠正措施

2.1.2.1

正常工况

控制范围

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

纠正或防止偏离的步骤

转速:

8841~11768r/min

转速低于指标,505调速器无法调节转速。

高于指标,超过机组设计负荷,损坏设备

加强监控,将转速设定在指标范围。

利用防喘振阀控制制冷负荷。

 

2.1.2.2压力指标

正常工况

控制范围

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

纠正或防止偏离的步骤

动力蒸汽压力:

4.8~5.0MPa

压力过高,损坏设备管道。

压力过低,影响机组转速。

加强监控,及时联系调度调整负荷。

压缩机一段进口压力≤0.22MPa

高于指标,合成氨冷器冷凝温度低,造成合成塔进口氨含量高。

提高转速,关小防喘振阀

汽轮机排气压力:

-70~-80KPa

压力过高,汽轮机蒸汽耗量大,汽轮机叶片负荷大。

设置压力高声光报警。

保证表面冷凝器冷却效果。

压缩机二段进口压力:

0.35~0.41MPa

高于指标,合成氨冷器冷凝温度低,造成合成塔进口氨含量高。

提高转速,关小防喘振阀

压缩机出口压力:

1.2~1.6MPa

压力过高,设备超压损坏,安全阀起跳。

降低循环水温度,提高冷凝效率,必要时开放空或降低转速运行

润滑油总管压力:

0.2—0.25Mpa

低于指标,机组轴瓦极易因缺油,润滑不良而烧瓦。

设置油压低辅泵自启和油压低低机组跳车联锁

速关油压:

0.7~0.85Mpa

低于指标,汽机控制系统因油压低,脱口阀关闭,机组跳车。

设置油压低辅泵自启和油压低低机组跳车联锁

压缩机三段进气压力:

0.78~0.82Mpa

高于指标,会造成压缩机出口压力超标,安全阀起跳

开大防喘振阀或降低转速控制

汽轮机各轴承油压力:

0.08~0.18Mpa

低于指标,机组轴瓦极易因缺油,润滑不良而烧瓦。

加强指标管理,调高润滑油总管压力。

二次油压:

0.12~0.46Mpa

低于指标或高于指标,均影响机组转速的控制

加强指标管理,及时联系仪表校验电流输入值。

润滑油过滤器进、出口压差:

≤0.15MPa

高于指标,会造成过滤器后油压过低致使机组联锁停机

设置压力高声光报警,及时切换过滤器。

2.1.2.3温度指标

正常工况

控制范围

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

纠正或防止偏离的步骤

动力蒸汽温度:

420~450℃

温度过高,超过设备材质要求,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温度过低,蒸汽中含水滴,会损坏汽轮机叶片。

设置温度声光报警。

加强监控,离开指标范围,及时联系处理。

汽轮机排气温度:

≤125℃

温度过高,损坏汽轮机末级叶片。

设置温度声光报警。

确保表面冷凝器冷却效果。

压缩机三段出口温度:

≤109.4℃

温度过高,加大冷凝器负荷,冷凝效果差,易造成超压。

开大冷激线降低进口温度,必要时降低转速运行

油冷器后油温:

40~45℃

温度过高过低,都不易形成油膜,影响轴瓦润滑,严重时造成轴瓦损坏。

设置温度声光报警。

及时使用油冷器和加热器调整指标。

汽轮机各轴瓦温度:

≤75℃

压缩机各轴瓦温度:

≤90℃

温度过高,说明轴瓦摩擦负荷较大,有损坏轴瓦危险。

设置温度声光报警。

调整油温油压控制。

降低转速运行。

压缩机一段进口温度:

-8~-13℃压缩机二段进口温度:

0~5℃压缩机三段进口温度:

≤42℃

高于指标,会造成压缩机出口温度高,冷凝器负荷大,出口压力超标。

开大一、二段冷激线,降低入口温度

2.1.2.4其它指标

正常工况

控制范围

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

纠正或防止偏离的步骤

汽轮机轴振动值:

≤50μm

压缩机轴振动值:

≤60.96μm

振动高,导致轴瓦磨损,极易引起烧瓦事故发生

设置振动高声光报警,及时调整负荷,查找引起振动原因

汽轮机压缩机轴位移值:

≤0.5㎜

高于指标,极易发生机组内动静部分摩擦碰撞,损坏机组

设置位移高声光报警及高高联锁停车保护。

中间氨贮罐液位:

≤50%

液位过高,易造成进口分离器带液,打坏压缩机叶轮

设置液位高声光报警,调整好各氨冷器液位,避免带液

2.1.2.5报警及联锁一览表

序号

仪表位号

名称

量程

单位

正常

报警及联锁

HH

H

L

LL

1

TAI-1401

压缩机入口气体温度

-50-50

100

2

TAI-1402

加气入口气体温度

-50-50

100

3

TI-1406

一段出口气体温度

0-100

4

TI-1407

二段入口气体温度

0-100

5

TI-1408

压缩机出口气体温度

0-150

6

TISA-1400

油冷器出口润滑油温度

0-100

40-45

55

7

TISA-1409

压缩机推力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8

TISA-1410

压缩机推力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9

TISA-1411

压缩机推力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10

TISA-1412

压缩机推力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11

TISA-1413

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12

TISA-1414

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13

TISA-1415

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14

TISA-1416

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

0-150

115

105

15

TISA-1417

汽轮机支撑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16

TISA-1418

汽轮机支撑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17

TISA-1419

汽轮机支撑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18

TISA-1420

汽轮机支撑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19

TISA-1421

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20

TISA-1422

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21

TISA-1423

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22

TISA-1424

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

0-120

110

95

23

PI-1400

润滑油泵出口压力

0-1.6

mpa

1.1

24

PISA-1401

润滑油总管压力

0-0.4

mpa

0.25

0.15

0.1

25

PI-1403

压缩机入口气氨压力

0-0.3

mpa

0.22

26

PI-1409

压缩机加气入口压力

0-0.5

mpa

0.41

27

PI-1410

压缩机一段出口压力

0-1

mpa

0.41

28

PI-1411

压缩机二段入口压力

0-1

mpa

0.41

29

PI-1412

压缩机二段出口压力

0-2

mpa

0.82

30

PI-1417

省功器出口压力

0—2.5

mpa

0.8

31

PSA-1400

润滑油总管压力过低

0—2.5

mpa

0.15

0.1

32

PS-1414

冷凝器压力高

0—2.5

mpa

1.75

33

PSA-1420

汽轮机控制油压力低

0—2.5

mpa

0.6

34

PSA-1421

汽轮机速关油压力低

0—2.5

mpa

0.21

35

PSA-1422

汽轮机排气压力高

0—2.5

mpa

-0.04

36

PSA-1440

密封低压端排气压力高

0—2.5

mpa

0.2

37

PSA-1441

密封高压端排气压力高

0—2.5

mpa

0.2

38

PDIA-1400

润滑油过滤器压差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