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640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试题.docx

《高三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试题.docx

高三语文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0年10月2008级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42分)

一、基础知识(42分)

1、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桎梏(gù)   畸(jī)形  一曝(bào)十寒   刚愎(bì)自用

B.塑(suò)造  炽(chì)热  瞠(chēng)目结舌 一蹴(cù)而就

C.潜(qián)伏  筵(yán)席 面面相觑(qù)   垂涎(yán)

D.发酵(jiào)  愤懑(mèn)如火如荼(tú)   秣(mò)马厉兵

2、下列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称chēng称赏简称拍手称快割据称雄

B.倒dào倒悬颠倒倒行逆施本末倒置

C.度duó揣度测度度德量力以己度人

D.落luò落寞部落失魂落魄落井下石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亵黩头晕目眩沉湎以儆效尤

B.戌边别无长物殉情摩肩接踵

C.缉私功亏一匮萦怀嘻笑怒骂

D.矫健冥顽不灵璀璨不循私情

4、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设置陷井最后通谍彼彼皆是内容提要

B.各行其事黄梁美梦旁征博引叹为观止

C.走投无路张皇失措恃才傲物巧装打扮

D.穿流不息高屋建瓴恰如其份厉兵秣马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交换

君何以知燕王?

了解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确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夸赞

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详细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拜访

D如姬资之三年赏金

朱亥故不复谢答谢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B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C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7、下列各句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北救赵而西却秦

B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

C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D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8、下列各句中加点“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

而公子亲数存之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吾羞,不忍为之下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覆盖)

B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感到遗憾)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惆怅、悲伤)

C此五霸之伐也(战争)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D遂解邯郸,存赵。

(使……保存下来)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慰问看望)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⑴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⑵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⑶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

⑷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⑸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⑹士不外索。

⑺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⑻舍相如广成传。

⑼左右欲刃相如。

⑽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⑾北救赵而西却秦。

⑿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A⑴⑶⑸⑽/⑵⑾⑿/⑷⑺/⑹⑻⑼B⑴⑶⑸/⑵⑹⑾⑿/⑷⑺/⑻⑼⑽

C⑶⑷⑸/⑵⑹⑾⑿/⑴⑺/⑻⑼⑽D⑴⑶⑸/⑵⑹⑻⑼⑾/⑷⑺⑽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

“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禹曰:

“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恂捕得系狱。

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曰:

“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

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谷崇曰:

“崇,将也,得带剑侍侧。

卒有变,足以相当。

”恂曰:

“不然。

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

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

”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

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

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帝曰: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

今日朕分之。

”于是并坐极欢。

(高)峻据高平,畏诛坚守,大将军耿弇等围之,一岁不拔。

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

“卿今为吾行也。

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

恂怒,将诛文。

诸将谏曰:

“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

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恂不应,遂斩之。

遣其副归告峻曰:

“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

诸将皆贺,因曰:

“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

”怕曰:

“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

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

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诸将皆曰:

“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

常曰: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

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迫洛阳迫:

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牧:

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引:

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修:

美好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恂乃戮之于市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B.恂遣谷崇以状闻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卿今为吾行也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

③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

④询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

⑤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归告峻曰:

“军师无礼,已戮之矣。

欲降,急降;不欲,固守。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⑤⑥D.③④⑥

1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

   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

   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

   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

               第Ⅱ卷(共108分)

二.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5-17题是Ⅰ卷文言文中的句子,18-20题出自课内文言文)。

(20分)

 15、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

“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言名句默写(20分) 

21、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22、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23、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2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5、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6、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2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王勃《滕王阁序》)

28、,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2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六国论》)

3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牧《阿房宫赋》)

31、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

3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

33、老当益壮,?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34、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5、闾阎扑地,;舸舰迷津,。

(王勃《滕王阁序》)

3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凭谁问,廉颇老矣,?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7、,,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8、,,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司马迁《报任安书》)

40、《诗》三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四、语言运用(8分)

41、仿照横线前的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另写两个句子。

(4分)

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

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读《离骚》,我懂得了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自己借助于那些线装书、黄纸页、毛笔字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浪漫大婉约,去体会古代人物的大悲伤大喜悦……

42、(2010全国,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43、(2009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

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

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变数多。

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

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

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

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易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语文试题答题纸

二.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5-17题是一卷文言文中的句子,18-20题出自课内文言文)。

(20分)

 15、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

“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言名句默写(20分)

 

2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2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24、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6、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8、___,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2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_____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30、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1、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3、老当益壮,_________?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34、渔舟唱晚,_____;雁阵惊寒,__。

(王勃《滕王阁序》)

35、闾阎扑地,______;舸舰迷津,__。

(王勃《滕王阁序》)

3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

凭谁问,廉颇老矣,?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7、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8、___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司马迁《报任安书》)

40、《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四、语言运用(8分)

41、仿照横线前的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上另写两个句子。

(4分)

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

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读《离骚》,我懂得了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自己借助于那些线装书、黄纸页、毛笔字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浪漫大婉约,去体会古代人物的大悲伤大喜悦……

42、(2010全国,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0年10月2008级阶段考试

语文答案

1D2B3C4C5A6B7C8B 9C

10B 解析:

⑴⑶⑸(使动用法)/⑵⑹⑾⑿(名词用作状语)/⑷⑺(意动用法)/⑻⑼⑽(名词用作动词)

11A「解析」“迫”应解释为接近。

12B「解析」B项“以”均为介词,可译作“把”。

A项前一个“乃”为“竟然”的意思。

后一个“乃”为“于是”的意思。

C项前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作“替”,后一个“为”是动词,可译为“做”。

D项前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是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

13D「解析」①句表现他执法严正的品格。

②⑤句表现他胸襟开阔的美德。

14C「解析」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文言文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姓人家。

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内,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马朱鱿等人重兵据守在洛阳。

光武帝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

“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宁河内的人?

”邓禹说:

“从前汉高祖任命萧何在关中防守,最终成就了帝业。

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向北通到上党,向南接近洛阳。

寇恂文武兼备,有统帅之才,派遣守河内的人非他莫属。

”于是授寇恂河内太守职,掌管大将军事务。

   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他的部将在颖川杀人,寇恂捉到行凶者将其押在狱中。

当时为万事创办待兴之时,军营中犯了法纪,大多情况是对犯法者宽容而不追究,寇他竞然在集市中杀了行凶者。

贾复认为这是个让他感到耻辱的事情,回过头路过颖川,对左右人说:

“我和寇恂共同做将领,可现在被他所侮辱,大丈夫中哪有心怀怨忿而不马上决断的人呢?

如今要见到寇恂,必定亲手用剑杀死他!

”寇恂知道了他的意图后,不想和他相见。

谷崇说:

“我,是个将领,请让我能够带剑陪侍在你身边。

一旦有变故,我足以为你挺身而出。

”寇恂说:

“不要这样。

从前相如不畏惧秦王却屈从于廉颇的原因是为了国家啊。

小小的赵国,尚且有这种重义之人,我怎能忘记这种大义呢?

”于是命令部下准备好供应军队的用具,储备好美酒,执金吾的军队一入界,让他们一个人得到两个人能享有的酒饭的款待。

寇恂于是在道中迎候,口说有病而回去了。

贾复率兵想追击他,可手下的官吏士卒都醉了,于是就这样走过了他的治界。

寇恂派谷崇把情况向上汇报,皇帝于是征召寇恂,寇恂到了以后,发现贾复先在那儿坐着,想起身回避,皇帝说:

“天下没有平定,两虎怎能私自相斗?

现天我要把你们分开。

”于是两人共坐同饮,极尽欢乐。

   高峻据守高平,害怕被杀而坚决死守,大将军耿弇等人围攻他,一年也没攻下来。

建武十年,皇帝商议派使臣招降他,就对寇恂说:

“你现在替我前去招降。

如果高峻不马上投降,你就带领耿弇等五营兵力去攻击他。

”寇恂捧着玺书走到第一城时,高峻派军师皇甫文出城拜谒,行推辞礼,表示不屈服。

寇恂发怒,将要杀死皇甫文,众将功谏说:

“高峻有精兵万人。

大多带有强努,连年攻克不下,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寇恂不答应,就杀了他。

派他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说:

“军师无礼,已经杀了他了。

想投降,赶快降;不想降,就固守。

”高峻惶恐不安,当天就开城门投降。

众将都来贺喜,趁机问:

“请问你杀掉高峻的使者并且使他率城投降,为什么呢中。

”寇恂说:

“皇甫文,高峻的心腹人呀,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呀。

现在到来,态度推辞不屈从,一定无投降心。

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

”众将都说:

“我们确实比不上你呀。

   寇恂学问深品行好,在朝廷名声很响,所得的俸金,多多地施给朋友、故人以及跟从自己的官吏士兵。

常说:

“我依靠着你们才达到现在这个地步,难道我能独享这些东西吗。

”当时的人把他归于仁厚的长者一类人,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

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是威侯。

15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

“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16现在河内地区有黄河环绕作为坚固的防线,人口众多。

17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18-20略

21-40略

41答案:

(示例)读《登高》 我懂得了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 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我懂得了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 读《雨霖铃》 我懂得了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无奈(任选其二)

42答案:

(示例一)优雅是一抹妩媚而不矫饰的浅笑;优雅是一束清香而不刺鼻的茉莉;优雅是一盏清冽而不刺激的凉茶。

(示例二)柔情是一种真诚而不腻烦的絮语;柔情是一种缠绵而不羁绊的牵手;柔情是一种刻骨而不伤怀的惦念。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自选话题”虽自由度大,但所选话题应健康、积极,句意应力求意蕴丰富。

作答力求比喻贴切,句式一致,语意连贯、顺畅。

4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