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6037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黑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标,遵循英语教育规律,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和黑龙江省课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实际,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建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学习,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两者融合统一发展。

就工具性而言,小学英语课程承担着启蒙和初步培养学生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看、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强调对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小学英语课程还应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二)基本理念

1.发展核心素养,体现小学英语学科的重要育人功能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要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为将来形成跨文化沟通能力构筑根基,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应为学生初中学段英语学习及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因此,小学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服务个性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3.关注主题意义,制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主题为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检测学生的语篇理解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

语境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篇解读的方向和深度,根据各单元的主题和教学内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课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开展主题式学习。

4.优化学习活动,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进行授课,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感知体验、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和思维为一体的学习活动,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5.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结合母语学习经验和学生语言认知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语言学习方法及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习得语言的意愿。

要恰当使用思维工具辅助学生高阶思维和学用结合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形成,建立自主、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习惯。

6.完善评价体系,保障课程目标达成

要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

评价过程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小学阶段英语学科的评价应以激励学习为主,培养兴趣,增强信心,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课程目标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义务教育阶段,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课程总目标,小学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打牢基础、养成习惯、形成初步能力。

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本学段英语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汲取世界文化精髓、传播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创造良好条件,也为未来继续学习英语提供基础保障。

(二)主要任务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步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语感、语音和语调,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初步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英语课程还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鉴赏能力,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结构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多元化小学英语课程结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交际性。

由于全省各地英语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单一的课程结构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需求,建议构建与校本课程结合的分层、分类、动态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评价机制。

要建构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并设置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流程,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素养、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通过课程发展学生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培养关键能力、优化学习策略;通过有效、有趣、多样的英语学习活动落实课程目标,实现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融合统一。

(二)课程安排

1.分级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从小学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4年级应完成一级目标,6年级完成2级目标。

2.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试行)》要求,从三年级开设小学英语课程,3-6年级每周按2课时安排教学,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教学内容以激发兴趣、听说训练为主。

小学英语教学具有特殊性,受诸多客观条件影响,学生的学习起点差异性大,要根据区域实际校情、师情和学情,采取科学和合理的课程安排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得会、学得好。

五、教学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综合考虑、系统设计、合理控制知识容量和重难点,教学内容要和课程目标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保持一致,确保每一名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同步提升。

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采取分层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整合性原则。

要根据各学段教学要求,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有机整合课程内容,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

根据教材提供的主题语境和语言材料,构建主题引领下的情境交流。

要突出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整合性教学策略,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整体性语言学习活动,关注主题意义学习,深入研读语篇,参与有情境、有实效、多模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英语学习活动,改变碎片化的学习方式。

3.真实性原则。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重视真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真实反馈,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创设真实语境,增强语用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语言、体验语言、感受语言、探究语言、理解语言,并能较为熟练地提取、整合、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观点、交流互动,从而获得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

4.多样性原则。

教师应结合学生语言学习需求,选择最佳教学手段,在尊重学生感受的同时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学习能力。

可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如,讲授法、互动法、故事教学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如,模仿训练法、游戏教学法、听说教学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如,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启发法、任务驱动法。

要确保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服务。

5.交际性原则。

交际的过程即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过程。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交际性英语学习活动,将语言知识学习融入到交际性活动中。

学生作为语言活动的参与者,根据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主题、文化背景,判断、选择并使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思考和交流。

通过组织语言、有序表达,在交际活动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要求

(一)教学准备要求

1.研读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学的具体要求,也是国家教育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

教师应认真学习课标,明确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育人目标和课程内容,正确把握英语课程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呈现,是课程的核心资源。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关注单元内容的相互衔接与渗透、明晰语言点的滚动和复现规律。

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教材的体例体系、背景知识和语言呈现方式,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可对不同版本教材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参考借鉴,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

3.学情分析

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应具体分析学情,可进行一般性分析,即分析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学习习惯、态度能力等;可进行具体性分析,即分析学生对于本单元话题、本课时活动的已有语言基础、相关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等;可进行特殊性分析,即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层次水平之间的差值。

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4.教法选择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和任务,适当把握难易度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同时关注个体差异。

要示范到位,让学生理解活动的步骤与过程。

学习活动参与面要广,突出交际性及实践性,以真实任务驱动语言习得,提升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5.资源统整

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准备教具、图片、单词卡片、音像、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活动手册、扩展材料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所选资源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服务。

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构建有层次、有梯度的教学资源库,帮助不同程度的学生充分学习。

6.预学指导

教师应把握目标性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布置预学内容。

预习内容要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避免抄写等机械任务。

通过预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及应用语言的意愿;可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设置不同梯度的预学内容,学生有选择地完成。

(二)教学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及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教师要以课标要求为统领,以实际学情为起点,以教学评一致性为途径,确定教学目标,并依据教学目标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教师应在课标要求基础上确定教学重难点,结合学情进行预判,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精讲、分析和训练。

3.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应注重启发并激活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兴趣以及学习新知识前的心理准备,要有针对性。

导入内容要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内容紧密相连,并具有诊断功能,教师据此调整和优化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有直观导入法,即通过图片、歌曲、实物、视频、影片等媒介直接引入本节课教学内容;提问式导入,即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即将学习的主题与内容;情境式导入,即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或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究和思考;故事导入法,即教师使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经典故事、绘本等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主题。

4.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进程及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具有主体性和交互性特点。

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要指向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这一根本目标,并紧密围绕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开展。

一节课中的学习活动之间要互相依托并有关联,强调真实的语用交际。

要通过活动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活动中开展深度学习和合作学习,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成效。

5.练习设计

练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强化记忆及加深理解的方法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要通过练习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语言规则,厘清知识脉络,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

小学英语练习形式应避免单一、机械和重复,教师对教材中的练习可进行创新性改编、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6.作业设计

小学英语作业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统筹设计,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体验,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并具科学性、选择性和实践性。

教师要提升自身评价素养,加强研判作业质量的能力,规范作业批改和反馈流程,充分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7.板书设计

板书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

板书设计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高度的概括性,要依托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搭建脚手架。

教师要根据不同课型、不同主题、不同知识逻辑关系设计简洁、清晰而有条理的板书。

板书的设计方法有提纲法、概括归纳法、图形示意法、思维导图法、板画法、表格解释法、比较对照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使用。

(三)教学实施要求

1.教学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应立足于服务学生发展,在培养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过程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应结合信息时代的变革,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依据学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观察、模仿、体验、展示等语言学习实践机会。

要大胆预设、积极引导、鼓励创新,指导学生学会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

2.教学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能促进教学目标高效达成。

教学策略的制定应基于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和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策略,如自主化教学策略、活动化教学策略、整体化教学策略、情景化教学策略、深度化教学策略等。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和教学反馈情况制定并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做到主动反思,及时调控,进而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符合个人学习特点的英语学习策略。

3.教学过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与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

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要在确保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确保教学环节为教学目标服务。

同时,教师应具有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4.教学语言

小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教师要能使用规范、准确、简单、清晰的英语教学指令组织教学、开展活动、驾驭课堂、实施评价。

要通过使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和思考,有效促进教学相长。

教师应与时俱进,善于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时代性、规范性和实用性。

5.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教师、学生与整个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行为要兼顾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语言技能与学科素养的同步提升。

同时,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行为以修正自己的行为。

6.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因素。

教师要通过教学实践反思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采取适当的研究行动,深化对教与学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有目的地实施教学改进,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不断的反思精神,并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

(四)教学评价要求

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评价活动,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教学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检测教学目标达成度,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

教师要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要完善监测手段,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现为核心,在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加以评价。

课堂评价除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的形式外,教师的提问和反馈也是重要的评价手段。

要避免评价形式考试化、评价内容知识化、评价手段单一化,对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科学判断。

1.小学阶段学生英语能力水平评估

要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考察学生运用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分项能力描述,建议我省小学生6年级结束时应完成二级目标。

目标具体分类和分级情况详见下表:

 

能力

一级目标描述

二级目标描述

听力理解能力

1.能根据听到的词句识别或指认图片、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指令,并做相应动作。

3.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4.在听发音清晰、语速缓慢、用词简单的话语时,能识别有关话题词汇。

5.能借助语音、语调或手势、表情等判断说话者的情绪和态度。

(注:

语速缓慢:

约60-80词/分钟)

1.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4.在听发音清晰、语速较慢、词汇常见的话语,如故事、介绍、日常对话等时,能获取有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信息。

(注:

语速较慢:

约80-100词/分钟)

语言表达能力

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话。

2.能互相致以简单的问候,并能互相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3.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好。

4.能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出词语。

5.能学唱英语儿歌和歌谣15首左右。

6.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7.能说出常见事物的名称。

8.能在有帮助的情况下参与简单的交际活动,必要时能用简单的词汇要求对方重复。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

2.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对话。

3.能运用最常用的用语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并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正确、自然。

4.能就日常生活话题做简短叙述。

5.能学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30首左右(含一级要求)。

6.能在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或熟悉的人、事、地方等。

7.能经过准备做简短的口头陈述或叙述,使用替代词等手段解释自己不会直接表达的信息。

阅读理解能力

1.能看图识字。

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理解基本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等。

4.能读懂简单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等,辨认常见词。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朗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7.能读懂语言简单、话题熟悉的简短材料,获取具体信息、理解主要内容。

8.在读含有生词的小短文时,能借助插图或者其他手段理解短文内容。

书面表达能力

1.能正确书写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和单词。

2.能模仿范例,正确抄写单词和短句。

3.能用简单的词和短语描述图片,如动物、食物等。

4.能根据范例,简单叙述自己的日常活动。

1.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

3.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

4.能书写或回复常见应用文,如感谢信、邮件等,格式正确、语言达意。

语法知识运用能力

1.能使用正确的语音朗读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2.能使用最常用单词和短语表达问候,做简单介绍。

1.能用升调和降调表达情绪和意愿。

2.能使用常见词语就熟悉的话题进行表达。

3.能使用基本句式和常用时态表达意义。

4.能使用词语正确表达时间、地点、方位。

5.能运用基本句式结构知识准确理解信息。

语音系统知识运用能力

1.能正确朗读26个字母和唱字母歌。

2.能根据发音规则认读单词中的字母和字母组合。

3.能注意到话语的升调或降调。

4.能运用升调和降调表达疑问或陈述语气。

5.能用字母正确拼读简单单词。

6.能朗读常用缩略语。

1.能识别常用词语或句子的重音。

2.能听辨常用表达方式的重音,并理解其意义。

3.能正确读出发音不规则的常见词。

4.能用正确的重音和语调朗读单词、简短句子或提出简单问题。

5.能在日常表达中使用常见缩略形式。

句法知识运用能力

1.能识别可数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2.能识别人称代词的主要形式。

3.能识别一些简单的句式结构。

1.能识别常见动词的形态变化。

2.能识别系动词、助动词和情态动词的缩略形式。

3.能识别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基本结构。

4.能识别和正确使用常见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5.能使用基本动词时态。

6.能根据句子主语的单复数使用相应的动词形式。

2.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1)形成性评价原则

要结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目标体系来构建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其原则为:

形成性评价要能够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并检测是否可视、可测、可评;评价要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多元能力的发展,从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中关注能力提升;要综合考虑评价对教学的诊断性和指导性,形成“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体系,不能将评价简单搭建在教学外部。

(2)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形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和目标要求设计与课堂教学活动相近的评价活动,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

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常见的形式有:

学生档案、读书笔记、角色扮演、角色配音、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游戏操练、学习成长记录袋、学生自评与他评、设计与绘制等等,这些形式均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下,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为目标而开展的评价手段。

根据学情特点,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形成性评价形式,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方式、过程和结果。

(五)资源开发要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二是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

英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要以语言教学为中心,遵循科学性、适应性、经济性、适时性、趣味性、激励性、多样性等原则。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超越了英语教材这一单一的渠道,网络信息、课外读物、音像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都可以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小学英语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