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9757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docx

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04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地上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A.中国、日本B.中国、俄国

C.日本、俄国D.中国同日本、俄国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表现是()

①凭借不平等条约,直接干涉中国内政②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③加紧掠夺航运、铁路、矿山等特权④扩大投资设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0世纪初,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包括()

A.抗捐抗税斗争B.农民武装起义

C.收回利权运动D.进行“新政”改革

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第一次武装反清起义是()

A.广州起义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D.镇南关起义

5.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章炳麟、邹容、陈天华思想的共同点是()

A.宣传维新变法理论B.宣传民主科学理论

C.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D.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6.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创立民国”是指()

A.用暴力革命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

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革命后增加的地价归国家

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7.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8.对保路运动的历史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为中国收回了大量的铁路建筑权

C.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为革命派武装推翻清政府的斗争开辟了道路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中,对袁世凯的独裁起了限制作用的是()

A.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D.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0.表明清朝统治在中国完全结束的是()

A.武昌起义的成功B.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朝统治大权

C.宣统帝下诏退位D.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1.袁世凯登上正式大总统宝座是在()

A.孙中山辞职后B.镇压二次革命后

C.修改总统选举法后D.改民国为帝国后

12.1915年5月,日本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旨在()

A.支持袁世凯称帝B.灭亡中国

C.同德国争夺山东D.争夺东北

13.历史上,曾明确规定广大蒙古地区是中国领土的条约是()

A.《中俄布连斯奇界约》B.《中俄爱珲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北京条约》

14.下列各项中,中国历届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认的是()

A.外蒙古独立B.麦克马洪线

C.日本占领山东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15.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高涨

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6.既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的是()

A.《每周评论》B.《民报》

C.《新青年》D.《游学译编》

17.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校长是()

A.蔡元培B.李大钊

C.陈独秀D.胡适

18.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是()

A.《敬告青年》B.《庶民的胜利》

C.《狂人日记》D.《呐喊》

19.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思想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20.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中国外交失败

21.五四运动是()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运动

B.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学生、工人、市民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22.下列哪一斗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五四运动B.就汉铁路工人罢工

C.五卅运动D.省港大罢工

23.中国共产党与其它政党不同,她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在当时表现为()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②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

24.国共两党能够实现第一次合作,是由于()

①当时两党的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②共产国际的支持

③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④中共三大的正确决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

A.它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它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D.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制定的

26.北伐战争得以展开的历史背景是()

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③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④直奉军阀的勾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7.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28.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是指()

A.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工农革命运动走向低潮

D.中国共产党内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29.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要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B.要联合全世界全切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C.要加强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密切联系

D.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武装

30.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B.中国共产党缺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C.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两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共22分。

要求: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

——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

材料二1911年12月20日,南北和谈双方签署草约五条,主要内容为:

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翻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乙日拥公”的“公”是指谁?

(1分)张謇是哪一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

(1分)

(2)材料二中的“南北和谈”是在怎样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3分)“南北和谈”的双方代表人物各是谁?

(2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满洲专制政府”“倾覆”的标志是什么?

(1分)

(4)孙中山“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哪一特点?

(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

(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4)联合第三国际。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

他的目的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工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阵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回答:

(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是在党的哪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

(2分)

(2)材料一中,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分)

(3)材料二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代表大会上的内容?

(2分)

(4)材料二中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分别是什么?

(4分)

(5)材料二的规定有何历史意义?

(2分)

三、问答题:

本大题共三题,其中第33、34题各10分,第35题13分,共33分。

33.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提出的革命主张是什么?

(2分)

(2)同盟会成立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定以什么为他们的政治纲领?

(2分)

(3)后来,孙中山在什么刊物上又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述为什么?

(4分)

(4)在国民党“一大”,孙中山又提出新三民主义,回答新三民主义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什么内容?

(2分)

34.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何时?

(1分)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在十九世纪末会得到初步发展?

(2分)这一发展有何影响?

(2分)

(3)在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哪两次斗争?

(2分)这两次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什

么历史影响?

(2分)

35.扼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4分)

(2)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4分)

(3)国民大革命运动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5分)

 

期末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C

B

B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B

C

A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A

A

C

B

D

B

D

C

二、材料解析题:

31.

(1)袁世凯。

立宪派。

(2)背景:

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迫使清政府接受南北议和。

湖北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张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

人物:

伍廷芳和唐绍仪。

(3)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4)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2.

(1)中共一大。

(2)推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

(3)中共二大。

(4)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三、问答题:

33.

(1)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民报》。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

(4)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34.

(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2)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大办工业的浪潮。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5.

(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和干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支持。

(2)中共在二七罢工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

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与国民党的合作。

(3)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航程上有着重要作用。

它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这些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