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4842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docx

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导学案

七年级上第2章观察生物导学单

导学单1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导学目标:

1、寻找蜗牛并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2、能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3、能区别动物和植物。

4、体验认识生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并借助工具观察)

导学重点:

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

导学过程:

1、寻找蜗牛:

请你去抓蜗牛,(可以与你的同学或家长一起)你抓到了吗?

并记录你是在什么时间,哪些地方找到?

(温馨提示:

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2、观察蜗牛的身体:

请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口在哪里?

如何观察口?

(你能用什么的工具和方法更好地观察)把你的好方法写下来,上课时能与其它同学分享。

*3、搜索有关蜗牛的信息,比一比谁是蜗牛达人。

4、请你写出校园里有哪些生物,并能区分这些生物中哪些是植物、哪些是动物?

 

当堂训练1: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1、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对刺激有反应,对刺激没有反应。

2、各种各样的生物中,最常见的是和。

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体的是()

A、大熊猫B、机器人C、电脑D、月亮

4、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病毒B、河水C、蘑菇D、鱼

5、下列生物体中属于动物的是()

A、仙人球B、向日葵C、水草D、发光水母

6、下列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

A、蜻蜓B、金鱼藻C、海底珊瑚D、草上的露珠

7、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A、动与不动B、营养方式不同C、是否绿色D、是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8、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

()

A、植物种子发芽B、细菌由一个变两个C、蝌蚪长出后肢D、小刀生锈

9、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B.生物能生长,而非生物不能

C、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

而非生物不能D、生物要呼吸,而非生物不呼吸

10、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

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

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可以说是动物

11、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叶呈红色、橙黄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A.不能动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它没有呼吸作用D.能生长

12、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故可推论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

A.触觉B.嗅觉C.视觉D.鳍

 

导学单2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

------动物分类、脊椎动物

导学目标:

1、能理解分类在生活中存在的广泛性,简单的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分类。

2、说出五大类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名称。

导学重点:

请同学带着“分类”这个思想去学习脊椎动物的分类。

导学过程:

1、请同学整理一下书包,并说出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在这过程中你用到了怎样的科学方法?

 

2、生活中你发现过哪些事物,哪些地方也用到了与“整理书包”一样的科学方法?

 

3、脊椎动物共有哪五类?

它们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五大脊椎动物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当堂训练2: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

------动物分类、脊椎动物

1、根据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动物分为和。

2、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

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是;

②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

③体表有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的是;

④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的是;

⑤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的是。

3、脊椎动物五大类中体温恒定的有、;卵生的有、、

、。

水中产卵,水中受精的有、;体内受精,卵生,卵外被壳,适应陆地生活的是、;地位最高等,体内受精,胎生、哺乳的是。

4、下列动物中,都有脊椎骨的一组动物是()

A、蛇和兔子B、蝗虫和鲫鱼C、青蛙和对虾D、家蚕和家鸽

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龟  B、蛇  C、壁虎  D、蝾螈

6、下列动物中,用鳃呼吸的是()

A、鳙鱼B、娃娃鱼C、鳄鱼D、鲸鱼

7、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生活在陆地上,以卵繁殖后代

B.恒温,终生用肺呼吸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8、下列常见动物中,生理功能最完善、最高等的是()

A、鲫鱼B、青蛙C、鸽子D、老鼠

 

导学单3

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

-------无脊椎动物

导学目标:

1、说出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的代表动物的名称。

2、以蜜蜂为例说出昆虫的主要特征。

3、看到动物,会根据分类标准进行归类。

导学重点:

请你能根据动物所具有相同的特征,理解生物学家是如何对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进行逐级分类的。

导学过程:

1、请你判断青蛙、猫、鸡、蛇、草鱼各属哪类动物,并说明理由,同时完成P44的表格。

 

2、请你观察P44图2-19,找出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3、请你观察P44图2-21,找出无脊椎动物主要有哪些动物?

并指出它们各自的代表动物。

4、请你观察P46图2-22,以蜜蜂为例说出昆虫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当堂训练3: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课时)

-------无脊椎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种,其中脊椎动物种,无脊椎动物种。

2、根据体内有无,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大自然中大部分的动物都是,其中:

①最低等、单细胞的动物是,如草履虫;

②身体柔软、有贝壳的是,如河蚌;

③身体细长,有许多体节的是,如蚯蚓;

④身体线形,不分节的是,如蛔虫;

⑤消化管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的是,如血吸虫;

⑥消化管只有一个开口,身体辐射对称的是,如水母。

⑦身体和足都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的是;它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类群。

4、蜜蜂的身体分为、、三部分,体表有,可以保护身体,胸部有对分节的足,对翅,这些特征是昆虫共同具有的。

5、下列各项中,都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A、鲫鱼、龟、猫B、蛇、鸭、蟹C、水螅、蝗虫、蚕D、猴、蝙蝠、兔

6、下列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

A、蚯蚓  B、蜜蜂  C、鲫鱼  D、河蚌

7、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A.虾和蜜蜂B、大鲵和草鱼C、蛇和蛙D、鸡和狗

8、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动物与蝗虫、蚯蚓、变形虫等动物的区别是()

A、是否是恒温动物B、有无脊椎骨

C、是否有红色血液D、体外有无鳞片及毛

9、1991年8月《新民晚报》报道一则消息:

“上海的雨点鸽从内蒙古放飞后,历经20余天,返回上海市区鸽巢”。

信鸽的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实在令人惊奇。

那么信鸽究竟靠什么辨别方向呢?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小磁铁,而在另一组信鸽的翅膀下各缚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带到离鸽舍一定距离的地方放飞,结果大部分缚铜块的信鸽飞回到鸽舍,而缚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

下面是人们对信鸽有高超的认路本领的原因提出的猜想,则科学家的实验支持哪种猜想?

()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磁场辨别方向

10、下列动物各属于哪一类,用直线连接起来:

()

青蛙鱼纲蜗牛节肢动物门

鲫鱼爬行纲蝗虫环节动物门

蛇哺乳纲蚯蚓腔肠动物门

老鼠两栖类水母软体动物门

 

导学单4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一课时)

---------有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

导学目标:

1、说出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3、说出种子、没有种子、被子、裸子、蕨类、苔藓、藻类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导学重点:

请你根据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区分种子植物和没有种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藻类和苔藓、蕨类植物。

导学过程:

1、请你说出平常所吃的蔬菜和水果中有哪些是植物的果实(至少5种)?

 

2、你能找出植物的果实中具有的共同结构是什么?

这类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3、观察P48图2-34至图2-36,比较苹果、豌豆和红松的种子,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4、你能找到几种裸子植物,把它们写出来。

5、请你找出没有种子植物的种类有哪些?

并指出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特征。

(温馨提示:

要结合课本中的图片。

 

当堂训练4: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

1、表中植物类群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植物类群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

特征

特征:

A.根、茎、叶发达;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B.茎和叶柔软矮小,没有根,不开花,用孢子进行繁殖

C.单细胞或多细胞,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有根、叶、茎、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E.有根、茎和叶,但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用繁殖后代,主要区别是被子植物种子外有包被,而裸子植物是裸露的。

3、植物界中最高等、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是。

4、植物界中最低等,无根、茎、叶,大多生活在水中的是。

5、下列哪项不属于果实()

A、稻谷B、白果C、西瓜D、豆荚

6、下列植物中由孢子进行繁殖的是()

A、莲B、柳C、松D、葫芦藓

7、下列常见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竹子B、水稻C、白菜D、铁树

8、下列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桃B、松C、柏D、杉

9、无根,但有茎、叶的植物是()

A、地钱B、海带C、侧柏D、狗脊

10、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是()

A.海带 B.葫芦藓 C.水绵 D.蕨

11、下列植物能产生种子的是()

A、地钱B、紫菜C、水绵D、水杉

12、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A.绿色工业废水大量流入池塘B.陆地上的绿草、绿树倒映在水中

C.水中绿色藻类植物大量繁殖D.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13、对水环境依赖程度最强的植物是()

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藻类植物D、苔藓植物

14、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受精作用不需要水B、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C、根、茎、叶发达D、叶子像针状

15、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

A、都有艳丽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B、都有发达的根、茎、叶

C、果皮保护着种子D、都以种子繁殖

16、被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下列是我们经常吃的蔬菜和水果,它们是被子植物吗?

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请与同学讨论。

蚕豆、青菜、黄瓜、冬瓜、蕃茄、苹果、桔子、香蕉、桃子、荔枝、葡萄、草莓等。

 

导学单5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二课时)

---------植物的分类、探究:

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导学目标:

1、学会对植物进行分类,学会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再次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着重学会如何“控制变量”。

导学重点:

导学过程:

1、请你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完成P50中图2-51的分类表。

2、请你根据生物的一些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并完成P51“活动”中对15种生物进行分类,同时标注出你分类的依据。

3、林耐提出的生物等级分类有7个等级,它们分别是哪些?

请你指出人类在林耐的生物分类等级上所处的位置。

4、阅读P52的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完成你的还有其他假设,以及根据你的假设,设计的实验方案。

 

当堂训练5:

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二课时)

---------植物的分类、探究:

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

1、生物分类等级有、、、、、、。

其中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2、在生物分类等级中,人和猩猩同属于界,门,纲,目,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油菜属于界,门,纲,白花菜目,十字花科。

4、从进化由低到高的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5、有人作向日葵向日运动的初步研究:

分以下四步:

(甲)他认为花会朝光亮处生长;(乙)发现向日葵向光亮处生长;(丙)将向日葵移至室内窗口处;(丁)每日将弯曲生长的花茎调回弯向室内。

依照科学方法进行的步骤排列: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丙)(甲)(乙)(D)(丙)(甲)(乙)(丁)

 

需要一题科学探究题。

导学单6第4节细胞(第一课时)

-------显微镜的使用

导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使用。

2、了解观察工具的发展及使用对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的意义。

导学重点: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导学过程:

1、请你从课本中找一找,人类在观察微小的物体(如细胞)时,使用了怎样的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是如何变化的?

2、观察P54图2-58结合图旁的文字说明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完成下图的填空。

(1)

(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3、阅读P55的有关内容,找出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了哪几个过程?

当堂训练6:

第4节细胞(第一课时)

-------显微镜的使用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用自制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3、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边移。

(2)向旋转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

向旋转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

(3)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手握镜臂;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最大的光圈对准,并且用反光镜的面镜。

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5、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须注意:

(1)安放:

置体前略偏侧,[]向前,[]向后;

(2)对光:

转动[],

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让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眼通过目镜观察,并调节[],直到看见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放好装片,先向前转动[],使镜筒慢慢下降到靠近载玻片,然后左眼朝目镜注视,并反向调节[],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时,再来回转动[],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看到的物像是像。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请分析:

(1)如果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上。

(2)如果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上。

7、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X”,物镜放大倍数是“20X”,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

A、30B、20C、10D、200

8、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该:

(  )

A、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B、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C、左眼观察,右眼闭上    D、右眼观察,左眼闭上

9、有四位学生他们有如下操作:

甲生将反光镜对着太阳光以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

乙生观察头发时,两眼张开,左眼观察,右手画图;丙生发现目镜脏了,于是拿起卫生纸擦干净;丁生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细胞,仍觉得有些模糊,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

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甲乙丙B、乙丁C、甲乙D、乙丙

1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较暗,则应使用:

(  )

A.大光圈、平面镜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11、若要使位于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

 

导学单7第4节细胞(第二课时)

-------------细胞的形状与结构

导学目标:

1、认识各种动植物细胞具有不同的形状。

2、认识动植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特征。

导学重点:

观察动植物细胞后,能根据各自的特征来区分动物和植物。

导学过程:

1、请你观察P57中图2-60,并说出细胞的不同形状。

2、请你观察P58中图2-65,结合课本中的文字说明找出动植物细胞的共同点,以及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

3、请你说出细胞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并填写下列图表:

(1)这是细胞;

(2)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是[]

(3)与传宗接代有关的是[];

(4)生命活动在[]中进行;

(5)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

(6)6是,其中的液体称为。

当堂训练7:

第4节细胞(第二课时)

-------------细胞的形状与结构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是、、;一般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2、在动植物细胞进行分裂时,染色体出现在()

A、细胞膜上B、细胞核上C、细胞质D、细胞壁上

3、洋葱、河蚌和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4、大多数动物与大多数植物相比,下列哪项特点是相同的?

()

A、都能自由运动B、都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C、应激性都很强D、身体都由细胞组成

5、植物细胞一般具有立方体或多面体的形状,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D、细胞质

6、下列结构中,不是所有的成熟植物细胞均有的是()

A、叶绿体B、细胞壁C、液泡D、细胞核

7、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体B、细胞质C、叶绿素D、液泡

8、切蕃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

A、水B、组织液C、细胞液D、细胞质

9、人体细胞基本结构一般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0、下例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有比较大的液泡(B)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C)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D)一定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

 

导学单8第4节细胞(第三课时)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导学目标:

1、学习使用显微镜;

2、了解如何学会制作简单装片;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导学重点:

进一步学习使用显微镜;了解如何制作简单装片。

导学过程:

1、阅读P58中的实验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出此实验的基本步骤有哪几步?

2、阅读P60中的实验2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说出此实验的基本步骤有哪几步?

当堂训练8:

第4节细胞(第三课时)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

(1)取材:

用牙签在刮几下;

(2)要使口腔上皮细胞不变形,实验中所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3)实验中所用的染色液是;(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应先用镜观察。

2、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某学生先用目镜为5×,物镜为4×的镜头进行观察,他记录下了观察到的细胞数目a;在不移动标本的情况下,该同学又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镜头进行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b。

请判断a和b数值的大小()

A.a大于bB.a小于bC.a等于bD.a等于或小于b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盖上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用红墨水染色,并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在水滴中展平。

4、观察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胞——鸡蛋:

(1)取一个鸡蛋,将鸡蛋的钝端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碎裂的卵壳除去,看卵壳下面是否有一个小空腔?

(2)用剪刀将小空腔下面的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一个烧杯或培养皿内,对照下图观察卵的各部分结构,注意看卵黄上的小白点。

(3)鸡蛋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胚盘、卵黄和紧包在卵黄外面的卵黄膜构成卵细胞。

想一想,与同学讨论:

①卵壳、卵白有什么作用?

 

②鸟卵是一个动物细胞,那么它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分别在什么部位?

 

③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④卵黄在细胞质中,它的作用是什么?

 

导学单9第4节细胞(第四课时)

----------细胞学说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导学目标:

1、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导学过程:

1、阅读P62,并写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观察图2-67,说出生物体最初来自于哪个细胞?

同时说说当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时,科学家为什么很兴奋?

3、观察图2-69,说出一个细胞变成一个生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堂训练9:

第4节细胞(第四课时)

----------细胞学说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构成的。

”这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它是由德国科学家和提出的。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经过一系列变化,分裂成两个的过程。

3、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要不断从外界吸收,合成,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

4、一只可爱的小兔是由一个细胞发育来的,它要经过细胞、

、等过程。

5、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叫。

6、据右图回答:

(1)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___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__________。

(2)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___________的过程,其结果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7、植物体能够由小长大,主要依靠细胞的使细胞数目增多,其次是依靠细胞的使体积增大。

8、下列甲乙两图分别说明细胞的哪二种生命现象:

 

(1)甲是;乙是。

(2)在乙图的变化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事情是:

细胞核中出现了。

9、洋葱、河蚌和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10、人体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A、生殖细胞B、精子C、卵细胞D、受精卵

11、一个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数是()

A、1个B、2个C、4个D、8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