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02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高)请你小声读读古诗,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

从危楼高百尺中可以看出.

(1)生:

从“高”“百尺”能看出来高

师:

那你知道“危楼”是什么意思吗?

在古代危就是高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想像一下,李白所在的山寺高高的,可能都想不到的高,那你读出这样的感觉和语气.

(3)你要是上了这么高的楼,会是什么感受?

——那你再读读

还可以这样读:

危楼//高/百尺

(4)李白想到了什么?

手可摘星辰

问:

你知道星辰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星辰就是星星的总称.

咱们也来摘摘.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

没有.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山寺真是高呀.同学们,现在,站在这么高的山寺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谁来读一读?

手可//摘/星辰

(5)大家读的很好,继续加油.

(6)望着天上的星星,李白又想到了什么?

不敢高声语

你知道“语”是什么意思吗?

这句话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不敢大声说话)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那“恐”是什么意思?

(害怕)这句话的意思是?

(害怕惊动天上的人)“天上人”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神仙)我们都快跟神仙成了邻居了,你们说这山高不高呀?

真是好极了.想想,夜已经很深很深,天上的神仙都睡着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小声读)

(7)同学们,天上真的有神仙吗?

(没有)可以摘星星吗?

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

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

2、再读这两句,想想还可以怎样读?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3、再读古诗,有感情的朗读.(自己读,找人读)

四、背诵古诗.

(1)填诗背诵夜宿山寺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2)指名背诵

5、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敕勒歌

【学习目标】

1、感受少数民族的民歌的特点.

2、学习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的写法.

3、运用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景物.

4、体会大草原的壮美,感受作者热爱草原的情怀.

【预习】

一、教材助读

作者、作品简介

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生于公元488年,他创作的作品,为后来的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元明以来编辑的古诗选中大都有收录.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它“语之奇壮如此,盖率道事实而已.”说明它源于生活,朴实自然.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赞美它: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

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二、预习自测

1、生字

敕勒chì

穹qió

nɡ庐见xià

n牛羊天似sì

笼盖lǒnɡ

2、一词多义

敕勒川(平川、平原)

3、词语

敕勒川:

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阴山:

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苍苍:

青色.

茫茫:

辽阔,深远.

见:

同“现”,呈现.

【探究】

一、质疑探究课文讲解

(一)文章主旨

这首敕勒歌风格奔放、雄健朴质,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大西北独特的壮丽景色.敕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二)重点语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

这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

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

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三)文章思路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四)写作特点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

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当堂训练】

敕勒chì

2、一词多义

敕勒川(平川、平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10个二会字;

正确书写5个四会字;

积累9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3.通过学习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根据句式说话.仿照课文,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难点:

“无论„还是„,都”的句型.理解“甚至„甚至”

2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课文(通过猜谜导入新课)

1.猜谜:

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

二、介绍关于雾的小知识——了解雾的产生(有超链接视频关于雾的形成)

三、全班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有雾的天气会怎么样?

四、读词语、通过例句理解词义.

五、多音字辨析.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全班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二、按小节分析课文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指出淘气的近义词(顽皮、调皮)

提问:

第一小节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为什么说雾是淘气的孩子?

2.课件出示第二小节:

找一找动词.

用直线划出雾说的话.

淘气的雾把_______藏了起来,于是,________________.

句型练习:

无论…还是…,都…

3.课件出示第三小节:

解释“连同”

用直线划出雾说的话.来,于是,________________.

4.课件出示第四小节:

淘气的雾又把_______藏了起来,于是,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用两个甚至”;

理解“甚至„甚至”;

出示“甚至„甚至”例句

5.朗读第5-6小节:

雾真是太淘气了,它居然把那么多的东西都藏了起来.假如它把自己藏起来又会怎样呢?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20雪孩子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关系.

一、谜语激趣导入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②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

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学生自由想象、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4、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

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

让、往、烧、知

(2)会读:

"

累、息、柴、救、却"

以及多音字"

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

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继续看课件:

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孩子吗?

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六、续编故事:

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一、复习导入.认读生字、词语.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

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

还会回来吗?

(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如:

房子上、树上、地上的"

上"

休息的"

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

很美很美"

白云"

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三、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四、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五、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5、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

6、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描述.

7、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8、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9、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hǎitānyēshù

iké

海滩椰树贝壳

shāmò

nɡluò

tuo

沙漠胡杨骆驼

ɡāoyuá

nxuěliá

njù

nmǎ

高原雪莲骏马

xuá

nyá

qīnɡsōnɡxió

nɡyīnɡ

悬崖青松雄鹰

2、读一读:

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4、师:

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二、字词句运用.

1、试着读一读,看谁能将这些字读准.

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第一步:

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

第二步:

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

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再数数除去部首还剩几画,就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

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等.

2、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

亏、申、丹、州、乃.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要查的字

部首

部首页码

除去部首有几画

字的页码

读音

组词

3、学习描写天气情况的词语.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2)你能说说这些天气来临时的情景吗?

(3)这些天气情况,你喜欢哪些?

不喜欢哪些?

为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天气情况的词语?

说一说.

(5)我会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说话.

4、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②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到地上了.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

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的特点:

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人.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四、教学反思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写好吗?

二、看图说词语

1、(课件)出示图片:

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

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

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有哪些动物?

他们在干什么?

想一想

他们会说什么?

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在黑板上板书:

时间、地点、动物、事情、想像.

在写话前,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一)指导观察图画.

师:

我们的观察顺序是:

整体——部分——整体.

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

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汇报.

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

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

学生说.(有一天......)

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

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学生说.(平板电脑旁)

图上有哪些动物?

猫和老鼠

图上的老鼠在做什么?

请你说出来.

学生说一说.(玩电脑)

这时猫在哪里?

想一想老鼠此时的心情怎样?

(二)指导写话.

下面我们进行写话训练,就以《猫和老鼠》为题写一写.

师出示例句:

有一天,老鼠在()玩,老鼠正玩得(),这时,电脑里(),老鼠见到猫,().

说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读例文.

齐读.

写完整一段话,要注意交代清楚什么?

生:

看板书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可认真啦!

学到了看图写话的好方法,让我们说一说看图写话要注意什么.

看板书说一说.

同学回家后,继续写好看图写话,我们下节课评出看图写话小能手.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

你们平时经常写错字吗?

遇到容易写错的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是一直让它错下去?

2、全班交流.

3、师:

今天我们将学习解决易错字的方法.

二、展示台

1、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处理易错字的,一起来看看吧.

棉被---泼水纸巾---低头

带领---展现战士---土地

散步---南瓜今天---口令

带领---穿戴果园---圆心

以后---已经汽水---气体

再见---正在心情---晴天

2、读一读,把平时你也容易写错的字圈起来.

3、你也学学书上的办法将这里边到再在你还容易写错的字也单独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4、给你们5分钟,将你们平时容易写错的字在笔记本上用相同的方法记下来.

5、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易错字,提醒其他同学.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2、学生自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数九歌读通读熟悉.

3、再读数九歌:

自由读、同桌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4、简要理解数九歌的意思.

5、试着背一背.

四、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