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9911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docx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

连云港市提升清洁能源保障能力三年行动计划

燃煤是我市PM2.5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2017年PM2.5源解析结果显示,燃煤污染占我市PM2.5污染来源的比重达24.2%。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减少煤炭消费总量,为我市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为指导,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全市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供应设施以及集中供热设施,持续做好燃煤锅炉整治、散煤污染治理等工作,确保燃煤污染持续降低,为全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提供良好空气质量保障。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连云港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连云港市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到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减少77万吨以上,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持续提升。

二、全市清洁能源消费状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能源主要指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等。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我市工业天然气消费总量为13932万立方米,2016年为12637万立方米;2015年工业液化石油气消费总量为748万立方米,2016年工业液化石油气消费总量为26万立方米;2015年工业用电量为1433306万千瓦时,2016年为1250399万千瓦时。

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国家、省新能源政策,提高清洁能源使用量,我市新批风电项目40万KW,可替代煤电计划9.3亿KWh,年节煤36万吨。

截至2017年,全市投产运行的光伏发电项目总规模为46.9835万KW,光伏项目发电量48636.24万KWh,上网电量46944.16万KWh。

江苏核电公司已有3台10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4#机组将于2018年投产发电。

三、清洁能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目前,天然气占我市能源消费的比重仅为0.2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区仍有部分地区不通管道燃气,乡镇、农村天然气供应普及率低,致使部分居民、工业企业燃煤用户无法改用天然气,实际供应能力与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其中赣榆、灌云、灌南缺口较大。

全市LNG/L-CNG加气站较少,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市场需求。

全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点不合理,不能发挥供应规模。

随着用电需求的逐步增加,供电基础设施不到位问题将日渐凸显。

东海县、灌南县城区尚无在用集中供热设施。

二是缺乏清洁能源替代配套政策。

根据省、市263工作要求,2017年完成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2019年完成10-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的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

目前除了环保部门每蒸吨7000元左右(2017年标准)的资金补贴外,暂无其他资金补贴。

由于使用清洁能源的成本大幅高于煤炭,部分企业、商户难以承受因清洁能源改造导致的使用成本的大幅提升。

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2017年出现的“气荒”,也使部分计划“煤改气”的用户持观望态度,改造的积极性不高。

三是燃用散煤现象仍然普遍。

由于我市不属于冬季集中供热地区,国家、省均未出台城市供热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因此,我市农村和部分城区老旧小区使用燃煤取暖的现象较为普遍,对我市冬春季空气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四、清洁能源使用现状及提升计划

(一)天然气使用现状及提升计划

1.现状

目前,我市天然气供应主要包括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三部分。

(1)管道天然气。

目前全市共有6家管道天然气专营商,中心城区为连云港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专营,赣榆区为赣榆京融管道燃气有限公司、连云港赣榆中油紫源燃气有限公司经营,东海县为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专营,灌云县为通裕天然气有限公司专营,灌南县为伟业燃气有限公司专营。

目前我市天然气主要气源为西气东输冀宁联络线、邳州-连云港支线。

2016年,市区居民用户33万户,用气量占比26%;工业用户78户,用气量占比47%;公建用户1635户,用气量占比17%;加气站3座,用气量占比10%。

东海县居民用户5.7万户,用气量占比33.97%;工业用户46户,用气量占比40.43%;公建用户114户,用气量占比11.98%;加气站4座,用气量占比13.62%。

灌云县居民用户2.5万户,用气量占比26%;工业用户20户,用气量占比47%;公建用户325户,用气量占比17%;加气站1座,用气量占比10%。

灌南县居民用户2.5万户,用气量占比49.3%;工业用户5户,用气量占比20.4%;公建用户140户,用气量占比15.7%;加气站2座,用气量占比14.6%。

(2)液化石油气。

我市液化石油气主要经由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经储配站接收、储存、分配至各瓶装供应站或大型用户,瓶装供应站向分散用户供应瓶装液化石油气。

根据统计,市区现有19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总规模2900立方米,市区2016年液化石油气消费总量中,居民占比68%、工业占比20%、公共建筑和商业占比12%。

东海县现有11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总规模1750立方米,全县2016年液化石油气消费总量中,居民占比72%、工业占比18%、公共建筑和商业占比10%。

灌云县现有3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总规模550立方米,全县2016年液化石油气消费总量中,居民占比75%、工业占比10%、公共建筑和商业占比15%。

灌南县现有4座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总规模460立方米,全县2016年液化石油气消费总量中,居民占比78%、工业占比13%、公共建筑和商业占比9%。

(3)汽车加气站。

目前市区共有19座加气站,日供气能力35.9万立方米。

东海县有5座加气站,日供气能力8万立方米。

灌云有1座加气站,日供气能力2万立方米。

灌南县有3座加气站,日供气能力2万立方米。

2.提升计划

(1)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经预测,2020年全市总人口规模约为540万人,天然气使用总量约为53766.31万立方/年。

为保障管道天然气供应,依托西气东输、中俄东线、青宁支线作为管道天然气气源,市区新建柘汪LNG接收站、徐圩LNG储配站、墩尚LNG储配站,东海县新建山左口管道燃气接收门站、青湖接收门站、驼峰LNG调峰储配站,灌南县新建1座中俄东线接收站等作为应急调峰气源站。

完善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徐圩新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燃气管网建设,确保到2020年,城区天然气气化率达到80%。

为满足乡镇地区用气需求,以各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庄为着力点,确保到2020年,各乡镇天然气气化率达到50%。

为满足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等用气需求,到2020年,市区建设10座加气站、东海县建设5座加气站、灌南县建设1座加气站。

详见附件1、附件2。

(市级牵头部门:

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交通局,落实主体: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具体落实)

(2)发挥液化石油气的替代补充作用。

在天然气管道暂时无法覆盖的地区,通过做好液化石油气的供应保障,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率。

目前,全市共有37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总储存能力为6011立方米,大于2020年储存量需求。

结合管道天然气供应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在保证液化石油气正常供应的基础上,不再新设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对存在安全隐患、管理能力差的储配站予以整合或拆迁。

到2020年,城区液化石油气气化率达到19.5%,各建制镇液化石油气气化率达到40%。

(市级牵头部门:

市建设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交通局)

(二)电力使用现状及提升计划

1.现状

(1)电源。

全市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4015.3MW。

其中统调电厂3座,机组55台,装机容量3910MW;地方非统调电厂9座,机组24台,装机容量105.3MW。

(2)电网。

全市共有500kV变电站2座,分别为伊芦变和艾塘变,伊芦变规模为3×750MVA,艾塘变规模为1×1000MVA。

全市220kV变电站18座,主变30台,变电总容量4860MVA。

220kV输电线路55条,总长1349.37km。

全市110kV公用变电站63座,开关站2座;主变98台,变电容量4842.5MVA。

110kV线路135回,总长约1944.51km。

全市35kV公用变电站46座,主变89台,变电总容量900.15MVA。

35kV公用线路113条,总长1212.08km。

2.提升计划。

经预测,全市2020年全口径最大负荷为5050MW。

针对电源方面,以核电和火电为主,大力发展风电、生物质能发电,扩建田湾核电2×100万kW机组,新建云台山120万kW抽水蓄能设施,发挥好现有各发电机组作用。

针对电网方面,加快500kV电网建设,使之成为主要输电通道,逐步向分层分区过渡,避免电磁环网。

贯彻“苏北加快布点”的战略决策,采取先开点再增容的策略,加快连云港220kV和110kV变电站布点;逐步加强220kV电网结构,110kV电网接线模式逐步规范化、简单化,形成“强简强”的电网格局,详见附件3。

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连云港港和内河航运码头港口岸电建设,2020年实现基本实现全覆盖。

(市级牵头部门:

市经信委、市发改委、供电公司)

(三)集中供热现状及提升计划

1.现状

(1)市区。

市区(不含赣榆区)现有4个供热片区,5个公用热电厂,分别为江苏国信连云港发电有限公司(两台C330/300-16.7/1.0/538/538供热机组装机容量660MW,1.0MPa、350℃低压供热能力为240t/h;3.8MPa、320℃中压供热能力为50t/h,主要用户81个)、连云港鑫能污泥发电有限公司(蒸汽最大供应能力80t/h,其中2.5MPa级30t/h、0.98MPa级50t/h,主要用户为康缘药业等29家企业)、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规模为4×440t/h高压煤粉锅炉+3×CB40级抽背式热电机组,设计供热能力1038t/h,主要用户为虹港石化、斯尔邦石化)、罗盖特(中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规模2×130t/h锅炉,额定蒸发量260t/h,在满足自用的同时,为行政中心等17个主要用户供热)、丰益高分子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规模2×130t/h锅炉,额定蒸发量260t/h,主要满足企业自身用热需求)。

1个自备电厂,为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规模4×150t/h锅炉+1×B6MW背压式+1×C12MW抽凝式汽轮机组,主要满足企业自身用热需求)。

赣榆城区供热点为连云港协鑫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规模为1×75t/h固定水冷振动炉排秸秆全燃锅炉+2×75t/h循环流化床全燃秸秆锅炉和2×1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年供气10万吨,已建设完成热力管网28803米,为康乐药业等20家企业供热。

柘汪临港产业区供热点为连云港百通宏达热力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2×45t/h锅炉及配套设施,最大供热负荷为90t/h,目前已建成北线(2200米)、新海专线(2200米)、南线(4600米)三条供热管网,实现产业区全覆盖。

(2)东海、灌云、灌南三县。

东海县目前无集中供热设施。

灌云县城区供热点位为光大城乡再生能源(灌云)有限公司,规模为1台130t/h高温、高压水冷炉排锅炉+1台30MW可调节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生物质热电联产)+1×500t/d焚烧线+1×9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供热点为华能灌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规模为3×220t/h超高温高压燃煤锅炉、2×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最大热负荷368.06t/h,主要用户为园区内100余家化工企业。

灌南县城目前无集中供热设施。

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供热点为连云港亚邦热电有限公司,规模为3×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2×B15MW机组,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2台锅炉负荷250t/h左右,主要用户为园区内88家化工企业。

2.提升计划。

为满足持续提升的供热需求,市区应扩大现有供热点规模,其中,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新建13公里供热管道至海州开发区(西区),年供气量扩充25-30万吨。

罗盖特(中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热电厂规模扩大为4×130t/h循环流化床高温高压锅炉+2×CB15MW+1×CB2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丰益高分子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热电厂规模扩大为2×130t/h+1×240t/h+2×CB25MW抽背供热机组。

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扩建新增供热能力2549t/h,新建供热管道100公里。

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新建3×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及2×12MW背压发电机组。

赣榆海州湾生物科技园区建设2×5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东海县城建设2×30MW分布式能源站。

灌南县城建设规模为2×75t/h(一备一用)+1×130t/h锅炉+2×CB7.5+1×CB9MW汽轮发电机组。

详见附件4。

(市级牵头部门: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五、煤炭消费状况及减煤措施

(一)煤炭消费状况

根据统计,2015年,全市工业用煤608.8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70.2%,2016年工业用煤734.9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79.9%。

2017年起,我市狠抓减煤工作,全市2017年累计削减煤炭消费总量41万吨,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二)减煤措施

1.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整治。

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工作,现有燃煤锅炉全部淘汰或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替代。

除公用热电联产外禁止新建燃煤供热锅炉。

10-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整治计划详见附件5。

(市级牵头部门:

市环保局、市发改委)

2.持续抓好散煤污染治理。

依照《大气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销售、使用煤炭。

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外限制销售、使用灰分大于等于15%、硫分大于等于0.6%的散煤,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处。

推进海州区、连云区、开发区等地在城区重点地区创建“无煤示范区”,通过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等,组织不少于2749户居民实施清洁取暖。

无煤区示意图详见附件7-9。

(市级牵头部门:

市环保局、市经信委、市工商局、市财政局)

3.持续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

进一步加大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去产能工作力度。

鼓励企业提前淘汰相对落后的低端、低效耗煤产能。

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

鼓励企业加快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去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

对未按期完成去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暂停该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

严禁建设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全面清理产能过剩行业违规项目,到2020年,压减粗钢产能100万吨、淘汰冶金企业6家,化解船舶产能50万载重吨。

(市级牵头部门:

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

4.源头管控煤炭消费增量。

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对所有行业各类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

将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作为节能审查的重要内容,不符合替代标准的,不予出具节能审查报告。

非电行业,钢铁、水泥行业实行2倍减量替代;其他非电行业实行1.5倍减量替代。

(市级牵头部门: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5.提高用煤企业煤炭品质。

明确企业用煤标准,扩大高热值煤利用规模,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用煤企业入厂煤热值,电煤须达到5000大卡以上,其它用煤达到4800大卡以上。

对于不按要求采购的燃煤电厂,一经核实,提请省有关部门调减公用电厂发电小时数,其它企业限期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停产整顿。

(市级牵头部门: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为辖区内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组织机构、细化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清洁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减少煤炭使用量,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公安局、环保局、建设局、城管局、交通局、商务局、质监局、工商局等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强化专项整治。

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所牵头事项,制定并实施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各类违法问题,要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将煤炭消费总量化解、清洁能源使用提升工作纳入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属地监管职责,实现监管全覆盖。

市发改、经信、建设、环保、财政部门统筹各级专项资金,对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的企业、居民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三)强化智能管理。

应用互联网思维、共享经济理念,打破能源边界,构建以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相互协同的高效能源体系和需供互动、节约高效的智慧能源体系。

逐步建设以分布式能源站为核心的供能网络,通过小型化、模块化、靠近需求侧的能源站,逐步满足新增能源需求缺口.通过加强传感测量、信息通信、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能源基础设施和终端用户的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能源设施利用的最大化。

(四)强化宣传引导。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并通过开展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提升、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

1.全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计划

2.全市加气站建设计划

3.全市110kV及以上变电站新建、扩建计划

4.全市集中供热设施现状及建设计划

5.全市10-3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整治项目清单

6.全市居民“煤改气”、“煤改电”任务清单

7.海州区“无煤区”建设范围示意图

8.连云区“无煤区”建设范围示意图

9.市开发区“无煤区”建设范围示意图

 

附件1

全市天然气输配系统建设规划

序号

设施

站点名称

区域

设计规模(万Nm³/h)

占地(公顷)

投资(万元)

备注

1

门站

中俄东线新坝门站

新坝镇

12

0.8

800

新建

2

建设青湖接收门站

青湖镇

2.3

0.3

4000

新建

3

青宁支线岗埠门站

岗埠农场

12

0.8

800

新建

4

储配站

徐圩LNG储配站

徐圩

1500

30

15000

新建

5

墩尚LNG储配站

赣榆墩尚镇

1000

38

20000

新建

6

调压站

2#高中压调压站

赣榆墩尚镇

5.0

38

2500

新建(与LNG储配站合建)

7

4#高中压调压站

海州区

3.0

2

800

新建

8

5#高中压调压站

宁海街道

5.0

2

800

新建

9

6#高中压调压站

徐圩新区

5.0

30

800

新建(与LNG储配站合建)

10

规划7#高中压调压站

徐圩新区

2.0

2

800

新建

11

规划8#高中压调压站

赣榆区

2.0

3

500

新建

12

规划柘汪高中压调压站

柘汪镇

2.0

3

1000

新建

13

规划城头高中压调压站

城头镇

2.0

3

1600

新建

14

规划建设山左中调压站

山左口乡

0.4

0.3

900

新建

 

附件2

全市加气站建设计划

县区

现有加气站个数

2020年计划新建加气站个数

投资(万元)

市区(不含赣榆)

10

8

4800

赣榆区

9

2

1200

东海县

5

5

1200

灌云县

1

1

1300

灌南县

3

0

0

 

附件3

全市110kV及以上变电站新建、扩建计划

变电站名称

规模

建设性质

地区

工程规模

总投资(万元)

投产年份

连云港变

1000千伏

新建

市区

待定

待定

/

艾塘变

500千伏

扩建

市区

1000MVA扩建至2000MVA

4366

2018

花果山变

新建

市区

新建2000MVA

34983

2020

南区变

220千伏

新建

市区

新建240MVA

12739

2018

竹墩变

扩建

市区

180MVA扩建至360MVA

1612

2018

茅口变

改造

市区

300MVA扩建至360MVA

13654

2019

瀛洲变

新建

市区

180MVA

16149

2018

当路变

扩建

市区

180MVA扩建至360MVA

3110

2018

古槐变

新建

市区

180MVA

17720

2019

堆港变

扩建

市区

180MVA扩建至360MVA

1733

2018

田楼变

新建

灌南

180MVA

20710

2019

陈墩变

扩建

市区

180MVA扩建至360MVA

1533

2018

申城变

改造

市区

300MVA扩建至360MVA

6618

2020

邓庄变

扩建

市区

300MVA扩建至360MVA

954

2020

沙湾变

110千伏

扩建

市区

31.5MVA扩建至63MVA

4272

2018

大圈变

扩建

灌云

100MVA扩建至130

799

2018

浦南变

新建

市区

100MVA

4939

2019

大浦变

新建

市区

100MVA

4747

2018

穆圩变

新建

灌云

100MVA

5556

2018

张湾变

新建

东海

63MVA

5551

2019

程圩变

改造

市区

31.5MVA扩建至50MVA

320

2018

汤沟变

新建

灌南

100MVA

4209

2018

怀仁变

新建

赣榆区

100MVA

7526

2018

王集变

新建

灌云

100MVA

4106

2019

朝阳变

新建

市区

100MVA

7531

2019

花园变

新建

灌南

100MVA

5941

2019

欢墩变

新建

赣榆区

100MVA

4854

2018

海开变

新建

市区

100MVA

5904

2019

张店变

新建

灌南

100MVA

7437

2020

盐西变

新建

灌云

100MVA

5287

2020

小沙变

新建

赣榆区

100MVA

4821

2020

金港变

扩建

市区

50MVA扩建至100MVA

753

2018

西区变

扩建

市区

31.5MVA扩建至50MVA

800

2018

西墅变

扩建

市区

80MVA扩建至130MVA

701

2018

滨河变

扩建

东海

100MVA

1049

2018

安峰变

扩建

东海

50MVA扩建至100MVA

893

2019

下车变

扩建

灌云

50MVA扩建至100MVA

889

2019

东沙变

扩建

赣榆区

40MVA扩建至80MVA

564

2019

新河变

扩建

赣榆区

40MVA扩建至100MVA

1179

2019

公兴变

扩建

灌南

31.5MVA扩建至81.5MVA

804

2019

化工变

扩建

灌南

50MVA扩建至100MVA

680

2019

兴辰变

扩建

东海

50MVA扩建至100MVA

902

2019

圩南变

新建

灌云

51.5MVA

8548

2020

城北变

扩建

市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