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6604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docx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

初三化学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

  空气

  氧第一节

  空气(1时)一知识教学点

  空气的成分。

  2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

空气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难点:

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

3疑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原理。

  4解决办法:

  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对空气及其成分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边讲解、边实验、边引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而得出结论。

  以投影或录象的形式讲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或由学生搜集、讲述一些大气污染事的报道,或组织学生对当地有关的企业所造成环境污染做一调查了解,以培养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常识。

  至于实验中为什么以红磷做燃料,而不用碳、铁、硫等,待学习完氧气的化学性质就会解决。

三教学步骤明确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整体感知

  这一章是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

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一个引子。

  为了分散重点,本节就可以介绍几种元素的符号,如、N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有燃烧现象

  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的氧化镁粉末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加热碱式碳酸铜。

  3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小结]:

观察、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

  光、焰、色;

  放出热量;

  生成物的色、味、态。

[提问引入]:

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不过同学们对它了解多少呢?

(提示:

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它主要由哪些物质组成?

)[小结]: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提问这是空气的

  性质),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共同组成的。

[板书]:

一空气的组成[讲解]:

在学习空气的组成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

[板书]:

1体积分数:

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体积占空气总体积的百分数。

[举例]:

以1L空气中含021L氧气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讲解]:

下面继续看空气的组成。

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测定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教师活动]:

利用挂图介绍空气的发现史,介绍舍勒、普利斯特里、拉瓦锡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

利用图片或录像来讲述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及杂质%78%21%094%003%003%

  [板书]:

[学生活动]:

打开本P7阅读[试验1-1]。

[板书]:

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师活动]:

介绍实验装置及原理,演示[实验1—1],按以下三步演示:

  实验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燃烧的明亮程度与在罩外空气中一样。

证明罩内气体为空气——空气的检验方法。

以水面为基准,将钟罩水面以上容积分为等份。

  2引导学生依据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的方法观察、描述燃烧现象,并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水面上升的原因,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罩内体积1/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3实验结束后,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罩内,观察到木条熄灭——氮气的检验方法。

从而得出结论: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

[板书]: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1)发出白光;

(2)发出热量;(3)生成大量的白烟。

  点燃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试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

  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教师活动]:

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

利用投影或图片介绍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环保知识。

[学生活动]:

讲述有关大气污染的事,讨论发生在身边的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阅读本第9页内容,划出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物质及。

[板书]:

1空气的污染主要分为:

  

(1)粉尘:

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沙尘等。

  

(2)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

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3防治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

总结、扩展本节的重点是空气的成份,但应注意是按照体积分数计算,如果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氮气各占空气的百分之多少呢?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料之所以选择红磷是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为固体,而无气体生成,能使钟罩内压强减小。

四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划出记忆要点,预习第二节内容。

2记住氧、氮的元素符号。

  第二节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2时)一教学知识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的用途。

  3氧气的化学性质。

  4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

二重、难、疑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2难点: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3疑点:

氧化反应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包括氧气的“气”’为什么不提剧烈反应的“剧烈”两字。

  4解决办法

  教师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忆的方法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对比五个化学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归纳典型的氧化反应,并解释氧化反应定义中不写“气”字的原因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点。

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步骤明确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氧气的用途。

  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的含义,会分辨并准确地区分它们。

整体感知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和典型代表,是从化学学科特征出发,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质的开始,符合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本节既为学习氧气的收集准备了条,又为学习燃烧与灭火储备了感性材料。

为分解难点,本节可以介绍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如2、、P、S、Fe、2、H2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空气含有哪些组分?

各占多少?

  2第一节习题第3题。

  3描述燃烧现象的程序。

[讲解]:

说明研究物质的方法:

存在、性质、用途、制法,其中性质是主要的。

[板书]:

一氧气的存在[提问]:

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教师活动]:

展示一瓶氧气供学生观察其物理性质。

[结论]: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讲解]:

除了刚才我们观察到的性质外,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得到氧气的其他性质。

[板书]: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度三态变化无色无味气体1429g/L不易溶于水-183℃淡蓝色液体-218℃雪花状淡蓝色固体[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镁)反应现象是什么?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有何现象?

[板书]: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演示[实验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碳+氧气→二氧化碳

  

  +

  2

  →

  2[实验]:

演示[实验1—3]硫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2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结论:

硫+氧气→二氧化硫

  S

  +

  2

  →

  S2[实验]:

演示实验:

磷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3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浓厚白烟。

结论: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

  2

  →

  P2[实验]:

演示[实验1—4]铁在氧气中燃烧[提问]:

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为什么?

带着问题观察实验。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4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的黑色固体。

结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2

  →

  Fe34[小结]:

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

[实验]:

演示[实验1—]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板书]: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火焰十分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珠生成,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

结论: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教师活动]:

演示和观察按以下四步进行: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空气中预热前并不跟氧气发生反应;

  点燃后,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在空气中是否能持续燃烧,以及燃烧时的现象;

  观察它们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

  对生成物的色、味、态的描述或检验。

以上实验按“演示——描述——记录——写出文字表达式”的顺序进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按照描述燃烧现象的方法描述实验现象。

[讨论]:

前四个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通过对比,总结出化合反应的概念)[板书]:

*化合反应:

定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A+B→AB[讨论]:

以上五个文字表达式的共同特点。

(总结出氧化反应的概念)[板书]:

*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高温条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它的化学性质可概括为氧化性,因此它常作为氧化剂。

[板书]: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讨论]: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

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小结]:

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化合反应,要着眼于生成物是否只有一种,判别某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要着眼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有没有跟氧发生反应。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是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化学反应类型的方法。

有氧气参加反应.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板书]:

四氧气的用途[讨论]:

本图1-9氧气的用途,各种用逮分别体现出氧气的什么性质?

[板书]: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A

  炼钢

  g,宇航

  .气焊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

总结、扩展

  氧气是初中化学的代表物质,本节我们对氧气进行了具体辨析。

其中,氧气跟碳、硫、磷、铁、石蜡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大家要按照“根据现象得结论”的规律,掌握五个反应的现象及文字表达式,同时要学会“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规律。

四布置作业1列表对比记忆五个演示实验的反应物、反应条、反应现象、生成物、文字表达式、反应类型。

  2思考:

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第三节

  氧气的制法(2时)一知识教学点1氧气的工业制法。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催化剂、催化作用。

4分解反应。

二重、难、疑点1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气体的操作方法。

  2难点:

催化剂,催化作用。

3疑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三教学步骤明确目标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整体感知

  按照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模式,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安排学习氧气的制法。

氧气制取的演示实验是教材中第一个完整的讨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制备典型代表物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在化学实验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在学习了氧气的性质的基础上研究氧气的收集方法,可以说不是很难的。

  本节内容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核心,穿插了—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建立,把描述实验部分与理论部分联系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比较全面地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五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通过第3个问题,教会学生物质的检验方法,即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叙述。

[讨论]:

如何鉴别四瓶无色气体:

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

讲评学生的叙述。

[板书]:

一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里,若木条复燃,证明瓶内是氧气。

操作

现象结论[提问]:

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

[新引入]:

氧气有那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得的?

[板书]: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教师活动]:

讲述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特点:

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等。

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学生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

演示[实验1—6]加热少量氯酸钾[观察]:

氯酸钾沸腾前,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继续加热至沸腾后,才有少量氧气放出。

[讨论]:

该实验证明只加热氯酸钾能否放出氧气?

加热到什么程度才放出氧气?

放出氧气的速度如何?

[实验]:

演示[实验1—7]加热少量二氧化锰。

[观察]:

木条没有复燃,证明无氧气放出。

[讨论]:

该实验又说明什么?

[实验]:

演示[实验1—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观察]:

木条迅速复燃,证明迅速放出氧气。

[讨论]:

该实验又说明什么呢?

比较这三个实验,你认为二氧化锰在实验[1—8]中起什么作用?

[小结]:

加热氯酸钾到较高温度能放出氧气,二氧化锰不行;在较低温度下不会放出氧气的氯酸钾,加入了加热时不会放出氧气的二氧化锰,却能迅速地放出氧气.并且二氧化锰的量并没有变化,且还能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学生活动]:

阅读本第16页内容,划出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

[板书]:

1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板书]:

2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活动]:

讲解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学生澄清一下几个问题:

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是加快。

  二氧化锰只对氧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但不是专做催化剂。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举例]:

例如:

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

[讲解]:

实验室常采用加热氯酸钾来制取氧气,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常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板书]: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锰(n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加热

  l3

  l

  2[教师活动]:

介绍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

[讨论]:

根据氧气的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

[小结]: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板书]:

(2)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1-9]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氧气。

边操作、边讲解,边讨论。

[讲解]:

本实验装置有几处连接口,若装置漏气将影响气体产量,故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讨论]: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如何处理和装入固体试剂?

[操作]:

取氯酸钾、二氧化锰约3:

1,混合均匀,放人试管底部。

[讨论]:

如何固定试管?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操作]: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节铁夹的位置。

固定好试管,并将导管插入水槽中,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于水槽中。

[讨论]:

伸人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宜过长?

药品为什么要平铺于试管底部?

集气瓶口留有气泡说明什么?

应如何操作?

如何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操作]:

预热后,将酒精灯火焰固定在试管内混合物靠管口的部分。

[讲解]:

酒精灯随反应的进行和需要氧气量的多少向试管底的方向移动,这样做既可防止固体混合物随气流冲向试管口,又便于控制氧气放出的速度和量。

[讨论]:

当开始气泡冒出时,能否收集?

为什么?

何时开始收集?

[讲解]:

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试管中的空气,不能收集,待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或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试管口检验逸出的气体,确定空气已经排尽时,再开始收集。

[讨论]:

如何判断氧气已经集满,集满一瓶氧气后应如何操作?

[操作]:

当气泡开始从瓶口逸出时,取出导气管,盖好玻璃片,将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正立于台面上,用同样方法再收集1-2瓶氧气。

[讨论]:

实验完毕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还是先移走酒精灯?

[操作]: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讲解]:

实验室除了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氧酸钾制取氧气外,还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出示高锰酸钾样品)[学生活动]:

观察高锰酸钾的色、态。

[教师活动]:

讲解一团棉花的作用,写出文字表达式:

[板书]: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

(1)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n04

  2n04

  n2

  2

  

(2)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生成的氧气飘入导管堵塞导管。

[讨论]:

对比两个文字表达式共同点,归纳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讨论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板书]:

分解反应

(1)定义: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2)特点:

“一变多”

  AB→A+B[强调]: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都是常见的反应类型,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讲解]:

通常,在工业、医疗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气,靠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是不行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氧气的工业制法。

[板书]:

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本第17页内容,讨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板书]:

根据液氧与液氮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压缩

  蒸发

  氮

  气(沸点-196℃)空气———→液态空气———→

  降温

  液态氧(沸点-183℃)总结、扩展

  本节主要学习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以及氧气的工业制法,归纳出了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其中排水法适用于那些不溶于水的气体的收集。

加热固体试剂制取气体的原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继续接触。

四布置作业:

回忆、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

  燃烧和缓慢氧化(2时)一知识教学点

  燃烧和燃烧的条。

  2灭火的原理。

  3缓慢氧化和自燃。

  4爆炸。

  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重难疑点

  重点:

燃烧的条。

  2难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

燃烧能否引起爆炸,缓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其关键取决于什么?

三教学步骤明确目标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

  2了解灭火的原理。

3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常识性介绍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整体感知

  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存在、性质、用途到制法已是一个完整的模式。

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编入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能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1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催化剂、催化作用、分解反应的概念。

3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强调实验室制法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制法为物理变化过程)[新引入]:

写出铁、碳、石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教师活动]:

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打开本第一页彩图,学生描述现象,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从而归纳出燃烧的概念。

[板书]:

一燃烧:

指的就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提问]: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用火历史,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那可燃物在什么条下就可以燃烧起来呢?

[板书]:

二燃烧的条*着火点:

物质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

[教师活动]:

介绍红磷与白磷性质上的差异,演示[实验1—10],边实验、边讲解,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

[观察]:

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开始燃烧,产生白烟,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提问]:

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为什么也不能燃烧,[分析]:

因为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提问]:

同样是白磷,水中白磷的温度比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还要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

[分析]:

水中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不能燃烧。

[提问]:

若向热水中通入氧气,自磷会燃烧吗?

[讨论]:

你认为可燃物燃烧必须满足什么条?

[板书]:

1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

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讲解]:

可见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讨论]:

冬天生煤炉,不是用火柴直接点燃煤,而是点燃纸或木材等,为什么?

[提问]:

在知道了燃烧的条后,你认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灭火?

[板书]:

2灭火的原理:

(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

炒菜时,如果锅里的油着了火,你该怎么办?

说出你的依据。

[教师活动]:

总结肯定学生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灭火方法。

[讨论]:

第四节后习题第2题,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小结]:

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的足量空气,冷空气虽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不会使温度低于着火点,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教师活动]:

由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而引出爆炸。

[板书]:

三燃烧的一种特殊现象——爆炸

  爆炸的条[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本第19页内容,找出爆炸的条及其与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

2安全知识[讲解]: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象燃烧那么剧烈何发光、发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如铁的生锈,我们很难觉察得出,这种氧化我们叫做缓慢氧化。

[板书]:

四缓慢氧化和自燃1缓慢氧化:

进行得很慢,很被难觉察氧化。

(如铁的生锈)[举例]:

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引入自燃。

[讲解]: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要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就会越积越多,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且可燃物周围有空气时,不经过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燃烧,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自燃。

[板书]:

2自燃:

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的现象。

[举例]:

白磷自燃。

[学生活动]:

观察现象并分析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

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区别:

条不同,放出的热量、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否到达着火点、反应的现象不同。

氧化反应剧烈氧化(燃烧)平静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爆炸

可能引起

缓慢氧化————→自燃总结、扩展

  本节学习了几种氧化反应,其中燃烧的条是重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了灭火的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燃烧现象,接触一些没有氧气参与的燃烧现象。

四布置作业1阅读本内容,划出记忆要点。

2对本章内容进行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