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745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docx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

[课题]环境伦理道德

[课时]二

[教学目的]

1、了解环境伦理观的演化过程,知道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以及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主要观点;理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从环境道德的目标、环境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掌握环境伦理对现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要求。

2、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贯彻落实环境伦理对人们提出的道德规范,做环保的先锋者。

[教学重点]环境伦理与人类生活方式变革

[教学难点]环境伦理学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检查学习准备情况〉检查笔记整理情况。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第七讲环境伦理道德

如果从深层次剖解当代环境问题的缘由,可以认为人类不正确的价值观是其根本原因,所以,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关键。

第一节环境伦理观的演化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则是一门研究这种道德准则的古老的学科。

自古以来,环境伦理观的演化过程与人类自身所具有的认知水平有关,与人类科学进步有关,也与自然界的演化有关。

人类早期对自然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因而产生了以顺应自然为主的环境伦理思想,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态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人定胜天)的环境伦理观占据了主要地位,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环境伦理思想不断出现,并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批判,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为目标的环境伦理观成为了主流思想,并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人类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这里所说的“自然”,也即通常所指的“环境”,它包括了人类以外的客观物质世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喝的淡水、吃的食物、脚踩的大地以及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

自然提供了人类所需的一切,正因为如此,把“自然”称为人类的“母亲”是十分贴切而亲切的。

在大自然“母亲,的不断演化过程中,人类为适应这种变化,总是在寻找各种办法与自然相处,同时,随着对大自然的认识的深入和种群的演化,人类逐步脱离动物界,成为一个与动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的特殊的动物种群。

所以,人具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是在这两种属性的支配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了从奴隶到主宰再到寻求和谐相处的三个变化历程。

应该说,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只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不同阶段里,这种影响表现有所不同。

在现阶段,人对自然的影响已经使环境恶化、生态失衡。

因而,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睦、互相尊重的新型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自然对人的影响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断调整的历史。

早期的人类,由于对自然的认识极为有限,自然环境对于其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对自然和自然现象都感到敬畏,只能膜拜、赞美和服从,因此形成一种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关系。

自然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现在的诸多考古发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我国的黄帝族以熊、罴等动物为图腾;商族以玄鸟为图腾;夏族以熊、鱼为图腾。

云南省内的傈僳族就认为在家里所生的火塘里有一位神,并称为达卓庞,是家庭的保护神,要求家里的人不能在火塘旁堆置污秽的东西。

此外,佤族、彝族、傣族、壮族等都有神林敬祀的习俗,他们认为,神林是神灵的居处,是不能用砍伐、狩猎等方式加以侵犯的。

中国人将龙作为本民族的象征,自称为“龙的传人”。

实际上,世界各民族都普遍存在自然崇拜的现象,这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自然力量相比,人是如此的渺小,只能逆来顺受,俯首称臣,努力去适应自然,并且,不同的生存环境也影响了人口分布和社会文化差异的形成。

例如,许多著名的古代文明均出现在大河大江流域,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中华文明等,因为,丰富的水资源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一。

(二)人对自然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的影响也不断增强,对自然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

应该说,人对自然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表现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建设了更适合人类居住的人工环境。

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消极影响更需要引起关注,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后果是使生态恶化,进而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

归结起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有四种形式:

1.改变地球表面结构

这种改变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开垦土地、砍伐森林、城市建设、修建水库等。

例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人类不断地开荒种地,围海造田,使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变成了农田,这种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对某些地区是不合理的,造成许多环境问题。

我国内蒙古大草原就有许多地方因为垦草种地,几年后土壤肥力不够而撂荒,使土地逐渐沙化,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也给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肆虐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就是一例。

2.影响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往往会向生态系统中排放各种物质,当其排放的速度和数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造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受阻,出现环境问题。

例如,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出过量的二氧化碳,影响了全球碳循环,增强了自然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变暖。

再如垃圾问题,也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影响有关。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所谓“废物”,某种生物排放的“废物”,往往是另一种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例如,氧气作为植物排放的“废物”,却是动物和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

“垃圾围城”实际是人类掠夺性的消费、大量排放废物、不注重回收利用的后果。

3.影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产生的影响导致区域能量的失衡。

例如,城市的“热岛效应”就是由于城市建筑物、道路过多过高,绿色植物较少和大气污染而引起城市区域升温的现象。

4.影响环境的演变节律

自然环境按照自身规律不断演变,仅就某一时期而言,其发展速度并不为人们所感受到,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使得环境的演变速率加快,从而造成生态失衡。

例如,生物物种的灭绝和衍生本来是一种自然演化的过程,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一些物种灭绝了,另一些物种又会出现。

然而,由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增加,近几百年来,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上千倍,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这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极其深远。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在自然界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人类应该如何看待自身和其他生物的价值和权利?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回答,人类就不会有正确的态度和行动,将不断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今天,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比地球上任何生物都要大,所以,人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减少对自然的影响,使自然生态系统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来演化,当然,这需要人类的长期探索和不懈努力。

只有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其可持续性。

二、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

伦理道德长期在人类社会中受到关注,尤其是对于有着五千年以上文明史的中国,如何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是保护统治阶级利益所必须重视的大事。

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作为古老伦理思想的一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挖掘其精髓思想,无疑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使人们树立新的境伦理道德观和抑制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则是一门研究这种道德准则的古老的学科。

环境伦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只有30多年的时间,其称谓至今存在许多不同的差别,如大地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环境哲学、生物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

关于环境伦理学的定义,更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多数人认为: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从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来研究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探讨如何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的综合学科。

在环境伦理学界,有关环境伦理观的争论一直存在,现代西方学术界认为,环境伦理学方面的分野取决于对三个问题的回答:

一是坚持以人类为中心还是坚持以生态为中心;二是坚持个人主义还是坚持集体主义;三是坚持功利型价值观还是支持其他的非功利型价值观。

观点的不同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生物或生态中心主义和东方环境伦理学,前两类是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每一类中又包含了多个子类,而东方环境伦理学则是东方古老哲学一种较新的形态。

东方环境伦理学受到西方环境伦理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是因为一些西方学者在研究环境伦理思想时,认为现代环境伦理学需要一种新的哲学基础,而作为西方价值观核心支柱的基督教,恰恰缺少这些思想,部分学者认为西方哲学是以一种科学精神来解剖自然的,而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以一种审美方式对待自然,因而把视线投向了东方古老文明。

法国思想家、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施韦策就认为:

中国传统哲学以奇迹般深刻的直觉思维体现了人类最高的生态智慧。

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也指出:

东方传统文化思想对伦理学的理论突破会有所帮助。

他认为:

“对生命的尊重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它不仅是关心人的幸福,而且关心其他事物和环境的福利。

”可见,中国古代先哲们的伦理思想已经引起世界环境伦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发展与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的需要紧密结合。

(一)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

“仁”、“义”是中国儒家的核心道德观,“仁”被称为最高的道,也是最高的德,而“义”则是实现“仁”的方式和途径。

“仁”、“义”不仅对人,而且也包括了对待自然的态度。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意味着人类的道德视野应该从“爱人”扩展到“爱物”。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合而为一,指出:

“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也就是说,仅仅“爱人”还不是真正的“仁”,只有将“爱”扩展到自然万物,才真正称得上“仁”。

宋儒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的思想。

宋儒张载在《正蒙。

乾称》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学思想:

“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

明,故天人合一。

”在许多伦理学研究者看来,中国这种“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可以作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基础。

虽然儒家有关环境伦理的思想把“仁”、“义”扩展到了自然,但是,儒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更重视人的主体性,其道德观点形成一种阶梯状排列,认为人际道德高于生态道德,主张在生态道德与人际道德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关系。

这种道德观是否是最好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其思想内涵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二)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

‘‘道”与“德”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其思想内涵中不仅包括了有关人际关系,也涵盖了生态关系。

道家的祖师爷老子就提出了“天人一体”的思想,《道德经》第25章指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放,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和谐统一。

庄子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过如下阐述: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秋水》)老子和庄子都认为“德”应该包容天下万物,虚怀若谷,不仅在对待人际关系上,而且也应该在对待生态关系问题上采取这种态度。

从“道”的普遍有效性的角度出发,道家还提出了“物无贵贱”的观点,这体现了道家道德平等的思想内容。

实际上,有关“天人合一”的思想,无论是在儒家还是道家思想中都有所体现,这一思想为现代环境伦理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哲学构架,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许多当代哲学家和环境伦理学研究者的重视,认为其对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佛教思想与环境伦理道德

佛教作为中国化的外来宗教,近两千年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巨大,在佛经中有关环境伦理学思想也有许多体现。

佛教的本质是以“法”为本,这是佛学的最高范畴和最高真理。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众生通过修炼都可以成佛。

另一方面,佛教戒律还严格制定了“不杀生”的律条,体现了一种尊重生命的思想,一个明显的例证是佛教寺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凡是有佛寺的地方,往往树木繁多,古木参天,自然环境十分宜人。

事实上,现代伦理学无论哪一流派,“尊重生命、保护自然”是其共同的价值取向。

三、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主要观点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按2002年修订后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分册的界定,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与生态学和伦理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的综合学科。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历史仅有三十多年,观点也较多。

现代环境伦理学观点主要包括人类中心论、动物解放/权利论,生态中心论、生物中心论、生态协调论等,现仅就其主要观点作一介绍。

(一)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

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的价值,人只对人自身(包括其后代)负有道德义务,而非人类无所谓“公共利益”,更谈不上相互责任和相互义务。

人类中心论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的支配下,人类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

因此,一些非人类中心论的观点被提了出来,并与人类中心论观点分庭抗礼,二者之间的基本分歧包括:

(1)一个存在物必须具备哪些特征才能获得道德关怀。

人类中心论认为,只有具备理性的存在物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

而非人类中心论则主张,一个存在物只要具有感觉、或是一个“生命主体”,或是“生命的目的中心”,或是“生态自我”的一部分,就具有其自身内在的价值,就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

(2)自然的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人类中心论强调自然存在物的价值是人的主观情感投影的产物,而非人类中心论认为自然存在物本身就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客观的,而不完全是人的主观赋予。

(3)人对非人类存在物是否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

人类中心论主张,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即使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也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非人类中心论则认为,人对自然存在物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保护自然不仅为了人自身,也为了自然存在物。

有关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争论一直都在进行,人类中心主义者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点,形成一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有的人将之称为“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无论如何,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走出过去那种自大的、违背自然规律、科学万能式的、盲目乐观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二)动物解放/权利论(anima1liberation/rightstheory)

这种观点认为,人不仅对自己负有义务,对动物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为动物(至少其中的高等动物)也具备成为道德顾客的资格。

动物解放/权利论。

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辛格(P.Singer)和美国学者雷根(T·Regan)。

辛格在1975年出版了《动物解放》一书,揭露了人类对待动物的“暴行”,并指出要为“反对这种暴行而战”,他通过收集各种有关动物被人类“残害”的资料,推动了动物保护运动的发展。

动物解放论者认为,具有感觉能力的存在物至少拥有一种利益,即体验愉快和避免痛苦的利益,这种把痛苦和快乐确定为道德的终极标准的做法,遭到许多人的非议。

实际上,快乐和痛苦都是在追求其生活目标中的伴随物。

动物权利论者认为,人用来证明人拥有权利的理由与用来证明动物拥有权利的理由是相同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动物具有某种权利,这使得动物保护有了依据,但是,这一观点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此外,动物解放/权利论者提倡素食主义,并将素食与否与动物保护联系到了一起。

从健康的角度看,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素食更有利于人的健康。

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所以,人吃素或吃荤并不是决定环境好坏的根本原因,只是吃什么和吃的量应该受到关注,目前出现的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主要与生物生境的破坏有关,当然也与一些人为饱“口福”而滥杀野生动物有关。

动物解放/权利论虽然在动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理论过于强调了动物个体的福利和权利,而忽视了其他生命形式和生态系统的道德地位。

所以,有学者提出涉及动物权利的地方也可以灵活应用。

(三)生物中心论(biocentrism)

生物中心论认为,动物解放/权利论的道德视野还不够宽阔,主张将道德义务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生命,也就是说,人对所有的生命都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所有的生命都具备成为道德顾客的资格。

生物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P.Taylor)他在1968年出版了《尊重大自然》一书,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由尊重大自然的态度、生物中心论世界观和环境伦理规范三部分组成的生物中心论伦理学体系。

其核心内容是:

一种行为是否正确,一种品质在道德上是否善良,将取决于它们是否展现或体现了尊重大自然这一终极性的道德态度。

在泰勒看来,人的生命只是地球生物圈中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部分,人的生存要依赖于其他生物,但其他生物的生存却不依赖于人类,所以,人的消亡不会使其他物种受损,也不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虽然生物中心论的观点有其缺陷和不足,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困难,但是,这种生物平等主义的思想对当今环境保护仍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改变人们长期坚持的人高于自然界一切生命体的观念。

同时,作为一种人类扩展道德关怀范围的尝试,它符合人类伦理发展的要求。

(四)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

生态中心论在生物中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道德义务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

它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一种恰当的环境伦理学必须从道德上关心无生命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

所以,生态中心论更加关注生态共同体,而不仅仅是有机个体。

环境伦理学中有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的视角均属于生态中心论的观点范畴。

大地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代表作《沙乡年鉴》中对自己环境伦理观做了阐述,他认为人的伦理观念是按照三个层次发展的,即处理个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而绝大多数人还未认识到这一伦理层次的必然性。

因此,他提出了土地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土地不光指土壤,还包括气候、水、动物和植物,人也是这一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和公民,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继续存在的权利,人应当改变他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面目。

深层生态学是阿伦·奈斯于1973年在其《肤浅的生态学运动与深层的、长远的生态学运动:

一个总结》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他曾指出:

“深层生态学的基本准则就是,原则上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当然,正如现实所示,我们为了吃饭而不得不杀死其他生命,但是,深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若无充足理由,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毁灭其他生命。

深层生态学的另一基本准则是:

随着人类的成熟,他们将能够与其他生命同甘共苦。

”这两条准则分别被称为生态中心主义平等准则和自我实现准则,也被视为深层生态学的最高准则。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作为自然价值论的代表人物,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拥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客观的,维护和促进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所负有的一种客观义务。

他指出:

环境伦理是一个人道德境界的新的试金石。

如果一个人只捍卫其同类的利益,那么,他的境界并未超出其他存在物,他与其他存在物处于同一档次:

仅仅依据自然选择的原理在行动。

罗尔斯顿理论的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是,他不仅从哲学层面阐明了人对大自然的基本态度和义务,而且还把其理论系统地应用于政策抉择、商业活动和个人生活领域,探

讨了环境伦理学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的具体途径,使他的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虽然环境伦理学在理论观点上有多种,但是,除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外,其他观点都认为现代人有义务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有义务用法律的手段保护生物多样性。

它们的分歧只在于为这些义务所提供的道德理由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不过,这些并不妨碍它们在实践层面上形成共识,采取行动,保护地球环境。

第二节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有关环境伦理方面的思想自古就有,但作为一门学科,环境伦理学只有30多年的历史,因而,环境伦理学中目前有许多观点,并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虽然这些理论观点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为人类保护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但都存在一些不足也是不可否认的。

然而,不管哪种观点,就环境伦理学研究内容和基本问题而言,它们是一致的。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环境报》曾经报道:

在我国广西桂林的一处熊虎山庄,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公开用活体动物喂养老虎来招徕游客,为此,引起众多争议,也得到一些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

实际上,对于这种做法是否应该受到批评的看法反映了不同人的环境价值观,一些人认为老虎作为“山中之王”应该享受这种“待遇”,而大多数环保人士则认为老虎吃活体动物无可厚非,但经营者的做法却有悖环境伦理道德要求。

实际上,从人类对待老虎的态度变化是很能说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过程以及人对待自然的矛盾心态。

据研究资料,一般认为,作为万兽之王的老虎曾有10个亚种,即孟加拉虎、东南亚虎、爪哇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东北虎、朝鲜虎、华南虎、新疆虎、高加索虎。

我国有4~6个亚种,最有名的是东北虎和华南虎,曾分别广泛分布于我国东三省和华南地区。

在20世纪中叶前,人们还不时会得知有关老虎的信息,一旦某个地方出现老虎伤人的事件,就会有组织地猎杀。

在环境保护运动兴起之前,对于打死老虎者,人们都会十分尊敬,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中的“打虎英雄”武松,他彰显了人类的勇敢精神和战胜自然的勇气。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边远山区曾大规模地组织打老虎,使老虎数量迅速下降。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了老虎的生活环境,老虎数量进一步减少。

以华南虎为例,据有关调查,其野生数量仅在10~30只左右,动物园中的华南虎数量也只在60只左右。

从1999年国家林业局针对华南虎所做的调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多年中,我国所收集到有关目击、虎啸、挂爪、足迹、粪便、毛发和被食猎物尸骨等信息2000余条,并提出可能由于人为干扰的原因,老虎“占山为王”的习惯已被迫改变,不得不为生存而扩大觅食空间。

实际上,现在许多科研人员在调查研究中都没有一睹老虎风采的“福分”,只能通过当地人的介绍或收集信息来进行研究。

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东北完达山,曾发生一只刚做父亲的雄虎被3个农民杀死的事件,而此地却在不久前刚刚结束资源调查,调查人员没有看到东北虎,只见到了3只老虎的足迹,被杀的雄虎证实了东北虎在这一带存在的可怜事实。

这些事件说明了,野生老虎的数量已经很少,老虎成为了真正的濒危物种。

但是,野生虎究竟还有多少呢?

这并没有太准确的资料,在我国境内大约只有几十只,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现在动物园中的老虎数量比野生的多。

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动物园老虎数量的增加,使这一物种繁衍下去呢?

现实是不容乐观的,动物园的老虎失去了老虎的天性,人们用活体动物喂养老虎,希望恢复老虎的野性,以便有一天能“放虎归山”。

但可悲的是,在东北虎繁殖中心曾发生过老虎见了活牛被吓跑的怪事,看来,中国古代成语“黔驴技穷’’绝非古人所编造出来的。

可是,当老虎恢复了野性把人吃了的时候,事情又另当别论。

1999年11月17日,上海野生动物园就发生过老虎吃人的事件,被害人的家属把上海野生动物园告上了法庭,并索赔3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