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540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修订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一课时

课题

垂直和平行64-65页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

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具准备

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

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可以分成几类?

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

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

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

(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

你们看:

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

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

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

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

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

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

现在,请迅速把这些纸收好。

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练习:

贴挂图69页7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

P651、2

板书设计:

垂直和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批注

 

第二课时

课题

垂线66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

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

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

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

强调:

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

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

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

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

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

为什么?

3、69页6题

怎样修路最近呢?

4、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

练习画垂线

批注

 

第三课时

课题

画平行线67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平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教学难点

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具准备

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

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

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小组讨论:

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68页4题

批注

第四课时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七巧板拼一拼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③用一套七巧板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1.

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

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出示11个四边形,分别标上序号。

  问题一:

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图形是梯形?

  问题二:

为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它们与普通的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不同?

第五课时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1-72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会画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具准备

图形,剪子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感受新知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性,那么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

拉成了什么图形?

为什么没有变?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把准备长方形框拉成了平行四边形,并动手测量一下两线对边是否还平行。

(3)归纳。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它容易变形,也就是不稳定性。

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二:

探究新知

1.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2)找出相对应的底和高。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讲解后,学生动手画高,72页“做一做”第2题。

73页1题。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

1)结合图说明,说一说梯形个部分的名称。

提问:

梯形的高是从哪一边到哪一边的垂线?

高能不能画在腰上?

72页做一做2,73页1题 画梯形中试画高。

总结:

梯形的高只能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中任意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再次强调:

梯形的底和腰是根据对否平行来区分的。

2)认识等腰梯形。

(1)小组研究:

每组一个等腰梯形,研究它的特点。

(2)小组交流汇报。

对折后两腰相等,并且重合。

用尺子测量后,也同样得到两腰相等的特征。

(3)概括。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73页2题,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别画出它们的高。

2、73页3题。

剪一剪

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都是梯形。

在梯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有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那么另一个图形是什么形呢?

四、课堂小结:

你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74-76页4、8、10题。

批注

 

第六课时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5-76页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

教具准备

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引发探究

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

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

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汇总填表75页9题。

3.共同讨论总结规律。

4.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

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

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76页10---12

批注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课时

课题

口算除法(例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

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0÷280÷490÷3120÷6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个气球。

每班20个。

可以分给几个班?

提问: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80里面有几个20?

怎样列式?

80÷20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

练一练:

80÷48=90÷30=83÷20≈80÷19≈

(2)有120面彩旗。

每班30面。

能提什么问题?

可以分给几个班?

怎么计算?

列式:

120÷30

提问:

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

120里面有几个30?

几个30是120?

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

练一练:

120÷40150÷50160÷80

小结:

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必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30×40=1200

三、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26÷336÷642÷7

40÷2060÷30360÷60420÷7090÷30540÷60630÷70180÷2080÷40450÷50360÷90810÷90

2、书后:

(P801、2、3、4、5)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自己相应练习一些口算题

批注

 

第二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0÷20120÷30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40×()<8360×()<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

3个30是90,商3。

商写在什么位置?

3

30)92

90

2

练一练

20)8030)6440)85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40÷30=4……20

4

30)140

120

20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

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

4个30是120,商4。

商写在什么位置?

练一练:

20)14050)28080)565

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练习:

1、板演:

20)8030)16090)82090)480

2、P821、2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书后:

第82页2第83页1、2

批注

 

第三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练习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320÷8040×70

240÷6060×90270÷90

4×60210÷70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376+280÷70

9×60-3206400÷80-64

2、笔算

63÷20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

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并改错。

 

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2、笔算

310÷50170÷30643÷80

406÷60285÷40111÷20

478÷70163÷30294÷60

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

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20=○

○÷20=□□÷20=○

○÷□=20□÷○=20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自主练习计算题

批注

 

第四课时

课题

笔算除法(例2及相关练习)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40×()<180

2、在○里填上>或<

35×4○13842×5○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84÷40

198÷20215÷3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

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

怎样列式?

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

如何计算?

提问:

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

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

商写在哪一位上?

试商4。

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

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64÷2168÷34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

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

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

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

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

还剩多少元?

怎样列式?

怎样想的?

196÷39=

5

39)196

195

1

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39最接近40,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商几?

商写在哪一位上?

试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