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3888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换药与拆线 (1).ppt

外科换药与拆线,解放军175医院门诊部姚逸超,伤口换药,简称换药,又称更换敷料目的:

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伤口的愈合。

合理的换药方法、伤口用药、引流条放置、适当的敷料、恰当的换药间隔时间是保证创口愈合的重要条件;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反而延误伤口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因此正确的换药是提高外科治疗的关键。

换药的适应症,1.拆线2.制止伤口出血3.解除压迫4.处理引流5.敷料污染严重6.敷料移位7.再次手术前8.观察和检查伤口,换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换药前准备1病人的准备精神准备:

体位:

安全、舒适、便于操作,文明、暴露、保暖,2工作人员准备了解伤口的情况:

时间安排:

清晨,避开进食及家陪,前半小时勿清扫决定换药顺序:

避免交叉感染。

原则:

先无菌,后感染;先缝合,后开放;先感染轻,后感染重;先一般,后特异。

无菌准备:

衣、帽、口罩、洗手、剪指甲等决定换药地点:

3应用物品准备原则:

用什么,取什么;用多少,取多少;先干后湿;先无刺激性,后有刺激性;先用后取,后用先取。

换药前的准备,1.环境准备2.病人准备3.换药者准备4.物品准备,最好在换药室进行,若病人病情不允许,可在床旁进行,注意保证充足的光线,适宜的温度,保护病人的隐私,停止一切打扫工作。

心理、姿势、疼痛问题等,充分了解伤口情况,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换药车、换药包、消毒棉球、另外根据伤口实际情况,酌情准备引流条、酒精纱条、油纱条、纱布、纱垫、绷带等物品。

换药操作中无菌原则的基本要求”不接触”原则,

(二)换药的基本方法,1揭开创面敷料揭胶布由外向里,要轻柔手取外层敷料,钳取内层敷料。

有粘连时,应湿敷后再揭。

观察伤口,2清洁伤口应用“双镊法”,一脏一净伤口周围皮肤用消毒液由内向外擦拭二遍创面应用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分泌物或脓液冲洗时用弯盘接水,后吸干创面放引流时,应探明情况后放置,3固定敷料应用无菌纱布,分泌物多时加棉垫胶布粘贴法:

适当的宽度、长度,方向与肢体或躯体的长轴垂直绷带或胸腹带的应用:

胶布过敏的处理:

(三)换药后的整理工作,1.各物品归类处理:

包括污物和器械2.安排好病人,最后洗手3.记录过程,换药演示,步骤,操作要点,揭开敷料、暴露创面,观察伤口,消毒伤口周围正常皮肤,处理创面,覆盖创面、包扎固定,动作要轻巧,手取外层、镊子取内层,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周围皮肤情况,伤口肉芽组织性质,缝合伤口,脓腔伤口等,常规消毒,清洁伤口由内向外消毒,污染伤口由外向内消毒。

根据伤口、创面情况作相应处理。

一般覆盖面积超出伤口四周3-5cm,胶布固定方向应与身体长轴方向垂直。

安置病人、整理用物,(四)换药的注意事项,1.态度和蔼、动作轻巧、迅速敏捷2.严格无菌操作3.勿让家属围观4.高度污染的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必须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包括:

穿隔离衣,物品尽量简单,污物焚毁,器械加倍消毒,消毒液浸手,各类伤口的处理,缝合伤口:

经处理可缝合达期愈合的伤口,多为无菌或污染伤口开放伤口:

需要清除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充填,上皮覆盖而愈合的伤口,多为感染伤口,

(一)缝合伤口的处理,1.伤口无引流物又无感染者,可3天查看伤口。

疑有感染者,随时观察,更换敷料。

2.伤口有引流物者,24小时更换敷料。

是否去除引流物,视情况而定。

3.术后体温持续在38以上,或伤口疼痛,应查看伤口。

4.缝线反应:

可用酒精湿敷。

伤口基本愈合后尽早拆线。

5.伤口感染:

浅表:

可用酒精湿敷,或理疗深部:

拆除缝线,开放排脓,放置引流6伤口拆线:

拆线时间:

头颈面部3-5天;胸腹部5-7天;骨科四肢10-12天;减张缝线10-14天;7蝶形胶布、绷带、胸腹带的应用,

(二)开放伤口的处理,1.浅、平、干净或新鲜创面:

生理盐水棉球吸除分泌物,凡士林纱布敷盖,干纱布保护,1-2天换药一次2.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创面:

正常肉芽组织:

色泽鲜红、致密、无分泌物、易出血过度生长肉芽组织:

肉芽高出创缘。

剪平高出的肉芽,压迫止血,或用硝酸银烧灼,生理盐水冲洗后湿敷。

水肿肉芽组织:

色淡红或发白,表面水肿发亮,不易出血。

3-10%高渗盐水湿敷。

陈旧性或坏死肉芽组织:

剪、烧、冲洗、湿敷。

3.脓液或分泌物较多的创面:

湿敷。

4.深脓腔伤口:

清除坏死组织或异物,保持引流通畅,必要时扩大引流。

换药详细过程,1.熟悉病人,简述病情,换药目的2.换药者个人准备:

衣帽、口罩、洗手3.查看患者伤口,注意人文关怀4.洗手、准备物品5.换药操作,注意人文关怀6.处理污物7.洗手,记录病程,外科手术后拆线法,适应证1.无菌手术切口,局部及全身无异常表现,已到拆线时间,切口愈合良好者。

面颈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关节处可延长一些,减张缝线14日方可拆线。

2.伤口术后有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禁忌证,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

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

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

3.老年患者及婴幼儿。

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准备工作,无菌换药包,小镊子2把,拆线剪刀及无菌敷料等。

操作方法,1.取下切口上的敷料,用酒精由切口向周围消毒皮肤一遍。

2.用镊子将线头提起,将埋在皮内的线段拉出针眼之外少许,在该处用剪刀剪断,以镊子向剪线侧拉出缝线。

3.再用酒精消毒皮肤一遍后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拆线演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