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826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8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人教 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 夯基固源 2.docx

高考语文人教通用总复习文档知识清单夯基固源2

  一、必修课程“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的《卫风·氓》《小雅·采薇》选入教材。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其中的《烛之武退秦师》选入教材。

3.《战国策》是记录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略或辞说。

其中的《荆轲刺秦王》选入教材。

4.《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从记载的称呼和口气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全书共分20篇,每一篇又分若干章。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其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入教材

“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5.《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孟子》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中的《寡人之于国也》选入教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够“忧民之忧”“与民同乐”,施行仁政。

6.《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其中的《逍遥游》《庖丁解牛》选入教材。

7.《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8.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人,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渔父》1篇。

对于《大招》的作者,是屈原还是景差,仍没有定论。

其中的《离骚》《湘夫人》选入教材。

9.《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劝学(节选)》选入教材。

10.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

23岁时,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后为梁怀王太傅。

其著作: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辞赋以《吊屈原赋》《

鸟赋》最著名。

其中的《过秦论(节选)》选入教材。

1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这部书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

这部书在体例上分为本纪(帝王的传记,十二篇)、世家(世袭封国的诸侯传记,三十篇)、列传(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物传记,七十篇),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共计一百三十篇。

其中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之死》等选入教材。

12.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前87?

),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

1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历史。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其中的《苏武传》选入教材。

班固(32—92),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

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

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14.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著名史学家。

范晔一生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是撰写了被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

《后汉书》继承了《史记》《汉书》的纪传体例,叙事简明而周详,记事有重点而不遗漏。

其叙事的特点是以类相从而不记年代的先后。

其中的《张衡传》选入教材。

15.《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做题目。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其中的《涉江采芙蓉》选入教材。

16.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善诗歌,做《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诗作《短歌行》选入教材。

17.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又因他做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写有《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选入教材。

18.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散文家。

著有《陶渊明集》。

散文《归去来兮辞并序》,诗作《归园田居(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选入教材。

19.《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编,其中的《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入教材。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它是古乐府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20.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魏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作品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其中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选入教材。

21.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

字明远,汉族,东海(在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久居建康(今南京)。

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任前军参军。

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

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鲍参军集》。

其中的《拟行路难(其四)》选入教材。

22.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文学家。

作品结集《王子安集》,其中的《滕王阁序》选入教材。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23.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

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全唐诗》仅存其诗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选入教材),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被闻一多先生评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24.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

孟浩然的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大多关于山水田园和隐逸、旅行等内容。

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是好友,也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河。

知名诗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篇。

其中的《夜归鹿门歌》选入教材。

25.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诗作《燕歌行》选入教材。

26.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外号“诗佛”,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王右丞集》,名篇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

其中《积雨辋川庄作》选入教材。

27.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

他的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和明丽的意象。

诗歌《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将进酒》等选入教材。

28.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传世。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其中《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等选入教材。

29.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其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选入教材。

30.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其中《琵琶行并序》《长恨歌》选入教材。

31.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

字子厚,河东人。

他对唐代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比较偏重于情感的含蓄表达方式,最受称道的是那些山水游记,其中《永州八记》最为著名。

柳宗元留下的诗歌100多首,在自然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

有《柳河东集》传世。

散文《种树郭橐驼传》选入教材。

32.李贺(791—817),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以乐府诗著称。

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

其诗作《李凭箜篌引》选入教材。

33.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赋体散文《阿房宫赋》选入教材。

34.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诗歌《锦瑟》《马嵬(其二)》选入教材。

35.温庭筠(812—870),唐代诗人、词人。

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是花间词人之鼻祖。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词作《菩萨蛮》选入教材。

36.韦庄(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唐朝花间派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词风清丽,有《浣花集》流传。

词作《菩萨蛮(其二)》选入教材。

37.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公元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其词作《虞美人》选入教材。

38.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又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选入教材。

39.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

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散文《伶官传序》选入教材。

40.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

著有《嘉祐集笺注》。

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散文《六国论》选入教材。

4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

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42.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散文《游褒禅山记》选入教材。

43.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官至礼部尚书,追谥文忠。

其文明白畅达,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

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其诗作《新城道中(其一)》、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定风波》、散文《赤壁赋》《方山子传》《文与可画

谷偃竹记》选入教材。

44.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他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

词作《苏幕遮》选入教材。

45.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词作《醉花阴》《声声慢》选入教材。

46.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诗作《关山月》《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

诗歌《书愤》、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选入教材。

47.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爱国词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词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选入教材。

48.姜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词作《扬州慢》选入教材。

49.关汉卿(约1220—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戏曲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所作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

50.施耐庵(约1296—约1370),元末明初作家。

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51.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

52.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其作品《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是明清四大名著之一。

53.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

明代古文家。

60岁中进士,官南京太仆寺丞。

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嘉靖三大家,有《震川先生集》。

散文《项脊轩志》选入教材。

54.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字义仍,号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代表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

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

55.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小说家,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

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56.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著有《望溪先生文集》。

其散文《狱中杂记》选入教材。

57.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

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58.曹雪芹(约1715—约1763),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死后遗留《红楼梦》前八十回稿子。

《林黛玉进贾府》选入教材。

59.姚鼐(1732—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

字姬传,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

著有《惜抱轩全集》等。

(二)中国现代重要作家、作品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

鲁迅一生著、译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6本、小说集3部(《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各1部。

其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小说《祝福》等选入教材。

2.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

现代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其著作极为丰富,主要诗集有《女神》《星空》,主要剧作有《屈原》《虎符》等。

另有小说、散文、评论、学术专著等。

3.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集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诗人于一身,撰写了大量的政论著作、军事著作和哲学著作,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词作。

代表作有《纪念白求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农村调查序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

其中《沁园春·长沙》选入教材。

4.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浙江桐乡人。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积极开展革命文艺运动,在鲁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开创性贡献。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等。

5.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

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与郭沫若等组织了创造社。

1945年在印度尼西亚被日本宪兵杀害。

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性质。

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散文《故都的秋》选入教材。

6.徐志摩(1897—1931),笔名诗哲、南湖等,浙江海宁人。

新月派诗人。

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诗歌《再别康桥》选入教材。

7.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著有《美学》等。

散文《咬文嚼字》选入教材。

8.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现代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其著作共26种,约200万字。

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等选入教材。

9.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笔名,满族,北京人,现代作家。

1950年被北京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0.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并改编了《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

著名报告文学《包身工》选入教材。

11.巴金(1904—2005),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著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小说《寒夜》《憩园》等。

1982年获“但丁国际奖”。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随想录》中的《小狗包弟》选入教材。

12.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现代剧作家。

学生时期就经常参加戏剧演出,大学毕业前写成话剧《雷雨》,轰动剧坛。

此后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本。

《雷雨(节选)》选入教材。

13.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曾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3年回国后,从事爱国运动,遭逮捕入狱,在狱中创作了他的诗歌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名震诗坛。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黎明的通知》等。

《大堰河——我的保姆》选入教材。

14.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现代作家、著名学者。

作品主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和《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

《谈中国诗》选入教材。

 (三)外国重要作家、作品

1.重要作品

课 文

文 体

国家、作家与荣誉

其他主要作品

①《老人与海》

②《桥边的老人》

①现实主义中篇小说

②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美】海明威,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长篇: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

《哈姆莱特》

戏剧

【英】莎士比亚,16~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有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喜剧: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历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