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5727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docx

完整word版009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课程编码:

C04009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

34学时

适用对象:

水利工程专业/设施农业(农业水利方向)第三学期

实践学时:

10学时

前导课程:

《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1、2》、《实用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概论》、《水利工程实用力学》

后续课程:

《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综合实训》、《水利工程设计综合实训》、《水利工程施工综合实训》

、《水利工程监理综合实训》等

二、专业对课程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水利工程岗位的重要支持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三、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这些地质现象对工程设计、施工及日后运营的影响与危害性,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与有效处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能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工程设计与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要求及方式等,能够了解正确布置察勘任务、顺利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包括有关图表),并且能够了解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工程设计与解决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2、知识目标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进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岩石和地质构造(地质学基础)。

(3)岩体力学基本知识。

(4)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貌。

(5)地下水。

(6)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7)工程地质勘察。

(8)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9)环境地质问题。

3、能力目标

(1)了解岩石和地质构造,会识读地质图;

(2)了解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工程地质原位测试,并且会实际操作;

4、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建立课程团队。

由课程负责人、企业专家、课程教学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团队,统筹课程建设的全面工作,共同完成以下关键性工作: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制定体现就业需求的课程标准。

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然后得出本课程的职业能力标准。

(2)根据工作领域所需的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结合工作岗位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

(3)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模式,将相关的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标准深度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在课程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4)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计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5)建立保证本课程教学运行的教学条件.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二是建立满足本课程教学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及网络教学环境。

三是开发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

(6)进行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需再次深入企业调研,直到用人单位满意为止。

(7)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不仅要求学生很好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能够较熟练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因而需要采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即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将实际的或虚拟的工程事例有机引入教学中,并让学生基于所学的基本理论对工程事例进行分析计算。

五、课程内容设计

1、课程整体设计

章/模块

主要教学内容

实践项目

教学内容的取舍及依据

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与处理

学时分配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模块一、

绪论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进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本课程的特点。

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2、土木类学生对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需要《高等数学》、《实用水力计算技术》课程作为前导,本课程后续为《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综合实训》、《水利工程设计综合实训》、《水利工程施工综合实训》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2

模块二、岩石和地质构造

1、矿物的基本知识。

2、岩石的基本知识。

3、地质年代的基本知识。

4、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

5、地质图的基本知识。

掌握矿物、岩石和地质构造

教学重点:

1、矿物的基本概念及主要造岩矿物。

2、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3、地质年代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意义。

4、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5、褶皱的基本概念及其要素、基本类型。

6、断层的基本概念及其要素、基本类型、组合型式。

7、节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8、不整合的基本概念及其类型。

8

6

模块三、岩体力学基本知识

1、岩体结构的概念。

2、结构面。

3、结构体。

4、岩体变形的结构效应。

5、岩体结构的类型。

6、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介绍风化岩体的工程性质、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

1、岩体结构的定义。

2、结构面(成因类型)。

3、岩体变形的结构效应。

4、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

5、岩体结构类型。

4

模块四、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貌

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成因类型。

2、风化作用。

3、地貌。

4、河流地质作用与河流地貌。

教学重点:

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成因类型。

2、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岩土风化的治理。

3、阶地与河漫滩,河流的侵蚀作用,河岸掏蚀的防护。

4、地貌的概念(介绍地貌与地形的概念区别)。

5、山岭地貌。

4

模块五、地下水

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来源、存在形式。

2、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达西定律)。

3、地下水的类型(按照埋藏条件划分)。

4、地下水的主要工程危害。

教学重点:

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来源及存在形式。

2、潜水和承压水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

3、潜水等水位线图和承压水等水压线图的来源及其工程应用。

4

模块六、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1、湿陷性黄土。

2、膨胀土的定义、特征、成因与分布,膨胀土的工程特性,膨胀土的判别,膨胀土分类与评价,地基处理。

3、多年冻土的分类。

4、盐渍土的分布、分类,岩渍土工程特征,盐渍土地基的工程评价。

5、软土分类、成因与分布,基本工程性质。

6、红土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工程分类,基本工程性质。

教学重点:

1、湿陷性黄土的成因、分类、分布以及基本工程性质。

2、软土的成因、分类、分布以及基本工程性质。

3、红土的成因、分类、分布以及基本工程性质。

2

模块七、工程地质勘察

1、概述:

勘察目的,勘察分级,勘察任务;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勘察基本要求与内容。

2、工程地质测绘。

3、勘探与取样。

4、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等。

 

工程地质勘察

教学重点:

1、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概念及其任务。

2、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3、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技术要求、试验资料(成果)及应用。

4、建筑物沉降、地下水及斜坡岩土体的变形的观测(监测)。

5、工程地质报告及附图。

4

4

模块八、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1、滑坡的基本概念、影响滑坡的因素、滑坡治理的原则与工程措施。

2、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地震波、震级、烈度、震中、震中距、极震区、等震线。

3、地震触发砂土液化的成因机制及其工程危害。

教学重点:

1、滑坡的基本概念、影响滑坡的因素、滑坡治理的原则与工程措施。

2、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地震波、震级、烈度、震中、震中距、极震区、等震线。

3、地震效应。

4

模块九、环境地质问题

1、活断层问题。

2、地面沉降。

3、地裂缝。

4、地面塌陷。

教学重点:

1、活断层问题。

2、地面沉降。

4

机动

1

合计

34

10

2、教学内容与作业设计

章/模块

节/子模块

教学内容

作业

教学建议与说明

模块一、

绪论

了解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及本课程的特点。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研究进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本课程的特点。

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列举本课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及本课程的特点。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二、岩石和地质构造

掌握矿物的基本知识,岩石的基本知识,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地质图的基本知识。

1、矿物的基本知识。

2、岩石的基本知识。

3、地质年代的基本知识。

4、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

5、地质图的基本知识。

了解矿物基本特征,岩石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会识别地质图。

通过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三、岩体力学基本知识

掌握岩体结构的概念,岩体变形的结构效应,岩体结构的类型,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

1、岩体结构的概念。

2、结构面。

3、结构体。

4、岩体变形的结构效应。

5、岩体结构的类型。

6、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介绍风化岩体的工程性质、影响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了解岩体结构的概念,岩体变形的结构效应,岩体结构的类型,岩体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四、外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貌

掌握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成因类型,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与河流地貌。

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成因类型。

2、风化作用。

3、地貌。

4、河流地质作用与河流地貌。

了解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成因类型,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与河流地貌。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五、地下水

掌握地下水的基本概念、来源、存在形式,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达西定律),地下水的主要工程危害。

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来源、存在形式。

2、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达西定律)。

3、地下水的类型(按照埋藏条件划分)。

4、地下水的主要工程危害。

运用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达西定律)进行计算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六、特殊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掌握膨胀土的定义、特征、成因与分布,膨胀土的工程特性,膨胀土的判别,膨胀土分类与评价,地基处理。

软土分类、成因与分布,基本工程性质。

1、湿陷性黄土。

2、膨胀土的定义、特征、成因与分布,膨胀土的工程特性,膨胀土的判别,膨胀土分类与评价,地基处理。

3、多年冻土的分类。

4、盐渍土的分布、分类,岩渍土工程特征,盐渍土地基的工程评价。

5、软土分类、成因与分布,基本工程性质。

6、红土的形成条件,基本特征,工程分类,基本工程性质。

了解软土分类、成因与分布,基本工程性质。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七、工程地质勘察

掌握勘察目的,勘察分级,勘察任务;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勘察基本要求与内容。

工程地质测绘。

勘探与取样。

1、概述:

勘察目的,勘察分级,勘察任务;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勘察基本要求与内容。

2、工程地质测绘。

3、勘探与取样。

4、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等。

了解工程地质测绘。

勘探与取样。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八、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

掌握滑坡的基本概念、影响滑坡的因素、滑坡治理的原则与工程措施。

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地震波、震级、烈度、震中、震中距、极震区、等震线。

1、滑坡的基本概念、影响滑坡的因素、滑坡治理的原则与工程措施。

2、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地震波、震级、烈度、震中、震中距、极震区、等震线。

3、地震触发砂土液化的成因机制及其工程危害。

了解滑坡及地震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模块九、环境地质问题

掌握活断层问题,地面沉降,地裂缝。

1、活断层问题。

2、地面沉降。

3、地裂缝。

4、地面塌陷。

了解活断层问题,地面沉降,地裂缝的知识。

通过实例简介、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3、职业能力与实训项目

职业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方式

实训内容

实训场所及设备条件

教学建议与说明

进一步掌握岩石和地质构造

实训一、掌握矿物、岩石和地质构造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学生完成

分组记录结果并书写报告

1、矿物的基本知识。

2、岩石的基本知识。

3、地质年代的基本知识。

4、地质构造的基本知识。

5、地质图的基本知识。

岩土力学实验室

建议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及岩石标本,提问给同学解答

进一步掌握工程地质勘察

实训二、工程地质勘察

1、概述:

勘察目的,勘察分级,勘察任务;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阶段勘察基本要求与内容。

2、工程地质测绘。

3、勘探与取样。

4、工程地质原位测试等。

岩土力学实验室

建议对有关实验中出现的想象进行分析,并整理提问给同学解答

六、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随堂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突出考核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和结构计算能力,强调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实际应用情况。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及期末测试等进行综合评定。

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1)课堂表现情况(10%):

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情况进行评定;

(2)平时作业(50%):

根据学生每次课堂的作业进行量化评分,主要考核学生掌握各章节知识点程度;

(3)期末考核(40%):

书面考试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个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型教学

讲与练相结合,即在讲授一个知识点后,当堂课就布置知识题练习和计算练习。

(2)感官印象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教学

选择典型的工程实例,加深理论知识的了解。

2、教学手段

运用图像、文字、动画、公式演算等于一体多媒体结合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教学条件与资源

1、师资条件要求

(1)校内专职教师

①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水利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1年及以上的水利工作经历;

②具有水利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本行业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③具有较为丰富的水利或相关专业设计经验工程师。

(2)校外兼职教师

①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5年及以上的水利工程工作经历;

②具有水利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或本行业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暂不安排实践。

3、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应选用专业针对性强,实例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用计算的教材。

推荐《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盛海洋ISBN:

9787030314345)。

(2)教学资源

①建立课程网站,丰富课程资源,将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学生所做的优质作业上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②推荐参考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主要参考书:

《水利工程地质》.河海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九、学生学习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较深、计算较繁琐的专业基础课,需要良好的基础知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每次课后应及时进行复习和练习,尽量独立完成作业。

(2)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要多动脑,理解每一概念的物理意义,每一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单位,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主动上网查询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