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9738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docx

湖北省武汉三中届高三七月月考

湖北省武汉三中2013届高三七月月考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搠倒/溯流    掂量/惦记    洗漱/咳嗽    玷辱/拈轻怕重

B.搅拌/绊倒    祈祷/乞求    枝柯/舸舰    羸弱/果实累累

C.端倪/睥睨    挑衅/体恤    棕榈/闾阎    提防/金榜题名

D.酒馔/撰写    孤僻/癖好    讥诮/峻峭    忌惮/殚精竭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像素副食品不记前嫌家书抵万金

B.饯行热烘烘先发制人蚍蜉撼大树

C.跳槽邻界点醍醐灌顶树倒猢狲散

D.心扉协奏曲骨鲠在喉时世造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B.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

武松吃得荡气回肠,只顾要吃;去身边取些碎银子,叫道:

“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

还你酒肉钱够么?

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虽然美联储三位高层都表示反对美联储未来两年维持利率不变的举动,但他们的言论也显示,美联储内部对此问题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其实,职业经理人孙伊萍在担任蒙牛新总裁之前,中粮集团已增持蒙牛乳业的股份至28.09%,中粮的种种表现已经暗示其对蒙牛高层将有大调整。

B.从南海黄岩岛对峙,再到东海钓鱼岛争端,罗援强调:

当务之急是升级海巡船吨位,建立海上警备队,这样才能保障中国海洋权益。

 C.记者了解到绿华小学6个年级7个班总共有237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补助的免费营养餐,但食堂空间有限,也没有足够的餐桌餐椅,因此,学生需要各自回到教室吃饭。

D.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2011年台“国安”单位侦办陆军上校罗奇正遭策反案时,意外查获罗贤哲违法复印机密文件。

经进一步追查,才发现罗是“共谍”的身份。

5.下列各项中,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而又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其性格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B.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他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在复仇道路上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他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C.贾宝玉鄙视功名利禄,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

他是君主专制制度的“逆子贰臣”。

D.《雷雨》中的周萍是阴暗沉郁的周公馆中一个若隐若现的亮点,他是一个在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不顾门第差别爱上了侍女四凤,甚至想着带四凤一起去往新世界。

在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曹禺的理想。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

汤嘉琛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因为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鸦后传到微博,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

经网友再创作后,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俨然无所不能。

杜甫是河南巩县籍名人,网友的涂鸦之举遭到了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痛批:

“恶搞杜甫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恶搞组图的方式成为舆论热点,恐怕是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始料未及的。

从目前报道来看,对微博中风头正劲的恶搞行为,无论是成都杜甫草堂,还是巩义杜甫故里,都持一种不欢迎甚至批评的态度。

但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它只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而已。

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是年轻网友以讽刺、幽默、游戏的视角,来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娱乐大众的一种网络风尚。

在知悉恶搞文化的网友眼中,凡是能够通过再编码、再创作而流行于网络的东西,无论是电影、革命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

几年前红遍网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堪称网络恶搞的经典案例。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

这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

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

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

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可能是它充分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

一方面,如今的微博俨然就是一个集聚了数亿围观者的广场,分享资讯、寻找娱乐是这个广场的主流话语之一,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

另一方面,微博时代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

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恶搞参与者实质上推动了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

不过应该看到,这波恶搞风潮的核心要素只是一张普通的杜甫插图,其多样性和再创作潜力其实并不高。

这意味着,即便网友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嫁接到恶搞当中(比如将杜甫恶搞为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这张照片仍不具备长期流行的可能。

更何况,在“各领风骚三五天”的网络文化大观园中,似乎从来没有哪一次网络狂欢能够一直引领风尚。

综合各种要素加以研判,这场恶搞杜甫的网络快闪行动,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烟消云散。

网络文化的兴起与衰落,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无章可循和超越常规逻辑的,即便是再普通的文化载体,也能突然之间成为某一时段的流行。

然而,鉴于今年恰好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纪念,我们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杜甫很忙”以及杜甫文化突然升温,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

无论如何,恶搞也是一种个性解读、另类表达,不妨对这种网络文化宽容处之。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03-27)

6.关于“网络恶搞”,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恶搞是以再编码、再创作为特征,以讽刺、幽默、游戏为视角的一种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娱乐大众的网络风尚。

  B.网络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年轻网友借以释放内心压力,建构网络身价认同,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网络亚文化现象。

  C.网络恶搞是一种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为推动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所作的个性解读、另类表达。

D.网络恶搞是一种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意义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以寻求快感和参与感为目的的偶然出现的网络狂欢。

7.下列各项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突然爆红网络,是那些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鸦后传到微博上的人们的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行为。

 B.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审视这次“杜甫很忙”的恶搞狂欢,大可不必对此反应“过敏”,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大可不必这样恶搞。

 C.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依然会随时烟消云散,因为在网络文化大观园好像从来没有哪一次网络狂欢能够一直引领风尚。

D.“杜甫很忙”的网络恶搞其实并没有奇特的创意,但它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恶搞相比就显示了突出的特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时代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

  B.无论是电影、革命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我们或许不必对“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做太多高深分析。

C.网友经过再创作把杜甫涂鸦成似乎无所不能的形象,亵渎了语文教材插图中的杜甫形象,自然引来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是批评,对如此恶搞作者持基本否定态度。

  D.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关杜甫的恶搞文化超越常规逻辑突然成为舆论热点,恐怕与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策略关系密切。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窦建德碑

唐·殷侔

云雷方屯,龙战伊始,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于是元黄(即玄黄,指血)之祸成,而霸图之业废矣。

隋大业末,主昏时乱,四海之内,兵革咸起。

夏王建德以耕氓崛起,河北山东,皆所奄有,筑宫金城,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

是时李密在黎阳,世充据东都,萧铣王楚,薛举擅秦,然视其剙(同“创”,开始)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

唯夏氏为国,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故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与夫世充、铣、密等甚不同矣。

行军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斯盖豪杰所以勃兴而定霸一朝,拓疆千里者哉!

或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窃谓不然,羽暴而嗜杀,建德宽容御众,得其归附,语不可同日,迹其英分雄分,指盼备显,庶几孙长沙流亚乎!

唯天有所勿属,唯命有所独归,故使失计于救邻,致败于临敌,云散雨覆,亡也忽然。

嗟夫,此亦莫之为而为者欤!

向令运未有统,时仍割分,则太宗龙行乎中原,建德虎视于河北,相持相支,胜负岂须臾辨哉!

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而及人者存也。

圣唐大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

感豪杰之兴奋,吊经营之勿终,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激于其文,遂碑。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吊经营之勿终    经营:

往来周旋。

  B.萧铣王楚,薛举擅秦    擅:

拥有。

  C.迹其英分雄分,指盼备显    分:

素质,犹天分。

  D.九云雷方屯,龙战伊始    屯:

聚集,积蓄。

10.下列各项中,完全属于作者不同意“以建德方项羽在前世”理由的一组是(3分)

  ①有天命焉,有豪杰焉,不得受命,而名归圣人

  ②然视其创割之迹,观其模略之大,皆未有及建德者也

  ③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无暴虐及民,无淫凶于己

  ④兵所加而胜,令所到而服

  ⑤行军有律,而身兼勇武,听谏有道,而人无拒拂

  ⑥宽容御众,得其归附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③⑤⑥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称颂窦建德彪炳显赫的历史功德,“以耕氓崛起”而起义成功,接着叙述了窦建德忠义仁爱的的人品,这都远胜于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

B.开篇不同凡响,起首八句,说明议论结合,以议为主,如一短序,引入正题。

阐述作者“天命归于圣人”的观点,为窦建德国灭身亡的厄运感慨不已。

  C.文章还从多侧面加以评论。

针对当时有人认为建德就好比前世项羽的谬误论点,作者予以驳斥,认为他是孙坚一类的人物。

  D.最后一段,叙述了夏王庙香火盛况以及作者写碑文的原因,表达了对窦建德的败亡的同情。

收笔言简意赅,引人回味。

12.请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立国布号,岳峙虎踞,赫赫乎当时之雄也(3分)

(2)知义而尚仁,贵忠而爱贤(3分)

(3)始知天命之莫干,惜霸略之旋陨(3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愚深悲贾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慎其所发哉!

(苏轼《贾谊论》)

14.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注】,惹得诗人说到今。

【注】林和靖:

北宋诗人,林逋,字和靖。

他的《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清江引·咏梅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1)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

(4分)

(2)请分析说明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过秦论》中“    

(1)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势不凡;《归去来兮辞》中“实迷途其未远,    

(2)    ”,感慨无限;《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  (3)    ”,典故传情;《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    (4)    ”,富庶繁荣;《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5)    ,日月照耀金银台”,想象奇特;《登岳阳楼》中“    (_6)    ,乾坤日夜浮”中,意境开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    (7)    ”,愁绪笼罩;《咏怀古迹》中“    (8)  ,独留青冢向黄昏”,情景交融。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江南雪

欧阳冰云

①我守着季节的变换,等待着江南雪舞的曼妙,已经很久很久……犹如守着永恒,任由岁月变换。

②秋天,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天。

阡陌纵横的道路无限延伸,像一双双神奇的臂膀拥抱着一望无垠的棉田。

我的姐妹,系起了棉布围裙,浩浩荡荡地走进棉田。

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在他们的指尖盛开、飞舞。

丰收的喜悦和汗水汇成棉田外那条龙脉,龙湖滋润着江南,也滋润着江南如雪的棉花,充实着江南人的梦想和世界。

 ③洁白的棉花在奶奶纤细、干枯的指尖绽放,在奶奶的怀抱盛开。

奶奶坐在地里剥棉花。

含苞待放的棉花,包裹在青褐色的棉花桃里,奶奶用纤细的手指一掰,雪白的棉花朵儿就在奶奶干枯的手掌中悄然绽放。

奶奶把剥好的棉花装在篾篓里,棉花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增高,不一会工夫就像堆砌的雪堆。

雪白的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

奶奶是在棉花盛开的深秋离开我们的。

那夜,她坐在灯下悠悠地剥棉花,棉花一篓篓摆在奶奶面前,她就坐在洁白的棉花堆中,剥着剥着,再也没有醒来。

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一朵一朵……

④我在那个深秋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江南,去追溯自己的梦想。

在中原辽阔的土地上,我看见大片大片的麦子和高粱,延伸向无边无际的天空。

我穿梭在麦地里,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浅薄。

金黄的麦芒刺痛了心里柔软的底线,我躺在麦禾上哭泣,我牵挂江南美丽的雪花,温暖的棉花。

粮食滋养着生命,棉花温暖着身体、精神和灵魂。

奔波的日子,我夜夜拥抱温暖的棉被,那是爱的锦囊,是母亲千万里的牵挂。

 ⑤江南又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我归来。

层层叠叠的雪花覆盖着江南的棉田,寒风张着贪婪的臂膀,要将时间留住。

江南棉船小镇,像一首经典的歌谣,在龙湖的码头荡漾。

我坐在龙湖的船上,凝视着江南雪中的棉船,我心中歌谣纷飞。

此时此刻,我像一个纯情的江南少女,满怀心事地吟唱。

雪花深处,该是怎样热闹的丰收场景,该是怎样热烈而丰富的过往。

瞬间,沉淀成一片纯净的画面。

⑥棉花的枯枝还残留在风雪中。

雪花飘落在棉花的枝桠上,远远望去,像是盛开的棉花,雪白雪白,满满一地,让人心生许多惊喜和温暖。

奶奶抚摸过的棉花,在雪地里盛开,仿佛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寒凉,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灵魂的蜕变。

⑦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

江南雪,从奶奶的身边一直铺开,铺向遥远的天际。

雪夜,我听到雪花在我的窗棂下低低地哭泣,寒风从门窗的缝隙里探着脑袋张望,瞅准了棉被的边缘,从床沿溜进我温暖的被窝。

瓦楞的缝隙里,有雪花钻进来的响动,在静寂的寒夜发出隐秘的声音。

我蜷缩在温暖的棉被里,里面散发着奶奶酌气息,柔情、亲切、温暖,这种气息一直在夜晚抚摸着我,环绕着我。

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奶奶像雪花一样飘过来,在黑夜中落定在床沿上,抚摸棉被和我。

我不停地颤抖,雪花在我脸上融化,浸湿了棉布枕头。

⑧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到处回荡着相对的命运。

棉船小镇的人们纷纷背上了棉被衣物,在雪花飞舞中走向他乡。

只有漫天雪花在呜咽。

雪花的归宿是土地,而棉花却选择了背井离乡。

⑨枯枝在雪地里颤抖、呼叫和哭泣。

棉船失去了他的孩子,耕种棉船这块土地的孩子。

离乡的脚步,踏上了寻梦的远方。

枝头的雪花朵朵,犹如棉花盛开的美。

此刻,却寂寞、冷清。

⑩无边的雪将天地合一。

温暖的棉花将寒冷的身体包裹,故乡或者他乡,棉花都将像亲人一般,呵护着你。

江南雪,棉花似雪,雪似棉花。

是爱的精魂,是梦的故乡。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开头与结尾都写了江南雪,不仅首尾照应,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而且取雪与棉的形似,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依恋。

  B.“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既写出奶奶临终前劳作时的情景,也写出了那种温馨、那种满足在“我”心中留存的永恒记忆。

  C.第七自然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雪花与寒风,渲染冬夜客居异乡的寒冷孤独,自然引发作者对奶奶的思念。

  D.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季里,姐妹们在棉田里尽享丰收的喜悦,奶奶也在这时候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些抒情的描写,给故乡染上了一层奇丽梦幻的色彩。

  E.全文以雪与棉象征灵魂的纯净、爱的温暖,旨在表达作者寻梦之旅中的追求和失落,流露出对家园的渴望与坚守的感情。

17.请简要分析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8.江南雪与棉花是文章的写作主体,文章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奶奶?

(4分)

19.寻梦必将离乡,远方与故乡永远不能重合。

请依据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探究你对寻梦与归乡关系的理解。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某校学习了必修4的《哈姆莱特》后,组织学生就“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

为了深入开展本次活动,要求分学习小组确定子课题,并说明选定子课题的理由。

(4分)

示例:

    子课题——性格决定命运

理由——性格与命运、过去与现在、哈姆莱特与周围的人,在时间的平台上演绎不尽的故事。

是应该把握,还是应该放弃,真的取决于命运吗?

子课题——

理由——

21.阅读下面一段新闻,请简要概括学者们集体反对《自然遗产保护法》的三大理由,每条理由限6字以内。

(4分)

易稿多次的《自然遗产保护法》,再次遭到法律、生物保护界学者们的“炮轰”。

学者们认为,《自然遗产保护法》的保护范围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包括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以及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其他类型的7000多个保护地将无法可依。

专家调查发现,我国的天山、晋冀山地、青海省东部边界地区、云贵高原东南部、黄土高原和广西北部,淮河和黄河下游等地,许多物种都面临严重威胁。

生态系统紧密相连,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分割保护不利于自然保护工作,是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素来有多头管理的问题,再加上管理权和监督权没有分开,即“自己监督自己”,很难进行有效保护。

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4分)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的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道: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人民提出意见批评政府。

因此,在网上听到有“拍砖”的声音,我并不感到奇怪,我以为这是正常的事情。

在我担任总理期间,确实谣诼不断,我虽然不为所动,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

温家宝总理提到“拍砖”和“谣诼”两个词。

这两个词意思一样吗?

请谈谈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答:

六、写作(共60分,共l小题)

23.戏剧表演家常说: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选择并扮演着或壮丽或暗淡、或伟大或平凡、或淡然或尴尬、或波澜壮阔或平淡无奇……的角色。

请以“戏剧人生”为题,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湖北省武汉三中2013届高三七月月考

语文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A(A.shuò\sù  diān\diàn  shù\sòu    diàn\niān   B.bàn\bàn  qí\qǐ  kē\gě    léi\léiC.ní\nì  xìn\xù  lǘ\lǘ    dī\tí D.zhuàn\zhuàn  pì\pǐ  qiào\qiào    dàn\dān)

2.B(A记—计C邻—临D世—势)

3.D。

A.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不合语境。

B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不能形容吃喝;C.一文不名: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贫困。

弄错对象。

D项,“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4.B(A项中途易辙,应调整为“在职业经理人孙伊萍担任蒙牛新总裁之前”;C项语序不当,“各自”与“回到”对调;D项指代不明,“罗”是指罗奇正还是罗贤哲;句式杂糅,发现某人是“共谍”,或者发现(揭开)某人的“共谍”身份。

5.D(周萍应改为周冲)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6.D(第四段有“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句,此项以偏概全)

7.C(A项,“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评价是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的观点,不是文本的观点。

B项,从“这种恶搞背后可能有网络公关和文化营销的魅影”来看,是作者的猜测,不是铁定事实。

D项,从第五段“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来看,说“突出的特色”就与原文矛盾。

8.C(作者认为:

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9.A(经营:

规划创业。

《诗经·小雅·北山》:

“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

10.C(①天命不归,正是项窦相同处;②④曾有过辉煌的经历和业绩,也是项窦等起义英雄相同处。

11.B(应是叙述议论结合)

12.

(1)建立国家,颁布国号,像山岳一样雄峙,像老虎一样蹲踞,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雄。

(3分。

译出全句大意给1分;“岳”“虎”名词活用及判断句式2处,译对1处给1分)

(2)懂得大义并崇尚仁爱,看重忠诚并爱护贤才。

(3分。

译出全句大意给1分;“知”“贵”2处,译对1处给1分)

(3)才知道天命不能自己主管(掌握),惋惜(窦建德)图霸的谋略旋即失败。

(3分。

译出全句大意给1分;“干”“陨”2处,译对l处给1分)

【参考译文】刚扩充了势力,争夺帝王的战争刚开始,(窦建德便殒命了),有天命的因素,有对方是英雄豪杰的缘故,未能受到上天的眷顾,而名归当今圣上,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

隋朝末年,皇帝昏庸,时局混乱,四海之内,农民起义蜂拥而起。

夏王窦建德以农民身份起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