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505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docx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

 

项目建议书

 

静宁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静宁县给排水公司

2.2项目编制依据

1.2.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

(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

1.2.2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

(1)《静宁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2)《静宁县“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

1.2.3技术标准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1.3项目编制范围

本项目建议书论述了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规模确定、环境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和合理规划。

1.4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

1.4.1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

静宁县甘泉、东峡和五台山水厂均处于农村,一级保护区内均未居民居住,其中甘泉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042人,东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居住人口4861人;五台山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399人。

按照《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25L/人·d,按照计算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人口需水量。

生活综合排放量,可根据城市周边河流分布情况、管网分布情况、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等,估算排放系数和排水量。

公式为:

生活综合排水量=生活综合用水量×排放系数

生活污染物量=生活污水平均浓度×生活综合排水量

污水排放系数依据《室外排水规范》(GBJ14-1987)确定污水排水量为用水量的80%。

生活污水平均浓度,根据静宁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资料、农村生活污染源源强系数及相关资料分析,参考农村人口数,确定人均污染物浓度,COD为200mg/L,氨氮为40mg/L。

1.4.2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

按照《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大纲》给出的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年。

根据当地具体实际和一二级保护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该系数进行坡度修正、作物类型修正、土壤类型修正、化肥施用量修正、降雨量修正等,确定一、二级保护区的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

据此推算,一、二级保护区的污染物排污量和污染物质量,见表1-1,表1-2。

(1)由于部分原始报表中农村人口数未按照保护区级别分开,故该数据是按照保护区人均面积数计算不同级别保护区面积中人口数所得排废水量及污染物量。

(2)由于分散养殖畜禽产生的有机肥不外排,故未统计其污染物排放量。

(3)由于一级保护区未居住居民,没有废水排放量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只有农田径流量。

表1-1一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

城市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类型

农村生活废水排放量(万t)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t/a)

氨氮排放量(t/a)

农村生活

农田

径流

城市径流

合计

农村生活

农田径流

城市径流

合计

静宁县

甘泉

地下水

13.5

/

13.5

2.7

/

2.7

五台山

地下水

11.7

/

11.7

2.34

/

2.34

东峡

地下水

0.99

/

0.99

0.198

/

0.198

合计

26.19

26.19

5.238

5.238

表1-2二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

城市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类型

农村生活废水排放量(万t)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t/a)

氨氮排放量(t/a)

农村生活

农田

径流

城市径流

合计

农村生活

农田径流

城市径流

合计

静宁县

甘泉

地下水

8.89

17.78

55.89

/

73.67

3.56

11.18

/

14.74

五台山

地下水

7.65

15.31

99.9

/

115.21

3.06

19.98

/

23.04

东峡

地下水

7.10

14.2

28.26

/

42.46

2.84

5.66

/

8.50

合计

23.64

47.29

184.05

231.34

9.46

36.82

46.28

1.5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十一五”之前,饮水工程没有制定总体解困的目标,项目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缺乏对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对水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认识不足,同时没有水质意识,因为资金本来就缺乏,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上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门人员也相对缺乏。

1.5.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的规模小,涉及的范围不大,其建设管理模式正在推广,在群众自建、社会投资等小型饮水工程上还有待加强。

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

其中甘泉、东峡饮用水源在古城乡、司桥乡内,其保护区边界周围有部分村民,易产生生活污水;其次,三个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排入,及其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源安全都造成威胁。

此外,少数工程没有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工程处于无人管护运行状态,这样既造成了成本浪费,又容易造成工程损坏。

1.6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饮用水水源地是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是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源水质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尽管各地对水源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

因此,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2006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改善水质。

2006年10,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为农村安全饮水提供了保障。

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和原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对全国661个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第二章静宁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

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地处华家岭以东,六盘山以西。

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我省的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同庄浪县相依。

东距平凉110km,西至兰州220km。

县境南北长81km,东西宽68.75km,土地总面积2193.9km2。

静宁县属渭河流域,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340-2245m之间。

全境梁峁起伏,沟深坡陡,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分布较广,其次为石灰性新积土,黑麻垆土分布量较少。

2.1.2气候特征

静宁县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且雨量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雪。

年平均气温8.6℃,最高37.8℃,最低温度-25.7℃,年平均降水量432.8mm,年最大降水量为690.4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228.8mm(1971年),降雨分布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全降水量的69.6%,年蒸发量为937.0mm(E-601),干旱指数2.2。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达1948h,全年无霜期180d,最大冻土厚度0.83m。

年平均风速1.5m/s。

2.1.3地表水资源

根据平凉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保护规划,静宁县水资源总量为5269万m3,其中地表水水资源总量为5108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914万m3。

(1)葫芦河

葫芦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河源处海拔高程2550m,由北向南流经平凉静宁、庄浪两县入秦安至天水市南河川汇入渭河。

河流全长300.6km,流域面积10730km2,河床平均比降2.93‰。

河流在本县内河长53.5km,控制流域面积371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06亿m3。

根据北峡水文站资料,最大年径流量为191195万m3,最小年径流量为139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776万t。

1991-2009年,葫芦河径流量锐减,估算其减少量在2/3以上,枯水期年断流天数在60d以上。

(2)渝河

渝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杨家店,河源处海拔高程2600m,流经静宁县司桥乡至城川胡家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6km,流域面积606.2km2,其中境内面积171.29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0.30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128万t。

(3)高界河

高界河属葫芦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会宁县党家岘,于会宁县口子川流入静宁县高界,经张家小河汇入葫芦河,河长51km,流域面积40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720万m3,其中区内自产水量0.069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93万t。

(4)甘沟河

甘沟河属高界河的支流,发源于静宁县四河乡上硷沟,河源处海拔高程2200m,与高界河汇合后入葫芦河,河长47.6km,流域面积27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041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7万t。

(5)甘渭河

甘渭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六盘山西麓的宁夏隆德县山河乡,经张家新庄流入静宁县曹务乡,在威戎新华汇入葫芦河。

河长50km,流域面积259km2,其中本县境内面积151.59km2。

多年平均径流量0.084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55万t。

(6)李店河(南河)

李店河(南河)属葫芦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通渭县侯川乡,经中庄乡进入静宁县新店乡,在仁大乡刘家川汇入葫芦河,河长90km,流域面积1236km2,其中本县境内面积456.71km2,多年平均径流量0.31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438万t。

2.1.4地下水资源

静宁县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埋藏条件及水量大小,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气象水文诸条件的控制,主要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全县地下水天然补给总量为2914万m3/a,允许开采量为2040~2331万m3/a。

主要赋存于河(沟)谷潜水的沙砾石层内,富水性弱,资源量贫乏,规模开发利用条件差。

(1)县城地下水:

主要存储于河谷第四系沙砾石层中,城区附近地下水有开采价值的地段,是南河水源地和景家寨子水源地,该地段地下水天然资源量398万m3/a,可开采量为248万m3/a。

(2)南河水源地:

位于东峡峡口至城区东关一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约11-16m,含水层厚度3.5-4m,单井最大涌水量42m3/h-84m3/h,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40万m3/a,储存资源量为115万m3,可开采量32万m3/a。

(3)景家寨子水源地位于城南景家寨子、张家崖和吕河一带,地下水埋深9-14m,含水层厚度5.6-11.7m,其附近单井涌水量125m3/h,其他地段单井涌水量60-100m3/h,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358万m3/a,可开采资源量216万m3/a。

自1991年以来,城区地下水位降幅很大,南河水源地地下水埋深为14-20m,单井涌水量为10-25m3/h,景家寨子水源地,地下水埋深13-15m,附近单井涌水量为30-70m3/h。

(4)甘渭河庙堡水源地,位于静宁县古城乡庙堡村-杨家沟村甘渭子河。

该水源地在六盘山西麓与陇西黄土高原的结合部位,东部为水源地主要的涵养区,西部为陇西黄土丘陵区。

甘渭子河谷呈“U”型,河谷宽阔平坦,两岸发育有一、二级基座阶地,一级阶地阶面高程1702-1704m,高出河水位10-12m,阶面宽约150-173m,二级基座阶地阶面高程1721-1726m,高出河水位10-15m,阶面宽约170-550m,阶面平坦开阔,为主要的居民区及耕作区。

水源地出露的地层有志留系(S)、上第三系(N)粘土岩以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等。

志留系地层主要出露在甘渭子河的左岸,岩性为千枚岩、砂岩、板岩。

上第三系地层主要分布在甘渭子河的右岸及甘渭子河河床,岩性主要为粘土岩。

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主要为马兰黄土,分布于甘渭子河河谷两岸的山坡及其以上地带,松散,大空隙。

全新统有粉质壤土、砂碎石、砂卵砾石、砂壤土等;粉质壤土分布于一、二阶地上,厚度3-5m,砂卵砾石主要分布于现代河床及一、二级阶地上部,厚度10-12m;砂壤土分布于河床砂砾石的表层,厚度0.5-2.5m。

根据含水层的岩性、分布及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区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性潜水,碎宵岩类空隙水,基岩裂隙水。

水源地的供水主要采用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甘渭子河两岸及河床底部基岩的断层裂隙中,由于基岩上部覆盖有巨厚的马兰黄土,主要通过岩体表层的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并在沟谷上游接受雨洪、沟谷潜流补给,总体由高处向较低方向径流,径流距离较短,水力坡度大,一部分以泉水形式排泄转化为地表水。

其动态特征受大气降水入渗规律的控制,为典型的水文气象型。

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性潜水是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地下水,可分为河(沟)谷冲洪积层孔隙水和黄土孔隙、裂隙潜水。

前者分布于甘渭子河谷以及两侧支流和沟岔中,含水层由松散砂卵砾石构成。

河(沟)谷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其次接受来自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和上游的地下径流补给、地表径流、渠系和灌溉水的入渗补给,补给模数为30-50万m3/a.km2.河谷潜水水位埋深1-2.0m,含水层厚度8-12m,富水性强,单井涌水100-1000m3/d。

甘渭河庙堡水源地为静宁县主要的水源地,大口井单井出水量在80-120m3/h之间,地下水储量约500万m3,允许开采量为340万m3。

2.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辖5镇19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397个村(居)民委会,2319个行政村。

全县总人口48.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02万人,非农业人口4.46万人,民族以汉族居多,其次为回族。

人口密度219人/km2。

静宁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财源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8.3%,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68亿元、6.336亿元、5.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13.2%、1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5亿元,增长5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167万元,同比增长20.2%;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4331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7.63元,同比增长1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39元,同比增长19.6%。

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

静宁县2009年总供水量139万m3,主要水源地为静宁县古城乡庙堡甘泉水厂,应急水源地为东峡水库和五台山水厂。

2009年全部用水由庙堡水源地供水,取水量139万m3。

供水范围为城关镇、八里镇、城川乡和司桥乡。

具体见表2-1

表2-1静宁县饮用水水源地地理位置表

水源地名称

水厂及大口井编号

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甘泉

甘泉水厂

105°50′

35°23′

1号

105°51.367

35°26.392

2号

105°51.186

35°26.384

3号

105°50.996

35°26.296

4号

105°50.916

35°26.248

5号

105°50.794

35°26.165

6号

105°50.876

35°26.151

7号

105°50.806

35°26.103

五台山

五台山水厂

105°42′

32°00′

1号

105°42.659

35°29.974

2号

105°42.722

35°29.703

3号

105°42.724

35°29.598

东峡

东峡水库

105.8°

35.4°

2号

105°48.413

35°33.064

3号

105°48.731

35°33.120

2.3.1甘泉水厂(主水源地)

位于古城乡庙堡,2006年开始建设,2007年竣工,供水量139万m3/a,现为静宁县城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地。

在古城乡甘渭子河庙堡,河滩渠首滚水坝上游富水区,现已打直径6-8m大口井7眼,深度10m,在每个井内安装出水量80m3/h潜水泵2台,一级提水到庙堡村北山的半腰处,再此建二级泵站,配建1座500m3的前进水池,二级泵站安装出水80m3/h的多级离心泵2台,扬水至1座容积2000m3高位蓄水池,从高位蓄水池开始,布设供水主管道1条,总长度18.4km.供城区饮用水的为1、2、3号井,直径均为8m,井深15m。

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

五台山水厂供水面积60km2,单井日出水量1150m3/d,3眼井出水量3450m3/d,向城区供水80.9万m3/a,现已改为备用水源地。

五台山水厂位于静宁县城以南约2km的南河下游东岸五台山下。

水源井位在葫芦河岸富水地带,含水层为松散沙砾卵石层,层厚10m,含水层平均厚度5m,区域内大气降水补给22.5m3,地下水允许开采量58.3万m3.在红旗村景家寨河滩地新打大口井三眼,直径8m,井深15m,修建扬水泵站,经一级输水到五台山水厂净化,二级提水至五台山山顶3座高位水池。

水厂1座,500m3清水池2座,300m3高位蓄水池3座,大口井距清水池953m,清水池距高位水池380m,主供水管道2条,全长21.70km。

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

东峡水库位于静宁县城以东约4km的葫芦河支流渝河峡谷处,东经105.8°,北纬35.4°,控制流域面积552km2。

水库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蓄水运行,1963年以来经过两次扩建和一次加固,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城市供水、工业用水、调蓄防洪的中型水库。

自1995年开始,原水库下游的城区水源地浅层地下水水量剧减,无法保证城区用水需求,同年以东峡水库为水源地,建成了日取水3000t的城区供水工程,在水库左岸共打机井三眼,其中1号水井报废,2号、3号井作为城区供水井,水源井距东峡水库大坝约1km。

至今,由于水量锐减,污染严重,致使水质不达标,已停止向城区供水,改为备用水源地。

2001年建成了设计年提取水量200万m3(其中城市居民综合用水140万m3)、保证率95%的3处过滤式调蓄水池及泵站工程。

2.3.4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

水源地基本信息见表2-2

表2-2静宁县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类型

使用状态

水源地编码

所处城镇

名称

服务城镇

名称

服务人口(万人)

实际取水量(m3/d)

甘泉

地下水

现用

DD0603620826203G01

古城乡

城区城关镇古城司桥南部乡镇

12.37

3808.2

五台山

备用

DD0600620826200G02

城川乡

城区城关镇城川乡

6.52

3450

东峡

备用

DD0600620826201G03

司桥乡

城区城关镇司桥乡

9.2

3000

合计

28.09

10258.2

2.4水源地水质评价

2.4.1甘泉水厂

该水厂位于县城东南约32km的古城乡庙堡村甘渭子河旁。

一级阶地,上游约2km为宁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乡,该乡杨坡村有一纸浆厂和马铃薯淀粉加工厂。

该水源地在庙堡村-杨沟村之间,流域面积220km2,利用河床浅层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因其埋深较浅,水源易受到外部污染。

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甘泉水厂水质优良。

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

2.4.2五台山水厂

该水源井位于葫芦河东岸一级阶地中间,水源类别为浅层地下水,共打井3口。

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五台山水厂水质较差,总硬度、总固体超标。

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

2.4.3东峡水库

该水源地保护区边界上游工业、生活污水流入量大,周边垃圾堆放量剧增,枯水期库区开垦种植面积大,丰水期化肥、农药等有毒物残留量流入库区。

根据平凉市环境监测站2010年6月10日水质检验报告数据,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东峡水库水质优良。

见表2-3.保护区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Ш类标准。

 

表2-3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计算表

项目

Ⅲ类水质标准

取样时间2010年06月03日

取样时间:

2010年06月03日

取样时间:

2010年06月03日

取样地点:

静宁县甘泉水厂

取样地点:

静宁县东峡水库

取样地点:

静宁县五台山水厂

监测结果(mg/L)

单项评价Fi

监测结果(mg/L)

单项评价Fi

监测结果(mg/L)

单项评价Fi

一般理化指标

 

pH值

6.5-8.5

8.28

0

7.75

0

7.83

0

氯化物

250

52.86

1

40.82

1

20.69

0

硫酸盐

250

47.102

1

52.102

1

74.560

1

高锰酸盐指数

3

0.54

0

0.69

0

0.79

0

总硬度

450

248.75

1

357.36

3

270.77

1

0.05

未检出

0

未检出

0

未检出

0

亚硝酸盐氮

0.02

未检出

0

未检出

0

未检出

0

氟化物

1.0

0.147

0

0.155

0

0.148

0

氨氮

0.2

0.108

3

0.0056

0

0.148

3

毒理学指标

六价铬

0.05

未检出

0

0.004

0

未检出

0

总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

未检出

0

未检出

0

未检出

0

氰化物

0.05

未检出

0

未检出

0

未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