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120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docx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722

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

1、污水池进水和曝气控制

水池进水按正常进水。

将所有电控箱内的空气开关打至关闭状态,打开总电源的空气开关。

整体调试分为三步。

1.在初步调试时候,一级兼氧池和一级好氧池各投放2车猪粪。

将固液分离机、集水池提升泵的空气开关关闭,临时将提升泵出水管和固液分离机的排水管连接,然后将提升泵的空气开关打开,将旋转开关打至“自动”,污水将自动进水,并且水泵和集水池的搅拌机将根据液位控制器控制进水,8小时自动轮换一次。

提升泵直接将集水池的污水排至调节池。

一级好氧池曝气阀门按正常值的1/2~1/3打开,将加药池和二级好氧池、水解调节池曝气管阀门全部打开,然后将曝气系统的旋转开关旋至“自动”,控制一级好氧池曝气管道的阀门,从而控制DO值在0.5-1.5mg/l。

将一级好氧池的回流阀门关闭,中间水池回流泵阀门打开,相应回流泵旋转开关旋至“自动”,回流泵将8小时自动轮换一次,将中间水池的污泥全部排至一级兼氧池,每天打开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根据电控箱时间控制器控制),视氨氮处理量调整。

当一级好氧池的填料或是水体出现棕黄色细小颗粒物,污泥沉降比在15%左右时候,第一阶段完成,一级好氧池污泥初步形成。

2.一级好氧池污泥形成后,在二级兼氧池和二级好氧池投放1-2车猪粪。

打开二级兼氧池的阀门,并将二级好氧池的回流泵旋转开关旋至“自动”,将污泥抽取到二级兼氧池,每天打开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视氨氮处理量调整。

二级好氧池曝气阀门按正常值的1/2~1/3打开,控制DO值在0.5-1.5mg/l。

一级好氧池曝气阀门按正常打开,控制一级好氧池DO值在2-3mg/l,加药池和水解调节池阀门不变。

关闭一级好氧池、中间水池的回流泵,将其旋转开关旋至“手动”,将旋转开关旋至“关闭”。

将二级好氧池至兼氧池的回流阀门打开,打开回流泵,每天打开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视氨氮处理量调整。

待二级好氧池污泥初步培养完毕,sv(30)达到15%,第二阶段完成。

打开一级好氧池、中间沉淀池至一级兼氧池的回流阀,并将其对应的回流泵控制开关旋至“自动”,将污泥回流至一级兼氧池,控制一级兼氧池DO在0.3mg/l-0.5mg/l,每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视氨氮处理量调整。

保持二级好氧池回流阀打开状态和回流泵的自动状态,将污泥回流至二级兼氧池,每天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视氨氮处理量调整。

回流量按设计量控制。

调制PAM药剂,关闭其对应阀门,打开自来水进水,合上PAM搅拌机的空气开关,将PAM池的搅拌机和加药泵旋转开关都旋至“手动”,将搅拌机旋转开关旋至“打开”,将加药泵开关旋至“关闭”。

将PAM粉末缓缓加入PAM药桶后,至PAM药剂用棍子或其他物体捞起后(在搅拌机打开时,不可用手直接操作,避免发生安全意外),成水流状流下,不断流,不结块(只要是有pam药剂的状态,就要确保PAM药桶不断搅拌,否则药剂会结块,造成堵塞和直接影响加药效果),打开絮凝池加药阀门,将其加药泵旋至“打开”,控制加药量,控制污泥沉降速率和污泥生成,污泥生成后,应该形成絮凝体,絮凝体成颗粒状,调制好后,将旋转开关旋至“自动”。

石灰药桶及Na2CO3药桶加药方法同下面第三阶段,将调节池PH值控制在6.8-7.8之间,终沉池PH值在9-10之间。

一级和二级生化池碱度如下所说2000-4000mg/l。

3.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期间不断观察UASB进水的PH值和COD、BOD,UASB池体内部的污泥生长状态、SS和SV(30)污泥沉降比,以及UASB出水的COD、BOD、PH值、SS、SV(30)、碱度。

将PH值调节在6.8-7.8,如果PH低于上述值,打开石灰加药桶到调节池的阀门,并且将石灰加药桶加药泵旋至“自动”,加药泵和集水池提升泵联动,调节池提升时,加药泵自动开启,则将石灰水投加到调节池中,控制阀门将PH控制回6.8-7.8之间。

如果出水碱度低于2000mg/l,则在Na2CO3池中投加药剂,打开一级好氧池前的加药池阀门,将水体碱度控制在合理值,帮助污泥颗粒化。

待sv(30)在15%时候,COD值处理率达到规定值,污泥颗粒形成良好,污泥流失小于污泥生成时候,则代表UASB进入正常运行阶段。

当以上上个阶段都完成后,则各个生化池体细菌初步培养完成,系统进入达标调试阶段。

二、污水处理系统各处理单元的操作说明(隔渣池、集水池、固液分离机、初沉池、调节池、UASB(厌氧池、沼气池)、一级缺氧、一级好氧、中间沉淀池、二级缺氧、二级好氧、石灰池、PAM池、终沉池、pH回调池、消毒池等工艺单元)

1、集水池。

集水池的搅拌机、提升泵、固液分离机联动,集水池水位较高的时候,搅拌机、提升泵、固液分离机自动开启,水位低到一定程度时,搅拌机、提升泵、固液分离机自动停止(液位计控制)。

应经常检查集水池的搅拌机、固液分离机是否正常工作,装粪平台的猪粪是否及时清理。

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检修,保证正常运行。

集水池中有两台提升泵,分别是1号和2号,运行方式采取1用1备的形式。

运行时,提升泵、搅拌机和固液分离机三者联动,控制方法有两种:

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1.1手动控制

合上设备房电控箱中控制集水池提升泵和固液分离机的空气开关,然后合上固液分离机平台上的电箱的空气开关,再将旋转开关旋至“手动”,然后再将另外一个旋转旋至“ON”,此时,提升泵、搅拌机和固液分离机就会启动。

若需要停止上述三个设备,可将旋转开关旋至“OFF”。

1.2自动控制

当选择自动控制时,将旋转开关旋至“自动”,然后再将另外一个旋转旋至“ON”。

此时,提升泵、搅拌机和固液分离机受液位控制器控制,若水位高于液位控制器的下限时,上述三个设备会自动开启;若水位低于下限时,则不会启动。

在运行过程中,当水位达到液位控制器的上限时,设备会自动开启;当水位低于液位控制器的下限时,设备则会停止。

上述的三种设备中,两台提升泵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是采取8小时自动轮换的方式运行。

2、初沉池。

初沉池刮泥机在池内来回行走,将底部的污泥刮入污泥斗,刮泥机不正常行走,导致底部的污泥沉淀,造成水面漂浮大量污泥,流入调节池,影响后续处理效果。

如发现刮泥机没有正常运转,应及时检修。

刮泥机的控制方法为手动控制。

控制步骤只需合上初沉池边上电箱中的空气开关,再合上刮泥机电箱上的4个空气开关,此时,刮泥机就会启动。

刮泥机的运行时间为上午2个小时,下午2个小时。

3、调节池。

调节池提升泵一用一备,浮球液位控制,自动轮换,将污水抽至UASB。

运行中要经常检查浮球控制的有效性,以免浮球失效造成水泵烧坏。

调节池中有两台提升泵,分别是1号和2号,运行方式采取1用1备的形式。

控制方法也都有两种:

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3.1手动控制

合上回流泵的空气开关,然后将选择控制方式的旋转开关旋至“手动”,再将另外一个旋转开关旋转希望运行的回流泵的台号。

3.2自动控制

当选择自动控制时,将选择台号的旋转开关旋至“停止”,然后将选择控制方式的旋转开关旋至“自动”,此时,回流泵的启动受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

当水位达到液位控制器的上限时,提升泵会启动;当水位低于液位控制器的上限时,设备则不会启动。

当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两台提升泵8小时自动轮换运行。

正常情况下开启自动控制。

4、UASB。

经常观察并记录UASB进水流量计流量,控制进水流量。

没有从调节池进水时,开启内回流泵,保持污泥处于悬浮状态。

每天测量进出水pH值并记录。

UASB的控制方法为手动控制,控制步骤只需合上控制UASB回流泵的空气开关,然后再将旋转开关旋至“开启”。

操作人员每天早上需要停止UASB的回流泵,让其休息3个小时后再重新开启。

5、一级、二级缺氧池。

保证潜水搅拌机正常运转,一级好氧混合液回流到一级缺氧正常。

6、一级、二级好氧池。

鼓风机自动轮换,曝气系统正常开启,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度,溶解氧控制在2-3之间,每天2次测量30min污泥沉降比并记录,在15%-25%为正常范围。

两个好氧池中分别有两台回流泵,分别是1号和2号,运行方式都是采取1用1备的形式。

控制方法也都有两种:

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6.1手动控制

合上回流泵的空气开关,然后将选择控制方式的旋转开关旋至“手动”,再将另外一个旋转开关旋转希望运行的回流泵的台号。

6.2自动控制

当选择自动控制时,将选择台号的旋转开关旋至“停止”,然后将选择控制方式的旋转开关旋至“自动”,此时,回流泵就会启动。

当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两台回流泵8小时自动轮换运行。

正常情况下开启自动控制。

7、中间沉淀池。

保证正常进出水,观察水池是否有浮泥现象,如有浮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8、石灰池。

在石灰池中通过石灰加药桶投加石灰水,Ca2+和水中磷(PO43-)及残留的氨氮(NH4+)反应生成磷酸氨钙沉淀。

石灰加药泵和调节池提升泵联动,调节池提升泵开启石灰加药泵自动开启,调节池提升泵停止石灰加药泵自动停止。

石灰池加入石灰后,调节曝气阀门,以合适的气量搅拌,提高反应效率。

9、PAM池。

在混凝池投加PAM,使活性污泥及沉淀物形成大颗粒物,加强沉淀效果。

PAM加药泵和调节池提升泵联动,调节池提升泵开启PAM加药泵自动开启,调节池提升泵停止PAM加药泵自动停止。

PAM池加入PAM后,在搅拌机的作用下,PAM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

9.1手动控制

合上PAM池搅拌机的空气开关,再将PAM池搅拌机和PAM加药泵的旋转开关都旋至“手动”,此时,PAM池的搅拌机就会启动。

9.2自动控制

当选择自动控制时,则需将PAM池搅拌机和PAM加药泵的旋转开关都旋至“自动”,此时,PAM池搅拌机与调节池提升泵联动,若调节池提升泵处于启动状态,PAM池搅拌机则会启动;若调节池提升泵处于停止状态,PAM池搅拌机则不会启动。

正常情况下开启自动控制。

10、终沉池。

采用斜管沉淀池,使二级生化系统剩余污泥及磷酸氨钙沉淀得到有效沉淀去除。

11、pH回调池。

石灰池投加石灰后,废水的pH会升高,因此需要对废水的pH进行调节。

酸加药泵和调节池提升泵联动,调节池提升泵开启酸加药泵自动开启,调节池提升泵停止酸加药泵自动停止。

pH回调池池加入酸后,调节曝气阀门,以合适的气量搅拌,提高反应效率。

12、消毒池。

通过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杀灭水中的细菌,消毒后的水排入氧化塘。

13、初沉池、中间沉淀池、终沉池排泥管理。

初沉池污泥泵:

由于初沉池的沉淀物较多,因此每天排一次泥,排泥时间为3分钟。

中间沉淀池污泥泵:

中间沉淀池污泥泵的管道走向有三个:

一是到一级好氧池;二是到一级缺氧池;三是到污泥池。

操作人员每天需要测试一级好氧池的SV30,若SV30的值超过30%,则需要每天早上关闭通向一级好氧池和一级缺氧池的管道的阀门,然后打开通向污泥池的管道的阀门进行排泥,排泥时间为3分钟,直到SV30的值降低到30%以下;若SV30的值维持在20%~30%,则需要关闭通向一级好氧池和污泥池的管道的阀门,打开通向一级缺氧池的管道的阀门进行污泥回流,回流时间为早上4个小时,下午3个小时。

终沉池污泥泵:

终沉池污泥泵管道的走向也有三个:

一是到二级好氧池;二是到二级缺氧池;三是到污泥池。

终沉池污泥泵与中间沉淀池污泥泵的操作类似,不同的是SV30维持在15%~25%,污泥回流时间为24小时。

三、对猪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解决措施(主要的问题有:

厌氧池污泥堵塞、好氧池泡沫,带式压滤机跑泥现象、板框压滤机处理效率低,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1、厌氧池污泥堵塞。

①经常排泥,保证污泥浓度,防止污泥龄过长导致污泥老化。

②如UASB或厌氧池表面出现浮泥,应及时清理干净。

2、好氧池泡沫。

①在调试初期,微生物在对数生长期,好氧池内污泥浓度低,污水浓度高,造成污泥负荷偏高,容易产生泡沫。

此时应减少进水量,待污泥培养起来以后,逐渐加大进水量,直到满负荷运行,运行稳定泡沫量会明显减少。

②运行期间,水质突然增高,给好氧池带来冲击负荷,此时也容易产生较多泡沫。

应找到水质突然增高的原因,减少进水流量,保持水中溶解氧浓度,稳定运行。

3、带式压滤机跑泥现象。

①投药量太高,多余的PAM堵塞滤布孔眼;投药量太低,污泥絮凝性差,污泥堵塞滤布孔眼。

应调整加药量到合适的量,直到没有跑泥现象为止。

②冲洗水压力太小,冲洗水不能将滤布冲洗干净,应加大冲洗水压力,将滤布冲洗干净。

③滤布使用时间长,滤布老化,应及时更好新的滤布。

④污泥浓缩时间不够,进料污泥浓度低,延长污泥浓度,压滤前不搅动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

滤布转速过快,压滤效果差。

4、板框压滤机处理效率低。

①滤布没有冲洗干净,仍有污泥残留在滤布上,堵塞孔眼,应用高压水枪或浸泡滤布将滤布清洗干净。

②螺杆泵使用时间过长,压力、流量降低,应更换新的螺杆泵。

③滤布孔眼太细,可选用快速滤布,提高压滤效率。

5、设备的维护保养。

5.1泵及电动机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表5.1泵及电机故障处理一览表

序号

故障

可能发生的原因

处理方法

1

水泵完全不出水

水泵进口阀或水箱出口阀未开

打开水泵进口阀或水箱出口阀

水箱无水或水箱水位低

水箱升至一定水位后再启动水泵

水泵的的进口,出口或叶轮被杂物堵塞

清理掉杂物

水泵叶轮脱掉或出口闸板脱落

泵内进入空气

启动备用水泵,并通知检修

排掉泵内空气

叶轮转向不对

通知电气调整

2

水泵出水不足

水箱水位低,有空气带入泵内

增高水位,排除泵内空气

进水阀或出水阀开度小

全开进水阀和出水阀

进口管和出口管有堵塞现象

清理杂物,消除堵塞

叶轮腐蚀或磨损严重

更换叶轮

泵的进口管漏气或盘根漏气

密封环漏、腐蚀严重

消除进口管漏气;更换盘根

更换密封环

3

水泵发生振动和显著杂音

水源不足,进入空气

提高水位,排除泵内空气

地脚螺丝松动

紧好地脚螺丝

轴承磨损严重或泵轴弯曲,转动部件磨损,松动或破裂靠背轮结合不良,水泵与电动机转子不平衡

应倒换备用泵运行

流量超过使用范围产生汽蚀

调整泵的流量按泵的使用范围运转

4

轴承发热

油室油位过低或油质劣化

补充油或更换新油

水泵与电动机结合不良,轴弯曲磨损

应使用备用泵运行并通知检修

轴承尺寸不适当,轴承磨损过度或松脱

应倒备用泵运行并通知检修

5

电动机电流过大

流量大,超过使用范围

关小出口阀门降低负荷

轴弯曲或转动部分磨损或被其它杂物卡塞

应倒备用泵运行并通知检修

水泵与电动机结合不良

保险丝一组熔断

倒备用泵运行通知检修

更换保险

5.2水泵不上水或加药泵不上药

表5.2水泵故障处理一览表

序号

原因

处理

备注

1

启动前注水不足或空气未排净

重新注水排气

2

入口阀未开或开度过小

检查入口阀开关情况

3

入口水水位过低

提高吸入侧水位

4

电机反转

联系检修消除缺陷

5.3转动设备发生显著振动和声音异常

表5.3转动设备发生显著振动和声音异常处理一览表:

序号

原因

处理

备注

1

水力变化引起振动

重新注水排气

调整合适流量

联系检修处理

 

2

泵内流体流动不平衡

3

流量过大或过小

4

泵吸入空气等

5

地脚螺丝松动

6

靠背轮结合不良

7

转动部分内部产生摩擦或损坏

8

转动部分腐蚀或脱落

5.4风机常见故障原因和排除措施

表5.4风机常见故障原因及措施一览表:

序号

故障

原因

措施

1

风机

不转动

用手能转动

电机坏

修理或更换电机

2

用手不能转动

转子卡住

拆开修理

3

内含杂物

拆开修理

4

转动

异常声音或振动

打滑、V型带太紧或太松

调整V型带张力

5

皮带轮不正

调整皮带轮

6

皮带轮与皮带罩摩擦

调整皮带罩

7

轴承油缺乏或变质

重新换油

8

齿轮油缺乏或变质

重新换油

9

安全阀漏气

调整安全阀

10

地基强度不够

加强基地强度

11

管道共鸣

通过管道消音器、

支架消除

12

排气压力突然上升

见※注释

13

地脚螺栓太松

拧紧

14

转子干扰

拆开修理

15

机壳内有杂物

拆开修理

16

逆止阀坏

更换

17

过热

排气压力突然上升

见※注释

18

机房内温度超过40℃

增加通风量

19

吸入消音器阻塞

清洗/更换过滤器

20

气流不足

管道漏气

拧紧连接口

21

吸入消音器阻塞

清洗/更换过滤器

22

安全阀漏气

调整安全阀

23

V型带打滑

调整V型带张力

24

排气压力突然上升

见※注释

25

排气压力突然上升

阀门关闭

充分打开阀门

26

水位上升

调整水位

27

进气管堵塞

清除杂物

28

管道堵塞

清除杂物

29

阀门坏或拧反方向

更换或反方向拧

30

气流过强

降低转速或排气

31

漏油

齿轮油过多

加油至油标中央

32

电机

不转动

用手能正反转动

开关或线路连接不良

正确连接或检修

33

保险丝没连接或单根线

检查修理或更换

34

电源异常

改善供电设施

35

电机坏

修理或更换电机

36

用手不能转动

轴承坏

更换轴承

37

电机坏

修理或更换电机

38

转动

反转

连接错误

检查接头

39

过热

过载

调整排气压

40

电源异常

改善供电设施

41

机房内温度超过40℃

增加通风量

42

转速过低

电源异常

改善供电设施

43

过载

调整排气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