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0258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 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docx

16第十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明施工管理

第十六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

16.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6.1.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

做好施工环境保护、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及其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是本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本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将严格遵守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要求,承诺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

依据我局按GB/T24001:

2004标准建立、实施,并通过认证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并运行。

项目部按照我局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建立二合一体系,在第十九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已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综合叙述,在《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划》大纲中,对环境管理进行了策划。

主要方法是通过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措施进行管理。

依据我局“环境保护,营造绿色的天地”的环境管理方针开展有效的控制。

(环境管理方针说明:

环境保护—采取措施节能降耗,遵守法规,保护环境,预防或减少污染,做到各类污染达标排放。

营造绿色的天地—严格要求,不断创新,持续改进,提高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绩效,建设绿色环保的水利水电、路桥、市政建筑、安装工程,让我们为自己和人类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本标工程情况及环保要求,工程开工前组织相关环保部门、人员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制定《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措施一览表》,制定具体措施加以控制。

1、总结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预计本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渗透地下水排放;

(2)水土保持;

(3)废气、有害气体排放;

(4)噪声控制;

(5)生态、地质、社会环境;

(6)卫生及人群健康

(7)化石及文物保护

(8)交通

(9)固体废物(弃碴、废材料和配件等)排放;

(10)废油处理;

(11)生产生活垃圾;

(12)各种材料的消耗及水、电、配件等的消耗。

2、在工程施工中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合同要求和我局制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管理规定》,项目部将细化并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方案和制度,达到以下环境保护目标:

(1)空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域标准,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施工弃渣:

所有施工弃渣严格按招标文件指定碴场和堆存方式弃存。

弃渣场统一规划,提前建设,设置排水、拦渣设施,确保下游河道、耕地不受施工污染,弃渣完成后尽可能用土覆盖,以便绿化和耕种再利用,我局在四川田湾河项目部已有先例,并得到环保部门的好评。

(3)开挖边坡:

土石方明挖工程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规定进行。

不超出和随意扩大植被清理范围,边坡开挖结束后对土质边坡进行绿化。

(4)绿化整治:

工程范围内的绿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完成一个施工项目,绿化一个项目,整体上做到边施工、边绿化;工程结束时,工程范围内可绿化部位的绿化覆盖率为100%,以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

(5)污水处理:

建造施工、设备清洗、污水处理池(站),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证下游生产、生活用水不受污染。

生活污水按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处理合格后排放。

(6)废油处理:

各废油产生点设置废油收集池或筒;对废油进行专门的回收处理,不随意排放,按我局环境管理体系的程序进行。

(7)噪声排放:

因工程处于特定场所,噪声主要是对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有危害,噪声控制顺序考虑:

从消除—降低—隔离/屏蔽—个体防护上制定措施,保护员工的职业健康,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规定。

(8)节能降耗:

根据我局《节约能源和资源控制程序》要求,制定节约措施和管理方案,并通过教育提高员工节约意识,控制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通过对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对现场控制,从用电、用水、材料使用、模板再利用等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有效的节约控制。

16.1.2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

1、环保及水保管理监察和实施机构

在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察、管理的实施机构:

在工程开工的同时,我项目部在安全环保监察部配置专职的环保监督员,作业队指定兼职的环保监督员,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进行监督,负责监督本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护措施的落实。

对现场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护的直接管理由调度室负责,环保、水土保持的具体实施由各施工队、班组负责。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见下框图: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2、环保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各级人员及各部门职责

(1)项目经理职责

①项目经理是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各级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责任制的建立健全与贯彻落实负全面领导责任。

②贯彻执行国家及发包人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法规、制度和上级有关规定。

③及时了解项目部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管理情况。

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重大整改问题做出决策。

④负责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人员的配置和经费投入,并指派一名副经理分管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⑤在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同时布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2)分管副经理职责

①协助项目经理分管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②指导调度室、安全环保监察部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察工作,协调各种生产关系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有效运作。

③审定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项目的措施计划,并督促实施。

④参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检查和会议,了解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3)施工总工程师职责

①负责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技术监督和指导。

②组织编制年度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措施计划的具体落实。

③参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大检查,深入了解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技术管理情况,帮助解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技术难题。

(4)各级行政正职职责

①各厂、队、部室行政正职是本单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②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发包人的有关规定。

③领导员工做好本单位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支持、指导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督员的工作。

④负责对本单位员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教育工作。

(5)安全环保监察部(环保监督员)职责

①在项目部领导的指导下开展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

②负责制定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并在颁布后监督执行。

③负责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执行考评和奖罚。

④负责“三废”、噪音等环境污染项目指标的监测。

⑤负责组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大检查和日常巡查工作,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⑥负责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报表、管理文件的编制和报送工作。

⑦负责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工作。

⑧负责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对外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6)工程技术部职责

①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编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②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重大问题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③负责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写和关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技术交底。

(7)调度室职责

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发包人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负责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障措施的组织与实施,在布置、检查施工生产计划的同时检查、布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②处理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与生产进度的关系,对施工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整改与治理要有计划地实施,力求与生产同步。

③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大检查,对检查出的不合格的项目负责督促整改、治理和协调。

④负责承担项目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职能和职责。

16.1.3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及办法

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根据本标工程施工对环保方面的要求,项目部为确保环保管理目标的实现,将制定以下环保管理制度:

(1)检查、报告制度

在安全检查的同时进行环保大检查和日常巡查,并做好记录和跟踪验证工作,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环保治理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2)例会制度

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环保月例会(可同安全例会一起开),会议对上一月环保管理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对本月的环保重点治理工作做出安排。

2、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管理办法

(1)施工前环境规划

①在施工总体布置规划经监理批准后方可施工,做到自建房屋建筑布局整齐、整洁、合理,采用建筑材料统一;水、电、气供给线路布置整齐;临时设施布置尽可能不损害业主指定区域内的树木和植被等;生活、生产区供电线路走线整齐、安全标志齐全、醒目;供水线路架设统一整齐,力求无一处渗漏。

在所有敷设的管闸阀处都设有醒目的“节约用水”标志。

②加强进场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杜绝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

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集中处理;职工居住营地布局整齐,宿舍干净整洁、生活用品统一;

③进场施工机械和进场材料停放、堆存要集中整齐,施工车辆在施工完后都将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停放在指定停车场。

建筑材料堆放有序,并挂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等标志牌。

对有公害的材料如火工材料和爆炸器材,易燃、易爆品等,在无公害措施情况下进行分类别存放,并由专人负责其安全运行,以防安全事故而造成环境污染。

(2)工程环境保护规划

根据本标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在工程开工时,项目部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人群健康造成污染和影响的工程项目、污染源、工序、工艺进行预测评估,并做出治理措施和工程环保总体规划。

施工期间,结合当地群众的植树绿化活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直至工程结束退场;规划内容在第十九章已叙述。

16.1.4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加强对职工进行环保、水保教育

组织职工学习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一系列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对职工的环保、水保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水保意识,做好施工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

2、制定并实施各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1)制定严格的作业制度,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做到科学管理、文明施工,避免有害物质或不良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2)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安排施工的顺序、方法、手段和措施。

(3)按有关规定要求,做好施工区的全面规划,使全工区的建筑物、道路、生产、生活设施绿化区等达到整洁有序、协调、美观,形成一个整体的优良环境。

(4)在运输工程材料、工程设备、运送垃圾或其它物质时,选择运输线路、运输工具或限制载重量等办法保持在运输中所经过的道路、桥梁的清洁,不受污染。

(5)所有施工区、生活区修建标准卫生设施。

在施工现场区配备足够数量的临时的并带有污物处理装置的卫生设施,以方便员工使用。

(6)服从糯扎渡工程水厂的统一调度,签订供水协议,管理维护用水设施(水表,管道,阀门井等),不私自进行转供水或接水或在管线上安装加压设施;节约用水,提高生产用水的利用率。

(7)综合考虑本标段的环境因素,重点加强对下列内容的控制:

(不限于)

①对施工林区的保护;

②施工弃渣的利用和堆放;

③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

④防止饮用水污染;

⑤严格控制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废油、化学品、酸等污染土地、河川;

⑥加强对卫生设施及粪便、垃圾等的治理;

⑦做到工完场清。

3、加强对施工周围林区的保护,保持当地生态环境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管理,严禁超越征地范围毁坏森林植被和花草树木,施工活动之外场地必须维持原状;如所在施工区内有古木和稀有树种,按监理人要求进行移植处理。

(2)严禁在林区焚烧垃圾或点明火,防止森林火灾。

(3)严禁猎杀陆生野生动物及下河炸、电、捕鱼,特别是国家和地方珍希、濒危保护动植物和鱼类。

(4)严禁在林区乱倒施工弃渣及垃圾。

(5)在工程完工后的有关规定时间内,拆除施工临时设施,消除施工区、生活区和附近地区的施工废弃物,并按照监理人批准的设计进行植被恢复或绿化。

4、加强对施工弃渣利用和堆放的管理

(1)施工车辆出渣时设挡板且装渣量合适防止沿途掉渣,施工弃渣运到监理人指定的弃渣场堆放,不得任意倾倒或堆放。

(2)弃渣场安排专人管理,统一指挥弃渣堆放,卸料及时推平。

(3)弃渣要分区、分层堆放,周转堆存料与永久弃渣要分区堆放,并设置标志和隔离措施,防止周转存料受到污染。

(4)弃渣场必须做好排水设施,周围挖截(排)洪沟,防止或减少雨水冲刷和浸泡弃渣,减少弃渣场废水的产生。

(5)根据设计要求或监理人指示做好拦渣坝及弃渣表面清理,弃渣边坡及时按要求的坡度整坡,确保渣堆稳定,植被恢复,防止水土流失。

5、加强对洞(井)口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

(1)边坡开挖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开挖轮廓线外坡顶设置永久排(截)洪沟和临时排水沟,将雨水排到施工区下游,防止雨(洪)水对开挖边坡的影响。

(2)边坡开挖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严格控制边坡的坡度、梯段高度、表面平整度,确保边坡稳定。

(3)随着边坡的形成,在坡脚挖排水沟,并将边坡上渗水引流到排水沟,引排到施工区外。

如遇到边坡上较大地下渗流时,按监理人指示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4)及时对形成的边坡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支护,对边坡上的破碎带按监理人指示采取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边坡支护,所有形成的边坡支护必须在雨季前施工完成,确保边坡的稳定。

(5)临时公路均按照稳定边坡进行开挖,及时设置挡墙、护坡等对开挖、回填形成的土质边坡进行防护,路面硬化,并修建路基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和进行道旁绿化。

(6)公路开挖土石尽量回填,或就近用于施工场地平整,剩余土石运往指定渣场堆放。

6、防止饮用水污染及废水、废油治理的措施

发包人提供的生活营地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由发包人统一处理,将垃圾堆放在营地制定位置。

在每一块施工工地设置污水汇集设施,施工工地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经监理批准后使用。

(1)在主要排放施工废(污)水处设置废(污)水处理系统,施工废(污)水经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吸附排除炸药残留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的一级标准后才能排放,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并定期对废(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清理。

(2)施工区钻孔灌浆产生的废浆在施工区设置废浆处理池,处理后的废浆运到弃渣场或监理人指定的地方倾卸,并及时掩埋,防止流失污染环境。

(3)在混凝土生产系统处设置生产废(污)水处理池,混凝土生产系统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污)水引流到废(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经过三个废(污)水处理池的三级处理,实现泥水、油水分离,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4)生产管理、生活设施和施工临时工程设施区埋设排污管收集生活污水送至生产废水(主要为含油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具体处理过程详述如下:

①生产废水处理

生产废水含泥量高,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基本不含毒理学指标,直接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因此,各作业面的生产废水必须通过排水沟等设施汇集到集水池,再进入沉淀池,然后达标排放,沉渣定期清挖,统一运至弃渣场。

处理后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标准。

各施工区域施工点设置污水沉淀池,所有施工废水、地下渗水经三级沉淀处理后排放,处理工艺见下框图。

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加药设备

混凝反应池

废水

沉淀池

达标排放

污泥(运弃渣场)

②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废水主要来自食堂、盥洗间、厕所粪便等,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有机物和总磷、总氮含量较高,细菌学指标差。

由于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其次考虑到施工期间的生产与管理的条件,选择较易操作控制的以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处理工艺见下图。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框图

③医务室污水处理

工地医务室污水,采取消毒池处理,处理至不含病毒后排放,处理设施与医务室建设同步进行,并同步投入使用。

(5)废油的处理措施:

停车场和全部维修车间全部用砼铺面,并设置废油池,把弃油集中到废油池中回收重复利用或送合格消纳方处理,杜绝任何油污进入周围环境。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油类使用制度,不准乱弃废油,达到严格控制油类超标的目的。

(6)不得在施工区水域清洗受污染的物资及机械设备。

7、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粪便、垃圾的治理,保证人群健康

(1)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保洁箱,施工、生活垃圾一律入内,并及时将垃圾清理到指定位置。

在现场配制就餐车,吃剩的饭菜要倒入专用的器皿中远离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不准有一次性饭盒、塑料袋、饭粒等生活垃圾。

生活区和生产设施区统一规划,搞好环境绿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2)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常规体检,发现传染病患者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场地。

每年对施工人员进行体检,注射预防传染病的疫苗。

(3)为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食堂、饭店、旅店、公共浴池、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4)施工道路安排专人管理、维护,及时清理散落地面的土、石。

(5)在工地、生活区搭建的厕所,必须设置化粪池设施处理粪便,设置专人定期清扫,粪便经处理后运到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或允许的地点排放。

洞内设置移动厕所。

(6)在施工区和生活区配备专职环卫人员,制定环卫制度,每天定时清扫、清运垃圾,并运到监理指定的处理场处置,严禁在工区、生活区周围环境随地倾倒垃圾。

(7)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环境卫生大检查,对环境卫生搞得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对环境卫生搞得差的单位进行批评,限期整改,并进行经济处罚。

8、防止和控制噪音措施

(1)尽量选用噪声和振动水平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设备,高噪音区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降噪设备。

噪声排放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

(2)生产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拌和站、加工厂等尽可能远离人员居住区设置。

(3)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动力机械设备。

(4)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达到减少噪声的目的,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

(5)合理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休息时间(夜间22:

00~次日7:

00)进行露天爆破,防止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6)禁止车辆在居民区长时间鸣笛。

(7)爆破作业控制最大一段药量,禁止裸露爆破,减少爆破冲击和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8)开挖钻机、砼拌和系统、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等高噪音机械设备尽量选用低噪音或装有消声装置的机械设备;对搅拌站、空压站设置隔音装置、防震沟等降低噪音的影响。

9、防止和控制粉尘措施

(1)工程爆破方式优先使用凿裂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缓冲爆破等方式,以减少粉尘产生。

(2)施工作业产生的粉尘,除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防尘劳保用品外,采取防尘措施,防止灰尘飞扬,使粉尘公害降至最小程度。

(3)凿裂、钻孔使用湿法作业,大型钻孔设备配备除尘装置,使钻进时不起尘,并设置有效的通风排烟设施,保证空气流通。

(4)洞室开挖作业时,必须对岩渣洒水除尘,防止或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5)对易引起粉尘的细料、散料进行遮盖,运输时用帆布、雨布等覆盖材料进行遮盖,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一般不大于25公里/小时,防止粉尘飞扬。

(6)为降低或防止尘土飞扬对大气的污染,项目部配备3台洒水车对各施工道路进行定期洒水,确保施工时施工道路保持潮湿,防止车辆跑动引起的灰尘对大气造成污染,确保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

10、防止和控制粉尘、废气、有害气体的大气污染措施

(1)为确保空气质量,防止废气污染,工区严禁焚烧垃圾,严禁采用烧煤设施。

(2)汽车、施工机械设备排放的气体经常检测,排放的气体必须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时,才能投入使用。

否则必须检修或停用。

(3)地下洞室施工时加强通风并做好有害气体的检测,配备报警装置和施工人员使用的防护面具,防止中毒。

地下洞室空气卫生必须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车间中空气中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11、地质环境、社会环境、交通

(1)定期对施工区和生活区范围内的地质环境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存在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隐患时及时采取监控、预警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2)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稳定。

满足糯扎渡渡工程施工区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

(3)施工车辆司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12、环保、水保控制手段

(1)成立环保与水保活动领导小组,制订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由安全环保监察部具体负责监督落实。

(2)每月对工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活卫生、场容场貌、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劳动纪律、环保等教育。

(4)加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宣传,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

(5)由安全环保监察部专职监督员定期进行工地巡察,对于违反环保与水保措施的施工及人员记录在案,并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对严重违反行为或造成后果者将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罚。

13、完工后场地清理

工程完工后,按照业主和监理的要求,彻底清理临时性工程场地和临时道路,拆除临时住房、仓库等临时建筑,清除废渣,防止水土流失,将工地四周环境清理整洁,业主要求不拆除的设施与业主协商后决定,并将业主提供使用的营房恢复原状后返还业主。

16.1.5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的考核

项目部目标管理领导小组按批准的年度目标对有关责任部门(人)进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岗位任职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目标完成率未达到60%的,相关责任人的年度岗位任职考核为不称职;目标完成率达到95%以上的,相关责任人的年度岗位任职考核为优秀。

项目部将根据以下考核细则对相关责任单位(人)进行考核,并对相关责任单位(人)进行奖励、惩罚。

本细则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