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600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7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docx

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方案详解

济源市济东新区安置一区(A区)施工工程(二标段)

 

降水、土方开挖及护坡

专项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牛新春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依据

1、本项目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1)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9、《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2.2、编制原则

根据本项目建筑施工的特点和以往积累的经验,我们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时,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

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技术规程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

3、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案。

4、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安排进度计划。

5、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6、坚持质量第一,重视施工安全。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济源市济东新区安置一区(二标段)(1#楼,2#楼,5#楼,13#楼,15#楼,16#楼)

2

建设单位

济源市畅达置业有限公司

3

设计单位

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4

总建筑面积

6.5万平方米

5

工程地点

黄河大道与上海路交叉口

6

结构形式

剪力墙结构

7

基础形式

筏形基础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6471.76㎡,2#楼开挖深度6.3米,1#楼、5#楼、15#楼开挖深度5.2m,采用整体开挖方式,本工程采用水泥管井进行降水,该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受场地限制和安全要求,该基坑边坡须进行支护。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济源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济东新区安置一区2#、3#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济东新区安置一区1#、5#、1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进行设计。

拟建场地位于济源市黄河路的北侧,西部、北部、东部为规划道路,场地现为耕地,周边无相邻建筑物影响,工程环境条件较好。

地貌单元属济水冲积平原,微地貌形态不发育。

土层自上而下为:

第一层:

耕土,厚度0.5米;第二层:

粉质粘土,平均厚度2.57m,平均埋深3.07m;第三层,粉质粘土,平均厚度1.86m,平均埋深4.93m;第四层,粉质粘土,平均厚度4.93m,平均埋深8m;第五层,粉质粘土,平均厚度4.15米,层底埋深12.15米。

2.3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类型。

地下水位埋深3.8-4.2米,水位标高137.43-137.62米,稳定水位与初见水位基本一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取水、蒸发及自西向东径流的方式排泄。

椐调查本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幅一般3米左右。

预计场地最高地下水位埋深2米,水位标高139.3米。

第三章施工部署

根据有关资料,本工程地下水情况及开挖深度见下表:

单位m

楼号

基坑底标高

基坑底绝对高程

水位绝对高程

±0绝对高程

自然地面绝对高程

自然地面以下深度

2#楼

-8.952

135.28

137.43-137.62

144.232

141.6

6.32

1#楼

-7.65

136.23

137.43-137.62

143.88

141.6

5.37

5#楼

-7.72

136.23

137.43-137.62

143.95

141.6

5.37

15#楼

-7.82

136.03

137.43-137.62

143.85

141.6

5.57

根据上表情况:

本工程需降水后方能进行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

根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总体部署原则及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勘察报告、基坑开挖深度、地下水位埋深及基坑四周的实际情况,考虑受力和变形的要求,依照安全可靠、造价经济、便于土方施工、缩短工期的原则,综合比较,先降水,再采用整体分层分段放坡开挖。

做两阶放坡。

第二层挖至主楼基底。

基坑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基坑上口四周1.5m范围内硬化地面其做法同护坡,并设置截水沟,设置专用降水排水管道:

HDPE波纹管Ø300,支管采用HDPE200波纹管。

在基坑上口拐角处及直线距离24m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底部采用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垫层为1.48m*1.48m*0.1m,采用240厚砖墙砌筑,内外侧用水泥砂浆将粉刷。

其平面图及节点详图详见附图。

第四章管井降水施工方法

4.1、降水部署

4.1.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水文地质报告,做好管井及观测井的平面定位、降水深度等设计工作;

4.1.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做好渣土外运申报和天气预报资料收集工作,保障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

4.1.3、排水所使用的电气元件,设备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相关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排水施工;

4.1.4、落实专人负责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基坑内降水深度符合设计要求,视水量多少连续或间断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回填土为止;

4.1.5、土方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阶段,组织人员对基坑的变形进行检测,若遇紧急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钻孔定位→钻孔→清孔→吊放混凝土井管→回填碎石过滤层→封口→洗井→安装水泵及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

4.2.1、采取沿基坑外围四周及主楼四周呈环形布置。

井中心距基坑边缘的距离1.5m;管井埋设的深度为20m,电梯井处深度为25m,间距15m,降水深6m,管井2#楼12眼,1#楼6眼,5#楼6眼,15#楼6眼,总数30眼;。

其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4.2.2、管井埋设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方法成孔。

钻孔孔径比管外径大200mm。

钻孔底部应比滤水井管深200㎜以上。

井管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灌入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泥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的畅通,然后下管。

滤水井管应置于孔中心,下端用专用井墩堵塞管口,井管与孔壁之间用3-5mm碎石填充作过滤层,地面以下0.5m内用粘土填充夯实。

4.2.3、水泵的设置标高应根据降水深度和选用水泵最大真空吸水高度15m,当吸程不够时,可将水泵设在基坑内。

4.2.4、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检查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如情况异常,应检修好后方可转入正常使用。

抽水过程中,应经常对抽水设备的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

4.2.5、井管使用完毕,可用人字桅杆上的钢丝绳、倒链借助绞磨或卷扬机将井管徐徐拔出,将滤水井管洗去泥砂后储存备用,所留孔洞用碎石填实,上部50cm深用粘性土填充夯实。

4.2.6、管井降水构造节点图及做法

1、滤水井管--下部滤水井管过滤部分用竹骨架,外包孔眼为1-2mm滤网,长2-3m,上部井管部分用混凝土管。

2、吸水管--直径50-100mm的胶皮管,插入滤水井管内,其底端应沉到管井吸水时的最低水位以下,并装逆止阀。

3、水泵采用污水泵、流量3-5m3/h离心潜水泵。

每个井管装置一台。

4.3、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4.3.1、安装井点管要垂直,并保持在孔中心,放到底后,在管四周分层均匀填碎石滤层,并使密实,最上500mm用粘土填压密实。

井管要高出地面200mm,以防雨水、泥砂流入井管内。

4.3.2、洗井是管井沉设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其作用是清除井内泥砂和防止过滤层淤塞,使井的出水量达到正常要求,洗井后井底泥渣厚度应控制在小于80mm。

4.3.3、管井降水时,应对称、同步地进行,使水位差控制在0.5m以内。

4.3.4、管井供电系统应采用双电路,避免中途停电或发生故障时造成水淹基坑、破坏基土。

4.3.5、当管井采用离心式水泵降水深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改用潜水泵在井管内进行降水。

4.3.6、钻探施工达到设计深度,宜多钻0.3~0.5m,用大泵量冲洗泥浆,减少沉淀,并应立即下管,注入清水,稀释泥浆比重接近1.05后,投入滤料,不少于计算量的95%,严禁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滤料填至含水层顶板以上3~5m,改用粘土回填封孔不少于2m;

4.3.7、由于降水管井分布集中,连续钻进,应及时进行洗井,不应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钻探后集中洗井。

4.3.8、土方开挖容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表。

4.3.9、做好管井降水质量验收记录表,见下表。

4.3.10、降水监测记录表,见下表

4.3.11、管井降水记录表,见下表

4.4、安全保证措施

4.4.1、装设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用电系统,以防止触电等事故;

4.4.2、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泵,安全性可靠,扬程和功率等性能满足要求;

4.4.3、降水施工过程中改变降水设计方案,应具有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洽商处理意见书,必要时尚应具有审批手续;

4.4.4、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新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4.4.5、发现基坑(槽)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4.4.6、降水过程中,特别是基坑开挖时,应随时观察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产生流砂、流土,潜蚀、塌方等现象;

4.4.7、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规定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

一有危险情形,立即停止施工,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4.5、文明施工

4.5.1、降水施工期间洗井抽出的淡水,在现场基本澄清后排放,并应防止淤塞市政管网或污染地表水体;

4.5.2、降水施工排出的土和泥浆,不得任意排放,防止污染城市环境或影响土地功能;

4.5.3、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沟、管,防止渗漏,冬季降水,须采取防冻措施。

4.6、应急措施

4.6.1、基坑侧壁少量渗水时,可浅插小孔径滤水管排水;

4.6.2、基坑侧壁渗水较大时,可采用导水管、插铁板、码草袋。

砖砌沟等方法导水至基坑明排井并排出;

4.6.3、局部地段集中渗漏严重,可采用基坑外加降水井、井排;

4.6.4、基坑底部或拱顶、侧壁见水时,可采用速凝混凝土灌、喷护;

4.6.5、当工程降水可能影响基坑稳定和地面沉降时,可采取人工回灌地下水;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

4.6.6、基坑底部隆起时,可采取重压法,降水法。

4.7、管井降水计算书

4.7.1、水文地质资料

4.7.2、2#楼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236.6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降水井数量计算: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r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12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11.08m。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ri为各井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根据计算得S1=16.029m>=S=7m,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4.7.3、1#楼、5#楼、15#楼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127.692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降水井数量计算: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r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6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4.983m。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ri为各井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根据计算得S1=11.529m>=S=5.3m,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第五章土方开挖施工

5.1、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因本标段1#楼、2#楼、5#楼、15#楼为独立单位工程,施工时同时开挖,2#楼开挖分两层近进行,第一层开挖到桩顶上部(2.4m),第二层由桩头上部直接挖到基础底层,预留200mm人工开挖。

5.2、施工准备

5.2.1、技术准备

5.2.1.1、根据业主提供的拟建建筑物的红线点和规划局提供的标高基准点建立施工现场内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测量放线,测设出土方开挖的边线,经业主、监理等部门验收合格。

5.2.1.2、熟悉图纸和规范,并进行土方开挖技术交底,确保每个施工人员明白无误。

5.2.2、现场准备

5.2.2.1、依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的布置现状,明确周边状况和开挖过程中需注意的地方。

5.2.2.2、为防止土方开挖过程中地面水流入基坑冲刷基坑边坡,避免出现坍塌的安全隐患,进而影响施工。

同时也方便降水收集、组织排入施工现场西侧市政管网,在基坑四周距基坑上口1.5m处连续砌筑240厚300mm高挡水台。

挡水墙基础采用100厚C15砼。

同时在挡水墙外侧砌筑300宽,400深截水沟。

并在挡水墙外侧搭设1500高防护栏杆。

其平面图及节点详图详见附图

5.2.2.3、场地四周设置镝灯,确保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

5.2.2.4、场地入口、坡道入口等位置设置醒目警示牌,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管理。

5.2.2.5、复核现场地下水位是否已降至设计要求范围。

5.3、工艺流程

确定基坑开挖放坡→确定开挖基坑边线第一层土挖1m→第一层支护→下层土开挖再支护,直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清槽、验槽。

5.4、施工工艺

5.54.1、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的位置,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撒两条白灰线,外面一条白灰线是上口边坡线,里面一条为向内100mm作为机械粗略开挖线,确定开挖基坑的位置线。

5.4.2、现场临时道路路基采用现场的砖石垃圾辗压而成,上铺素土夯实,保证土方开挖期间路基不下沉,满足汽车装运需要。

5.4.3、机械开挖边坡宽度有5m以后,人工进行修坡如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土壁为垃圾土时,采用砖砌护坡与压砂袋结合。

5.4.4、基坑自中间向东西两侧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按照设计要求不能超过2m;依次类推,最后剩余200mm厚采用人工清理,以免扰动地基,特殊部位由人工开挖、土方外运。

5.4.5、挖土时西侧设置自卸汽车的运土坡道,坡道斜度应为1:

6,宽16米,最后采用反铲挖掘机后退将坡道按设计要求开挖完成。

基础开挖接近槽底时,测量人员随时跟进挖掘机作业进行抄平,及时在基底按5m×5m设标高控制点,并在槽壁上测设出标高控制桩。

基底标高允许误差为-50mm。

最后根据控制桩用人工清除余土至设计标高。

根据清土的速度,测量人员及时进行检查和校核标高的准确性,严禁超挖。

土方开挖后,用人工将200mm的预留土层开挖完运出基坑,及时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和勘察单位进行验槽,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4.6、开挖边坡的具体情况

基坑土方采取分层开挖,边坡和基底预留200mm的人工修整厚度,防止超挖、欠挖和扰动地基土。

开挖深度加大以后,在基坑北侧设置坡道,作为出土通道。

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150mm以后,暂停机械开挖,将基底整体找平,并将特殊部位等局部加深基坑开挖完毕(同样预留200mm的人工清槽厚度)。

开挖过程中,机械开挖完以后,人工修整边坡。

基坑开挖完毕以后,立即钎探、进行会同业主、监理、设计院、勘察各方验槽。

确认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以后,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

5.4.7、提前准备好排水所用的水泵、水管等设备。

5.4.8、施工现场作好地表排水布置,防止水流入基坑以内。

5.4.9、在雨量不大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施工;雨量较大时,停止基坑内施工,并设专人在基坑上进行边坡监控,发现边坡出现险情,立即上报,及时处理。

5.4.10、每层边坡开挖完成后,应及时对边坡进行支护,防止水浸及暴露,避免扰动,应尽快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并及时做好回填土回填。

如在开挖过程中,遇到不明地质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勘察联系,妥善处理。

5.4.11、各种用电设备和电源作好漏电保护措施。

5.5、质量标准

5.5.1、严格根据控制线和标高进行施工进行作业。

5.5.2、允许偏差详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3

标高

长度、宽度

边坡偏陡

+0-50

+500、-150

不允许

用水准仪检查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5.6、成品保护

5.6.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掘机和运土汽车碰撞及行驶中破坏。

5.6.2、基坑四周地面设排水2%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场地。

5.6.3、夜间施工应保证充足的照明,防止地基及边坡超挖。

5.7、质量通病防治

5.7.1挖方边坡塌方

1、原因分析:

开挖太深,放坡不够;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时,未采取有效、排水措施,土层受湿化承重差或土质软、边坡顶荷载重大等。

2、预防措施:

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在斜坡地段挖方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和基坑内,扰动地基;坡顶堆载严格按要求进行,在基坑周围堆放时距边坡不得小于3米,保证边坡稳定。

5.7.2、滑坡

1.原因分析:

边坡坡度不够,倾角过大,土体因自重及地表水浸入,剪切应力增加,内聚力减少,使土体失稳;边坡上不适当的土体堆放增加自重等。

2.预防措施:

保护边坡有足够的坡度;设置排水、泄水设施,消除滑坡因素;施工中尽量避免在坡脚处取土,在坡体弃土或堆放材料。

发现裂缝应及时填平夯实。

5.7.3边坡超挖

1、原因分析:

采取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测量放线错误。

2、预防措施:

机械开挖应预留200mm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标识,设专人检查。

5.8、安全注意事项

5.8.1、进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施工现场内严禁吸烟。

5.8.2、严禁带病机械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机械在行驶或运转前,应确认四周无障碍物,安全后方可开动或运转。

5.8.3、汽车司机和挖掘机司机应持证上岗,严禁非司机进行操作。

5.8.4、挖掘机司机离开驾驶室时,必须将铲斗落地。

5.8.5、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必须走人行通道,不得攀爬护坡。

5.8.6、出土通道两侧必须加设防护栏杆,并在两侧坡面堆积砂袋防护。

5.8.7、各种电器设备必须配置有漏电保护装置。

5.8.8、施工过程中,挖掘机严禁碰撞护坡。

5.8.9、施工过程中,发现意外情况立即停止施工,逐级上报,妥善处理以后再继续施工。

5.8.10、施工人员禁止在基坑边坡旁休息。

机械施工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装土时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5.8.11、施工时应有防雨防滑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并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5.8.12、夜间施工要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并保持现场指挥信号通畅。

5.8.13、基坑周围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

5.9、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5.9.1、土方运输车辆进入现场以后禁止鸣笛,减少噪音。

5.9.2、生产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应集中覆盖,尽快运走。

5.9.3、挖出的垃圾土应一次运走,不允许在现场堆放。

每天派3-4人对大门两边各20m道路及场内路面随时打扫,并积极和市政环卫部门取得联系,做好门前道路环保清洁工作。

装满的土方车,应在出大门之前用人工将最上面的土拍打平整并覆盖,门口设洗车台,用高压水枪清理干净,以免遗洒在施工现场以外的路面上。

5.9.4、现场堆土按照管理人员指定地点堆放整齐,严禁随意倒土,为防止扬尘,用防雨布遮盖严实。

5.9.5、汽车司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赤臂光膀、穿拖鞋及疲劳驾驶。

5.9.6、工人在基槽内作业时,地面上的作业人员严禁高空抛物。

第六章土钉墙支护

6.1、基坑支护设计

6.1.1、设计原则

1、安全第一,确保地下室施工全过程的边坡稳定,确保周边建筑物、道路、围墙及管线的安全。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按1.0考虑。

2、在确保安全完成基础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3、有效缩短边坡支护和土方开挖的工期,尽可能缩短±0.00m以下基础施工时间。

4、合理有效利用现场条件,组织有序高效的文明标准化施工

6.1.2、支护设计

该基坑开挖深度为2#楼6.3米,1#楼、5#楼、15#楼开挖深度为5.3米,基坑放坡1:

0.3,采用土钉墙支护的方法对坑壁进行支护。

其平面图及节点图详见附图。

6.2、土钉墙设置

6.2.1、土钉布置:

水平间距2m,垂直间距分别为1.5m、1.5m、1.5m(自上而下)梅花型布置。

6.2.2、布板网:

采用φ6.5@300×300钢筋网,加强筋φ10与土钉焊接。

6.2.3、土钉长度:

自上而下

第一排:

L=9mΦ18第二排:

L=9mΦ18

第三排:

L=9mΦ18第四排L=9mΦ18

土钉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0.45~0.55,水泥采用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坡面铺设φ6.5@300×300钢筋网,表面喷射100mm厚的细石砼,喷射砼的强度等级为C20,喷射砼的配合比为水泥:

砂:

碎石=1:

2:

2(重量比)。

6.2.4、土钉墙的设置及节点详见下图

6.3、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