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590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docx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

炉前工技术比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炉前出铁主沟的长短随着出铁速度的增长而加长。

(√)

2.在渣沟中设置沉铁坑的作用是沉积渣中带铁,避免在冲水渣时发生爆炸或烧坏渣罐等事

故。

(√)

3.在出铁过程中,铁口受到一系列高温、机械的破坏作用。

(×)

4.有水炮泥和无水炮泥的区别主要指含水份的多少。

(×)

(√)

5.正点出铁是指按规定出铁时间及时打开铁口出铁并在规定的出铁时间内出完。

(√)

6.铁口区域炉墙砌砖在高炉生产中是靠渣皮来保护。

(×)

7.正常的铁口深度等于铁口区整个炉墙的厚度。

(×)

8.铁口主要靠堵口时打入的新泥包来保护。

(√)

9.铁口角度的大小取决于炉底侵蚀情况。

(√)

10.在铁口角度固定时,钻杆长度变化,铁口角度无改变。

(×)

11.为出净渣铁,堵铁口不应过早,可以让铁口过吹一些时间。

(×)

12.堵铁口打泥时,打泥电流或油压不准超过规定范围,否则电流超过极限会造成设备事故。

(√)

13.修补撇渣器时,捣料层厚度应不小于100毫米为宜(×)

14.当炉凉严重时,每次出铁后放撇渣器,炉温恢复正常时,再闷撇渣器。

(√)

15.长期休风(停炉),炉前操作的重点是更换风口及风口用炮泥堵严。

(×)

16.衡量炉前操作指标好坏的主要标志是出铁正点率。

(×)

17.堵铁口打入的炮泥的作用是堵塞出铁孔道。

(×)

18.根据高炉强化程度,每次最大可能的出铁量不应超过炉缸的安全容铁量(√)

19.铁口深度的变化对渣铁出净的程度无明显影响。

(×)

20.水力冲渣时,冲渣质量的好坏只与水压、水量有关,与水温无关。

(×)

21.长期休风(封炉)后开炉送风后,保持铁口与炉缸上部贯通,达到加热铁口区域的目的。

(√)

22.高炉大、中修时,都需要进行炉缸放残铁工作。

(×)

23.新建及大修后在烘炉以前在铁口孔道上安装煤气导出管的主要作用是导出煤气。

(×)

24.高炉烘炉前制作铁口泥包的作用是防止烘炉时烧坏铁口碳砖。

(√)

25.处理炉缸冻结开风口时可以隔着堵死的风口打开其它风口。

(×)

26.发现直吹管、弯头烧穿往外漏风时,高炉立即大幅度降压、减风,然后用高压水管往烧

穿部位打水。

(√)

27.炉凉时,炉前操作的中心任务是尽快排除凉渣铁。

(√)

28.在制作撇渣器时,不准用碳砖砌边,避免造成铁水穿缝,发生跑铁事。

(√)

29.当铁口连续过浅时,决定将铁口正上方风口堵死。

(√)

30.开铁口机主要由推进机构和钻孔机构两部分组成。

(×)

31.泥炮和堵渣机都是用来堵铁口的设备。

(×)

32.液压泥炮是由转炮、压炮、打泥机构三个部分组成。

(√)

33.若铁口连续过浅时,应在堵口泥中加焦粉.(×)

34.若铁口过深,出铁时间长时,可改用大钻头开铁口.(√)

35.开铁口时,发现有凝铁,应用氧气烧开.(√)

36.出铁过程中,跑大流,应改用小钻头.(×)

37.高炉强度升高,产量上升时开口机应换大钻头.(×)

38.大修开炉铁口角度为0度.(×)

39.改善沟料强度应增加沥青.(×)

40.当铁口过深时,出铁时间过长,应在炮泥中增加钢玉.(×)

41.当铁口过浅,没有潮泥,打泥量应加泥.(√)

42.铁口深度L的变化对渣铁出净的程度无明显影响。

(×)

43.为了改善垫沟料质量,提高沟的使用寿命,在沟料中增加刚玉。

(√)

44.能否打开铁口顺利出铁,是高炉开炉操作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

45.由于高炉炉顶压力低出铁速度慢,将开口机钻头直径改大.(√)

46.为了改善泥的质量,应增加碳化硅.(√)

47.开铁口时,铁口深度正常又无潮泥时,开口机可直接钻到红点,铁口孔道的嗽叭口可适

当扩大,然后用钎子桶开。

(√)

48.有水炮泥和无水炮泥的区别主要是指水分的多少。

(×)

49.正点出铁是指按规定的出铁时间及时打开铁口出铁,并在规定的出铁时间内出完.

(√)

50.某高炉上渣率由60%提高到70%,下渣量减少,对炉内操作及维护炉口有利。

(√)

二、选择题

1.撇渣器操作的中心任务是(C)

A渣沟不过铁;B铁沟不过渣;C确保撇渣器的渣铁分离作用。

2.有水炮泥的结合剂是(A)

A水;B耐火粘土;C二葸油及防腐油。

4.高炉铁口深度长期过浅,改进泥质、加强操作无效时,应将铁口上方的风口(C)。

A、扩大B、改短C、堵死D、拆除

5.放渣出铁的渣铁罐不准放满,上面应留毫米。

(B)

A100~150;B200~300;C300以上。

6.空腔式风口小套的缺点之一是(A)。

A、小套内实际水速较低B、强度不好C、更换困难

7.更换风口小套时,在休风过程中,减压至零时,首先操作的是。

(C)

A拉风管拉杆;B打松弯头的固定器子;C打开窥孔大盖。

8.在使用氧气瓶时,氧气瓶应离开火源(B)

A10米以内;B不得小于10米;C随作业场地定。

9.液压传动是用来传递能量的。

(B)

A水;B油;C其它液体。

10.铁水沟在出铁过程中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C)

A高温烧损;B渣铁流机械冲刷。

C机械冲刷和化学侵蚀。

11.高炉出铁次数是影响出铁口维护的。

(B)

A因素之一;B重要因素;C次要因素。

12.更换风口时,高炉应后才能打开窥孔大盖。

(C)

A减风低压;B休风;C倒风休风。

13.大修新建的高炉与封炉、中修的高炉开炉炉前操作相比困难程度。

(B)

A大;B要小一些;C程度相似。

14.炉前用测温枪测温度时,把电偶插入测温。

(A)

A撇渣器内;B出铁主沟内;C排铁口处(出铁弯沟)。

15.炉温正常,渣铁流动性好时,铁口眼相应可。

(A)

A小些;B大些;C无要求。

16.用氧气烧渣、铁、风口时,确认氧气压力在。

(C)

A8KG/CM2以上;B5KG/CM2以上;C10KG/CM2以上。

17.发现直吹管烧红并有漏风时,首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

A用高压水管望烧红、漏风部位打水;B大幅度降压、减风;C出铁休风后更换。

19.在出铁操作中,为了衡量出铁口维护的好坏,一般以作为考核标准。

(B)

A铁口深度;B铁口合格率;C渣铁出尽情况。

20.在炉凉情况下,铁口深度往往会变浅,铁口眼。

(A)

A适当加大;B维护正常;C适当减小。

31.开口机的初始角度与铁口角度的关系该应是。

(C)

A无关系;B有关系;C决定性的关系。

32.炉缸冻结处理抢救阶段炉前操作的重点是。

(C)

A处理好出铁口;B处理好出渣铁沟及砂口;C处理风、渣口。

33.新制作铁口泥套不得超出铁口保护板,应在保护板毫料无宜。

(C)

A10~15;B15~20;C20~40。

34.对于出铁口的维护方便,工作可靠来说,使用无水炮泥和有水泡泥相比。

(C)

A无明显优越性;B有明显优越性;C无优越性。

35.当铁口深度正常时,开口机钻的深度的标准是。

(C)

A可以钻通出铁口;B有明显不能直接钻到红点;C可直接钻到红点。

36.为提高炮泥的可塑性,在碾泥配比中可适当增加配比。

(B)

A熟料;B粘土;C胶粉。

37.浇注式小坑的沙岗应低于主沟帮(A)

A、100mmB、200mmC、500mmD.400mm

38.铁口连续过浅,可采取(B)措施。

A、改用大直径钻头B、堵死铁口正上方两侧风口C、减少打泥量

39.出铁钻口时,发生铁口漏铁,铁口孔道凝死,此时应采取(B)

A.用开口机钻B.用氧气烧C.用圆铁捅D.用煤气烧

40.高炉大修时最后一次铁的铁口角度应选择(D)合适。

A.0°B.10°C.15°D.19°

41.出铁时发生小坑憋铁,应立即(A).

A.加高沙岗B.落低沙岗C.堵铁口D.拉过眼

42.为了加强铁口的维护,目前酒钢各高炉的堵口泥采用(C)。

A.水泥B.糖泥C.无水泥D.套泥

43.放渣时发现堵渣机被铁粘住,应采取(B)措施。

A.猛拔堵渣机B.用大锤振松C.割断堵渣机大杆D.氧气烧

44.钻铁口时,发生开口机被凝死,应采取(C)措施。

A.猛拔开口机B.用大锤振松C.割断开口机钻杆D.继续钻

45.风、渣口小套常用铜质材料制成,因为铜(B)

A、易于加工制造B、传热性能好C、损坏后变于更换D、强度高

46.堵铁口打泥时,打泥电流或油压不准超过规定范围,否则(A)超过极限会造成设备事故。

A、电流B、电压C、负荷

47.保温性能最好的铁水罐车是(B)形铁水罐车。

A梨形;B鱼雷形;C普通形;D椭圆形

48.铁水沟应具有(D)的坡度。

A2~3%;B3~4%;C4~5%;D5~8%

49.铁水沟在出铁过程中破损的主要原因是:

(C)

A、高温烧损B、渣、铁流机械冲刷C、机械冲刷和化学侵蚀

50.无水炮泥的结合剂有(ACD)。

A、二蒽油B、耐火粘土C、防腐油D、树脂

51.正点出铁的内容是指(AC)。

A、在规定时间内打开铁口B、控制好铁流

C、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完铁D、在规定的时间内堵上铁口

52.引起铁口过浅的原因有(AB)。

A、渣铁出不净B、打泥量少C、下渣量少D、炮泥质量好

53.维护好铁口的措施有(ABC)。

A、放好上渣B、全风堵口C、固定适宜铁口角度D、少打泥

54.当前采用的高炉渣水淬工艺流程有(ABCD)。

A、沉渣池法B、底率法C、INBA法D、拉萨法

55.造成撇渣器凝结的原因是(ABC)。

A、炉凉铁水温度低B、出铁时间间隔长C、撇渣器保温不好D、加保温料过多

56.遇潮铁口出铁,必须烤干后出铁,应杜绝(ABD)。

A、钻漏B、掏漏C、捅漏D、烧漏

57.高炉生产时,铁口主要受到(ABCD)等的破坏作用。

A、高温B、机械冲刷C紊硫冲刷D、化学侵蚀

58.高压全风堵口的意义是(ABD)。

A、有利于炉料顺行B、有利于泥包的形成

C、有利于出净渣铁D、有利于铁口维护

59.炉前常用的炮泥有(BC)。

A、套泥B、有水炮泥C、无水炮泥D、粘土泥

60.水渣冲制作业的要素有(BCD)。

A、水速B、渣水比C、冲渣水温D、冲制压力

二、填空题

1.在碾制无水炮泥进加入二葱油或防腐油,是制品的(结合)剂。

2.炉缸安全容铁量是指铁口到渣口中心线间的炉缸容积(60)%所容的铁水量。

3.液压泥炮由(打泥机构)、(压紧机构)和(回转机构、锁紧机构)组成。

4.冲钻式开口机构造主要由(钻孔机构)、冲击机构、移送机构、锁紧机构及压紧机构、(换

杆机构)组成。

5.有水炮泥主要靠(粘土)粘结及(沥青)结焦后形成高温结构强度。

6.电动泥炮由(转炮机构)、(压紧机构)、(打泥机构)和(锁紧机构)组成。

7.操作液压泥炮时,应防止泥缸间隙大造成过泥,液压油温不许超过(60)℃。

8.遇潮铁口出铁必须(烤干)后出铁,杜绝“三漏”(钻漏)、(掏漏)、(烧漏)。

9.配入炮泥中的电熔刚玉耐火度(越高越好)。

10.撇渣器在出铁过程中起(渣不过铁)和(铁不带渣)的分离作用。

11.衡量和评价炉前操作水平的主要标志有(出铁正点率);(铁口合格率);铁量差及上下渣

比。

12.出铁口状况的三要素指的是:

(铁口深度)、(铁口角度)和(铁口流孔道横断面大小)。

13.判断铁口的正常指标是(铁口深度)和(铁流速度).

14.铁口深度(连续过浅时)严禁冲水渣.

15.炉缸煤气的最终主要成分为(CO、H2、N2)。

16.炉前开铁口机分为(气动)驱动和电力驱动。

17.(泥炮)的作用是在出完铁后,用来堵铁口的专用设备。

18.保持铁口的正常深度是(铁口)维护的关键,而(出净渣铁)又是保持铁口正常深度的

中心环节。

19.出铁场的种类有:

(环型出铁场)、矩形出铁场。

20.钢和铁是用含(碳)量来进行区分的。

21.高炉突然停风后造成风口、风管严重灌渣时,应尽快把(窥孔大盖)打开。

22.点煤气时,(禁止)手持火源点火,必须先点火后开煤气。

23.高炉堵铁口的泥炮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电动泥炮和(液压泥炮)。

24.上渣量是指从渣口放出的渣量,下渣量指从(铁口)放出的渣量。

25.水利冲渣切忌(渣中带铁),铁流入水容易发生爆炸,造成设备地和人身事故,影响正

常生产。

26.用有水泥堵上铁口后,待(10min)拔炮,用无水泥堵上铁口后,待(25min)拔炮。

27.堵完铁口不能把炮一次退回原位,要先(退点活塞)后(抬炮)。

28.在高炉(大修)或中修(炉缸炉底)时,必须出残铁。

29.泥炮倒泥孔必须(清理干净),活塞后退时(不许超装泥孔后沿100mm),防止活塞(卡

住和拉环)。

30.如遇铁口跑泥,必须在(泥炮退到原位后),方可(清理残泥)。

31.堵铁口程序:

(打铃起泵)(旋转至铁口)打泥(停泵)(打水降温)

32.退炮程序:

打铃起泵、退活塞、慢速、(旋转至停炮位置)停泵。

33.出铁时,看铁水罐的操作人员应根据(铁流大小)和(铁水面在铁水罐中的位置)及时

改罐。

34.钻铁口前必须检查钻头是否(对正铁口)。

钻铁口时严禁(铁口正面站人)

35.现代高炉风口部分由三个套组成,即风口大套、风口(二套)、风口三套。

36.用风管吹沟内的小块残渣铁时,对面不能(站人),严禁用(氧气)吹沟。

37.造成撇渣器凝结的原因是(炉凉铁水温度低)(出铁时间间隔长)(撇渣器保温不好)。

38.引起铁口过浅的原因有(渣铁出不净)(打泥量少)。

39.使用有水炮泥时,若铁口发潮应用(压缩空气)吹铁口的煤气火,将铁口(烤干后)再

出铁,严禁出铁放(火箭)。

40.开铁口前挡好(下渣码子)并把(小坑内)残渣凝结的硬盖打开

41.铁水沟在出铁过程中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冲刷和化学侵蚀)。

42.新制作铁口泥套不得超出铁口保护板,应在保护板(20~40)毫料无宜。

43.垫沟料中焦粉的比例为(15%)

44.浇注式小坑的沙岗应低于主沟帮(100mm)

45.出铁时发生铁沟过渣,应采取(降低沙岗)

46.要改善沟料的强度,应在配料中适当增加(刚玉)

47.高炉大修时最后一次铁的铁口角度应选择(19°)合适。

48.实际生产中,高炉炉底死铁层下移,铁口角度应(逐渐增加)。

49.为提高炮泥的可塑性,在碾泥配比中可适当增加(粘土)配比。

50.开口机的初始角度与铁口角度的关系应是(决定性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及简答

1.铁口泥套

铁口框架和铁口保护板200~350毫米的空间内,用浇注料填充捣实后,再开动泥炮压出或

挖出可容纳炮嘴的30~50毫米的深窝,称为铁口泥套。

2.炉门断

是指由于操作不当或炮泥质量波动等原因引起泥包和铁口孔道断裂渗铁,造成出铁时钻不到

位就来渣或来铁,炉门不易开,铁流不正常出铁时间长。

3.跑大流

打开铁口以后,有时在出铁一段时间之后,铁水急促地冲出铁口,铁流远远超过正常出铁时

的流速,有时在见下渣之后,渣铁流突然变大。

当渣铁沟无法容纳时,渣铁流越过渣铁沟,

漫上炉台,有时落地流到渣铁线上,这种不正常的出铁现象叫做跑大流。

4.引起铁口过浅的原因

①渣铁出不净。

②下渣量过大。

③炮泥质量差。

④潮铁口出铁。

⑤打泥量少5.固定适

宜铁口角度操作的意义是什么?

①保持一定距离的死铁层厚度,有利于保护炉底和出净渣铁。

②堵铁口时铁口孔道内存

留的渣铁可全部流回炉缸,保持铁口清洁,便于开铁口操作。

6.发生撇渣器凝结的原因

主要是炉凉、铁水物理温度不足、流动性差、撇渣器进水或出铁时间隔长保温不良的情

况下没有及时放出撇渣器的铁水而造成的。

7.液压炮的特点是什么?

液压传动体积小,轻巧能力大,操作简便,节电,灵活可靠,易维护.

8.小坑跑渣的原因是什么?

过眼扩大,闸板破损严重,里外口尺寸不合适.

9.小坑渣铁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根据铁水的比重及里外口的尺寸使渣铁分离

10.哪些原因造成打泥压力偏高?

1、泥干,泥硬,2、泥中有异物,3、设备有问题,4、铁口深,孔道小,5、炉内压力大.

11.铁口偏斜能造成那些恶果?

1、轻则封不上铁口,2、重则造成铁口两侧水箱爆炸,结束一代高炉寿命

12.正常出铁操作包括什么?

按时打开铁口,控制流速;铁罐渣罐装入量合理;出净渣铁;堵好铁口。

13.焦粉在炮泥中起何作用?

焦粉具有很高的抗渣性和耐火度,并且透气性良好,促进堵泥迅速干燥,但是可塑性很差。

焦粉粒度要细,大则使堵泥发散,机械强度差。

14.渣铁处理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出铁场,泥炮,开口机,堵渣机,炉前吊车,渣铁沟,渣铁分离器,铁水罐,水冲渣系统等。

15.退炮时渣铁跟出的原因有哪些:

铁口过浅,渣铁出不净;炮泥太稀太软;拔炮时间过早;打泥量不够。

16.出铁口长期偏斜有何恶果?

在正常生产中,铁口水平中心线与设计的铁口中心线偏差>50毫米,若偏差过大,会使铁

口孔道与铁口两侧水箱,间距过少;烧坏水箱引起铁口爆炸。

17.炉前出铁次数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1、每次最大出铁量不超过炉缸的安全容铁量;2、足够的出铁准备工作时间;3、有利于高

炉顺行;4、有利于铁口的维护。

18.堵铁口时不清理炉门的后果?

堵铁口时要及时清理干净炉门,可以更好的保持铁口泥套完整,确保堵铁口时不发生跑泥现

象和全风堵铁口。

如果泥套破损或者假泥套过深,会导致堵口时炮头与泥套边缘接触不严,

失去密封作用,打泥时便会产生跑泥现象,严重时会烧坏炮头,造成铁口深度下降或者堵不

上铁口。

19.冶炼铸造铁时,铁口深度是否比较稳定。

冶炼铸造铁时,生铁含硅高,铁水变粘,流动性变差,对泥包与孔道的机械冲刷减小,有利

于铁口的维护,因此,铁口深度比较稳定。

20.炉凉时,炉前操作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

尽快排放凉渣铁,可减少渣铁在炉内的凝固,才能保持高炉送风,使上部装入的净焦或轻料尽快到达风口,以达到恢复炉缸温度的目的。

五、论述题

1.高炉大修后开炉送风时,为什么喷吹铁口?

?

在铁口中心线与炉缸中心之间安装一煤气导出管,1、使高炉煤气从铁口导管喷出,?

目的是使热煤气从导管口喷出,2、使炉缸活跃,3、促进和提高铁口区域和炉缸温度,?

确保顺利开炉.

2.大修停炉组织何时出最后一次铁?

有何要求?

为什么?

①料面降到风口以上部分风口见空时组织出铁。

②出铁用大钻头,用水泥堵口。

③炉内压力低出铁不畅,勤用钻杆或圆铁捅,尽可能多出渣铁。

3.停炉放残铁前应做好那些准备工作?

①改善放残铁处的环境,清除障碍。

周围附近保持干燥,铺上河沙等。

②准备足够的残铁罐,制做罐间过渡槽及放残铁沟,并砌垫好。

③安装好烤残铁沟用的焦炉煤气管。

④准备好烧氧气用的工具材料。

⑤搭好放残铁操作平台。

4.开炉送风前炉前应做好那些准备工作?

①炉前各种设备试运转正常。

②炉前渣铁沟,主沟,蔽渣器,摆动沟嘴,铁口泥套等要全部修垫好并烤干,具备出铁条件。

③各种炉前用的工具准备齐全,备品备件齐全到位。

④备好足量的炮泥,沟料,保温剂,河沙等,要接通好压缩空气,焦炉煤气和氧气。

⑤若用木柴开炉,则要在烘炉后进入炉內摆放木柴。

⑥装上全部风口及吹管,并检查是否严密。

5.为何要保持适宜的铁口角度?

①保持适宜的铁口角度,可使炉缸内存有适当的残铁,起保护炉底的作用,同时使铁口泥包稳定坚固。

②随着炉龄的增长,炉缸炉底侵蚀加巨,应适当加大铁口角度。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铁口角度应相对稳定,不宜经常变动。

6.长期休风复风前炉炉前应做好那些准备工作?

①用开口机以零角度钻铁口,铁口大一点,钻通后直到见焦炭为止。

开口机钻不动用氧气烧,烧进炉墙1.5M仍不通,可用炸药炸裂,使复风后煤气能从铁口喷出。

②做好临时出铁口的准备工作。

③制作临时蔽渣器。

④准备比平时多的河沙,焦粉,氧气管等工具。

⑤安排好人员。

7.长期休风复风后前几次铁如何组织出?

①铁口喷煤气时间尽量长一些,争取到铁口见渣为止。

②注意风口变化,出现料尺过早活动及风口涌渣现象应尽早打开铁口。

③当凝固的渣焦层很厚用炸药也无效时,应组织在临时铁口出铁。

④铁口烧开但铁流凉而过小时,应将铁水挡在主沟内,以免在蔽渣器内凝固,只有当铁流具有一定流速时,才能将铁水放入蔽渣器并撒上保温剂。

8.炉门断原因:

堵口打泥时泥量控制不合适,加减泥量过多;堵口前炉门卡焦未捅开;出铁不均,炉门深度波动大;堵口前风量小,泥量调整不到位;泥套不完整或泥炮故障堵口时跑泥;炮泥质量波动大;炉门区域存在漏水影响铁口泥包等。

9.长期停炉(封炉、中修)后,为使高炉开炉后尽快转为正常生产,对炉前操作提出哪些特殊要求?

①保持铁口能与炉缸上部贯通,让高温煤气流向铁口,达到加热铁口区域的目的。

②先打开铁口两测风口送风,一方面控制炉缸上部产生的渣铁量,另一方面依靠流通的高温煤气就能促使铁口附近加热,在炉缸下部造成一个高温区,以利铁口的烧开。

③做好从渣口出铁的准备,防止铁口烧不开酿成风口灌渣和烧坏风渣口的事故。

10.铁口的维护有哪些主要基础措施?

①按时出净渣铁,渣铁出净后,全风堵铁口。

②放好上渣。

③严禁潮铁口出铁。

④提高炮泥质量。

⑤固定适宜的铁口角度。

⑥打泥数量适当而稳定。

11.闷撇渣器的作用?

①减少铁中带渣,降低铁耗,延长铁水罐使用寿命。

②延长撇渣器使用寿命,使撇渣器处于恒温状态,消除热应力的影响。

③残铁孔用耐火料捣固,不宜漏闸,同时也减轻劳动强度。

④减少铁后放残铁程序,缩短了铁水罐调配运输时间。

12.当铁口连续过浅时,将铁口正上方风口堵死有什么作用。

将铁口正上方风口堵死后,堵死的风口前没有回旋区,在铁口前形成焦炭柱,渣铁对铁口泥包和周围炉墙的冲刷磨损作用大大减弱,有利于泥包的形成,可很快恢复正常的铁口深度。

13.当铁口深度长期过浅,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出铁口是护缸最关键部位,特别是大型高炉尤其重要,铁口深度长期过浅,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一般讲:

①改进炮泥质量,提高炮泥耐压强度。

②加强炉前操作管理,稳定泥量,防止潮泥出铁,坚持排净渣铁,防止跑泥。

③保持合适的铁口角度,和出铁次数。

④对铁口上方风口,直径改小、改长、必要时堵上,使铁口区域的循环区远离炉墙,促进泥包的形成和巩固。

14.当炉内压力提高后对砂口过眼和铁口孔道有何要求?

当炉顶压力提高以后,在铁口孔道不变时,出铁速度就会加快,为此除提高堵口泥强度以外,就是缩小铁口孔道直径,保持正常出铁速度,而砂口过眼大小要与出铁速度相适应,否则就可能出现砂口蹩铁,导致下渣带铁事故,特别是砂口过眼和闸板尺寸不准任意变动。

15.如何制作铁口泥套

做铁口泥套时,先将旧泥抠掉,抠进深度要求大于500mm,彻底抠净残渣残铁,并检查铁口通道是否偏离设计的铁口中心线。

检查完后用浇注料填充并捣实。

然后开动泥炮,用炮头准确地压出30~50mm深的圆窝。

然后用火烤干。

16.潮铁口怎样处理?

遇铁口有潮泥时,应适当提前处理铁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