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4891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docx

建筑设计理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精

历史与理论HISTORYANDTHEORY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整体性审视

邓庆坦

摘要/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之间的历史连续性和整体性出发,在既有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行的近、现代历史分期进行反思,对贯穿其中的主要历史脉络进行审视和梳理,进而提出了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观点,并指出整合研究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整合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史

ABSTRACT/Startingfromthehistoricalcontinuityandintegrity,andbasedonexistingfruitsofstudies,thispapergivesareflectiononcurrentperiodizationofmodernandcontemporaryhistory,andobservationonmainhistoricalcontextinthetwoperiods.ItbringsforthaviewpointofintegrationofmodernandcontemporaryChinesearchitecturalhistory,andexpoundstheacademicsignificanceoftheintegration.

KEYWORDS/integration,periodizationofhistory,modernChinesearchitecture,contemporaryChineseArchitecturalHistory

现行中国建筑历史分期模式是典型的三段式: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为古代史,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史,新中国成立之后为现代史,这一模式缘起于1950年代的“三史”编写:

1958年决定编写《建国十年来的建筑成就》、《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简明中国建筑通史》,3部史书分别对应社会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历史[1]244。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完成了从政治话语向学术话语的转型,但是这种三段式的分期模式却延续下来,并通过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的问世和学术体制的形成而固定下来。

本文试图打破现行的近、现代建筑历史分期模式,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整体性的审视,进而提出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观点。

1从既有研究看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整合态势1980年代中期,中断了近20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现代建筑史研究再度兴起,它们几乎同时起步并形成各自的研究体系。

1985年,由已故清华大学汪坦先生发起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并以中日合作的方式完成了16分册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1985年,由龚德顺先生、邹德侬先生、窦以德先生共同担纲,开始了1949年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并于1989年出版《中国现代建筑史纲》,成为1980年代这一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作为被人为划分、时间上前后相继的两个研究领域,其学术边界本身即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中国现代建筑史纲》虽然把中国现代建筑史的起点定位在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该书把1949年之前建筑活动作为历史背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追溯。

赵国文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指出,把1949年作为现代史的起点,“似有许多问题无法交代,回溯过多”,因此主张“取消现代史,把近代史的终点推至1977年。

……简明地把历史分为古代、近代(或称现代亦可、当代三部分。

”[2]这是最早的关于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主张。

既有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成果也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这两个研究领域互相渗透和融合的态势。

赵国文、赖德霖、伍江等学者在近代史框架内的现代主义建筑研究都起到了“模糊”现行的近、现代历史界限

作者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济南,250101

收稿日期:

2010-02-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178305

2010.6ARCHITECTURALJOURNAL

建筑学报6

的作用。

随着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深入,中国现代建筑历史分期方案开始不断越过1949年这个传统分界线向前推进。

如陈纲伦先生在《从“殖民输入”到“古典复兴”—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与设计思想》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现代建筑史的起始年代为中国现代建筑兴起的1934年的观点[3]。

而邹德侬先生在《论中国现代建筑起始期的确定》一文中,进一步明确指出1949年是“中国现代建筑史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而不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分界线”。

该文以1949年前的建筑史实为依据,把中国现代建筑的起始年代向前推进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西方现代建筑运动主流确立并传入我国的1920年代”[4]。

2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的最新成果

鉴于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以社会变革的阶段性分割建筑历史内在整体性状况,打破历史分期中的人为分割、把20世纪以来的中国建筑历史作为一个整体予以重新审视,成为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向,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杨永生、顾孟潮两位学者担纲、全国各地百余名专家共同撰写的《20世纪中国建筑》和邹德侬先生撰著的《中国现代建筑史》。

其中,《20世纪中国建筑》在序言中明确提出摆脱政治话语影响,从建筑本体出发,“把20世纪这一百年来中国建筑创作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基本依据。

”该书把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的起点定位在20世纪初,认为“现代建筑大量建造并且影响波及广大地域,是从本世纪开始的。

”[5]而《中国现代建筑史》则跨越了政治话语造成的历史分隔,把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审视,“斗胆模糊了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史的界限,试图冲破现行近代和现代建筑史以1949年明显划界的教学体系。

”[1]3在比较了该书与1980年代《中国现代建筑史纲》之间的差异与进展后,作者进一步指出,“本书继承了《史纲》的成果,又有新的思考和完善。

”“在《史纲》中,1949年以前的情况是作为现代建筑的背景来回顾的,并把这个回顾正式列为现代建筑的起源。

”[1]11-12

如果说前述几部著作是建筑学家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整体性审视的总体性历史研究成果,那么1990年代以来发表或出版的一系列专题性论文、论著则是以20世纪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为前提,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梳理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主要脉络。

曾坚、邹德侬的《传统观念和文化趋同的对策》[6]一文,回顾了20世纪中国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追寻、探索与拓展历程,针对当前的文化界热点问题—文化全球化和文化趋同问题,以史为鉴,提出了在“国际性”与“国家性”双重框架下发展中国建筑文化的主张。

台湾傅朝卿博士的《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20世纪中国新建筑官制化的历史研究》一书,既对

20世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复兴现象进行了纵向梳理,同时又突破了中、外建筑历史的藩篱,把同一时期德国、意大利、苏联和日本等国的传统复兴运动纳入视野进行了横向比较。

总之,这些跨越传统近、现代建筑历史分界线的总体性或专题性成果,有力地支持了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和整合观念的建立。

3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框架

中国近代建筑史与中国现代建筑史的整合,并非把目前通行的近代史和现代史简单地进行叠加,而是把两者作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性和内在规律性的完整历史过程,对历史演变的脉络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进而建立新的研究框架。

3.1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起始点:

1900年代

历史的断限与分期必须以某一历史时期与其它历史时期本质上的区别和差异为依据。

如果从建筑体系的整体变迁来考察,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相当长时间内并没有发生本质性转变,这表现为:

在1840~1900年间,西方建筑文化的渗透和输入多集中在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租界和租借地;洋务运动主导下的中国早期工业化虽然产生了第一批工业建筑,但是西方建筑技术还是作为形而下的“器”引进并局限于工业建筑,对于传统建筑体系的整体而言,无论是功能类型还是技术体系都没有受到冲击。

另外,西方建筑体系向中国传播的速度也不均衡,1840~1900年期间发展缓慢,1900年以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绝大多数新式建筑集中建造在1900~1937年30余年间。

由此可以看出,1900年代以前的西方式的建筑活动是局部的、孤立的,对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基本上没有触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延续和西方建筑体系的移植两个过程基本上处于并存和共生状态,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断裂点和中国建筑历史的真正的转折点不在1840年鸦片战争,而在19、20世纪之交的1900年代。

19、20世纪之交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相继发生了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百日戊戌变法、义和团庚子之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20世纪初,伴随着清王朝“新政”与“立宪”而进行的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和教育体制的变革,中国建筑的发展轨迹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清末“新政”时期官方建筑的全盘西化,标志着以木构架为物质基础、礼制文化为思想核心的传统官式建筑体系的衰落,公共建筑中西方砖木结构取代了传统木构架,并呈现出向现代建筑技术体系过渡的趋势,如哈尔滨中东铁路局办公楼(1906年、青岛德国总督府(1906年采用了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上海华洋德律风大楼(1908年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大跨度的工业建筑则更广泛地运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技术,出现了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工厂、青岛四方机车修理

7ARCHITECTURALJOURNAL2010.6建筑学报

历史与理论HISTORYANDTHEORY

厂等钢结构建筑。

除了建筑技术进步,20世纪初,中国建筑领域还发生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重大事件:

1902年清王朝公布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学制—《壬寅学制》,其中《钦定学堂章程》列入了建筑学科目并引进日本教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高等建筑教育的创议。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全国掀起了兴办新式教育的浪潮,新式建筑教育从中等教育起步,1906年苏省铁路学堂开设建筑班。

1910年前后,负笈出洋的学子中出现了第一批建筑学专业留学生。

1910年张绪的

2010.6ARCHITECTURALJOURNAL

建筑学报8

9

ARCHITECTURALJOURNAL2010.6

建筑学报

文化复兴初潮,西方建筑师越俎代庖的“中国式”建筑是在新的功能、技术条件下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尝试。

虽然教会的宗教动机为国人所怀疑,其建筑外观和细部也不合传统建筑法式,但是客观地讲,他们的成果为后起的中国建筑师所吸收和继承,成为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先声。

2“中国固有形式”时期:

1920年代后期~1930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官方的大力倡导下,以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为创作主体,以南京中山陵(1929年为开端,形成了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浪潮,其开创的多种经典模式,如以“宫殿式”大屋顶来表现民族风格和采用现代建筑体量局部略施传统构件和纹样装饰的“现代化的中国建筑”,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形式”建筑所继承。

3“民族形式”时期:

1950、196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加入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地接收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建筑思想,在1950年代“十大建筑”的建设项目中,再度形成了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浪潮。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离开北方官式大屋顶模式,从传统民居中寻求灵感的地域性探索,代表作如陈植设计的上海的鲁迅纪念馆(1956年等。

4多元探索时期:

1977~

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高速增长,政治环境宽松,思想束缚解脱,立基中国传统的建筑创作进入了多元化时期,出现了以南京夫子庙、武汉黄鹤楼、天津古文化街等复原性建筑为代表的古风主义,以曲阜阙里宾舍、西安三唐工程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和以武夷山庄、菊儿胡同、上海方塔园、敦煌飞机场航站楼为代表的新地域主义等不同的倾向。

这一系列探索在视野上突破了以往以大屋顶宫殿式建筑为蓝本的“民族形式”命题的局限,进入了乡土性、地域性的广阔领域,手法上则立足对传统的发展与创新,在现代功能和时代审美精神的基础上对传统重新阐释和演绎,并融入了以人为本、文脉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新意识。

3.4整合的线索之三:

20世纪中国建筑的世界性

20世纪的中国建筑历史既是中国建筑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也是走向世界的历程。

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解体和西方建筑体系的移植,中国建筑进入了与世界潮流息息相通的新

的历史阶段。

中国近、现代建筑的世界性,也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的重要线索之一。

20世纪中国建筑经历了3次国际化浪潮的冲击,第1次20世纪初年,以清末“新政”、“立宪”时期官方建筑的“全盘西化”为开端,国际化浪潮的主体是西方前现代建筑体系的冲击。

第2次是以1928年上海沙逊大厦的兴建为标志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第1次现代主义建筑高潮,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也可以视为国际现代建筑运动的组成部分。

第3次则是以1980年代“詹克斯式”后现代主义为先锋的国际性修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冲击。

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中国建筑结束了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与国际建筑发展主流相隔绝的局面,国外建筑思潮流派不断涌入,国内建筑设计市场日益开放,中国建筑已经进入一个空前全球化、国际化的21世纪。

4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的学术意义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以1949年为分界的前后两个历史单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连续性和逻辑性、统一性。

现行的建筑历史分期,拆散了许多本来相互关联的历史现象,使得历史演变的基本线索模糊不清。

把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作为一个有机的历史过程进行整合,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1对泛政治化历史分期方法的反思

按照目前通行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分期,以1949年为分界线,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建筑历史划分为近代和现代,“近代”、“现代”虽然是表述时间的阶段性,但却暗含着特定的政治色彩,无形中造成了对中国近代建筑活动尤其是现代主义建筑实践与思想总体评价偏低的问题。

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取消1949年这一带有政治话语意味的近、现代分界线,是使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摆脱对政治尺度的依附、回归建筑本体、重建历史真貌的需要。

2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视野的拓展

建筑活动往往与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交织,在一个较短时段内的建筑活动容易被该时段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所扰动,只有从较长的时段中加以考察才能发现建筑本体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法国年鉴学派主张,只有借助长时段观点研究长时段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深层结

3上海鲁迅纪念馆4北京民族文化宫

1北京儿童医院

2北京和平宾馆

历史与理论HISTORYANDTHEORY

构。

年鉴学派所主张的“长时段史观”、“大历史”研究模式,对于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整合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我们在较大的时空范围之内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历史表象下的内在的深层次的运动。

3解决近、现代建筑史分期问题的途径

科学的断限与分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

长期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学界始终没有就历史分期和断限达成共识。

历史分期包括外延和内涵两部分,外延是指从时间上看这一历史时期的起讫时间,内涵则指这一历史时期与其它历史时期本质上的区别和差异。

从历史分期的内涵来看,历史分期工作绝不是简单的切分年代,而是对历史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把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整合,使这两个研究领域殊途同归,共同构筑一个涵盖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总体历史,是解决近、现代建筑历史分期问题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5结语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开创时期,无论是现代主义建筑实践,还是“中国固有形式”建筑的探索;无论是建筑教育事业,还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都为20世纪下一个50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把中国近代建筑史与现代建筑史作为一个有机的历史过程进行整合,既是历史研究回归建筑本体、重建历史真貌的需要,也是拓展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视野、充分体现历史轨迹连续性的需要。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以史为鉴,可以照得失、知兴衰。

整合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共同构筑一个涵盖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总体历史,完整展现几代中国建筑师不懈的探索与追求,总结其成败与得失,对于繁荣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也将会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文化景观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史之现代书写李泽张天洁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收稿日期:

2010-01-12

参考文献

[1]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赵国文.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分期问题[J],华中建筑,1987(2:

13-18.[3]陈纲伦.“从殖民输入”到“古典复兴”—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分期与设计思想[A].汪坦,第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2-171.

[4]邹德侬,曾坚.论中国现代建筑起始期的确定[J],建筑学报,1995(7:

52-54.

[5]杨永生,等.20世纪中国建筑[M].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序言.

[6]曾坚,邹德侬.传统观念和文化趋同的对策—中国现代建筑家研究之二//建筑师83.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8:

45-50.

[7]萧默.萧默建筑艺术论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45.[8]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的历史使命—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引进[A],顾孟潮,等.当代建筑文化与美学[C].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75-180.

[9]张钦楠.八十年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回顾[J].世界建筑,1992(4:

23.

图片来源

引自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摘要/提出以现代历史编撰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起步于20世纪初。

在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逐步由单一的形态史学转向为多元的文化景观研究。

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它不再视中国古典园林为被动的静态景观,或简单的特定文化情境的产物,而是文化的贮藏所、表征及权利的手段。

作为世界园林史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书写倾向于采用跨文化的比较方法来探讨园林背后的文化生成机制。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史文化景观情境化后现代文化表征

ABSTRACT/ThemodernhistoriographyofChineseclassicgardenbeganinearlytwentiethcentury.Inthebackdropofmodernization,ithasshiftedfromsinglemorphologicalhistorytomulti-analysisofculturallandscape.Impactedbypost-structuralism,itstoppedseeingChineseclassicgardenaspassivestaticlandscapes,orsimpleproductsofculturalforces.Itstartstounderstandclassicalgardenasnotonlyrepositoriesofculture,themselvesculturalrepresentations,butalsoinstrumentsoragentsofculturalpower.Asapartofworldgardenhistory,moderndescriptionofChineseclassicalgardentendstoexplorationonthemechanismofgardenformationbycross-culturalcomparativemethod.

KEYWORDS/Chineseclassicalgardenhistory,culturelandscape,contextualization,postmodernism,culturalrepresentation

2010.6ARCHITECTURALJOURNAL

建筑学报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