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1jsp.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9921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1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9页
古代汉语1jsp.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1jsp.docx

《古代汉语1js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1jsp.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1jsp.docx

古代汉语1jsp

词序

1、词语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叫“词序”(或语序)。

2、汉语词与词的语法关系依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

句子的组合方式,靠虚词作主要语法手段的,“叫关联组合”,如“父与子”,是并列关系;“父之子”,是偏正关系。

靠词序作主要语法手段的,叫“直接组合”,如“君人”(给人民作君主),是动宾关系;“人君”是偏正关系。

现代汉语的一般词序是:

主前,谓后,如“身体健康”;谓语前,宾、补后,如“打篮球”,“跑得快”;定语前,主宾后,如“灿烂的阳光晃着我们的眼睛”;状前,谓后,如“快步跑”。

3、古代汉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大体一致,不同的主要是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倒装

1.定语后置

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后置的定语,有个特殊标志,后置的成分总是用复指代词“者”来煞尾。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主意还没有拿定,想找一个可以回报秦国的使者,没有找到。

者:

复指“人”。

A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

《列子·天瑞》

——杞国有一个担心天崩地陷、自己无处安身,弄得连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的人。

定语B“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后置,用“者”字来复指中心词“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列子·汤问》)

D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E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烧死淹死的人马非常多。

定语“烧溺死”后置,用“者”复指中心词“人马”。

F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钴潭西小丘记》

——那傲然突起,屈曲不平,破土而出,表现为奇形怪状的石头,几乎多得数不清。

突怒:

形容石头凸起,有锋棱的样子。

偃蹇:

盘曲高耸的样子。

定语后置,作用在于突出中心词,较长的定语后置,还可以使行文流利,语气舒畅,试想,如果我们把例二还原成“其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之石,殆不可数”,读起来就非常别扭。

2.谓语前置

谓语部分,提到主语之前,以强调、突出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的,是不带宾语的。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赞叹或惋惜、斥责和不满或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谁欤?

哭者。

《礼记·檀弓下》

——哭的人是谁啊?

欤:

同“与”

美哉!

室。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这房子漂亮啊。

惜乎!

子不遇时。

《史记·李将军列传》

——你生不逢时,真可惜啊。

子:

李广。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

《史记·匈奴列传》

——夷狄为害很久了。

顺说应是:

夷狄之为患也久矣。

勖哉!

夫子。

《史记·周本纪》

——夫子勉励啊!

勖:

勉励。

夫子:

指司徒、司马以及蜀羌等族的将士。

顺说应是:

夫子勖哉!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夭夭:

美丽茂盛的样子。

灼灼:

鲜艳的样子。

顺说应是:

其花灼灼。

 

3.宾语前置

(一)什麽是宾语前置?

  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

这里讨论的宾语前置,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

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的类型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

何为疑问代词?

有三类:

①指人的:

谁、孰;②指物的:

奚、曷、胡、何;③表示处所的:

安、焉、恶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而前置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荀子·非相》

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

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二年》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例:

“谁为为之?

孰令听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子归,何以报我?

《左传·成公三年》

吾谁与为亲?

《庄子·齐物论》

——身体的各个部分我与哪个更亲近呢?

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许行》

——(孟子问陈相)许行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呢?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论语·里仁》

——君子离开了仁,从哪儿成就名声呢?

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都要前置。

这条规则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可以说是没有例外。

思考:

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击他们呢?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战国策·赵策》

——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害怕昭奚恤,果真怎样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如何”这种结构形式正是“如之何”的紧缩和凝固的形式。

宾语‘之’省略了。

“何”在“如之何”的结构中,本来不是宾语,而是谓语,所以就不受这条规律的制约了。

“如何”与“何如”的来源是不一样的,但这两种形式都已成为凝固形式,其意义已不是“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怎样”“怎么”等。

在句子结构中也只能作为一个成分来分析,不能拆开来作为两个成分来分析。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论语·为政》

——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协力和互相勉励,对这个应该怎么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对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办呢?

同“如何”“如之何”相类似的固定结构还有“奈何”“若何”“奈之何”“若之何”。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

《左传·僖三十三年》

•先生助之奈何?

《战国策·赵策》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虽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

《庄子·盗跖》

练习

沛公安在?

《史记·项羽本纪》

卿欲何言?

《赤壁之战》

乃入见,曰:

“何以战?

”《曹刿轮战》

寡人将谁朝而可?

《战国策·燕策》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盗者孰谓?

谓阳虎也。

《公羊传·定公元年》

大王来何操?

《史记·项羽本纪》

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

“客无能也。

”《战国策·齐策》

曰:

“奚冠?

”曰:

“冠素。

”《孟子·滕文公上》

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离娄上》

彼且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贾谊·论积贮疏》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战国策·赵策》)

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滕文公上》

何以战?

《左传·庄公十年》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战国策·秦策》

学恶乎始,恶乎终?

《荀子·劝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今安在哉?

苏轼《前赤壁赋》

吾何以传汝曹哉?

汪琬《传是楼记》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条件

①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

②宾语必须是代词。

“居则曰:

‘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

——平日里就说,别人不知道我。

乱世恶善,不此听也。

《荀子·乐论》

——乱世厌恶美好的东西,不听音乐。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后汉书·张衡传》

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人家不用我了。

“以”是动词,“用”的意思。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我不欺骗你,你也别防备我。

莫余毒也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没有谁危害我了。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以后才计划着向南飞。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太严格,前秦古籍中就有例外。

如:

有事而不告我。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诸侯莫违我。

(《管子·封禅》)

这说明从先秦开始,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从前置向后置发展,但汉以后的文人写文章经常仿古,所以在他们的文章中,还经常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

如: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贾谊《论积贮疏》)

 未之尝闻:

未尝闻之,不曾听说过。

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不余欺:

不欺余,不欺骗我。

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

如:

时不我待

练习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左传·僖公七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

彼不我恩也。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论语·卫灵公》)

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

(《韩非子·外储说下》)

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孟子·滕文公上》)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

(《诗经·魏风·园有桃》)

舜丧於沧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

(《礼记·檀弓上》)

居则曰:

“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

晋君之惠也,未之敢忘。

(《国语·晋语》)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圣人不爱己。

(《荀子·正名》)

汉果不击我。

(《汉书·赵充国传》)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彼不我恩也。

(柳宗元《童区寄传》)

而狼未之知也。

(马中锡《中山狼传》)

(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等代词复指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虢是灭:

灭虢,消灭虢国。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吴是惧:

惧吴,惧怕吴国。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异之问:

问异,问别的事情。

由与求之问:

问子路与冉求。

这种宾语前置,还常在前置宾语之前加上“惟(唯)”字,构成“惟(唯)……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

如: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

——唯敌是求:

唯求敌,只寻求敌人。

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唯其疾之忧:

唯忧其疾,只担心他的疾病。

现代汉语成语中还残留着这种宾语前置的痕迹。

如:

唯利是图   惟命是听

如果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而不用“是”。

如: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左传·宣公二年》)

——我之谓:

谓我,说的是我。

“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谷梁传·僖公二年》)

——斯之谓:

谓斯,说的就是这件事。

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语句中常见。

如:

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荀子·王霸》)

——是之谓政令行:

这就叫做政令通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不朽:

这就叫做不朽。

(四)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没有以上的前置条件,也可以直接将宾语移至谓语中心语之前,称之为“无标志的宾语前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问:

问是,问一问这件事。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秋以为期:

以秋为期,把秋天作为日期。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诗经·小雅·节南山》)

——尔瞻:

瞻尔,看你。

这种宾语前置在汉语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

如:

夜以继日

思考: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诗·小雅·节南山》

比较:

“是”是判断词吗?

即“四方是维护”

“是”是前置宾语吗?

即“四方维是”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比较:

“是”是判断词吗?

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

“是”是前置的宾语吗?

即“今吴惧是”,译为“现在吴国害怕这个”。

“四方是维”即“维四方”。

“维”是动词,是“保护”的意思。

宾语“四方”前置,用复指代词“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译为:

——执掌国家的大权维护四方。

“今吴是惧”即“今惧吴”;“城”,用在介词结构的前面,名词活用作动词,筑城的意思。

译为:

——现在害怕吴国而在郢修筑城墙。

试比较: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代楚》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介词“以”有“用、把、拿”等意义,则其宾语往往可以提到“以”的前面。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

蛹以为母,蛾以为父。

《荀子·赋·蚕》

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

《荀子·议兵》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项羽本纪》

这种宾语前置在汉语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

如:

夜以继日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祸以当福

练习

•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

(《左传·城濮之战》)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论语·阳货》)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僖公五年》)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左传·僖公十五年》)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诗经·小雅·节南山》)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求!

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季氏》)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左传·僖公四年》)

•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

(《左传·僖公十五年》)

•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国语·晋语》)

•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左传·成公十三年》)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宣公十五年》)

•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列子·汤问》)

•鸡鸣而驾,塞井夷竃,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国语·越语》)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列子·说符)

•孔子曰: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论语·子张》)

•夫子居之,何厌之有?

(《论语·子罕》)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商君书·更法》)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是指谓语对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或所属性质、类别等进行判断的句子。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系词,谓语直接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其类型共有四种。

1、“者……也”

主语之后加语气助词“者”(有些著作认为是代词),表示提顿语气,谓语之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语气。

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王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友也者,友其德也。

《孟子·万章下》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周易·乾第一》

弦高者,郑商也。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晋人者,晋子也。

《榖梁传·僖公三十三年》

2、“者……”

主语之后加“者”,谓语之后不加“也”。

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

《战国策·秦策》

②屈完者何?

《公羊传·僖公四年》

③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二十七章》

④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⑤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

⑥粟者,民灾害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

3、“……也”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加“也”。

例如:

①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

②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③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僖公四年》

④龙,德而隐者也。

《周易·乾第一》

⑤臣之子,皆下才也。

《列子·说符》

⑥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同上)

⑦孔子,贤人也。

逐于鲁,是人不随。

《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

⑧夫轸,天下之辩士也。

《战国策·秦第一·陈轸去楚之秦》

⑨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

《战国策·燕策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⑩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⑾公曰:

“此晋国之宝也。

”《谷梁传·僖公二年》

⑿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

《左传·成公二年》

⒀子良;郑之良也;师叔,楚之崇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

4、“……”

主语之后不加“者”,谓语之后也不用“也”。

例如:

①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②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③秦,虎狼之国。

《史记·屈原列传》

④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⑤韩,天下之咽喉。

《战国策·秦策》

⑥刘备,天下袅雄。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

例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

“非君也,不类。

”《左传·庄人八年》

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

“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古汉语中的否定判断句一般是在谓语之前加否定副词“非”表示。

例如:

①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②遂入,杀孟阳于床,曰:

“非君也,不类。

”《左传·庄人八年》

③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

“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公孙丑下》

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战国策·魏策》

⑦公非长者。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⑧我非生而知之者。

《论语·述而》

⑨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向》

古汉语中一些复句的内容也常用判断句的形式去表达,例如:

①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战国策·燕策二》

②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

《战国策·秦策一·陈轸去楚之秦》

③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这几例中的“者”字都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结构助词,它们分别与其前面的词组构成“者”字结构(例①②③)或“所”字结构(例④),相当于一个名词,分别表示某种人(例①)、或表示某种现象(例②)、或表示某种原因(例③④),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在先秦,由于判断句中一般都不用判断系词,所以,象“是”、“为”、“乃”、“即”、“则”、“维”(或惟)这类词出现在句子中时,有时虽然可以按照判断系词“是”去翻译,但要意识到它们并不是判断系词,例如:

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

⑤余为伯儵。

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二年》

⑥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子丘。

”《论语·微子》

⑦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同上)

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论语·子张》

⑨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左传·宣公四年》

⑩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史记·魏公子列传》

⑾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⑿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

《汉书·原涉传》

⒀此则寡人之罪也。

《国语·越语上》

⒁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

《汉书·贾谊传》

⒂我马维骐。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温

⒄尔惟旧人。

《尚书·大诰》

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左传·僖公五年》 

例①—④中的“是”都是代词,义为“这”,在判断句中作主语。

例⑤—⑧都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均为动词,义为“叫做”或“称作”。

例⑨—⒁中的“乃”、“即”、“则”都是副词,所起的作用是加强肯定语气。

例⒂—⒅中的“维”、“惟”、都是句中语气词,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一个音节,与其后的单音节谓语构成一个节奏单位。

“是”字作为判断系词起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论。

不过可以肯定,汉代已经出现了这种用法,至于其普遍使用的情况则是魏晋以后的事。

例如:

①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刺客列传》

②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

“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史记·商君列传》

③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④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

范缜《神灭论》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潜《桃花源记》

⑥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

《世说新语·量》

思考与练习

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特殊词序,并指出其类别

1.天下议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离娄上》

2.《商书》曰: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其祁奚之谓矣。

(《左传·襄公二年》)

3.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4.且晋人戚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

(《左传·僖公十五》)

5.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

7.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论积贮书)

8.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乏,莫之振救。

(论积贮疏)

10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11、荀偃令曰: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

12、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公孙丑上)

13、何为久读此?

(张中丞传后叙)

14、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冯谖客孟尝君)

1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晋灵公不君)

总结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最严格)

•语法规定

•否定代词宾语前置(较严格)

•宾语用代词复指

•加强语气

•无标志宾语前置

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一、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

古代汉语的基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

1、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

“有”是“又”的假借,读作yòu。

2、缺位处一般不用“零”补位。

3、百、千、万前面的“一”通常不用。

例如: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③至于孝平,郡国百三。

(《后汉书·郡国志序》)

④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齐策一》)

二、序数表示法

序数是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现代汉语中的序数表示法是在基数之前加“第”、“初”等,古代汉语中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表示方法。

1、基数前加“第”字。

这种序数表示法古今一致:

①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2、用“太上”、“首”、“冠”等字表示第一,用“次”、“其次”、“次之”、“次者”等表示第二以下序数。

①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